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參章 外國戰史 第一節 外國戰史的歷史源流 第二節 外國戰史的形式變化與發展 特質 第三節 外國著名戰史評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92/9/11 本週安全宣導主題 個人財務保管 /9/12 個人財務保管  財不露白  不炫燿  門禁  個人操守品德.
Advertisements

1 戰甲車的設計與主要系統 防護力-強火 力-猛 機動力-快 承載力-穩 2 武器系統 火砲 旋膛砲 : 砲管有螺旋線能使砲彈穩定飛行 ,精準的命中目標,唯其膛線隨著發射 量而耗損。 滑膛砲 : 砲管無螺旋線,在追求高初速度 時,滑膛砲較旋膛砲有利,且滑膛砲只 能射擊具有穩定翼的砲彈,且容易受風.
主講人:許文昌 所長 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不動產估價師簡介不動產估價師簡介. 民國 89 年 10 月 4 日總統令公布「不動產估價 師法」。 民國 90 年起考選部辦理不動產估價師證照 考試,迄今舉辦六次高考、三次特考,共 錄取 377 人。 自民國 94 年 10 月 6 日起全面實施簽證制度。
讀書心得報告 六孝 胡進揚製 書名:黑色吸血蝙蝠 作者:莫理士˙盧布朗 出版社:世一 繪者:無 其他:無.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軍事戰史 波斯灣戰爭 授課教官:周家榮中校.
第一次世界大戰 ( 年).
『全民國防教育』 課程內容說明.
國防科技的未來發展.
拿破崙時代,
中國人壽 徐真真.
第肆章 當代西方兵學思想.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第二章 戰爭的演變.
三軍概要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美國國防部.
波斯灣戰爭. 波斯灣戰爭 緒 論 從兩次波斯灣戰爭到伊拉克內戰 緒 論 波斯灣地區已成火藥庫 恐怖組織大肆擴張 高科技武器的發展與運用 回教世界反美反西方情緒 迅速擴散.
全民國防教育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科技--軍事事務革命對現代戰爭之影響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兵家述評 之 西方兵學理論.
戰敗 與 帝國覆亡 姓名:楊陳正廷 學號:
國防戰略與部隊發展運用 戰爭迷霧 國防戰略 國防現代化 國防戰略與部隊發展運用.
第一章 戰爭的起源與定義 第一節 為何有戰爭 第二節 什麼是戰爭?.
P119.
第參章 海軍未來發展.
海軍簡介 第一節 認識海軍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國防部 海軍軍官學校.
第四章 戰爭指導 定義:指綜合創造與運用國家之 政治力、經濟力、心理力、軍 事力之統合力量,以達成國家 安全之科學與藝術。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中共(2003) 以「三戰」作為戰時的重點。
中華民國國防部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R.O.C 國軍重要武器裝備汰換說明 提報單位:國防部戰略規劃司.
使用電子資料庫 搜尋臺灣史關鍵字.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吳羽婷 森林系.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國際衝突與軍事力量 政治大學外交系系主任 李 明 教授.
12 本 週 宣 導 主 題 兩 性 關 係.
不對稱衝突的概念 冷戰之後的世界 從革命到轉型 實際計畫的發展 檢討與反思 第十二週 當代議題(1)不對稱衝突與軍事轉型
CH03 資訊管理的智慧觀點:技術篇.
提升教學技巧 How to Teach Better
參戰國的陣營 戰線及武器 美國的參戰 俄國的退出 同盟國的戰敗 巴黎和會(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空中巴士與波音公司 飛機設計特點.
資訊科技挑戰獎勵計劃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 拿破崙Napoleon C鄭淑葵(6)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著名戰役 Famous Battles) Random Slide Show Menu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諸葛亮巧佈空城計. 諸葛亮巧佈空城計 司馬懿得知自己 , 懊悔不已。 司馬懿得知自己 , 懊悔不已。 結果 結局 地點 時代 時間 事情 三國 西城 諸葛亮、司馬懿 人物 諸葛亮率兵攻打,敗 走 。 諸葛亮率兵攻打,敗 走 。 開始 起因 諸葛亮兵力薄弱,下令 ,士兵扮成 灑掃街 道,自己在城樓上.
International History Bee and Bowl Tournament; Taiwan Division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電子戰 第一節 電子戰的涵義與特性 第二節 電子戰的基本形式與運用 第三節 各式電子戰武器簡介 第四節 電子戰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四章 歐洲勢力的崛起 第一節 近代歐洲的興起 第二節 近代早期經濟與社會的變化 第三節 近代早期的思想與學術.
規模經濟 定義 原因.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建築發展 廁所的歷史. 春秋戰國 以前 約西元前 770 年 周朝 先秦 北宋時期 宋太祖趙匡胤.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41劉致瑄 42蔡姿盈 43戴貝珊 44劉芮均 45韓詠安 46顏志敏 47梁家華 48羅謙瀠 49蘇逸珊 50翁榆涵 51傅煒晴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P106.
新事業發展專題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參章 外國戰史 第一節 外國戰史的歷史源流 第二節 外國戰史的形式變化與發展 特質 第三節 外國著名戰史評析

第一節 外國戰史的歷史源流 上古時期(遠古~西元5世紀) 中古時代至近代中期(西元5世紀~18世紀中期) 第一節 外國戰史的歷史源流 上古時期(遠古~西元5世紀) 中古時代至近代中期(西元5世紀~18世紀中期) 近代資本主義時期(西元18世紀~19世紀末) 現代時期(西元19世紀末~20世紀中) 當代(西元20世紀中期迄今)

上古時期 (遠古~西元5世紀) 奴隸社會,軍隊為最高統治者親信。 初期軍隊以步兵為主,戰術簡單。 經濟發展後,由民兵制轉變為常備兵制。 上古時期 (遠古~西元5世紀) 奴隸社會,軍隊為最高統治者親信。 初期軍隊以步兵為主,戰術簡單。 經濟發展後,由民兵制轉變為常備兵制。 後期軍隊以步兵、騎兵組成,採方陣戰鬥隊形。 使用新武器與攻城器械,軍隊戰力提升。

中古時代至近代中期 (西元5世紀~18世紀中期) 中古時代至近代中期 (西元5世紀~18世紀中期) 封建國家形成。 中國火藥傳入歐洲。 14世紀後期,金屬管形射擊武器產生。 國家軍隊形成。 火槍、砲兵為主要武器,線形隊形取代方陣隊形。 投擲與接舷為海戰主要方式。

近代資本主義時期 (西元18世紀~19世紀末) 工業革命,機器取代手工。 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使軍事思想產生重大改革。 近代資本主義時期 (西元18世紀~19世紀末) 工業革命,機器取代手工。 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使軍事思想產生重大改革。 海軍火砲增強,機動性高。 19世紀後期,鐵路運輸與通信運用於軍事。 陸軍使用工事,海軍使用鐵甲巨砲。

現代時期 (西元19世紀末~20世紀中) 帝國主義侵略時期。 「總體戰」、「大戰略」等軍事理論產生。 現代時期 (西元19世紀末~20世紀中) 帝國主義侵略時期。 「總體戰」、「大戰略」等軍事理論產生。 20世紀科技進步,列強爭霸,導致世界大戰。

當代 (西元20世紀中期迄今) 以電子、原子能與核子武器為主要發展。 出現了軍備競賽、冷戰及核子嚇阻理論 的新局面。

第二節 外國戰史的形式變化 與發展特質 一、軍隊組織 二、軍事戰術與軍事戰略 三、軍事理論的發展 四、科技

軍隊組織 希臘城邦: 亞歷山大:長期服役的士兵。 迦太基漢尼拔:志願兵、地方兵、雇傭兵。 羅馬:百夫長組織。 十四世紀:軍隊增加專業訓練。

十七、十八世紀:軍隊要求訓練、技能與紀律。 法王路易十四:由國家提供統一裝備。 拿破崙時期:成立專業軍事學校。

軍事戰術與軍事戰略 希臘、羅馬時代:方陣戰術,以保護家園為軍事戰略。 5至10世紀:混戰時期,無明顯的戰術與戰略。 14世紀:火器出現,方陣戰術演變為橫隊陣形。 文藝復興時期:軍事戰略為向外擴張與武裝聯盟。

三十年戰爭:線形戰術與機動戰略受到歡迎。 拿破崙時期:發展縱橫兼用的戰鬥隊形,「徵兵令」的頒布使戰爭形態加速進入總體戰時代。。

19世紀:來福槍與後膛砲出現,形成疏散戰鬥隊伍。 第一次世界大戰:壕溝戰戰術。 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加強火力、機動力、戰爭成本及總體戰力的戰略概念

軍事理論的發展 十六、十七世紀:馬基維里的戰爭藝術。 拿破崙時期: 約米尼─戰爭藝術 克勞塞維茲─戰爭論

科 技 古代:馬鞍與馬鐙,改善騎兵作戰功效。 17世紀:燧石槍與刺刀取代火繩槍與長矛。 16、17世紀:火砲為海戰中最有效的武器。。

18世紀:工業革命影響戰爭 19世紀末:蒸汽機取代帆船。 20世紀:軍備競賽,各項現代武器產生

第三節 西洋著名戰史評析 一、拿破崙戰爭 二、第一次世界大戰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戰爭概述 拿破崙戰爭在戰史上的影響 -新戰術的運用 ◎決戰、殲滅戰略的採用 ◎會戰方式的變化 ◎戰爭原則的活用 -新戰術的致勝 ◎「散兵戰術」和「縱隊戰術」 ◎砲兵集中使用 ◎騎兵的用法

拿破崙戰爭概述 法皇昏庸無能,社會動盪不安。 拿破崙崛起,威脅歐洲各國。 反法聯盟成立,對抗拿破崙軍事侵略。 陸戰(奧斯特里茲之役、征俄戰爭)。 海戰(特拉法加海戰)。 戰敗遭流放。

拿破崙一生主要經歷之會戰 1797.1.12 利佛里會戰 1798.7.20 金字塔會戰 1800.6.14 馬倫戈會戰 1797.1.12  利佛里會戰 1798.7.20  金字塔會戰 1800.6.14  馬倫戈會戰 1805.12.02 奧斯特里茲會戰 1806.10.14 耶納及奧斯塔德會戰

拿破崙一生主要經歷之會戰 1807.2.8 艾勞會戰 1809.1.16 科侖納會戰 1813.8.27 德勒斯登會戰(拿 破崙擊敗聯軍) 1813.10.16 萊比鍚會戰(聯軍擊 敗拿破崙)

拿破崙可敬的對手 納爾遜 威靈頓 1798 在亞布基爾灣擊毀法軍艦隊。 1805 特拉法加海戰擊敗法軍。 1808 率領英軍在葡萄牙登陸。 1812 在沙拉曼卡擊敗馬蒙特。 1813 在維多利亞擊敗法軍。 1815 滑鐵盧戰役。

拿破崙戰爭 對戰史的影響 奧斯特里茲戰役 征俄戰爭

奧斯特里茲戰役 西元1805年12月,拿破崙指揮 法軍,與俄、奧聯軍於奧斯特里茲 展開會戰。由於三國皇帝皆參與此 次會戰,史稱「三皇會戰」。

征俄之役 西元1812年6月,拿破崙鑑於俄 國背叛歐陸聯盟,親率60萬大軍、 火砲940門,兵分三路進攻法國。

勝負因素分析、比較 奧斯特里茲戰役: 運用偽裝、誘敵技巧, 機動快速打擊敵方部隊,充分掌握戰場狀況,一舉贏得勝利。 運用偽裝、誘敵技巧, 機動快速打擊敵方部隊,充分掌握戰場狀況,一舉贏得勝利。 海戰失利後,雖不能稱霸於海上,仍專心致力於陸戰,與英國平分陸、海霸權。 征俄之役: 戰略上求勝心切,以致於輕敵失策。 戰線延伸過長,後勤補給困難。 作戰指導缺乏迂迴機動之配合。

目標:歐洲良將甚多,彼等注意事項太多,     余只注意一物,即敵之主力。 攻勢:在適宜考慮後,即應給予敵人極猛烈 之攻擊。 簡單:戰爭是一個簡單的藝術,其價值在決 定戰爭之成功。 集中:戰爭第一原則乃指揮官在準備會戰, 必先集中一切部隊,雖一營兵力,亦 能左右全局。 ~拿破崙名言~

節約:所謂戰爭藝術者,雖在總兵力居於劣 勢,亦應於攻防決戰上,比較優勢。 機動:所謂戰爭機動者,乃行軍十二哩實行 會戰再追十二哩。 奇襲:奇襲是任何欺敵手段中最重要的一個。 安全:每種作戰計畫,應以健全而熟慮之方 式,以安全著眼為依據。 ~拿破崙名言~

二、第一次世界大戰 (西元1914~1918年) 戰爭背景 戰爭概述 戰爭的影響

起因 西元1914年7月,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在波士尼亞首府被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具體影響 新武器投入(坦克、潛艇、飛船、飛機、高射砲) 動員人數龐大,大量勞動力流失,經濟衰退。 整體國民經濟納入戰爭資源,民生工業遭受破壞,社會結構嚴重失序。 死傷人數眾多,社會財富化為烏有。

總體戰 舉凡國家政治、經濟、人力、物力等包括整個戰力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武器生產使用一覽表 9200輛 坦克 18萬2千架 飛機 10億發 砲彈 477億發 子彈 15萬門 大砲 100萬枝 第一次世界大戰 武器生產使用一覽表 9200輛 坦克 18萬2千架 飛機 10億發 砲彈 477億發 子彈 15萬門 大砲 100萬枝 重機槍 2800萬枝 步槍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 (西元1939~1945年) 戰爭背景 戰爭概述 戰爭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近因 美國威爾遜「民族自決」-引發德國欲收回失去之土地的強烈意願。 嚴苛的凡爾賽和約 戰勝國欲將德意志帝國改造成比其更民主的民主國家。 嚴苛的凡爾賽和約 經濟:德國被迫付出天文數字的賠款,結果 為防其破產,反而提供更多的貸款。 軍事:訂出非常嚴苛的條件,但未能落實執 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 (西元1939~1945年) 特點: ◎新科技、新戰爭形態 ◎作戰理論的印證 ◎「總體戰」、「大戰略」理論的 出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 (西元1939~1945年) 特點: ◎新科技、新戰爭形態 ◎作戰理論的印證 ◎「總體戰」、「大戰略」理論的   出現 結果: ◎把人類送入核子時代 ◎導致長達四十餘年的冷戰 ◎破壞舊有的權力平衡

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使人類進入核子時代。 導致長達四十餘年的冷戰。 破壞舊有的權力平衡,但並未能 建立新的國際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