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 与 家庭急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Advertisements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主讲:杨侃.
C P R 现场心肺复苏术 CPR. 心肺复苏 概念 : 概念 :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即循环 和呼吸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后的急救。心肺复苏 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和口对口呼吸方法迅速抢 救心跳、呼吸骤停伤员的方法。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即循环 和呼吸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后的急救。心肺复苏.
第八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一节 心搏骤停 一、概述  心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 , SCA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1 心肺复苏新进展 桐乡一院急诊室 唐晓岚. 2  世界范围内,每年超过 1500 万死于心 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之原因的 主要元凶。  美国每年有 35 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每天约 1000 人发生死亡,而大概 70% 心脏骤停发生在院外。 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心脏性猝死的发 生率为.
2010 年心肺复苏指南. 生命之痛 2004 年 10 月 17 日,北京 “ 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 ” 2 人猝死,图 为参赛选手北京交通大学的刘红斌。警察及围观群众面对大学生猝 死的无奈与无助。
1 群众性现场初级急救培训 ---- 心肺复苏技能操作训练 奉贤区少年军校 梁斌 2013 年 12 月 20 日.
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张 宏. 一、定义 心搏骤停: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偶有 自行恢复,但通常会导致死亡。 心脏性猝死: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 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 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 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 1 小时内死亡。 91 %是由心律失常所致。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心肺复苏术(CPR) 星元医院重症医学科 王建华.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4、腹部包扎 腹部三角巾包扎适用于腹部外伤,方法为双手持三角巾两底角,将三角巾底边拉直放于胸腹部交界处,顶角置于会阴部,然后两底角绕至伤员腰部打结,最后顶角系带穿过会阴与底边打结固定。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心肺脑复苏.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珍惜生命 从你我做起 ——学习心肺复苏术.
常见急症的自救与互救 科大医院 龚维珍.
10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10.1 淹溺(溺水) 10.2 中暑 10.3 体温过低(冻僵) 10.4 冻伤 10.5 烧烫伤
心肺复苏术CPR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白雪梅.
第十一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急危重症护理学》.
用药和急救.
Community Emergency Rescue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第一节、触电急救的方法 第二节、防止人身触电的基本措施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
深圳市学生急救知识教育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
5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5.1淹溺 5.2中暑 5.3烧烫伤 5.4强酸、强碱损伤 5.5电击伤.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 何谓急救? 哪些情况需要急救? 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第一节 急救的意义.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危重病人的抢救.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心肺复苏概述 (CPR).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触 电 急 救 电 网 检 修 培 训 部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心脏骤停 (cardiac arrest).
心肺脑复苏 Cardio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ion CPCR
理论知识竞赛 云南省急救中心 普丽芬.
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技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王庆玲.
现场心肺复苏术 (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让生命不再遗憾 浙江宁波 余晓岚.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 刘辉
第五节 洗胃术.
2005基础生命支持(BLS) 及除颤器使用.
珍惜生命 从你我做起…… — 心肺复苏术 无锡 张景爱.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欢迎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指导! 肖塘中学 沈琴华 2014年5月28日.
导尿术.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高渝峰 2013年5月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心肺复苏术.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珍惜生命 从你我做起……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 主讲人:莫月红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秉德敬业 求真维新 心肺复苏术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触电急救.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2015心肺复苏.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意外伤害 与 家庭急救

心肺复苏

如迅速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逆转而免于死亡。现场心肺复苏将为抢救赢得最宝贵时间 心肺复苏是心搏骤停后生命复苏的最基本医疗技术和方法。心搏骤停系指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引起全身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如迅速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逆转而免于死亡。现场心肺复苏将为抢救赢得最宝贵时间

(一)主要条件 (二)其他条件 诊断要点 1. 意识突然丧失,病人昏倒或短暂抽搐 2.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或股动脉) 在此两项中最主要的是触摸大动脉没有搏动,应在15~30秒内作出诊断。切莫因反复检查耽搁时间 (二)其他条件 1.呼吸断续或停止 2. 面色苍白或紫绀 3. 瞳孔散大 此项在循环停止稍后才出现,不要等它发生后才确诊 诊断要点

取仰卧位,背垫硬板。搬动病人应整体翻转,尤其有颈椎伤者,应防止颈部扭曲 确定心搏骤停后,应立即以徒手方法在体外实施急救 1.安置复苏体位 取仰卧位,背垫硬板。搬动病人应整体翻转,尤其有颈椎伤者,应防止颈部扭曲 2.心肺复苏的CAB步骤 处理要点

C. 建立人工血液循环 用人工的方法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使人工呼吸后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从肺流向心脏,再流经动脉供给全身,以维持体内重要脏器的功能

一手置于前额,另一手触摸颈动脉搏动。用食指及中指指尖从气管正中部向旁滑移2~3cm即可触摸。如脉搏消失,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摸颈动脉判断心跳

强调高质量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 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下压深度 至少5㎝ 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分 最大限度减少中断(不超过5S) 按压部位 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下压深度 至少5㎝ 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分 最大限度减少中断(不超过5S) 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 单人操作: 均为 双人操作: 30﹕2 复苏操作

A. 保持呼吸道通畅 意识丧失者,下颌、颈和舌等肌肉无力,舌根和会厌塌向咽后壁而阻塞气道,产生“阀门效应”病人吸气时气道呈负压,舌和会厌起阀门样作用,呼吸道阻塞加重

B .实施人工呼吸 1.用按前额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捏闭病人的鼻孔,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张口紧贴病人的嘴用力吹气,使胸上抬 2.一次吹气后,放开捏鼻手指,眼视病人胸部下陷,做下次吹气准备

口对口人工吹气要求 (2) 吹气时不要漏气,要徐徐吹入(不要象吹蜡) (3)吹气时间应当超过1秒钟,两口气间隔3-4秒   (1) 人工通气过程中始终保持气道开放 (2) 吹气时不要漏气,要徐徐吹入(不要象吹蜡) (3)吹气时间应当超过1秒钟,两口气间隔3-4秒 (4)吹气量以能够见到患者胸廓运动为标准,约 500-600ml (5) 频率:成人12次/分 儿童16次/分 婴儿20次/分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1. 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冷汗消失 2. 瞳孔收缩到正常大小,有对光反 射 3. 自主呼吸恢复,呼吸深、畅;摸 到颈动脉搏动,> 50次/分 4. 有知觉、反应及呻吟等

淹溺

呼吸道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唯一通路。当人淹没于水中时,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等物堵塞,或因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从而造成窒息和缺氧,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淹溺

溺水有淡水溺水和海水溺水的不同。淡水溺水是发生于江河湖水中或暴雨成灾时的溺水。由于血容量增加和血液稀释导致溶血,引起高钾血症和急性肾功不全;海水溺水多发生于海啸引起的洪涝灾害中,可因电解质紊乱,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 淹溺

落水淹溺史 常见表现 神志不清、呼吸停止、双眼结膜充血、面紫、膨胀浮肿、口周及鼻腔内充满泡沫状液体、脉弱、甚至心跳停止。心肺复苏后常有呛咳、呼吸急促、两肺湿啰音,重者有肺水肿、脑水肿 诊断要点

处理要点 ⑴首先迅速清理呼吸道 抠出口中水草和淤泥等 ⑴首先迅速清理呼吸道 抠出口中水草和淤泥等 ⑵关于“倒水” 传统认为,倒出呼吸道(和消化道)中的积水是必不可少的常规处理。现代研究发现大多数溺水者只吸入少量的水,且吸入的淡水会很快由肺部进入血循环。10%~20%的溺水者系死于喉痉挛,而并未吸入任何水分,因而没有必要实施“倒水”操作耽误复苏时间 ⑶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有条件者给予吸氧、建立人工气道 ⑷保温,低温者需给予复温处理 处理要点

火灾现场救护

火灾现场救护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 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者是被烧死者的几倍。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常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时还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聚氯乙烯、橡胶、尼龙、羊毛、丝绸等原料和物品燃烧时,能产生剧毒气体,对人的威胁更大 发生火灾后,要立即向“119”报警、迅速灭火及时撤离

火灾现场撤离 15分钟内 匍匐前进,用湿口罩、毛巾捂住口鼻逃出门外 浸湿外衣、毛毯或棉被冲下楼梯 用绳子、床单连接起来,固定一端,向楼下滑 迅速将伤员移至安全、通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火灾现场救护 (一)迅速转移伤病员 立即脱离火源或热源,置于安静通风凉爽处,脱去着火衣服,扑灭火焰,脱离热源,小面积烧伤可将伤肢浸入冷水中,以减疼痛和减轻损害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心跳骤停者实施心肺复苏

(三)保护烧伤创面 火灾现场救护 不要弄破水泡 不涂药 烧伤创面可用清洁衣服、布条或三角巾等包扎,避免再污染。可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予防感染

火灾现场救护 (四)防治休克 疼痛剧烈者,可口服镇静止痛药。口渴者,可口服淡盐水,但不能喝白开水。大面积烧伤者应快速转送医院治疗

电击伤

电流与患者直接接触进入人体,或在高电压、超高电压的电场下,电流击穿空气或其它介质进入人体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心搏和呼吸骤停 电击伤

诊断要点 1. 触电史(无意触电、带电工作、雷击) 2. 全身表现(中枢神经抑制) 1. 触电史(无意触电、带电工作、雷击) 2. 全身表现(中枢神经抑制) 轻者出现头晕、心悸、脸白、唇绀、惊恐和四肢无力,部分人有抽搐、肌肉痛 电休克 常引起短暂或持续意识丧失,严重者心室纤颤、呼吸停止,查体为无心跳、无呼吸的“假死”状态。高电压电流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呼吸停止,可迅速死亡 诊断要点

3.局部表现 常可见电流进入点与流出点,伤面小,直径0.5~2cm,呈椭圆形或圆形,焦黄或灰白色,干燥,边缘整齐,与健康皮肤分界清楚 诊断要点

立即切断电流 应使用绝缘物品帮助伤员脱离现场(木棍、橡皮手套、绝缘工具等),但在潮湿环境应注意 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监护心脏和呼吸功能。有气道堵塞者立即清理呼吸道,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现场心肺复苏术 处理要点

保护受伤组织 应注意寻找电流的出入口以确定电流在体内的路径。有明显灼伤者应保护创面。适当处理合并的颅脑损伤或四肢骨折 保护受伤组织 应注意寻找电流的出入口以确定电流在体内的路径。有明显灼伤者应保护创面。适当处理合并的颅脑损伤或四肢骨折 对症处理 处理要点

急性中毒 急救

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通过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作用,使组织器官产生功能紊乱或结构损害,引起机体病变,称为中毒。能引起中毒的物质称为毒物。一定量的毒物在短时间内突然进入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称为急性中毒。毒物侵入的主要途径有呼吸道侵入、消化道侵入、皮肤黏膜侵入三种 急性中毒

迅速切断毒源 呼吸道染毒 迅速搬至上风或侧风方向,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畅通 皮肤染毒 脱去衣服,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 眼睛染毒 大量清水反复冲洗15分钟以上 处理要点

清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 处理要点 1.润滑剂 用于腐蚀性毒物中毒。可喝生牛奶或鸡蛋清 1.润滑剂 用于腐蚀性毒物中毒。可喝生牛奶或鸡蛋清 2. 催吐 用于清醒消化道中毒者。每次喝300-500ml水后刺激咽后壁或舌根引起呕吐或灌服0.5%-1%硫酸铜25-50ml 腐蚀性毒物中毒者、惊厥、昏迷者、肺水肿、食道静脉曲张等情况禁用 处理要点

清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 3. 洗胃 服毒6小时以内效果最好。饱腹、中毒量大或使胃蠕动缓慢的毒物超过6小时仍要洗胃。洗胃液可用1:5000高锰酸钾或2%碳酸氢钠,毒物品种不清时可用温清水 吞服腐蚀性毒物、食道静脉曲张、严重心脏病、主动脉瘤的中毒者等禁用 处理要点

清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 4.导泻 洗胃后口服或胃管注入50%硫酸钠100ml或20%甘露醇500ml。禁用油剂(可加速毒物吸收)、硫酸镁(可加剧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排出已吸收入血的毒物 如一氧化碳中毒时可应用高压氧治疗使碳氧血红蛋白分离,加速一氧化碳排出 急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