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 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 24 课 《散文诗两首》之 —— 荷叶 母亲 冰 心冰 心.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王希银 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小学 电子表 秒表 秒针走过 1 小格, 就是 1 秒 。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教育与职业.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 初中 – 高中 文具 书包 / 笔(铅笔、 油性笔、毛笔) / 文具盒 / 纸 / 刀子 / 尺子 / 橡皮 / 剪刀 / 转笔刀 / 墨水 课本 书 本子 其他 字典 / 词典 / 计算器 / 打印机 / 复印机 / 地图 / 电脑 / 录音机 /
課 第 十. 一蘇洵,程氏,蘇轍,朝雲 十年生死兩茫茫,自難忘 不合時宜 二 歐陽脩 朕今日為子孫得到兩名宰相 河東獅子吼.
看日历.
主題:時間和日期 二零零九年 七月七号.
聆听美的声音 第一篇 听雨轩 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阅读领航第3小组
古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应考专题指导 广州市第一中学 翟雅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苏东坡传 The Gay Genius 林语堂 著 张振玉 译.
走 进 东 坡.
济南的冬天 作者:老舍.
庄暴见孟子 《孟子 》.
课外文言文阅读.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两所学校的邂逅 审 视 生 活 ——让高三作文回到原点 执教: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吴向荣.
八年级月考语文复习资料
文言诗文专题 第六单元复习.
中年以后的人生享受.
嘉義縣立溪口國民中學辦理97年度資訊教育細部計畫 自由軟體推動學校資訊科技融入 國文 領域教學活動講議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第六課 記承天夜遊 趣聞軼事 應用練習 延伸閱讀 問題討論 語文小詞典 設問修辭 形式探究 結構表
1.春的消息.
了解苏轼 皇天后土 监平生忠义之心 名山大川 还千古英灵之气 ——李方叔.
课文导入: 同学们,秋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能把你眼中的秋色告诉大家吗?. 课文导入: 同学们,秋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能把你眼中的秋色告诉大家吗?
鸿门宴 制作yu.
记时法 扬州市育才小学 周志杨.
Unit 1 Hello!. Unit 1 Hello! Good afternoon 中午好;下午好 你学会了什么? Hello 你好 = Hi (同学,朋友之间打招呼) Good morning 早上好; 早晨好 (早晨起床---中午12:00前) Good afternoon 中午好;下午好.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年 月 日.
登 飞来峰 王安石.
月 年 日 执教者:吕国平.
M5U1 He is playing the suona ,but the phone rings.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九 記承天夜遊 北宋‧蘇軾 p116 九 記承天夜遊.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月光曲 贝多芬.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沉浸式小学组 Immersion Group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我叫“神舟号”.
西藏 Tibet.
译林小学英语 三(上)系列课件 Unit 3 My Friends 第1课时 Story time.
登鹳雀楼.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海上日出.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6的乘法口诀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8小鹰学飞.
荷叶圆圆.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Unit 6 Shopping B Let's learn
基本句型(二) S+V+P.
闽教版小学英语第二册 Unit 1 Birthday PartB 福清占泽中心小学 英语组.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基因信息的传递.
找 因 数.
作者東坡 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宋 眉州 眉山人。 北宋大文豪。其詩,詞,賦,散文, 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
路旁的橡树.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位似.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9.3多项式乘多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27.短文两篇 :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答复 信 谢征,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

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语言之美。 2、研读,品味意境之美。 3、探究,体会作者沉迷山水之怡然自得。 4、背诵,积累文言语感。

tuí yù 一、初读,正音并解释重点词语。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都 消散 四季 tuí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指人间 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或指天堂 yù 参与

 同学们,竞赛开始啦,每人选一句翻译,你愿意服输吗? 二、翻译句子,整体感悟。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同学们,竞赛开始啦,每人选一句翻译,你愿意服输吗?

译 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赏谈的呀。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河流历历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译 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赏谈的呀。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河流历历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猴的长啸、鸟雀的鸣叫此起彼伏。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实在是人间天堂啊。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置身/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三、朗读,入文入景,品味语言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都 四季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消散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指人间 实是欲界之仙都。 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或指天堂。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

一、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描写山川中的静景之美。 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 2、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动景)。 三、感慨自然之美景。 结束全文,呼应前文。

五、巩固练习 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并解释它的意思. 交辉 交相辉映 俱 都 歇 颓 沉鳞 与 实是欲界之仙都。 1、两岸石壁,五色( )。 2、青林翠竹,四时( )备。 3、晓雾将( ),猿鸟乱鸣; 4、夕日欲( ),( )竞跃。 5、未复有能( )其奇者。 交相辉映 俱 都 歇 消散 坠落 颓 沉鳞 潜游在水中的鱼 与 指欣赏 二、本文运用了什么结构?运用了什么写法来表现山川之美? 总—分—总的结构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写法 三、文中哪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 实是欲界之仙都。 四、课后任务:熟练背诵全文。

小结 这篇山水小品廖廖68个字,就概括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表达作者亲近自然的喜悦。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记下 游览 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解题---- 承天寺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承天寺

猜猜他是谁? 这是谁? 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 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猜猜他是谁?

走近苏轼 苏轼(1037-110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走近苏轼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76)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1073) 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fú)、蔡襄 并称为“书法四大家”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此乃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二人即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和无限感慨。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suì)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qǐn),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băi)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听朗读,齐朗读。 对照注释,试翻译。

议一议:我们在理解重点词句的过程中有无规律可循? 单音节补双音节 省略内容要增补 语序颠倒要调整 修辞手法要体现 增删补改是规律 参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独立翻译,勾画疑难。 同桌互译,小组交流,质疑解惑。 翻译全文,落实重要词语和句子。

看注释、通文意 考虑,想到 走动 将要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门 游乐 ……的人 高兴的样子 于是,就 散步 一起

交错纵横 原来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不过 罢了 像

解释加点字 寻张怀民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亦未寝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寻找 高兴地 想 , ……的人 于是 共同,一起、散步 睡觉 交错纵横 原来是 只是、罢了

翻译:(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翻译下列句子: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翻译:月光从门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翻译: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翻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 中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月色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将要睡觉时,月光从门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品读欣赏,把握情感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寂寞无聊,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积水 空明 竹柏—藻荇 交横 比喻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月色皎洁,夜色静谧安详。给人以空灵、澄澈的美感。 4、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 具有闲情逸致的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5、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情绪? 这句话,尤其是“闲”字,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无限的感慨: 贬谪的悲凉、失意的寂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有闲赏月的欣喜。(课文主旨)

5、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情绪? 这句话,尤其是“闲”字,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无限的感慨: 贬谪的悲凉、失意的寂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有闲赏月的欣喜。(课文主旨)

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师生共勉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这样的态度: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