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 代 金 融 学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Advertisements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货币供给决定的复杂性 货币乘数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
第四章 货币理论.
第15章 货币、银行和信贷.
金 融 学 农信社高分题库习题讲解 主讲人:张俊佳.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独立货币政策 未来中国货币政策管理机制之探讨
货币银行学 各章要点.
第十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第一节 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第五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5.3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4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第十章 货币的供求与均衡 第一节 货币的需求 第二节 货币的供给 第三节 货币的供求均衡.
第十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第二章 货币市场.
《金融理论与实践》 第三讲 货币政策 中央党校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赵长茂 1110.
第10章 投资银行的业务经营(下).
第三篇:宏观金融部分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 第六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六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华红梅.
第18章 货币政策工具.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实验五 货币供给的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六折执行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第四章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与流动性需求 银行流动性需求的预测
第八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 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调控 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第六章 中央银行 基本内容 教学目的和学习要求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了解中央银行的渊源 理解中央银行的类型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Chapter1 金融与经济.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五章 货币市场(上)
第十章 货币银行法 知识点1: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一、中央银行的立法模式和基本原则 (一)我国人民银行法的制定情况 (二)立法模式
第十二章 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第二部分).
走势分析.
第九章 国际商业借贷与监管法律制度.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课题 I. 复习 II. 购买力平价假说(PPP) III. 汇率 IV. 国际收支帐 V. 危机管理.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一、二级银行体制 (一)二级银行体制的含义 整个银行系统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个层次
第九章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第三节 国际储备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
货 币 供 求 均 衡.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的衡量 通货膨胀的影响、反通胀的对策 货币的价值 通货紧缩 成因、影响、对策
第五章 金融中介 金融中介的经济学基础 金融中介的分类 上海交通大学.
第八章 货 币 市 场 【案例导入】8-1 美国早期货币市场.
中央银行通论.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15章 学习要求 主要问题: 货币理论与政策 主要名词: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金融学导论》 第十章 货币政策 主讲教师:胡海鸥.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经济学基础 主讲人:方春龙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第三章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Finance 金 融 学.
第十三章[教材第十五、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Macroeconomic Policy]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第 十一 章 货 币 理 论 2019/1/1.
第十六章 货币供给.
总体发展 固定利率 固定利率 固定利率 员工发展 公司发展 业务发展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Macroeconomic Policy]
第七章 货币供求均衡.
第十六章 国际收支调整.
第十章 货币供给理论 第一节 基础货币 第二节 货币乘数 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供给 了解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掌握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7.1市场经济的气象站——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作用.
Determinants of the Money Supply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第八章 货币政策.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现 代 金 融 学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学习要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货币政策目标的构成;掌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了解选择性信用工具和直接信用控制工具;了解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时滞。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构成 中央银行 准备金 基础货币等 操作目标 工具目标 货币供给量 利率 汇率 最终目标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构成 中央银行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准备金 基础货币等 操作目标 工具目标 货币供给量 利率 汇率 最终目标 币值稳定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最终目标的内容 1.币值稳定(物价稳定)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2.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4.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 定或调整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改变货币乘数,借以控制商 业银行信贷规模及其构成,间接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的一种货币政策。

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 (1)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 (2)对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的规定。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机制 第一,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提高)将使货币乘数增大(减小),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银行系统信用扩张能力增强(减弱),货币供应量增加(减少)。 第二,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当中央银行降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在整个银行系统的基础货币和准备金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超额准备金增加(减少),从而银行的可贷资金增加(减少),信贷规模扩张(收缩)。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均使市场利率降低(提高),从而刺激(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加。

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 法定准备金率最大的优点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强有力,并且效果明显、收效迅速 。 局限性:(1)缺乏弹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2)它的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以致使得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3)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实现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二)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 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 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 1.再贴现政策的内容 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 二是规定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的票据的资格。

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 如提高贴现率,这对货币供应量有两个层次的影响,一个层次是因为商业银行借入同量货币要支付更多的利息使借款成本提高,银行便会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数量,这就使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减少,如货币乘数不变,则货币供应量减少。 另一个层次是银行因借款成本提高,出于盈利动机,银行的贷款利率也会相应提高,客户借款的借款成本也随之提高,客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减少,使银行信用规模收缩,货币供应量随之减少。

3.再贴现政策的效果 有效性:(1)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 (2)再贴现政策通过对贴现对象的选择、对贴现票据的规定,可以起到一定的结构调整作用。(3)再贴现政策作用缓和,可以配合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局限性:(1)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2)再贴现政策缺乏弹性。 (3)再贴现率高低有限度。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再贴现率无论多高,都难以阻止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

(三)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债券市场上公开买 卖各种政府证券如国库券、国债等以控制货币供应 量及利率的一种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机制 (1)通过改变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而起作用。 (2)通过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2.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 优越性:①主动性;②灵活性;③可逆转性 ;④精确性。 局限性:公开市场业务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市场规模足够大、交易活跃,且品种繁多,使中央银行能够利用这一市场迅速灵活地吞吐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势力;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也无从发挥作用。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优惠利率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消费者信用控制 4.不动产信用控制

三、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1.信用分配 2.直接干预 3.流动性比率 4.利率最高限额

四、间接信用控制 1.道义劝告 2.窗口指导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含义与作用 实现 改变 运用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工具 中介指标 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传递过程

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 1.相关性 2.可测性 3.可控性 4.抗干扰性 5.适应性

三、可供选择的主要中介指标 (一)可供选择的操作目标 1.准备金 2.基础货币 (二)可供选择的工具目标 1.货币供给量 2.利率 四、中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第四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时滞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利率传导机制 1.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第四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时滞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利率传导机制 1.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准备金→货币利率→ 货币 利率与自然利率的背离→(累积过程)一般物价水 平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变动 2.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3.托宾的q理论 (二)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三)信贷配给传导机制 1.银行借贷渠道论 R↓→MS↓→D↓→L↓→I↓→Y↓ 2.资产负债表渠道论R↓→M↓→r↑→NCF↓,P↓→资产状况恶化→L↓→I↓→Y↓

(四)汇率传导机制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传统体制下的直接传导机制 信贷计划指标 现金计划指标 与国民经济实物计划衔接平衡保证完成财政收支计划、物资供应计划、国际收支计划 我国货币政策的直接传导机制

(二)改革以来的双重传导机制 信贷计划 信贷限额 同业拆借利率 备付金率 基础货币 货币供应量 信用总量 市场利率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操作目标 政策工具 最终目标 工具目标 信贷计划 信贷限额 央行准备金率 央行基准利率 再贴现 央行贷款 公开市场业务 其他 同业拆借利率 备付金率 基础货币 货币供应量 信用总量 市场利率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稳定物价 国际收支平衡 贷款总规模 现金发行量 我国货币政策的双重传导机制

三、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的概念及其测算 经济形势变化 认识时滞 认识到采取政策行动的必要性 内部时滞 决策时滞 制定货币政策 操作时滞 作用于最终目标 认识到采取政策行动的必要性 制定货币政策 执行货币政策 认识时滞 决策时滞 操作时滞 市场时滞 内部时滞 外部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

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 与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 与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概述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涵义 (二)新古典学派的“面纱论” (三)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1.外生货币论 2.货币变动的效应

(三)货币主义的短期有效理论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理论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一)1984~1988年间的货币政策 1.1985年的紧缩货币政策 2.1987年的紧缩货币政策 (二)1988~1991年间的货币政策

(三)1992-1996年间的货币政策 (四)1996~2002年的货币政策 (五)2003年~2007年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