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盎格魯美洲(二) 美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銀髮族產業經營 第一節 銀髮族產業的發展 熟年商機  銀髮族發展產業 醫療保健 保健食品市場逼近三百億元 熟年人最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追求健康 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包括保健食品、養生 餐飲、健康器材、運動健身、抗衰老等都 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Advertisements

第十二章 大洋洲 ( 一 ) 澳洲、紐西蘭 世界文化地理篇(下) 國家檔案. 澳洲、紐西蘭自然環境特色 澳洲、紐西蘭的原住民文化 澳洲、紐西蘭經濟活動的展開 紐西蘭的生活方式 澳紐的脫歐入亞歷程 學習重點.
昆明机场. 目录  机场历史 机场历史  建设状况 建设状况  运行状况 运行状况  航线 航线.
第十四章 人口(二) 高中地理(一). 第一節 人口成長 第二節 人口組成 第三節 人口問題 第十四章 人口(二)
中國歷史 社會主義文化大革命 我們的報告是關於中國著名的革命 —— 文化大革命。你可會立即想到它何時發 生、怎麼會發生等等。我們將會介紹文 化大革命,希望你細心欣賞。
党课讲座 入党的条件与程序.
中國大陸教育 督導制度探究 凌林煌教授/博士 講授 國立中山大學共同科歷史學程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九章 非洲(二)北非.
小學六年級 常識科 香港環境問題 ~ 廢物污染.
温故知新 犬 戎 公元前 770年 周平王 公元前771年 东周 洛邑 西周 镐京.
社會科教學研習會 如何做多媒體簡報 地理科教師 李柏翰.
让我们走进秋天.
新通識教育科.
第一節 富裕的經濟 第二節 都市文明與發展問題
第十六章 蒙新地區.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讲授提纲 教育与教育学 思考题目 主讲: 白彦茹(教授) 阅读文献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退出.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美國的工業與都市.
鹽酥蝦 蝦子先處理好 蝦頭剪至眼睛處,鬚及蝦頭的小腳也都剪乾淨 2 再用廚房用剪刀開背去腸泥
第四节 K线图研判技巧.
第二章 美洲(一) 盎格魯美洲概述.
科技化農業的發展歷程 農業發展基礎 自然環境條件: 1.氣候 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2.地形 平原廣大、土壤肥沃.
第十三章 大洋洲(二)與兩極地方.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旅游资源赏析.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第二章 北美洲(一) 前 言 北美洲簡述 第一節 自然環境特質 第二節 族群與文化.
高中地理(一) 第十六章 產業(二)林、漁、礦業.
經濟 ★自給型農牧業 原始社會採集游牧游耕:主要分布於赤道 兩側的中非、中美洲及亞馬遜河流域。游 耕的生產力雖然較低,但卻能讓土地有足 夠時間休養生息,回復原有的生態。 季風亞洲傳統集約農業:以季風亞洲稻作 區為代表。
第七章 人 口 第一節 種族的分布與現況 第二節 人口結構與成長 第三節 人口問題 總目錄.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宗教故事 Back >> 【被逐出樂園】米開朗基羅1508~12年.壁畫
2.4 民主监督—— 守望公共家园.
第十章 華中地區(二)湖廣地區.
立體圖形、圖形變換、空間 第十一組 廖芳苓 葉玟孝 林佩君.
視野死角與內輪差 埔心國小交通安全團隊.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Nokia:廣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南亞地形圖 單 4 元 亞洲(二)──南亞、中亞與西亞 社會學習領域 投影片 16 配合社會(五) 三上地理 4 ─ 1.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世界文化地理篇(下) 第二章 美洲(一) 盎格魯美洲概述.
第十讲 刘少奇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第七章 華南地區(二)嶺南丘陵.
第二單元第1課 世界地理概述 一、海陸分布 (ㄧ)分區: 1.陸地-七(八)大洲 (中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 2.海洋-三大洋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人類的石油年代.
ㄧ、自然環境 (ㄧ)中、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馬 (二)西部多火山、地震
三、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牧德科技 (3563 TT) 簡報人:嚴維群 董事 2019 / 1 / 17.
花王集團.
P106.
新事業發展專題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景文科技大學學生校外實習訪視暨差旅費核銷說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盎格魯美洲(二) 美國

學習重點 美國自然環境的特色 美國獨特的文化面貌 美國的大農業帶 美國的科技文明及其影響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二節 多元族群與文化 第三節 大農作帶 第四節 現代科技與都市文明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美國地形圖 資料來源:Edward B. Espenshade, Jr. (1990), Good's World Atlas. U.S.A.:Rand McNally, p96-97 .

美國氣候圖

美國國家公園分布圖

自然分區-地形區 一、東部阿帕拉契山地與海岸平原(一) 阿帕拉契山脈深受侵蝕,不成阻礙,多通谷和河谷,形成通道。哈得孫河谷及摩和克河谷 瀑布線:位山麓和平原交界處,不利通行,但可發電,形成許多重要都市 ,如費城 看圖片

此區北段屬沉降海岸,多良港;南段為沙岸及更南邊的珊瑚礁,多為度假旅遊區 看圖片

二、中部大平原與墨西哥灣沿岸—面積為美國 領土之半 北區內陸平原:曾受大陸冰河影響,多冰 蝕湖 南區海岸平原:由密士失必河和格蘭河沖   領土之半 北區內陸平原:曾受大陸冰河影響,多冰   蝕湖 南區海岸平原:由密士失必河和格蘭河沖   積而成肥沃 看圖片

以西為高原盆地區,北有哥倫比亞高原,南有科羅拉多高原,高原間有沙漠低地,如死谷、大鹽湖等 三、西部山地與太平洋沿岸 落磯山脈延伸範圍長,為大河的發源地 以西為高原盆地區,北有哥倫比亞高原,南有科羅拉多高原,高原間有沙漠低地,如死谷、大鹽湖等 西海岸之東為喀斯開山脈及內華達山脈,其西為海岸山脈,山間有低地,為蔬果產區;此區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多火山、地震,如聖海倫火山、聖安德列斯斷層 回目錄

第二節 多元族群與文化

主要種族:印第安人、白人、黑人、西班牙人及其混血和亞裔民族 看圖片

多元文化 一、種族、民族複雜 白人所佔比例最高,早期白人移民主要來自於英國、德國、北歐,多定居美東;近來,其比例有下降之趨勢 多元文化  一、種族、民族複雜 白人所佔比例最高,早期白人移民主要來自於英國、德國、北歐,多定居美東;近來,其比例有下降之趨勢 黑人原分布於美國東南,務農為生,解放後,多湧向西部和北部大都市,如芝加哥、洛杉磯 拉丁美洲裔移民多來自墨西哥,亞裔移民來自中、日、韓、印,多居於美西 移民對美國發展貢獻大

1930年代後,因為經濟成長趨緩和政府限制,移民減少 二、人口成長快速 人口增加來自於高的自然增加率和移民 19世紀末~20世紀初移民,主要來自歐洲 1930年代後,因為經濟成長趨緩和政府限制,移民減少 二次大戰後,移民主來自墨西哥 人口分布不均:一半以上集中於東北大西洋岸、五大湖南岸、太平洋岸和墨西哥沿岸 看圖片

種族問題 美國黑人從最初的二十人,歷經18、19世紀的大量輸入,終於成為最大的少數民族 南北戰爭後,黑人雖被解放,卻仍在經濟上、政治上受壓迫及社會上受歧視 許多拉丁美洲的移民雖居留美國,卻堅持講西班牙語和過原鄉生活 回目錄

第三節 大農作帶

早期農作 農業以自給自足為主 19世紀以後,因歐洲市場的需求及鐵路、海運的發展栽種最適當的作物 小麥、棉花、菸草、稻米和玉米供銷歐洲,轉變為專業化的農業經營

酪農帶-位於東北及五大湖區,自然環境利於 牧草種植,且接近大都市,可就近供應市場 酪農帶-位於東北及五大湖區,自然環境利於  牧草種植,且接近大都市,可就近供應市場 資料來源:胡業民,胡業勤譯(1999),全球經濟101趨勢圖示指引,臺北市,樂觀出版社

玉米帶-位酪農帶之南,為農牧混合的農業帶 資料來源:胡業民,胡業勤譯(1999),全球經濟101趨勢圖示指引,臺北市,樂觀出版社

棉花帶-美國東南部,夏雨秋乾利於棉花生長 資料來源:胡業民,胡業勤譯(1999),全球經濟101趨勢圖示指引,臺北市,樂觀出版社

小麥帶-大平原的中、北部,南為冬麥帶,北為春麥帶,與加國小麥帶相連 資料來源:胡業民,胡業勤譯(1999),全球經濟101趨勢圖示指引,臺北市,樂觀出版社

畜牧帶-大平原以西的地區,主要以放牧牛和羊為主 資料來源:胡業民,胡業勤譯(1999),全球經濟101趨勢圖示指引,臺北市,樂觀出版社

此外,還有地中海型農業區、副熱帶作物帶等 資料來源:胡業民,胡業勤譯(1999),全球經濟101趨勢圖示指引,臺北市,樂觀出版社

商業化農牧經營 作物選擇是根據各地之自然環境而定 農業人口少,所以高度機械化,單位勞力產量高 產品多輸出國外,是為商業性產品 農民也是企業家手提箱農夫 城鄉生活水準差距縮小

農業問題 專業化農業如遇病蟲害、水旱災、寒害、風災,加上土壤流失,甚至全球穀物市場惡性競爭或生產過剩使美國企業家型的農民債台高築

農業藥品的增加使用,已使多種雜草和昆蟲產生抗藥性、害蟲的天敵減少並使食物鏈中累積許多遺毒 農地使用率不高休耕或廢耕 小農消失農作粗放資源浪費 回目錄

第四節 現代科技與都市文明

工業發展 美國工業化能源:有豐富的煤、石油、天然氣和水力 水運便利:南北向的密士失必河和東西向的五大湖 首先,於東北部發展棉紡業五大湖區鋼鐵、機械業後,汽車業大興

1960年代後,重工業向南發展,勞力密集產業移至開發中國家,高科技產業移至西部太平洋岸 美國為能源生產大國,更是能源消耗大國,所以仍須進口能源 三大產業就業人口比率 美國生產力 連鎖企業 汽車擁有量

工業區位-空間分布不均 東北部:大西洋沿岸(瀕海+移民帶來的工業技術)和五大湖區(煤、鐵+便捷水運重工業),包括克利夫蘭區芝加哥區底特律區 看圖片

南部:盛產石油和煤+水運便利,為石油工業中心 西部:產石油+氣候良好+臨太平洋電影製片和飛機製造;高科技產業如電腦、生物科技均集中於此,如舊金山的矽谷 看圖片

大工業帶的形成 都市人口比例高:都市化程度已達75%,且居民多分布在大都市,服務業產值相當高 都市成長-都會帶 都市人口成長+交通革新都市擴張 都會區 都會帶;三大都會帶為: 1.紐約都會帶 2.芝加哥都會帶 3.洛杉磯都會帶 都會帶 帝國大廈 證券交易所

都市問題 都市人口增加(生活環境品質降低)+交通革新都市郊區化,所以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郊區相反尖峰時間交通阻塞 都市地價高,居民購屋難,噪音、垃圾、交通等問題因應而生 部分地區淪為貧民窟,失業率、犯罪率均高 回目錄

圖4-4 哈得孫河 摩和克河 BACK

照片4-1 BACK 資料來源:美國(1983),臺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頁61

圖4-5 大陸冰河 山岳冰河 BACK

圖4-7 BACK

圖4-8 BACK

圖4-11 BACK

圖4-12 BACK

表4-2 BACK

圖4-13 BACK

圖4-10 BACK

表4-1 BACK

圖4-14 BACK

照片4-14 BACK

照片4-15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