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 7.1 数据库设计概述 7.2 需求分析 7.3 概念结构设计 7.4 逻辑结构设计 7.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本章要点  数据库系统概述 数据库系统概述  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 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系统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
2012年9月等级考试辅导 数据库设计基础.
教学网站: 数据库及应用 授课教师:岳静 Tel: 教学网站:
Databas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Databas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
数据库系统原理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主讲:陈作聪 琼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第六章 数据库设计.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 7.1 数据库设计概述 7.2 需求分析 7.3 概念结构设计 7.4 逻辑结构设计 7.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第7章 数据库设计.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第五章 数据库设计 5.1 数据库设计概述 5.2 需求分析 5.3 概念结构设计 5.4 逻辑结构设计 5.5 数据库物理设计 本章小结.
Database Principles & Applications
第5章 数据库基础 5.1 数据库系统概述 5.2 数据模型 5.3 关系模型 5.4 关系数据库 5.5 常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Oracle数据库 Oracle 子程序.
工作任务之: 1、“网上考试系统”数据库分析 2、“网上考试系统”数据库概要设计 3、“网上考试系统”数据库逻辑设计
第五章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概述 需求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 设计案例 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物理设计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数据库设计 8.1 数据库设计概述 8.2 需求分析 8.3 概念结构设计 8.4 逻辑结构设计 8.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刘红岩 清华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第6章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刘红岩 清华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7章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7.1 函数依赖 7.2 关系规范化 7.3 关系模式的分解准则.
第8章 数据库设计 8.1 数据库设计概述 8.2 数据库需求分析 8.3 数据库结构设计 8.4 数据库行为设计 8.5 数据库的实施
作业4讲评.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软件工程系 林 琳.
网络常用常用命令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第17章 网站发布.
2019/1/12 GDP设计协同 超级管理员操作手册 GDP项目组.
Online job scheduling in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Clusters
化学品清单 类型.
数据挖掘工具性能比较.
数据库设计是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从现实世界到数据世界的转换的过程
CPU结构和功能.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新一代安全网上银行 小组成员:杨志明 王晶 任毅 刘建中 关昊 刘超.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数列.
实验讲评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VisComposer 2019/4/17.
商业分析平台-语义元数据 用友集团技术中心 边传猛 2013年 11月 06日.
VB与Access数据库的连接.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组 荆楚理工学院.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6章 数据库建模 大多数软件系统都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数据库是软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也是软件系统的基础。在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中,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并由此建立E-R图,确定数据库结构。而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通常是先建立设计模型,然后将永久类及永久类之间的关系映射为数据库的表结构等,我们将在第7章的第9节介绍采用人工和建模工具的自动映射方法。
数据集的抽取式摘要 程龚, 徐丹云.
1.把下面的关系模式转化为E-R图 1)系(系号,系名,电话) 2)教师(工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号)
1.2 子集、补集、全集习题课.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第13章 访问数据库
1.非线性规划模型 2.非线性规划的Matlab形式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五章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5.1 数据依赖 5.2 范式 5.3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第3章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本章导读: 关系规范化理论研究的是关系模式中各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及其对关系模式性能的影响,探讨“好”的关系模式应该具备的性质,以及达到“好”的关系模式提供的方法。关系规范化理论提供了判断关系逻辑模式优劣的理论标准,是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关系模式算法工具,用于帮助数据库设计工程师预测和优化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2.3.运用公式法 1 —平方差公式.
基于列存储的RDF数据管理 朱敏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4.5 最大公因式的矩阵求法( Ⅱ ).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 7.1 数据库设计概述 7.2 需求分析 7.3 概念结构设计 7.4 逻辑结构设计 7.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第七章 数据库设计 7.1 数据库设计概述 7.2 需求分析 7.3 概念结构设计 7.4 逻辑结构设计 7.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7.6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7.4 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 逻辑结构设计的步骤 7.4 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 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DBMS产品所 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设计的步骤 将概念结构转化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 将转换来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数据模型 转换 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逻辑结构设计(续) 逻辑结构设计时的3个步骤

7.4 逻辑结构设计 7.4.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7.4.2 数据模型的优化 7.4.3 设计用户子模式

7.4.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转换内容 转换原则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要解决的问题 转换内容 如何将实体型和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 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码 转换内容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 之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实体型间的联系有以下不同情况 : (1)一个1:1 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与某一端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2)一个1:n 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3)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例,“选修”联系是一个m:n联系,可以将它转换为如下关 系模式,其中学号与课程号为关系的组合码: 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4)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转换 为一个关系模式。 例,“讲授”联系是一个三元联系,可以将它转换为如下 关系模式,其中课程号、职工号和书号为关系的组合码: 讲授(课程号,职工号,书号)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5)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合并 目的:减少系统中的关系个数 合并方法:将其中一个关系模式的全部属性加入到另一个关系模式中,然后去掉其中的同义属性(可能同名也可能不同名),并适当调整属性的次序。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注意: 从理论上讲,1:1联系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但在一些情况下,与不同的关系模式合并效率会大不一样。因此究竟应该与哪端的关系模式合并需要依应用的具体情况而定。 由于连接操作是最费时的操作,所以一般应以尽量减少连接操作为目标。 例如,如果经常要查询某个班级的班主任姓名,则将管理联系与教师关系合并更好些。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例】把图7.30中虚线上部的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部门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经理的职工号,…) 此关系模式已包含了联系“领导”所对应的关系模式 经理的职工号是关系的候选码 职工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 职工(职工号、部门号,职工名,职务,…) 该关系模式已包含了联系“属于”所对应的关系模式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例】把图7.30中虚线上部的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续) 产品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 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产品组长的职工号,…) 供应商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 供应商(供应商号,姓名,…) 零件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 零件(零件号,零件名,…)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例】把图7.30中虚线上部的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续) 联系“参加”所对应的关系模式 职工工作(职工号,产品号,工作天数,…) 联系“供应”所对应的关系模式 供应(产品号,供应商号,零件号,供应量)

7.4 逻辑结构设计 7.4.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7.4.2 数据模型的优化 7.4.3 设计用户子模式

7.4.2 数据模型的优化 得到初步数据模型后,还应该适当地修改、调整数据模型 的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这就是数 据模型的优化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化通常以规范化理论为指导

数据模型的优化(续) 优化数据模型的方法 确定数据依赖 按需求分析阶段所得到的语义,分别写出每个关系模式内部各属性之间的数据依赖以及不同关系模式属性之间数据依赖 消除冗余的联系 对于各个关系模式之间的数据依赖进行极小化处理,消除 冗余的联系。

数据模型的优化(续) 确定所属范式 按照数据依赖的理论对关系模式逐一进行分析 考查是否存在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多值依赖等 确定各关系模式分别属于第几范式 按照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各种应用对数据处理的要求,分析对于这样的应用环境这些模式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它们进行合并或分解。 注意:并不是规范化程度越高的关系就越优,一般说来,第三范式就足够了

数据模型的优化(续) 【例】在关系模式学生成绩单(学号,英语,数学,语文,平 均成绩)中存在下列函数依赖: 学号→英语 学号→数学 学号→语文 学号→平均成绩 (英语, 数学, 语文)→平均成绩

数据模型的优化(续) 显然有: 学号→(英语,数学,语文) 因此该关系模式中存在传递函数信赖,是2NF关系。 虽然平均成绩可以由其他属性推算出来,但如果应 用中需要经常查询学生的平均成绩,为提高效率,仍然 可保留该冗余数据,对关系模式不再做进一步分解。

数据模型的优化(续) 按照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各种应用对数据处理的要求,对关系模式进行必要的分解,以提高数据操作的效率和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常用分解方法 水平分解 垂直分解

数据模型的优化(续) 水平分解 什么是水平分解 水平分解的适用范围 把(基本)关系的元组分为若干子集合,定义每个子集合为一个子关系,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水平分解的适用范围 满足“80/20原则”的应用 并发事务经常存取不相交的数据

数据模型的优化(续) 垂直分解 什么是垂直分解 垂直分解的适用范围 把关系模式R的属性分解为若干子集合,形成若干子关系模式

7.4 逻辑结构设计 7.4.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7.4.2 数据模型的优化 7.4.3 设计用户子模式

7.4.3 设计用户子模式 定义用户外模式时应该注重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使用更符合用户习惯的别名; 7.4.3 设计用户子模式 定义用户外模式时应该注重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使用更符合用户习惯的别名; 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View,以满足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 简化用户对系统的使用;

设计用户子模式(续) 【例】关系模式产品(产品号,产品名,规格,单价,生产车间,生产负 责人,产品成本,产品合格率,质量等级),可以在产品关系上建立两个 视图: 为一般顾客建立视图: 产品1(产品号,产品名,规格,单价) 为产品销售部门建立视图: 产品2(产品号,产品名,规格,单价,车间,生产负责人) 顾客视图中只包含允许顾客查询的属性 销售部门视图中只包含允许销售部门查询的属性 生产领导部门则可以查询全部产品数据 可以防止用户非法访问不允许他们查询的数据,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逻辑结构设计小结 任务 逻辑结构设计的步骤 将概念结构转化为具体的数据模型 将概念结构转化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 将转化来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 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设计用户子模式

逻辑结构设计小结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内容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原则

逻辑结构设计小结 优化数据模型的方法 1. 确定数据依赖 2. 对于各个关系模式之间的数据依赖进行极小化处理, 消除冗余的联系。 3. 确定各关系模式分别属于第几范式。 4. 分析对于应用环境这些模式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 它们进行合并或分解。 5. 对关系模式进行必要的分解或合并

逻辑结构设计小结 设计用户子模式 1. 使用更符合用户习惯的别名 2. 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外模式,以满足系 统对安全性的要求。 3. 简化用户对系统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