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中國及東亞世界的轉變 學習重點 戰後臺灣的轉變。 中國大陸地區的發展。 東亞地區的蛻變。 第四章 世界霸權的爭奪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月經異常的原因及警訊 組員: 陳少康、張康樂、許晉愷、何曄、方泠瑩、張 顓麟、蘇梓喬、溫鵬皓、林雅雯.
Advertisements

說明事項  大陸交換學習近況  大陸姐妹校介紹  申請資格和程序  研究生補助 大陸交換學習近況 2009 年秋首次進行,計有 6 校共 20 位學生來校交換學習。 來校交換生.
年終工作獎金 及考績獎金 法規與實務 苗栗縣政府人事處 副處長 陳 坤 榮 中華民國102年1月25日.
中醫養生與保健 港泰中醫診所 院長 蘇俊聲 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碩士 健保局高屏區前中保會委員.
勞動檢查常見違法案例說明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
分享人: 50屆英文系會長楊嘉賢 27屆基服社社長杜義容
消失的吸管 隊名:吸管應該消失才隊.
如何準備社工師考試 講 師:張雅惠 社工師 演講日期:
助學工作說明會 及 教育訓練.
國立中興大學 法律學系     系所介紹          .
國立中興大學 法律學系     系所介紹          .
師資生修讀教育學程 重點提醒 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
文書檔案組Q&A 崇右技術學院 文書檔案組 Q & A 總務處.
公職人員財產信託簡介 第一銀行信託處 編製.
物盡其「柚」 指導老師:黃俊理 學生姓名:吳映嬅(119147)
經分表聘用兼任助理流程 完成 新增/修改 經分表 計畫無聘任兼任助理(新增) 紙本送所屬單位審核 計畫聘任兼任助理(新增)
未婚懷孕:你想清楚了嗎 瑞芳國中 林碧欣.
國科會經費報銷說明 報告人:陳秀合 分 機: 年11月 12日(一).
學生兼任勞動型助理(工讀生) 勞健保投保作業說明會
104年度獎勵私立老人福利機構及補助團體、財團法人老人福利機構提供多元及充實服務方案實施計畫 暨 104年度老人福利機構及居家服務單位優質人力獎勵計畫 申請說明會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老人福利科
實用技能學程答客問 Q&A 大明高中附設進修學校 教導處 編製.
畜牧類天然災害查報 及救助作業簡介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畜產科 李東仁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畜產科.
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文学经典与影视编导 主讲人:邓轶芳 文化传媒学院.
指尖的藝術 5B501 科 目: 流行資訊 授課老師: 陳欣妏 成 員: 黃秀菁(PPT製作)
100學年度719班 親師懇談.
投資活動 股票 60332施薇如.
社團資料製作 亞東技術學院課外組 岳擎天
道路、管線事故緊急應變處理課程.
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
大 綱 國有財產之來源 國有財產之範圍 國有財產之種類 國有公用財產管理 使用原則 國有公用財產管理
花的構造- (資料參考--鄭元春 植物Q&A一書) 花瓣 花萼 雌蕊 雄蕊.
認識股票 認識股票.
年終工作獎金 及考績獎金 法規與實務 苗栗縣政府人事處 副處長 陳 坤 榮 中華民國100年12月20日.
身心障礙者業務簡介 報告人:林美凰 98年8月27日.
103年度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評鑑 日間及住宿機構指標說明 ~會計及財務管理~
QA修改要點: 1.情境配圖(類似ppt動畫) 2.讓使用者選擇先作答哪一個情境 3.選項前設計可打勾的框
屏東縣政府對民間團體補助經費作業要點 & 簡易計畫書撰寫概要與核銷注意事項
--洲仔尾的鹼菜 與櫻桃鴨的結合-- 鴨賞的故事.
考勤制度(辅助岗位版) 作者:侯建伟 日期:2009年12月 考勤管理规定 讲师:贾 芳 2008年5月.
戲水安全.
女性與宿命 呂赫若(1914—1951).
幼兒美勞試教 我想飛~~~~~ 四幼二A D 莊小萱 D 林昀儒 D 劉思妤
外僑扣繳實務講習 1.
職場性騷擾相關法 律責任-以上司對 下屬性騷擾為例
黑妹品牌检验及 牙膏消费行为和态度调研报告
鴻門宴 誰勝誰負天知曉 6--8 鴻門宴.
主講人:曲軒 協理 就業情報資訊 日期:2003年5月8日
衛生筷,衛生嗎? 綠的關懷協會 常務理事 董雅坋.
高粱酒香-金門城.
讀報教育 報告者:施子慧 資料來源:徐瑞美、施子慧.
103年度 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與網站維護─ 「臺灣健康促進學校之網站特色介紹」 張子超 教授
107年勞動基準法修法重點解析 高雄市政府勞工局.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國際人才培育中心 大專人才培訓就業學程.
開課單位作業流程及Q&A 開啟衛生署積分系統首頁 畫面如下頁.
精算假設品質的基本要求 精算假設應提出明確的假設數值,同時應提供實際經驗率資料以作為假設訂定之依據,且精算人員應說明實際經驗率與假設數值間的合理關係。 精算假設若由其他單位提供(例如:利率或投資報酬率假設由投資部門提供),精算人員仍應了解其假設的方法,並就其假設合理性及假設方法提出意見。 精算假設若與前一年相較有所變更時,精算人員應說明假設改變的原因,對於有改變的精算假設數值宜列對照表比較並說明。精算人員應評估假設的改變對財務影響是否顯著,若顯著則應提供量化數值以說明其影響程度。
臺南市 107學年度 國中生志願選填試探與輔導知能研習
1.E化系統 之 專案登錄 核銷作業 2.常見退件原因 3.其他注意事項
達賴喇嘛 你今天工作快樂嗎? 給工作人的8種解答 工作,真的能帶給我們幸福嗎?
國中志願選填試探與輔導知能研習 『學校適性輔導實務分享』 2015年12月1日(二) 分享者:蔡幸君.
2011年版大學學系探索量表測驗結果說明 輔導室 楊欣翰老師.
中小學教師科博館教學導覽教師研習工作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科學教育組 葉蓉樺博士.
服務教育課程 改制說明會 學生事務處 服務教育組
101學年度繁星推薦校內甄選學生說明會 海山高中輔導處
培僑小學 成功父母學堂 常識科專題研習工作坊
104年度自我評鑑 學術單位內部評鑑工作研習會.
主講人:秘書室專門委員 王玲玲 日 期:102年9月4日
訪談地點:高雄縣大社鄉便當店 組員:王佩儀 B 王紀璇 B 許乃心 A
教育部彈性薪資說明會 主辦單位:教育部 執行單位:彈性薪資專案辦公室 主 持 人:周麗芳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 101年4月18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節 中國及東亞世界的轉變 學習重點 戰後臺灣的轉變。 中國大陸地區的發展。 東亞地區的蛻變。 第四章 世界霸權的爭奪 第四章 世界霸權的爭奪 第三節 中國及東亞世界的轉變 壹、教學目標 1.認識戰後臺灣的轉變。 2.認識中國大陸地區的發展。 3.認識東亞地區的蛻變。 貳、教學資源 (一)網站、網址介紹 1.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http://www.stat,gov.tw/mp.asp?mp=4 2.行政院主計處 http://wwww.dgbas.gov.tw/mp.asp.mp=1 3.教育部統計處 http://www.edu.tw/ 4.中國發展門戶網  http://www.chinagate.com.cn/chinese/index.htm  http://big5.china.com.cn/ch-15/15/b.htm (二)參考書目 1.石之瑜,《後現代的國家認同》,臺北:世界書局,1995年。 2.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1997年。 3.梁啟源,〈生產力與臺灣經濟奇蹟〉,《國政評論》,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2005年4月14日。 4.郭婉容,《總體經濟學》,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5.彭懷德主編,《國際關係與現勢Q&A》,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6年。 6.董霖,《國際公法與國際組織》,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7.劉德斌編,《國際關係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戰後臺灣的轉變 (一)兩次臺海危機 第一次臺海危機 1954年10月,中國炮擊馬祖。 第二次臺海危機 1958年8月23日,共軍再炮擊金門和馬祖。 美國對華政策 的轉變 韓戰及兩次臺海危機,加速美國對東亞局勢的介入與協防,從而使國民黨政府得以在冷戰反共的架構下,獲得在臺灣安定發展的契機。

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 在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畫推動下,美國將對華政策與遏止蘇聯與共產勢力的擴張相結合,並在內戰中支持國民政府。 1947年 1949.12 ~1950.6 1949年12月至1950年6月前,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觀望等待的態度,國民政府在臺灣的統治力極不穩固。 1950.6以後 韓戰爆發,麥克阿瑟將軍提出《保臺意見書》,強調:臺灣一但落入共黨手中,就會構成對美國遠東戰線的威脅。美國開始積極支持國民政府,派第七艦隊駐防臺灣海峽。臺灣成為美國反共圍堵政策下的一環;中共與美國在戰場上兵戎相見,開始一個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面對抗的時代。

1955年2月7日,我國海軍及美國第七艦隊,掩護軍民自大陳島撤離。

圖4-3-2 1958年8月23日,共軍炮轟金門,國軍奮力反擊,史稱「八二三炮戰」。

戰後臺灣的轉變 (二)經濟政策(1949~1990年):以民生工業、出口導向為經濟發展的重心。 階段 經濟政策內容 土地改革與美援(1949~1952) 1949年,政府從改良租佃關係著手,進行土地改革,先後推動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及公地放領等政策。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協防臺灣海峽,並提供美援以協助臺灣度過經濟困境。

三七五減租 1949年4月14日起施行,是從二五減租變化而來,即原租率50%(1-25%)=37.5%,因此三七五減租即二五減租。 意義 內容 減輕租額負擔 佃農應繳之耕地地租,一律以不超過正產物收穫量千分之三百七十五為準,同時取消預收地租及押租金等一切負擔。 保障佃農權益 耕地租約一律規定以書面,期間不得少於六年,非因法定事故,地主不得終止租約。租期屆滿除收回自耕外,如承租人願繼續承租,仍應續訂租約。 兼顧地主利益 如積欠地租達兩年總額時,可終止租約。 成立三七五 租佃委員會 1.關於減租之宣傳及輔導。 2.災欠及地租減免之勘查與議定。 3.耕地主要作物(正產物)全年收穫總量標準之議定。 4.租佃爭議之調解、調處。 5.政府交辦有關減租之諮詢或調查事項。

耕者有其田及公地放領 1 公地放領:1951~1976年間分九期實施先辦理公地放領,政府將收得放領公地地價,全數由臺灣土地銀行經收後撥作扶植自耕農基金。公地放領之目的,在於扶植自耕農。 2 公地放領後,全面實施耕者有其田,規定地主保留(中等水田三甲、旱田六甲)及免徵耕地。 3 政府徵收地主超額的出租耕地,附帶徵收地主供佃農使用收益的房舍、曬場、池沼、果樹、竹木等定著物的基地,放領給現耕農民。1953年12月順利完成。 4 放領的地價:以耕地正產物(稻穀甘藷)全年收穫總量二倍半(分十年均等攤還)。 5 徵收方面:補償地主70%為政府發行的實物土地債券(分十年均等償付,並加給年息4%),30%為水泥、紙業、工礦、農林等公營事業股票(一次給付)。

戰後臺灣的轉變 階段 經濟政策內容 計畫經濟與加工出口 (1953~1969) 1953年起,連續執行四個四年計畫;發展以加工出口為導向的輕工業,並訂定優惠外商條例,吸收外資。 1965年6月,美援協助中止,代表臺灣經濟已邁入自立更生的階段。 1965年,因加工出口區的設立,致使日本、美國及華僑為主的外資來臺投資數量大增。 重工業發展階段(1970~1980) 一九七○年代,政府開始進行「十大建設」、「十二項建設」及「十四項建設」投資,致力於運輸通訊、能源開發及各項基礎工業方面建設,奠定臺灣經濟的開展的基礎。

戰後臺灣的轉變 階段 經濟政策內容 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的轉型階段(1980~1990) 1980年後,為使臺灣產業升級,政府積極導引企業向高科技領域邁進,如「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1961~1996的三十六年裡,臺灣經濟成長率平均每年高達8.7%。在九○年代中期以前,臺灣經濟以快速、均富原則發展,贏得「經濟奇蹟」的美譽。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內,從事電腦裝配的技術人員。

經濟奇蹟 1966~1990年,由於政府的平穩施政與經濟政策的正確,使臺灣整體經濟總要素生產力,年平均成長率達2.29%,高過日本、德國、法國及美國等先進國家,奠定臺灣經濟快速成長的基礎。

中國大陸地區的發展 導向蘇聯:1950年2月14日,中、蘇雙方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確定在政治、文化、經濟和軍事各方面的合作。 (一)國際關係 導向蘇聯:1950年2月14日,中、蘇雙方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確定在政治、文化、經濟和軍事各方面的合作。

1950年2月,中蘇在莫斯科簽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圖為中國外長周恩來參訪莫斯科。

中國大陸地區的發展 (二)經濟政策:以重工業與總體經濟的建設與發展為主。 階段 經濟政策內容 整理恢復期(1949~1958) 1.土地改革: 推動「人民公社」、「集體農場」,將全國土地的所有權收歸國有。 2.1953年第一個五年經濟計畫: 發展重工業,廢除私有財產制,工商業透過公私合營的方式,轉為國家所有制。

中國大陸地區的發展 階段 經濟政策內容 三面紅旗與文革 (1958~1978) 1.1958年毛澤東制定第二個五年計畫:標舉三大路線,合稱「三面紅旗」。 2.結果: *使得農業生產意願低落,導致嚴重糧荒。 *工業土法煉鋼耗盡民間人力、物力,但是成效不彰。 *「三面紅旗」造成中國大陸經濟的全面惡化。 *政治運動不斷,建設因而中輟,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文化大革命(1965.11~1976.9)即為一個典型的例子。 改革開放 (1978~) 1.鄧小平提出「四個現代化」政策:將農業、工業、科技與國防四項現代化。 2.對外開放與世界接軌。 3.結果:改革開放的二十年中,中國大陸經濟每年平均以10%左右的成長率快速發展,國民所得逐年提高。

三大路線(三面紅旗) 一、「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重視工業, 強調多、快、好、省。 一、「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重視工業, 強調多、快、好、省。 二、「農工業生產大躍進」,加速建設,以期在十五年內「超英趕美」。 三、「人民公社化運動」,沒收人民財產,以生產集體化、戰鬥化,組織軍事化的方式,來大量提高國內的糧食生產。

活著 一開始是1940年代,沒落的地主後代--福貴,沉迷賭桌的漫不經心。1940年代是中國新、舊交替的時代,舊社會的遺毒仍斷斷續續地掙扎著,而共產主義的最大敵人--資本家(或地主)正是其汲汲營營要予以剷除的對象,經由福貴的散漫點出了舊社會的腐敗,開啟了後來文革血腥鬥爭的序幕。

活著 當福貴與春生驚見在國共內戰中(1945~1949)戰場上累累的屍體時,春生有感而發的說:「咱們得活著回去!」福貴答道:「回去得好好活著!」這兩句話就是本片的宗旨,說明了生活是毫不容易的,能活著,本身就是一個恩賜

五○年代。中共在全國各地推動的「大躍進」運動,福貴一家人也被捲入這場如火如荼的「全民大煉鋼」。   「大躍進」是中華民族數百年來,遭受外強侵凌,以及本身之烽火動盪之後,希望藉由這樣的理想:「十年超英趕美」的實踐(大躍進、大煉鋼),進而,凝聚向心力,以便一方面鞏固統治勢力,二方面提昇民族地位的實驗。   影片所展示的是人民的盲從與熱忱,為了煉鋼,捐出一切可能的鐵材,日以繼夜地賣力,鎮民累得橫三豎八的倒臥街頭,最後只煉成一堆廢鐵,對提昇民族地位沒有幫助,反而讓人看笑話了。   而福貴就在這場運動中失去了兒子

他的女兒可沒這麼幸運,在文化大革命中,醫院也遭波及,紅衛兵小護士趕走了有經驗的醫學教授,間接造成鳳霞(福貴女兒)生產時,因為處理不當,血崩而死。   影片呈現鳳霞蒼白的臉,倒臥在一片血紅的床單上,真是怵目驚心。很少有觀眾看到這一幕而不震驚、傷痛的,一股寒流從心靈深處強烈的襲來。

後文革期,波濤洶湧的政治運動隱然消退,在動盪之後需要的是沉靜,福貴與家珍進入了生命中的黃昏,家珍身體不好,大半生辛苦的過活,得了一身的病,福貴細心的照料她。   這一對相互扶持,走過多少患難的夫妻,幸好,還有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外孫--饅頭陪著,饅頭跟他的舅舅(已去世的有慶)一樣,養了一群小雞,他好奇的問爺爺(福貴),小雞長大了會變成什麼?福貴答道:「小雞長大會變成鵝,鵝長大會變成羊,羊長大會變成牛,牛長大了,饅頭也長大了。」   這也是影片所要說出的哲理:只要活著,就有希望,而且,生活會越變越好。

文化大革命期間,北京天安門廣場的紅衛兵。

今日上海的景象。

日本的復甦 第二次大戰後,日本投降,以美國為首的盟軍進駐。當時日本社會混亂,經濟蕭條。1952年,美軍撤出,日本恢復自治。至1970年代,日本已經由一個在經濟與心理上受創嚴重的國家,變成世界上七大工業國之一。

七大工業國 1975年的六大工業國,始創國有法國、美國、英國、西德、日本、義大利六國,1976年加拿大的加入,成為七大工業國組織。1997年,俄羅斯成為第八個成員國,故改稱「G8」。

日本吳(廣島縣)造船廠正在建造中的大型油輪。

日本快速復甦的重要因素 經濟 美國在占領期間以各種方式協助日本恢復工業生產,改革土地政策。 政治 美國協助日本革除封建和極權的傳統,修訂憲法,落實民主的政黨政治。 人口 日本人口增長率控制得宜,加上國防上支出減少,使得初期工業發展成果,不至於被人口成長及大量的國防預算所抵消。 研發和 生產技術 二次大戰期間,由於日本研發、生產技術並未受到嚴重破壞,戰後得以迅速恢復。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的局勢在韓戰結束後,漸趨穩定,南、北韓各自實行不同的體制。南韓政府加速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導致社會及國民知識水準的提高。 與新加坡、中華民國、香港,在經濟上的成就,不但成為第三世界發展的典範,也贏得亞洲「四小龍」的美譽。 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雖然曾遭受重創,之後,由於政府勇於革新和正確政策的引領,今日南韓的經濟實力與潛力,深受世人的矚目。

亞洲金融風暴 發生於1997年7月至10月,由泰國開始,之後影響鄰近亞洲國家的貨幣、股票市場和其他的資產價值。印尼、南韓和泰國是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寮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新加坡和臺灣所受的影響程度較輕,而臺灣則是面臨「本土型金融風暴」的威脅。日本仍處在泡沫經濟崩潰後的長期經濟困境中,受此金融風暴的影響不大。

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

東南亞地區 組織 內容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東南亞地區出現了許多獨立國家。在冷戰全球戰略的考量下,1955年2月19日,美、英、法、菲、泰、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亞等七國,成立「東南亞公約組織」,其目的在圍堵中國與共產勢力的擴張。 國家協會 1967年,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印尼的五國外長,在曼谷舉行第一屆部長會議,宣告成立一個新的組織即「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藉由聯合以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與文化發展。七○年代以後的東協明確宣示:東南亞為一個不受任何外來強國干涉、自由、和平的中立區。

問題與討論 中華民國政府在遷臺後,面臨哪些困境?曾做過哪些經濟建設? 二次大戰結束後,東南亞地區有哪些變化?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何以能快速復甦?

問題與討論1 參考解答 國民政府在遷臺之初的1949年與1958年,先後面臨兩次的臺海軍事危機;經濟上,因二戰的影響與海島天然資源的匱乏,使經濟的發展面臨極大的困難。 自1949年以後,政府首先自土地改革著手,逐次向民生工業、石化工業、高科技產業的方向發展,大體上可以分四個階段:土地改革階段(1949~1952)、出口導向階段(1952~1969)、重工業發展階段(1970~1980)、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的轉型階段(1980~1990)。

問題與討論2 參考解答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東南亞地區出現了許多獨立國家。在冷戰全球戰略的考量下,1955年2月19日,美、英、法、菲、泰、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亞等七國,成立「東南亞公約組織」(SEATO),其目的在圍堵中國與共產勢力的擴張。受越南戰爭的影響,東南亞地區益顯不安。為維護國家主權與區域性的經濟發展,1967年8月6日~8日,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印尼的五國外長,在曼谷舉行第一屆部長會議。

問題與討論2 參考解答 會後並宣告成立一個新的組織即「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其基本宗旨:基於平等與合作精神,藉由聯合以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與文化發展。七○年代以後的東盟更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則邁出大步。1971年11月26日,東盟外長會議發表《東南亞中立化宣言》,明確表達東南亞為一個不受任何外來強國干涉、自由、和平的中立區。

問題與討論2 參考解答 萬隆會議期間,時任中共國務院總理兼外長的周恩來,致力於消除亞、非國家對中國所產生的疑慮與不安。他除鄭重宣示尊重各國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及經濟體制外,也竭誠調節與周邊國家間的雙邊關係。因此,中國顯示出具有整合亞、非國家間矛盾與要求的實力,儼然成為第三世界的代言人。

問題與討論3 參考解答 戰後的日本社會一度衰頹混亂,韓戰則為其帶來經濟恢復的生機。戰爭期間,日本成為美軍軍需品的補給與組裝基地,因而賺取了大量的利潤並使產業迅速擴張。1960年代,日本提出「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方案;藉此欲將其工業產品銷入當地市場,並設法取得原料的供應。隨著越戰結束,美國減縮亞太地區經濟援助之際,日本不但承接了美國所留下的經貿利益,也步入經濟起飛的階段。由於研發和生產技術在大戰期間並未受到破壞,因此,二戰後的日本得以在美國的支持下,快速復甦成為七大工業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