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學習支援系統的建置 許添明、甄曉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甄曉蘭. 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衝擊 免試入學的衝擊 學生能力、潛力的多元 學生學習成就的落差 課程與教學的衝擊 因材施教的挑戰 教材教法的適切性 學習評量的挑戰 學習輔導與生涯輔導的衝擊 適性揚才的挑戰.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102年度 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教資中心.
海星學制 一、國民中學 二、普通高中 三、高職 四、綜合高中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二技).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TQC+ JAVA全國教師研習會 PLWeb 程式設計練習平台 簡介.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四技).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創意讀書會 iSTEM 科技教育試行計劃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2017/01.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促進學習的評估 如何運用「網上學與教支援」 促進學與教 柯志明 教育基建分部 基本能力評估/數學.
新教師的啟導工作 高慕蓮博士 袁國明老師.
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教師專業社群系列 2012.
四年級 英語科 張瓊文Ann.
103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校日 一年級英語科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教師入職啟導計劃 為學校提供的相關支援服務
2011清大電資院學士班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實習企業:工研院 實習學生:電資院學士班 楊博旭.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學校推動差異化教學之 實務策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甄曉蘭 3/27/2013.
大學多元入學說明會 教務處實驗研究組長 仲偉芃老師.
資訊網路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Information Networks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國立中正大學 服務學習提案時程說明會 通識教育中心 106/9/1.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FUN 繩索 彰化縣綜合活動教學輔導團 柯慧儀.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專題E組 選課教學輔助系統 指導教授:林娟娟 教授 組員: 許韶玲 詹博為 賴育潔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國科會縱貫性研究計畫: 「教師專業認同與教師角色認定 對創意教學表現之影響」
103學年度入學學生學分審查 簡報日期: 報告人:鄭素芬
陳樹渠紀念中學 何燕萍老師 周富鴻老師 張 燕老師 劉勁樂老師 黎嘉諾老師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UCAN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推廣.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報告 99學年度第一學期家長會.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107-2 國中部任意選修 看動畫學英語 授課教師 羅曉筠.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主題研究架構.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三層級學習支援系統實務經驗分享 以臺東高商及寶桑國中為例
108新課綱 國中小階段新風貌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數學科診斷與補救教學綱要 嘉義大學數理教育所 姚如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學校學習支援系統的建置 許添明、甄曉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衝擊 免試入學的衝擊 課程與教學的衝擊 學習輔導與生涯輔導的衝擊 學生能力、潛力的多元 學生學習成就的落差 因材施教的挑戰 教材教法的適切性 學習評量的挑戰 學習輔導與生涯輔導的衝擊 適性揚才的挑戰

瞭解學生學習成就的落差

掌握多元的學習需求 提供多層次的學習輔導 第二層 15~25% 第一層 70~80% 第三層5% 小組補救教學 差異化教學輔導 T1 T3 小組、密集 修改、重組課程 第三層5% 特殊教育 第二層 15~25% 小組補救教學 (抽離式) 第一層 70~80% 差異化教學輔導 T2 單元前基礎能力補救 降級的基本能力補救 T1 有效的教學 單元內(困難概念)診斷與補救

不同層級學習輔導的差異 為T1學生實施差異化教學 為T2學生實施補救教學 以學生的學習準備度、學習興趣及學習情況,做為選擇教材,設計教學活動的依據。 運用多元的教學策略、彈性的分組教學,使學生能有效地掌握該學習單元的基本概念 。 為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多層次的課堂作業。 運用「評量-教學-再評量」的循環模式,持續檢測學生的學習困難,並以此調整教學內容。 為T2學生實施補救教學 根據學生程度,提供更細部化、明示化的教材,習得基本能力。 運用直接教學法,教導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 運用外加的、密集性的小組教學,為學生預習或複習學習材料,降低學習困難。 使用符合學生生活經驗的學習媒材,提升其學習動機。 運用「評量-教學-再評量」的循環模式,持續檢測學生的學習困難,並以此調整教學內容。

實施差異化教學之原則 差異化教學是教師回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所實施的教學 適切的學習任務 彈性的分組方式 持續的評量與教學進度的調整

差異化教學實踐的層面 成品/評量 複雜度 結構性 過程/教法 時間差 路徑差 內容/教材 難易 多寡

當前課題之一:提升教師知能 認識學生多元能力、多元需求 能確實評估學生的不同學習成熟度 能執行差異化的教學策略 瞭解學校和地方政府的學習支援 能與相關資源(校內、校外)合作 主動解決、確定自己在全校學習支援系統的角色

目前最急需的補救教學知能 第一層補救之師資知能 第二層補救之師資知能 學生能力診斷與學習需求評估 (教育評量,部份另與學科結合) 多元學習需求與學習困難 補救教學政策 補救教學概念/理論與實務 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與輔導 差異化教學(differentiated teaching) 學生能力診斷與學習需求評估 (教育評量,部份另與學科結合) 第二層補救之師資知能 補救教學政策 補救教學理論與技術 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與輔導 補救教學班級經營 學生能力診斷與學習需求 評估 各科補教教學教材設計 各科補教教學策略

教師教育亟需做的 職前 在職 開設相關課程涵蓋第一層補救所需之知能 實習要求因應學生差異之教學設計與教學 廣開「補救教學政策」、「補救教學概念」、「低成就學生診斷與評量」、「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與輔導」等課程,補充第一層、第二層補救教學知能 與教師合作研發班級內因應差異化的補救教學成功教學典範 應有怎樣的補救教學知能提升方案規劃?

教育行政單位亟需做的 建立三層補救教學制度(訂定相關實施要點)、確實提供三層補救教學支援 隨時監控三層需求之學生比率和問題 提供第二、三層補救教學所需的諮商輔導專業人員 洪儷瑜(2012)全民教育—補救教學的基本概念與實施,師大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各級學習支援系統的關連 實施辦法、經費補助師資培訓、督導執行 怎麼篩選學生、怎麼安排課表、怎麼做有效的教學、怎麼評估成效 教學系統 教育行政 相關單位 推動系統 怎麼篩選學生、怎麼安排課表、怎麼做有效的教學、怎麼評估成效 各班教室 教學系統 各級學校 行政運作系統 12 12

學校層級學習支援系統建置的意涵 建置學習支援系統 建立學習資料, 評估學習需求 (管理與分析) 校內輔導機制 校外支援體系 *所謂「系統」並非單指學習資料平台

掌握現行相關機制與資源 中央法令 地方政策 學校行政 依據 「高級中學、職業學校 學生成績考察辦法」 要點: 1.學年成績不及格者, 得申請重修,重修後得 授與學分。 2.重修方式可以專班 重修、自學輔導方式 為之。 依據 「各縣市高級中等學校 學生重修處理原則」、 要點: 1.規定學校可以以專班 重修、自學輔導、網路 重修、隨班就讀的方式 進行補修。 2.規定專班重修之時數、 學費標準及成績考核辦 法。 實際作為 建立成績預警系統: 為成績不及格者或百分之 後5%的學生提供學期初 預警、學期中預警及學期 末追蹤。 實施補救教學: 配合重補修制度,提供 額外的教學支援。

掌握現行相關機制與資源 中央法令 地方政策 學校行政 依據 依據 實際作為 「高中職學生學習扶助 各縣市學習輔導實施要點 教師專業發展 方案」 要點:編列經費,提供低 成就學生及弱勢學生課業 輔導。 「高中職優質化、均質化 輔助方案」 要點:輔助重點學校辦學 弱勢科目,提升教師教學 專業、提供學生課業輔導 及生涯輔導等服務。 依據 各縣市學習輔導實施要點 要點:因應學生學習差 異,各校得以學習輔導 、補救教學、假期學藝 活動及留校自習等方式 提供學生學習輔導活動。 實際作為 教師專業發展 --教學研究會 --教師研習 學生學習 --診斷、監控學習情況 --實施個別化教學方案 課程發展 --課程實驗方案 學校行政 --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規劃學校教學改進之運作流程 評鑑 診斷 計畫 執行 學生學習 教學改進 行政效能 學習需求 教學現況 教材與教法 評量與輔導 教師增能 Evaluating 學生學習 教學改進 行政效能 診斷 Diagnosing 學習需求 教學現況 計畫 Planning 教材與教法 評量與輔導 教師增能 行政革新 執行 Implementing 教材調整 教學革新 學習輔導

學校學習支援系統建置層面 教師專業發展 資源 教學 輔導 評量

推動教師專業成長 促進教師教學增能 有效教學 支援學生學習 之實務知能 學習輔導知能 學生能力 評量診斷知能 補救教學/ 差異化教學 教材教法知能

建置學生學習檔案、評估學習需求 群體 個體 群體資料 展現學校特色 個體資料 呈現功能特性 全校性 類科性 學生學習檔案資料 學生學習診斷資料 個體 全校—整體性每年度 學習表現 就學前—學生A、B卡資料、 會考成績 類科—各類科每年度 升學表現 學期間—各科段考成績、作業、 實作表現等

建置不同層級補救教學策略 差異化教學/補救教學 分組教學 額外加強課程 線上教學系統 班群分組 課堂教學分組 加深加廣 課後輔導 增加演練 同質性分組 異質性分組 分站教學 配對學習 額外加強課程 (抽離式補救) 課後輔導 課間輔導 個別指導 線上教學系統 加深加廣 增加演練 補強概念

建置學生學習輔導機制 不同程度學生 學習輔導方案 1.學習診斷 4.學習成效檢核與追蹤輔導 3.支援系統整合 2.教材選編與調整 瞭解學生識讀能力與學習問題,進行分級、分組教學規劃。 4.學習成效檢核與追蹤輔導 評估學生學習成效,持續追縱輔導學生之學習表現與發展。 3.支援系統整合 發展學校、家庭、社區夥伴合作關係、共同協作支援學生學習。 2.教材選編與調整 選擇、發展適切的學習輔導教材。 不同程度學生 學習輔導方案

連結資源、合力推動補救教學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學術團體 社福機構 社區資源 協同合作 瞭解 檢討 革新 執行 計畫

他山之石

PISA高分的共同點 遴選最優秀的教師。 激發這些教師發揮潛能。 學生如有落後,立即予以 補救。

學校改善的關鍵(1/3) 不論學校目前的表現如何,社經文化脈絡為何, 均能在6年內見到改革的成效。 學校可透由組織架構重組、增加教育資源,改善 課程與教學等「過程面」的改進策略,來提升學 生的學習表現。 每一個改革階段均應有不同的改善策略。見賢思 齊的對象應該是其他「同階段」的成功案例,而 非任意仿效。

學校改善的關鍵(2/3) 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於:選擇適合當地情境脈絡的 改善策略,適時運用強制或勸導的方式,來達成 學校進步的目的。 每一階段的改善策略或許不同,但各階段共同關 注的重點有:教師的教學技巧與校長的行政能 力、學生評量、改善學生的學習資訊系統、擬定 教育政策與教育法規、修訂課程標準、建立合理 的薪資報酬制度等6個面向。

學校「持續」進步的關鍵(3/3) 強調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協同合作,配合學校自 主,以促進學校持續保持進步。 領導者能夠審時度勢,利用社會經濟發生危 機、學生學習成就低落引發大眾關切、新領導 者上任等契機,點燃改革的火炬。 給領導者足夠的時間來推動改革,以免人去政 息功虧一簣。並積極培養下一代領導者,使改 革的理想與努力可以延續而不致中斷。

推動學校持續進步的五大面向 關鍵:上述所有的面向都是整體改革的一部分,無法逕自切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割單獨運作。

推動學校改善的前三大面向 一、 診斷目前表現 評量學生的學習表現 確定學校目前的定位 二、 慎選改善策略 依據學校目前的定位,選擇合適的改善策略。 三、 因地策略領導 政策的領導應考量學校所處的文化脈絡、結構與學校系統。

了解現況 學校的表現可分為「弱到可」、「可到好」、 「好到優」、「優到卓越」等四階段。 在學校進步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目前的表現與定 位為何。 在20個國外實例中,同階段的改善策略其實各地 大同小異。關鍵並非做了「什麼」,而在於「如 何」實施。 單一的改善策略並不能使學校真正進步。學校必 須針對自身的問題,採行「一系列」的改善措施 ,針對每一個問題對症下藥,方能見到成效。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學校改善策略 (一)教育改革是系統性改革,每一改善策略都是 整體改革的一部分,彼此環環相扣且相互影響。 (二)每一個學校表現階段,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與 學校之間的權力鬆綁程度均不相同。 (三)每一階段雖然均會關注教師的教學技巧與校 長的行政能力、學生評量、改善學生的學習資訊 系統、擬定教育政策與教育法規、修訂課程標 準、建立合理的薪資報酬制度等6個面向,但各 階段實際採行改善策略卻有所不同。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一)教育改革是系統性改革 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改善目標: 階段 改善目標 「弱到可」 具備基本的識字與算數能力 「可到好」 鞏固教育系統的基礎功能 「好到優」 打造教學與領導的專業團隊(校長、教師) 「優到卓越」 利用教師同儕的支持與專業創新來提升教學品質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1. 「弱到可」階段:挑戰 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動機不強。 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無法有效支持與管理各級學校。 各校的表現差異極大。 資源不足。 學生的讀寫算能力不佳,缺席率高。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1. 「弱到可」階段:策略 目標:具備基本的識字與算數能力 策略重點 內容 範例 協助並激勵專業技能不佳的教師與校長 明確的專業指導課程 提供教學輔導 提供誘因 學校視導 增加學生讀寫算的學習時間 訂定教學指引 增進教學技巧 外部教學輔導教師的協助 協助學校達到最低的品質門檻 訂定學生的學習成就門檻、蒐集 學生學習成就資料、評量學生的 學習成就 協助學校改善基礎設施 提供課本及學習資源 協助低成就學校 訂定成就目標 實施學生評量 建立資訊系統 改案學校的基礎設施 提供教科書 提供額外的教育經費給低成就 學校 提高學生的出席率與在學率 提高學生的出席率 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 提供衣、食、交通等基本生活 需求物品 增加學校的容量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2. 「可到好」階段:策略 目標:鞏固教育系統的基礎功能 策略重點 內容 範例 建立完善的學生學習成就資料庫 提供足夠的教育經費並 學生與學校的資料應透明公開, 俾利要求學校負起績效責任。 以資料為根據,診斷並明確訂定 學校與學生的改進目標。 評量學生的學習成就 學生與學校的表現資料應予公 開 加強學校視導 提供足夠的教育經費並 改善組織架構 行政與決策的組織再造 教育經費架構重組 提供充足的學校與教師 財政權與行政權下放 增加教育經費,改變教育資源 分配模式 組織再造 建立教學典範 建立學習模式 統計每一學習階段的學習時間 關注並追蹤學生的學習 教學時所使用的語言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3. 「好到優」階段:策略 目標:打造專業的教育團隊 策略重點 內容 範例 甄選新進教師與初任校長 增加現職教師與校長的專業成長管道 增加新進教師的甄選管道 增加新進教師或初任校長的職前 訓練與認證 徵才計畫 職前訓練 認證標準 增加現職教師與校長的專業成長管道 提供專業成長機會 培訓教學輔導教師或師傅校長 增加教師與教育行政人員的職涯 發展管道 在職進修 學校本位教學輔導 職涯發展 舉辦教師社群論壇或對話 學校自主決策 學校自我評鑑 專業自主權下放 自我評鑑 建立資訊系統 讓學校訂定自己的專業課程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4. 「優到卓越」階段:策略 目標:同儕學習與專業創新 策略重點 內容 範例 提供新進教師與初任校長專業成長途徑 提供額外的專業支持機制 形塑學校成為專業學習社群 給予優良教師更大的專業自主權 實施輪調制,俾利經驗分享。 教師協同合作 教學自主權下放給學校與教師 實施校際間、教育行政機關與 學校間的輪調制。 提供額外的專業支持機制 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提供行政人員 給學校,減輕教師與校長的行政 負擔,使教師能夠專心教學,校 長能夠專注在學校領導。 提供行政人員 支持學校創新 鼓勵學校各利害關係人的創新 分享創新經驗 資助創新活動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二)權力的鬆vs.綁 階段 % 1 2 3 4 當學校持續進步…… 專業成長 教學 績效 1 2 3 4 當學校持續進步…… 專業成長 愈仰賴學校內部同儕的協同合作與專業發展(減少對外部教學輔導教師的倚賴) 教學 愈著重優良教師的教學輔導(減少制式的教 學指引) 績效 愈重視學校與教師的自我評鑑(不僅僅只參 照標準化測驗的結果) 若學校與教師的專業能力夠強,則愈倚賴自 我評鑑。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三)跨階段的改善策略 每一個階段的改善策略固然不同,但下列6個 面向是各個階段均會共同關注的焦點: 教師的教學技巧 & 校長的行政能力 學生評量 改善學生的學習資訊系統 擬定教育政策 & 修改教育法規 修正課程標準 合理的薪資報酬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永續進步 點燃動能

(四)「過程面」策略(1/3) 所有的改善策略可分成「過程面」、「結構面」、以及「資源面」三類,其中尤以「過程面」 策略最為重要: 策略類型 內容 使用比率 過程 改變「哪些」教學內容 學習標準與教材 課程與教科書 「如何」改變教學內容 改善教師的職前訓練與在職進修 提升領導效能 建立績效機制 70% 結構 組織結構 財務結構 教學結構 15% 資源 人力甄選 學校基礎設施的品質與容量 教育改革經費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四)「過程面」策略(2/3) 前述「過程面」策略的詳細內容: 內容 使用% 範例 教學 政策(13%) 合計 100% 72% 專業成長 績效 管理與領導 權力基礎改變 溝通 26 15 12 11 8 提升教學技能、教師協同合作、 教學輔導教師、職涯發展、認證資格 學生成就評量、人員評鑑、學校評鑑、 組織目標 提升管理技能、建立資訊系統、 建立夥伴關係、分享創新經驗 財務與管理權力、教學自主權、課程選擇權 家長與社區參與、媒體關係、公開資訊 15% 學習模式 課程、學習成就標準、教材、教科書內容、 教學模式 政策(13%) 政策與策略 13 擬定教育政策或法規 合計 100%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四)「過程面」策略(3/3) 「過程面」策略之所以最為重 要,係因此類策略最能夠深入每 一間教室,最足以徹底改變教 學,改變教室內的文化。唯有如 此,才可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 成就, 改革才算真正成功。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因地制宜的重要精神 學校欲持續改善,其策略必定要融 入當地的文化、歷史、社經脈絡。 根據不同地方脈絡,因地制宜,調 整改革的方向與實施的策略。 領導者應取得利害關係人的支持。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因地制宜的策略 考量因素 強制 勸導 有時可以棍子與胡蘿蔔齊用,恩威並施。 預期達成改革的時間 可以短期見效 耗時較久 較有充裕的時間讓利害 相關人習慣新措施 協商的底線 非做不可,絕不妥協 執行較不易有誤差 利害關係人較習於自主 決策 利害關係人強力抗拒 改革的獲益者與受害者 沒有受害者或受害者極 少 受害者有相當人數 政府、教育行政領導、當地文化、歷史、社經脈絡的公信力與穩定性 高 低 有時可以棍子與胡蘿蔔齊用,恩威並施。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學生學習成就資料的情境脈絡影響因素 英、美、加、「弱到好」 亞洲、東歐 資料處理 資料公開 情境脈絡 各項學生學習成就的量化資料可分析至個別學校與班級層級 較抗拒量化資料 資料公開 公告周知 較透明公開 欲吸引利害關係人的注意 較願意針對資料彼此討論,尋 求原因。 個別通知學校 不習慣公開討論 僅公開整體資料,不公開個別 學校或班級的資料。 有時學校層級資料會以匿名方 式呈現 情境脈絡 為爭取政府經費補助 源於目標導向文化 較強調個人主義 「成績公開並不可恥,不思改 進才是丟臉。」 較強調集體主義(亞洲) 「公布名字會深感羞恥。」 (亞洲) 急欲掙脫中央集權式的教育行 政體系(東歐)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學校持續進步的關鍵因素 (一)建立校內或校際間的教師協同教學 (二)在教育行政機構與學校之間建立中介運 作機制,俾利溝通。 (三)培植未來的領導者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一)教師協同合作(1/2) 教師社群將優秀的教學與領導內化,公開 課堂教學,並培育教學輔導教師(即教師 專業發展)。 透過教師協同合作,可將教育進步的動力 從中央轉移到學校本身,使學校可以自行 持續改善。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一)教師協同合作(2/2) 透過集體能力,教師能夠彼此分享知識,激 發承諾。教師會精益求精,願意為精進教學 而學習。 教師協同合作可以促進同儕績效,取代其他 的教師評鑑或教師再認證。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二)建立中介運作機制(1/2) 中介運作機制可來自於:學校群、學科 教師團體、教育局/處 中介運作機制的三項重要功能: 針對學校給予立即的支持 做為教育行政機構與學校間的緩衝 導引並統整學校進步的管道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二)建立中介運作機制(2/2) 在學校改進過程中的角色: 課堂教學 同儕協同合作、分享教學經驗、提升學生學習 定義並推動學校改進策略、確定學校的改進策略能與教育行 政主管機關的政策一致。 教學領導與行政領導 加入學校社群,達成學校改進目標。 提供學校達成目標的支持與監控機制。 促進學校與上級政府的溝通。 鼓勵學校之間的合作。 緩衝社區改變的抗拒。 訂定教育體系的改進策略 訂定專業支持與績效機制 建立跨層級的決策權力 協助每一層級建立教學與領導專業能力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三)培養未來的領導者 學校為了持續進步,必須將理念順 利地傳遞給下一位領導者。 持續進步的學校總是不斷地培育未來的領導者。 表現現況 改善措施 因地制宜 永續進步 點燃動能

點燃改革動能的三大的關鍵因素 政治經濟危機 點燃教育改革的火炬 持續追求進步 學生學習表現低落 新領導者上任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一)政治經濟危機 政治經濟危機包括政權更迭、國家危傾、經濟蕭條等。利用危機時刻因勢利導: ➾➾➾危機就是轉機!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二)學生學習表現低落 學生學習表現低落,引發大眾關切: ➾➾➾借力使力不費力!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三)新領導者上任 新領導者上任,以新風格帶來新氣 象,點燃學校改革的火炬: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領導者上任,以新風格帶來新氣 象,點燃學校改革的火炬: ➾➾➾新官上任三把火 * 三大關鍵因素中,以「新領導者上任」最為重要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領導者的武功祕笈 步驟 重點 說明 1 2 3 4 5 確立協商的底線 確定改革的策略 訂定各項改革策略的基本原則 確立協商的底線,確定何者可以妥協,何者務必堅持。 2 將最能幹、志同道合的人放在最重要的職位 重要的職位由優秀能幹、志同道合的人出任,才能專 注於改革的核心工作。 3 讓利害關係人參與學校改進計畫 溝通、聆聽、參與、諮詢 利害關係人參與愈深,愈願意支持學校改進。 4 確保教育資源能用在刀口上 經費是最重要的影響工具 重新分配教育資源 另闢財源 5 儘快先馳得點 說到做到,贏得利害關係人的信任。 證明領導者改革的決心與能力 表現現況 改善策略 因地制宜 持續進步 點燃動能

國內經驗分享

對主管機關的建議 統一發展差異化教學教材(以政府之力與書商合作,發展適合不同學生程度的差異化教學教材。 ) 法令的「鬆」與「綁」(「鬆」--允許非該科目的老師也可以參加該科的補救教學課程,以解決師資匱乏的問題;「綁」--強迫低成就學生參加補救教學課程。) 調整人事結構(考量學校城鄉差異,進行人事結構的調整。 ) 減輕學校負擔(整合諸多評鑑、研習、訪視,減少對績優學校的「懲罰式獎賞」,減輕學校的負擔) 推廣補救教學與差異化教學的理念(辦理研習,讓學校行政人員與教師瞭解進行補救教學的重要性,鼓勵學校延聘優秀的師資擔任補救教學的工作)

建立學習檔案,評估學習需求 就學前:學生A、B卡資料表、會考成績 在學期間:各學科形成性評量(小考、作業)、總結性評量(段考)等。 現有資源:學生輔導諮商記錄表之建置與管理、縣市學校行政系統 例: 臺北市 (臺北市校務行政系統為學生建立單科學習曲線的設計,並將之活用於學校學習支援系統的建置上。) 新北市(新北市已建立學校行政系統供各校上傳、登錄學生的學習資料,可善加利用此系統,建立各縣市學生常模,並辦理研習、發展SOP流程,讓學校行政人員瞭解如何分析、處理資料。) 宜蘭縣(宜蘭縣小六學生基本學力檢測的成果,可供國中作為參考用 ) ☺☺高中(分析每位免試升學學生的各科目第一次段考平均成績,瞭解其強勢、弱勢科目,再把這些資料回報給他們以前就讀的國中。也會用學生的成績與討論老師的教學問題。 )

教師專業成長 鼓勵教師參加相關研習,充實補救教學知能。 成立專業社群,鼓勵學科教師進行專業對話,共同設計差異化教學內容。 安排校際交流活動,讓教師有機會與他校教師對話。 校長擔任課督角色,敦促教師進行教學創新 實際案例: ☺☺國中(延攬外校講師進行研習、辦理校際參訪、利用暑假開課, 培訓新進教師) ☺☺國中(尋找外部資源,校長親自示範教學、溝通、帶領各科進行課程發展,與鄰校進行)

教學-差異化教學 作法:提供空間、時間、人力,給予教師行政支援,使教師得以發展差異化教學。 實際案例: ☺☺國中(為不同不同程度的學生開發教材,並掛在縣市網站上供參) ☺☺國中(針對不同孩子,訂定度同標準,要求導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與任課教師商量調整教材難度、教學進度,打造自己的特色課程,推動閱讀計畫、利用週末辦理作文、英文、技藝課程,並針對國三學生開辦技藝學程) ☺☺國中(將導師室打散至各年級教室的樓層,另外為老師提供教學準備室。教學準備室與導師室都有課桌椅,方便老師隨時對學生進行輔導、實施協同教學) ☺☺國中(給願意進行差異化教學的老師專科教室,並安排教學觀摩 )

教學-額外加強課程 作法:鼓勵不同程度的學生依據自我進修的需求,選擇參加課後補救教學方案或先修課程。 實際案例: ☺☺國中(利用第八節課實施適性教學:在國三的第八節課開有高一 的銜接課程、高職的技能課程、與體能課程,幫助學生提早適應高中職的課業。) ☺☺國中(利用第九節課進行補救教學:與鄰近XX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合作,請師培生擔任學生的一對一的課輔老師,事先也讓家長簽署同意書。) ☺☺國中(推動客製化補救教學與診斷式評量,給予教師極大的彈性,讓他們在課餘時間為有需求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實施時段、時數、人數不拘 ) ☺☺國中(規劃彈性課程,推動一人一藝一球類:每週五堂第八節課,期中三節課為學科教學,兩節課為體育課,會外聘師資上課。體育課的成果展與攜手計劃配合。) ☺☺國中(發展校本課程,融入原民文化,以提昇學生的興趣) ☺☺國中(實施VIP制度與一、二年級職業試探課程、引進流浪教師進行補救教學、閱讀媽媽進行繪本教學等。)

評量-同一試卷 作法:以單一試卷施測,未達及格者需參加密集的補救課程。上完課之後,學生參加補考,補考通過者可獲得及格分數。 實際案例:大多數的學校

評量—同一試卷,不同題型 作法:利用同一試卷評量學生程度,但試卷中有難、中、易三種題組。評量後針對學生答對的題目進行結構分析,並以此作為分組教學的依據。 實際案例: ☺☺高中(將試卷題目分為三級,包含基本題60%,第二級25%,第三級15%,針對學生答對的題目進行結構分析,瞭解學生的實力。但此作法沒有尋求過專家學者的指導。)

評量—不同試卷 作法:以單一科目之入學成績為分班依據,為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不同程度的試卷,並規定不同試卷之間的換算依據。 實際案例: ☺☺高中(為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試卷) ☺☺高農數學科(為不同組出不同程度的試卷。升學組:難60%、易40%;就業組:難40%、易60%)

學生輔導 作法:瞭解學生處境與需求,與學生生活照顧結合,提供托育服務、餐點與心理輔導,讓學生安心上課。 實際案例: ☺☺國中(為要上第八、九節課的學生設立安親教室:讓單親家庭、需要回家帶弟弟妹妹的學生可以帶弟妹一起上課,學校另外開放教室、安排人員照顧弟妹。) ☺☺國中(將專責補救教學的機構由教務處移至輔導室,將課業輔導與學生生涯輔導、心理輔導相互結合) ☺☺國中(補救教學與學生生活照顧相互結合,建立輔導老師系統)

分組交流分享 貴校過去在提供「學習支援」方面(教學、評量、輔導、資源、教師專業成長)的作法與經驗為何? 貴校面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即將實施,相關因應策略為何?在建置學習支援系統方面(行政運作系統、教學系統等)有何策略、構想? *分組討論一小時候,推派代表進行分組討論成果報告。

感謝參與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