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金文英 2011-10-20 团体活动助人成长 校本培训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金文英 2011-10-20
一、解开千千结 每组20人。手拉手围站成一个圈,记住自己 左、右手分别相握的人。 伴随音乐随意走动(或跳14步舞)。 音乐一停,脚步即停。找到原来左、右手相握的人分别握住。(如果相距较远,朝圆心直线移动脚步,不能绕行) 小组中所有参与者的手都彼此相握,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手链”。要求: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将交错的手链解开,恢复到开始时手拉手的大圆圈。 注意:不能松开手。否则游戏将毫无意义。 此游戏人数越多难度越大。
在活动体验中,我们领悟到了: 在解决人际矛盾时—— 无论多么艰难,我们不能放弃 勇敢跨过去、放低姿态钻过来、转过身来看看……这些姿态象征着我们解决问题时应灵活采取各种态度和方法 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有时,“结”未必就是消极的。解开心结,豁然开朗。此时感觉更顺畅 虽然有时我们不大愿意服从领导指挥,但身在团体,领导人是必须的,服从领导是必须的。否则团体将陷入僵局。 在陷入困境之时,旁观者的鼓励是多么重要和可贵啊…… 在面对困境时,你的姿态?盲目者?怀疑者?抱怨者?放弃者?还是领导者、支持者、沉静努力者?游戏折射出了你人生的姿态。 …… ……
二、概念说明 团体心理辅导:通常由一位或两位团体领导者、多个团体成员参加。团体领导者根据成员问题的相似性,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课题或共有的心理障碍。(如自信提升团体、人际交往训练营、 我爱我“家”、自我肯定工作坊…… 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在小学阶段,根据学生各阶段成长课题,由心理老师招募自主报名学生,或整班进行专题心理辅导活动。 通过团体游戏、心理情景剧、心得分享、心理训练等形式,利用心理咨询技术,在团体心理互动中,使团体成员能够观察自己、了解自己、自我觉察和领悟,学习到适应社会的态度和技巧,从而获得人格成长的课程。
三、为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在学校开展? 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大致相同的发展课题。 1、班级授课制决定各班自然形成一个同质团体。 2、学生(所有人)有团体生活的倾向 “倡导以人为本,以班级为核心,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辅导模式”理念正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同。
小学各年段心理发展课题 低年级: 儿童智力的鉴别。包括儿童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品质、注意品质、动手操作品质; 儿童情绪具有表面性、易变性、外控性,且自控性较差。 情感具有简单性、形象性、不自觉性、易塑性的特点; 意志的自觉性自制力不够、持恒性不足、坚强性不够。 儿童的性格具有易受暗示性、不协调 、未分化性、较大的个体差异性。 中年级: 个性差异大 情绪不稳定 意志力下降。 伴随课程难度的加大,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显得更加重要。 与同伴的友谊进入了一个双向帮助,但是还不能共患难的阶段。 亲子矛盾开始出现, 道德判断出现可逆性,对老师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观形象等 5-9年级: 依赖与独立的矛盾、 接受与拒绝的冲突、 自我认同危机、 寻求安全感、 从众的压力 对赞同的需求是这一时期的问题 自我意识飞涨
四、幸福课: 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体系支撑的团体心理活动课 四、幸福课: 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体系支撑的团体心理活动课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病在于过分关注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只是消除症状,修补缺陷。(而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大多在于其原生家庭,需开展家庭治疗)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力量、自身的性格优势)。借助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对抗心理困扰、消除问题行为、建立抵御挫折、心理创伤和障碍的预防机制。
幸福课 主要形式为: 团体心理活动课、网络自助课程、 面对面工作坊、集体讲座… 1999年,宾夕法尼亚大学首先实践 2002年哈佛大学泰勒博士的实践使之广为人知 2006年起,英国顶尖中学:惠灵顿公学为10-11年级学生每周安排一次幸福课。其糅合了传统团体心理活动课、宗教教育、体育锻炼、个人 健康与社会教育,以及瑜伽和冥想等众多元素。 2008年,全英国所有中小学开设跟文学、数学一样重要的课程——幸福课。 2008年,我国开始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验”并迅速风靡全国。现常州各中学每2周一次幸福课(或心理健康团体活动课)。
团体心理课的15个核心概念: (青少年积极成长应该关注的15项主题): 1,促进联系 2,培养抗逆力 3,促进社交能力 4,促进情绪能力 5,促进认知能力 6,促进行为能力 7,促进道德能力 8,培养自我决定能力 9,提高灵性 10,提高自我效能感 11,促进明确自我、积极自我 12,促进对未来的信心 13,提升对正面行为的认可 14,提供参与亲社会行为的机会 15,促进亲社会规范
五、班级心理活动课的特点 1 面向全班 2 以活动为特色,重在体验。 3 运用基本的心理技巧:提问、澄清、倾听、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具体化、鼓励、面质、解释、自我开放、引导、情感表达、概述… 4 基本态度和氛围:尊重平等、真诚、积极关注、共情、热情
心理课上常常采用的方法 热身活动 故事情景分析 游戏体验活动 角色扮演 心理剧 心理测验 纸笔书写、绘画 交流讨论 行为训练 心理技巧训练 实践作业 ……
学习风格调查简表 视觉型:1 4 7 10 13 听觉型:2 5 8 11 14 触觉型:3 6 9 12 15 1、 背课文时,写下来比读出声音更让我记得住。 是( ) 否( ) 2、 我可以只通过听歌不看歌词,而学会一首新歌。 3、 看剧情平和的电影,使我感到放松。 4、 我擅长分辨各种颜色间的不同。 5、 我听到一个不太熟悉朋友的姓名,会先想起他的声音。 6、 我常通过泡热水澡来消除紧张。 7、 做题时我习惯借着文字或图画来解决问题。 8、 我习惯用谈话方式来说明事情。 9、 我习惯通过实际动手做来学习新事物。 10、上课时,我需要老师把重点写在黑板上才有印象。 11、我学习时会受到说话声、噪音或电视声的干扰。 12、长时间和别人相处,会让我感到精神紧张。 13、我习惯将书桌上的用品摆放整齐。 14、有空时我会选择听音乐。 15、我习惯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视觉型:1 4 7 10 13 听觉型:2 5 8 11 14 触觉型:3 6 9 12 15 凡选择“是”的题,每题均记1分。 合计: 视觉型: 分 听觉型: 分 触觉型: 分
设计 组织 观察 参与 倾听 分析 解释 记录 基本态度: 共情 无条件积极关注 真诚 尊重 团体领导者(心理老师)的角色与功能 扮演的角色: 领导者 调解员 好朋友 治疗师 代理人 基本态度: 共情 无条件积极关注 真诚 尊重
团体心理活动课的广义辐射: 心育课 班队活动课 体育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 各科教学课
“阳光体育”与“团体心理游戏活动”的整合实践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六、研究课题的建议 班级心理教育研究 1 非智力障碍的后进生转化个案研究 行为和情绪障碍学生个案研究 2 优秀生研究(家教方式、家庭结构、个人优势、在班级中的地位和影响等) 3 课堂氛围研究 4 班风研究(针对本班的 或同年级比较) 5 常规训练策略研究 6 XX学科学习心理研究 7 提升班级凝聚力的策略研究 班级心理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班队建设策略研究 “阳光体育”与“团体心理游戏活动”的整合实践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七、几点沟通 1,关于对个体咨询的误解 2,关于对学生个案处理的一些说明 心理问题≠精神病 心理学≠窥见内心≠ 算命先生(不安全,要讲隐私) 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心理医生≠救世主(一次就解决问题 解决我的所有问题) 心理咨询≠思想工作≠聊天 2,关于对学生个案处理的一些说明 *16岁以下的儿童,不能用“病”来形容,只能说“具有情绪或行为(问题)障碍” *小学生的问题,多半形成自原生家庭,而父母的教养方式、生活方式,又跟父母的原生家庭有关 *转变小学生行为和情绪问题,是家庭、学校健全功能长期作用才能有效转变。咨询师主要提供一些方法指导或建议。4年级以上学生可以采取一些行为疗法,但还是需要科任老师的配合。如果个人不努力,光指望咨询师一人,则无效率100% *“聊聊吧”开放时间为:每周二16:00-17:30 每周四上午(教研活动时除外) 3,对心育效果的评估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