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 微粒分散体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2 小朋友们,大家都知道 “ 家乡 ” 是什么意思吗? 小朋友们,大家都知道 “ 家乡 ” 是什么意思吗? 家乡呀,家乡就是家所在的地方,是有爸 爸妈妈、有爷爷奶奶的地方 家乡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的地方 家乡是我们和小伙伴一起玩耍、记录着我 们欢声笑语的地方 ……
Advertisements

狂犬病 狂犬病晚期的犬. 一、狂犬病病原 : 狂犬 病毒属于弹状病毒, 75×180nm 大小,外层为含脂 质的囊膜,内部为含核蛋白的 核心,对脂溶剂敏感,为单链 RNA 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感 染动物的唾液和脑组织。 狂犬病病毒结构.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梵谷的一生 Van Gogh ( ).
火灾自动报警原理、系统检查与维护保养.
无人机载微型成像高光谱作物信息探测与精确感知系统
业务学习课件——周艳 精索静脉曲张病人 健康教育.
社会事业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审查要点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高 松 TEL:
丁达尔效应
第十八章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
貨幣信用與經濟.
{范例3.5} 悬挂小球与悬挂蹄状物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张角
第五章 奈米材料 5.1 前言 5.2 奈米材料的性質 5.3 奈米材料的研製 5.4 奈米碳管.
白語錄: 勇氣讓你成為你真正想做的人,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105年度「產業園區廠商競爭力推升計畫」 產業園區專案輔導計畫申請說明(草案)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物理3-5选修模块.
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 汝医 心内
片名 奈米女孩 製作人 / 藍貝芝 導演 / 黃文英 社團法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監製發行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台中園區擴建 用地(原大肚山彈藥分庫)開發計畫
化學數學 教科書: Robert G. Mortimer “Mathematics for Physical Chemistry”
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 SLYTYZJAM.
中華民國空軍34中隊進行夜間偵察任務情形與畫伏夜出的蝙蝠相同,因此以「蝙蝠中隊」命名,而所屬偵察機均漆成黑色,而又稱作「黑蝙蝠」。隊徽是一隻展翅的黑蝙蝠,在北斗七星上飛翔於深藍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象徵潛入赤色鐵幕。
焦點1 神經元與神經衝動.
補破網 介紹人:徐家慧、蔡明樺、 黃煜舜、溫鉉豪、蔡伯聰.
唐五代兩宋詞 方舟p.69.
5年1班第三組 2號 陳雍翰 9號 羅謙 15號 林永誠 27號 陳昭予 34號 楊惞婾
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 第2章.
廢棄物處理特論 專題報告 再生環保綠色材料之 環保玻璃瀝青混凝土 研究生:阮國光 萬正忠
第十九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 剂.
4.1《电磁波的发现》.
規訓與懲罰(五) 徹底而嚴厲的制度.
顺德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培训 节能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全球最大电涡流缓速器供应商.
病原: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该亚科现有8个属,各属成员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构造差异不大。
本学期综合成绩=平时成绩50%+考试成绩50% 物理实验课程最终成绩=上学期综合成绩50%+本学期综合成绩50%
寻找生命的螺旋 深圳市育才中学 黄俊芳.
第六章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
尋找春天的詩蹤 世界書香日全國推廣閱讀記者會
昆虫生态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生态学概念 1、 昆虫生态学:研究昆虫与周围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
温江区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培训 2010年10月28日.
心 肌 梗 死.
向微波、電磁波 說 不.
你愛/礙到我了-- 談親密關係與身體界線 左營高中 家政教師 李麗凰
章 第 四 現代科技簡介.
物理学专业 光学实验绪论 主讲人:路莹 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09年3月.
酶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酶纯化的基本步骤 酶纯化的常用方法
1-2-1 清領前期 政治經濟的發展教學活動 範圍:95課綱 歷史科第一冊(台灣史) 第二單元(章) 清代的長期統治 第一主題(節) 政治、經濟的發展 作者:林淑華 台中女中歷史教師 台中女中人文社會資優班指導老師及原住民學生生活輔導老師 歷史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推廣小組.
第二章 液体制剂 主讲教师:易丹丹. 第二章 液体制剂 主讲教师:易丹丹 2.1 概述 液体制剂的概念 液体制剂: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通常是将药物(固体、液体、气体),以不同的分散方法(溶解、胶溶、乳化、混悬等方法)和不同可分散程度(包括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和微粒状态)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
5-6 光與生活 視覺暫留 發光強度與照度.
油封接著技術分享 加工技術部/薄膜產業技術組 報告者:林志諺 98年7月28日.
上讲回顾 离子晶体内能的计算,以NaCl晶体为例: 离子晶体内能—— 所有离子相互吸引库仑能和重叠排斥能之和
比分子结构更深一层次的结构 原子结构 化学键—把原子联结在一起的“化学”相互作用力.
運動競賽制度 授課教師:鄭俊傑副教授.
細胞學說.
平 面 圖 形 本 質 概 念 中文碩三 楊婉培 會計四 劉亭君.
颱風與防災 颱風知多少.
第5讲 问题识别、议程与政策备选方案 做人在有疑之处不疑,做学问在无疑之处有疑。————胡适 利益集团.
第六單元:與情緒共舞 教案設計:前峰國中林淑雅、黃瓊儀 教材來源:自編 實施年級:國小高年級 教學時間:160分鐘(四節課)
片名 奈米女孩 製作人 / 藍貝芝 導演 / 黃文英 社團法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監製發行
很久很久以前,活動籌備應該是這樣 同屆協做 全系盛事 一席難求 大家一起做好一件事,然後變成共患難的好朋友
8-3-1 奈米尺度 8-3 奈米科技 奈米科技發展 顯微技術.
软件工程之 IT项目管理 第2讲 把握环境 控制过程 高 等 职 业 学 校 专 业 骨 干 教 师 国 家 级 培 训 王如龙
氣體.
性愛 與婚姻倫理 講授人:陳志蘭 .
看月亮 作者:计禾.
實驗二 蒸氣密度的測定 Victor Meyer Method
史 努 比 資料來源 : 姓名 :孫睿 座號 :26 班級 :2-5 指導老師 :黃源弘 資料來源 :
商志才 普通化学 商志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篇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 微粒分散体系 第一篇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 微粒分散体系

第一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一、微粒分散体系的概念与分类 分散体系 (disperse system) 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分散相(disperse phase) 连续的介质称为分散介质(disperse medium) 分散体系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微粒 分子微粒分散体系:<10-9 m(1nm) 分散 胶体分散体系(纳米微粒体系):1-100nm 体系 粗分散体系:100nm-100μm

表4-1 分散体系的分类及特点 类型 微粒大小 (nm) 微粒特点 粗分散体系 (乳剂、混悬剂) 胶体分散体系 表4-1 分散体系的分类及特点 类型 微粒大小 (nm) 微粒特点 粗分散体系 (乳剂、混悬剂) 胶体分散体系 亲液胶体(高分子溶液单相体系) 疏水胶体(溶胶) 分子分散体系 (溶液) >100 1~100 <1 (10-9 m) 显微镜下可见,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不扩散,不稳定 电镜下可见,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半透膜,扩散慢 多相体系不稳定 电镜下不可见,能透过滤纸和 半透膜,扩散快。均匀分散的 单相体系

二、微粒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 1.分散性 胶粒具布朗运动、丁泽尔效应、 电泳现象 2.多相性 存在相界面。 第一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二、微粒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 1.分散性 胶粒具布朗运动、丁泽尔效应、 电泳现象 2.多相性 存在相界面。 3.聚结不稳定性 粒径小表面积大,表面自 由能高,体系有缩小表面积、降低表面能 的自发趋势,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自发 聚结的趋势称聚结不稳定性 。

第一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三、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微粒给药系统 粗分散体系:混悬剂、乳剂、微囊、 微球(100nm~100μm) 胶体分散体系:纳米乳、脂质体 纳米粒、纳米囊(<100nm)

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①由于粒径小,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 和溶解度,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 ②利于提高药物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 ③体内分布具有选择性,易被网状内皮系统 吞噬。 ④微囊、微球有缓释作用,减少剂量降低毒性 ⑤改善药物在体内外的稳定性。

四、微粒大小与测定方法 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称单分散体系; 不均一称多分散体系。 粉粒大小常用的粒径表示方法: 第一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四、微粒大小与测定方法 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称单分散体系; 不均一称多分散体系。 粉粒大小常用的粒径表示方法: 此部分内容由第六章粉体学第二节介绍

第二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微粒分散体系的动力学性质 Brown运动 1827年Brown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粒 ( < 100nm以下)在不停地不规则的运 动,将此现象命名为Brown 运动。 爱因斯坦根据分子运动论导出Brown运 动与粒子的半径、介质的黏度、温度有关。

第二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微粒分散体系的动力学性质 2.扩散与渗透压 胶体质点可自发地从高浓度区 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Fick’s第一扩散定律: dm/dt: 扩散速度 dc/dx:浓度梯度 D:扩散系数 A:扩散面 R:气体常数 L:阿伏伽德罗常数 T:热力学温度 η:介质黏度 r:粒子半径 Brown 运动位移与扩散系数有关。

Π= cRT Π:渗透压 c: 浓度 R:气体常数 第二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微粒分散体系的动力学性质 2.扩散与渗透压 纯溶剂侧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溶 液侧,这种现象称为渗透。爱因斯坦指出扩散作 用和渗透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如无半透膜,溶 质分子将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扩散,扩散力与 渗透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Π= cRT Π:渗透压 c: 浓度 R:气体常数

第二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微粒分散体系的动力学性质 3.沉降与沉降平衡 在分散体系中微粒密度大于分散介质就会发生沉降。微粒沉于底部后浓度发生变化,又会引起扩散。当沉降与扩散这两种相反的作用力达平衡时,体系中粒子以一定浓度梯度分布,此平衡称沉降平衡。较大微粒受重力作用自然下沉,沉降速度服从 Stokes定律: 减少粒径是防止沉降最有效方法,同时增加粘 度,减少微粒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

第二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微粒分散体系的光学性质 微粒粒径小于光的波长时,出现光散射现象 粒径较大的粗分散体系只有光反射。 丁泽尔效应(Tyndall):一束光线通过纳米分散体系,在侧面可观察到明显的乳光(散射光的宏观表现)。本质是粒子对光的散射。低分子溶液则是以透射光为主,无乳光。

第二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 三、微粒分散体系的电学性质 1.电泳:如将电极插入微粒体系溶液中,通以电流,则微粒可向阴极或阳极移动,这种在电场作用下微粒的定向一定成为电泳。微粒大小与移动速度成反比。 2.双电层结构 第九章第五节溶胶剂中讲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一、絮凝与反絮凝 微粒表面带同种电荷,产生排斥,斥力越大越稳定,可阻止聚沉。 如加入一定量电解质(絮凝剂),离子选择性被吸附于微粒表面,中和微粒表面电荷( ζ-电位在20~25mV ),排斥力下降,微粒聚集而呈絮状物,但振摇后易重新分散均匀,这种现象称絮凝。 电解质离子强度、离子价数、离子半径等对絮凝影响很大。如2、3价离子的絮凝作用分别比1价大10倍、100倍。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一、絮凝与反絮凝 如果在微粒体系中 加入某种电解质使ζ电位升 高( ζ-电位在50~60mV ), 静电斥力增加, 阻止微粒之间聚集,此现象称反絮凝,加入的电 解质称反絮凝剂。 同一电解质可因加入量的不同,起絮凝或反 絮凝的作用。如枸橼酸盐、酒石酸盐、磷酸盐、 氯化物等。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二、DLVO理论 (一)微粒间的吸引势能(ΦA负值表现为吸引) 分子间的Van der Waals 引力指的是以下三种偶极子的相互作用力: ①两个永久偶极间的相互作用力 ②永久偶极与诱导偶极间的相互作用力 ③诱导偶极之间的色散力 吸引力大小与分子间距六次方成反比。 同种物质微粒间的Van der Waals 作用永远是相互吸引,介质存在减弱吸引,且性质越接近,吸引作用越弱。

距离增大,微粒排斥力以指数形式减少。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二、DLVO理论 (二)双电层的排斥势能(ΦR) 微粒彼此间双电层尚未接触时,两带电微粒不排斥,只有当微粒接近到双电层发生重叠并改变双电层电势与电荷分布时,才产生排斥作用。 距离增大,微粒排斥力以指数形式减少。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二、DLVO理论 (三)微粒间总相互作用势能(ΦT) ΦT= ΦA +ΦR 以ΦT对微粒间距离H作图,得总势能曲线 当 H很小时,引力>斥力, ΦT负值 H增大时,引力与斥力均下降, ΦT负值 H再增大, ΦT为零 第二极小 H再增大, 可能 ΦR> ΦA 曲线出现峰值即势垒,若势垒足够 大可阻止微粒相互接近不至聚沉 势垒 H 第一极小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二、DLVO理论 (四)临界聚沉浓度 微粒物理稳定性取决总势能曲线上势垒大小, 是判断微粒稳定与否的标准。 势垒高度随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加大而降低,当电解质浓度达到某一数值时,势能曲线的最高点恰为零,势垒消失,体系由稳定转为聚沉,这就是临界聚沉状态,此时的电解质浓度即为该微粒分散体系的聚沉值。

第二极小处发生聚结称絮凝。 二、DLVO理论 (四)临界聚沉浓度 当规定零势垒为聚沉条件时,聚沉值与微粒大小无关。通常势垒为零或很小时才发生聚沉,微粒凭借动能可克服势垒障碍,一旦越过势垒,微粒间相互作用的总势能随彼此接近而降低,最后在势能曲线第一极小处达平衡。如势能曲线有较高的势垒,足以阻止微粒在第一极小处聚结,但其在第二极小处足以阻挡微粒动能,则在此处发生聚结。由于微粒间距较远,聚集体呈松散结构,易破坏和恢复,有触变性。 第一极小处发生聚结称聚沉。 第二极小处发生聚结称絮凝。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三、空间稳定理论 微粒表面吸附的大分子从空间阻碍了微粒相互接近,进而阻碍聚结,称这一稳定作用为空间稳定作用。 1.体积限制效应理论:吸附在微粒表面的高分子长链有多种构型,两微粒接近时彼此吸附层不能互相穿透,因此对每一吸附层都造成空间限制,从而产生排斥作用。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三、空间稳定理论 2.混合效应理论:微粒表面的高分子吸附层可以互相穿透,看作是两个一定浓度的高分子溶液混合,其中高分子链段间及高分子与溶剂间相互作用发生改变。若自由能变化为正,则互相排斥,起保护作用;若为负则起絮凝作用,吸附层促使微粒聚结。 3.微粒稳定性的判断:自由能变化>0 稳定

Φs:空间稳定效应产生的排斥能,微粒很近时趋于无穷大,故第一极小处不可能发生聚沉,聚结多表现为较远距离上的絮凝。空间稳定作用受电解质影响小。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三、空间稳定理论 空间稳定效应的存在总势能: ΦT= ΦA +ΦR+ Φs Φs:空间稳定效应产生的排斥能,微粒很近时趋于无穷大,故第一极小处不可能发生聚沉,聚结多表现为较远距离上的絮凝。空间稳定作用受电解质影响小。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四、空缺稳定理论 高分子未吸附于微粒表面时,在表面的浓度低于体系溶液中的浓度,形成负吸附,使微粒表面形成一种空缺表面层,在这种体系中使胶体分散体系稳定的理论称空缺稳定理论。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五、微粒聚结动力学 微粒>1μm不稳定(聚沉速度相对快) (一)快聚结 ΦT=0时势垒为0 ,一经碰撞就聚结,聚结速度由碰撞速率决定,碰撞速率由布朗运动决定即由扩散速度决定。 快聚结速度与微粒大小无关,受温度和介质黏度影响。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相关理论 五、微粒聚结动力学 (二)慢聚结 当势垒存在时,由于排斥作用,聚结速度比公式预测小。电解质有显著影响,浓度降低聚结速度降低。浓度低,反离子少,双电层斥力大。 (三)架桥聚结 高分子有效覆盖微粒表面时,能发挥空间结构的保护作用;当被吸附的高分子只覆盖微粒一小部分表面时,使微粒对电解质敏感性大大增加,此种絮凝作用称为敏化,可减少絮凝所需的电解质用量。这时吸附在微粒表面的高分子聚合物长链可能同时吸附在另一颗粒表面形成分子桥。

小结 1.重点掌握:微粒分散体系的分类(分子、胶体、 粗分散) 2.重点掌握:微粒分散体系的动力学性质(Brown 运动、扩散与渗透、沉降) 3.重点理解:絮凝与反絮凝、DLVO理论、聚结动 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