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參章 外國戰史 第一節 外國戰史的歷史源流 第二節 外國戰史的形式變化與發展 特質 第三節 外國著名戰史評析
第一節 外國戰史的歷史源流 上古時期(遠古~西元5世紀) 中古時代至近代中期(西元5世紀~18世紀中期) 第一節 外國戰史的歷史源流 上古時期(遠古~西元5世紀) 中古時代至近代中期(西元5世紀~18世紀中期) 近代資本主義時期(西元18世紀~19世紀末) 現代時期(西元19世紀末~20世紀中) 當代(西元20世紀中期迄今)
上古時期 (遠古~西元5世紀) 奴隸社會,軍隊為最高統治者親信。 初期軍隊以步兵為主,戰術簡單。 經濟發展後,由民兵制轉變為常備兵制。 上古時期 (遠古~西元5世紀) 奴隸社會,軍隊為最高統治者親信。 初期軍隊以步兵為主,戰術簡單。 經濟發展後,由民兵制轉變為常備兵制。 後期軍隊以步兵、騎兵組成,採方陣戰鬥隊形。 使用新武器與攻城器械,軍隊戰力提升。
中古時代至近代中期 (西元5世紀~18世紀中期) 中古時代至近代中期 (西元5世紀~18世紀中期) 封建國家形成。 中國火藥傳入歐洲。 14世紀後期,金屬管形射擊武器產生。 國家軍隊形成。 火槍、砲兵為主要武器,線形隊形取代方陣隊形。 投擲與接舷為海戰主要方式。
近代資本主義時期 (西元18世紀~19世紀末) 工業革命,機器取代手工。 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使軍事思想產生重大改革。 近代資本主義時期 (西元18世紀~19世紀末) 工業革命,機器取代手工。 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使軍事思想產生重大改革。 海軍火砲增強,機動性高。 19世紀後期,鐵路運輸與通信運用於軍事。 陸軍使用工事,海軍使用鐵甲巨砲。
現代時期 (西元19世紀末~20世紀中) 帝國主義侵略時期。 「總體戰」、「大戰略」等軍事理論產生。 現代時期 (西元19世紀末~20世紀中) 帝國主義侵略時期。 「總體戰」、「大戰略」等軍事理論產生。 20世紀科技進步,列強爭霸,導致世界大戰。
當代 (西元20世紀中期迄今) 以電子、原子能與核子武器為主要發展。 出現了軍備競賽、冷戰及核子嚇阻理論 的新局面。
第二節 外國戰史的形式變化 與發展特質 一、軍隊組織 二、軍事戰術與軍事戰略 三、軍事理論的發展 四、科技
軍隊組織 希臘城邦: 亞歷山大:長期服役的士兵。 迦太基漢尼拔:志願兵、地方兵、雇傭兵。 羅馬:百夫長組織。 十四世紀:軍隊增加專業訓練。
十七、十八世紀:軍隊要求訓練、技能與紀律。 法王路易十四:由國家提供統一裝備。 拿破崙時期:成立專業軍事學校。
軍事戰術與軍事戰略 希臘、羅馬時代:方陣戰術,以保護家園為軍事戰略。 5至10世紀:混戰時期,無明顯的戰術與戰略。 14世紀:火器出現,方陣戰術演變為橫隊陣形。 文藝復興時期:軍事戰略為向外擴張與武裝聯盟。
三十年戰爭:線形戰術與機動戰略受到歡迎。 拿破崙時期:發展縱橫兼用的戰鬥隊形,「徵兵令」的頒布使戰爭形態加速進入總體戰時代。。
19世紀:來福槍與後膛砲出現,形成疏散戰鬥隊伍。 第一次世界大戰:壕溝戰戰術。 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加強火力、機動力、戰爭成本及總體戰力的戰略概念
軍事理論的發展 十六、十七世紀:馬基維里的戰爭藝術。 拿破崙時期: 約米尼─戰爭藝術 克勞塞維茲─戰爭論
科 技 古代:馬鞍與馬鐙,改善騎兵作戰功效。 17世紀:燧石槍與刺刀取代火繩槍與長矛。 16、17世紀:火砲為海戰中最有效的武器。。
18世紀:工業革命影響戰爭 19世紀末:蒸汽機取代帆船。 20世紀:軍備競賽,各項現代武器產生
第三節 西洋著名戰史評析 一、拿破崙戰爭 二、第一次世界大戰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戰爭概述 拿破崙戰爭在戰史上的影響 -新戰術的運用 ◎決戰、殲滅戰略的採用 ◎會戰方式的變化 ◎戰爭原則的活用 -新戰術的致勝 ◎「散兵戰術」和「縱隊戰術」 ◎砲兵集中使用 ◎騎兵的用法
拿破崙戰爭概述 法皇昏庸無能,社會動盪不安。 拿破崙崛起,威脅歐洲各國。 反法聯盟成立,對抗拿破崙軍事侵略。 陸戰(奧斯特里茲之役、征俄戰爭)。 海戰(特拉法加海戰)。 戰敗遭流放。
拿破崙一生主要經歷之會戰 1797.1.12 利佛里會戰 1798.7.20 金字塔會戰 1800.6.14 馬倫戈會戰 1797.1.12 利佛里會戰 1798.7.20 金字塔會戰 1800.6.14 馬倫戈會戰 1805.12.02 奧斯特里茲會戰 1806.10.14 耶納及奧斯塔德會戰
拿破崙一生主要經歷之會戰 1807.2.8 艾勞會戰 1809.1.16 科侖納會戰 1813.8.27 德勒斯登會戰(拿 破崙擊敗聯軍) 1813.10.16 萊比鍚會戰(聯軍擊 敗拿破崙)
拿破崙可敬的對手 納爾遜 威靈頓 1798 在亞布基爾灣擊毀法軍艦隊。 1805 特拉法加海戰擊敗法軍。 1808 率領英軍在葡萄牙登陸。 1812 在沙拉曼卡擊敗馬蒙特。 1813 在維多利亞擊敗法軍。 1815 滑鐵盧戰役。
拿破崙戰爭 對戰史的影響 奧斯特里茲戰役 征俄戰爭
奧斯特里茲戰役 西元1805年12月,拿破崙指揮 法軍,與俄、奧聯軍於奧斯特里茲 展開會戰。由於三國皇帝皆參與此 次會戰,史稱「三皇會戰」。
征俄之役 西元1812年6月,拿破崙鑑於俄 國背叛歐陸聯盟,親率60萬大軍、 火砲940門,兵分三路進攻法國。
勝負因素分析、比較 奧斯特里茲戰役: 運用偽裝、誘敵技巧, 機動快速打擊敵方部隊,充分掌握戰場狀況,一舉贏得勝利。 運用偽裝、誘敵技巧, 機動快速打擊敵方部隊,充分掌握戰場狀況,一舉贏得勝利。 海戰失利後,雖不能稱霸於海上,仍專心致力於陸戰,與英國平分陸、海霸權。 征俄之役: 戰略上求勝心切,以致於輕敵失策。 戰線延伸過長,後勤補給困難。 作戰指導缺乏迂迴機動之配合。
目標:歐洲良將甚多,彼等注意事項太多, 余只注意一物,即敵之主力。 攻勢:在適宜考慮後,即應給予敵人極猛烈 之攻擊。 簡單:戰爭是一個簡單的藝術,其價值在決 定戰爭之成功。 集中:戰爭第一原則乃指揮官在準備會戰, 必先集中一切部隊,雖一營兵力,亦 能左右全局。 ~拿破崙名言~
節約:所謂戰爭藝術者,雖在總兵力居於劣 勢,亦應於攻防決戰上,比較優勢。 機動:所謂戰爭機動者,乃行軍十二哩實行 會戰再追十二哩。 奇襲:奇襲是任何欺敵手段中最重要的一個。 安全:每種作戰計畫,應以健全而熟慮之方 式,以安全著眼為依據。 ~拿破崙名言~
二、第一次世界大戰 (西元1914~1918年) 戰爭背景 戰爭概述 戰爭的影響
起因 西元1914年7月,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在波士尼亞首府被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具體影響 新武器投入(坦克、潛艇、飛船、飛機、高射砲) 動員人數龐大,大量勞動力流失,經濟衰退。 整體國民經濟納入戰爭資源,民生工業遭受破壞,社會結構嚴重失序。 死傷人數眾多,社會財富化為烏有。
總體戰 舉凡國家政治、經濟、人力、物力等包括整個戰力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武器生產使用一覽表 9200輛 坦克 18萬2千架 飛機 10億發 砲彈 477億發 子彈 15萬門 大砲 100萬枝 第一次世界大戰 武器生產使用一覽表 9200輛 坦克 18萬2千架 飛機 10億發 砲彈 477億發 子彈 15萬門 大砲 100萬枝 重機槍 2800萬枝 步槍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 (西元1939~1945年) 戰爭背景 戰爭概述 戰爭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近因 美國威爾遜「民族自決」-引發德國欲收回失去之土地的強烈意願。 嚴苛的凡爾賽和約 戰勝國欲將德意志帝國改造成比其更民主的民主國家。 嚴苛的凡爾賽和約 經濟:德國被迫付出天文數字的賠款,結果 為防其破產,反而提供更多的貸款。 軍事:訂出非常嚴苛的條件,但未能落實執 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 (西元1939~1945年) 特點: ◎新科技、新戰爭形態 ◎作戰理論的印證 ◎「總體戰」、「大戰略」理論的 出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 (西元1939~1945年) 特點: ◎新科技、新戰爭形態 ◎作戰理論的印證 ◎「總體戰」、「大戰略」理論的 出現 結果: ◎把人類送入核子時代 ◎導致長達四十餘年的冷戰 ◎破壞舊有的權力平衡
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使人類進入核子時代。 導致長達四十餘年的冷戰。 破壞舊有的權力平衡,但並未能 建立新的國際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