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
实 验 诊 断 实验诊断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实验室的检查方法,对病人的标本进行化验检查。 标本 血液 体液 分泌物 脱落细胞
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 1、确定诊断 2、辅助诊断 3、鉴别诊断 血常规 尿常规 大便常规 “三大常规”
血 液 检 查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朱佩琼
血 液 检 查 血液是由血浆(占55%)和血细胞(占45%) 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 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所谓的血液三系)
血细胞发育过程及命名: 多能干细胞-各系的祖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成熟细胞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 第一部分 血细胞分析仪检查 血液一般检验的方法有两种—— 传统、单项进行的手工操作方法 血细胞(血液)分析仪法
电阻抗法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 一、概述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报告单的内容包括: 基本情况 检测指标(细胞参数及细胞直方图) 警告符号 参考值
报告单中的检查项目包括: 18项参数和三个细胞直方图。 书P171
1.原理 电阻抗型工作原理
2.警告符号 3.参考值
二、白细胞参数的临床意义 外周血白细胞(WBC)包括五种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N)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B) 单核细胞(M)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B) 单核细胞(M) 淋巴细胞(L)
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WBC):成人 (4~10)×109/L (4000~10000)/μl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中性粒细胞(N)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st)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sg)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1% 单核细胞(M) 3%~8% 淋巴细胞(L) 20%~40%
中性粒细胞增多是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最根本最常见的原因。
(一)中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 2.病理变化
2.病理变化 (1)增多:总数>10×109/L 1)急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 为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原因。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2)急性中毒:如安眠药中毒等。 3)急性大出血: 4)严重组织损伤或急性溶血: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 5)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低于0.5×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2)减少: 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为减少, (其中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低于0.5×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
1)感染: ①某些病毒性感染,如流感。 ②某些革兰阴性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等。 ③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 2)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3)理化损伤 ①药物,如抗肿瘤和免疫抑制剂、氯霉素等; ②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中毒; ③放射线损伤; 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如脾功能亢进。 5)免疫性破坏增加:自身免疫疾病(SLE)等。
(二)中间细胞区变化的临床意义 1.幼稚细胞及白血病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值:0. 5%~5%; 绝对值为(0. 05~0 (二)中间细胞区变化的临床意义 1.幼稚细胞及白血病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值:0.5%~5%; 绝对值为(0.05~0.5)×109/L
(1)增多: 1)寄生虫病:如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 2)变态反应(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食物过敏、荨麻疹等。 3)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等; 4)传染病 5)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慢粒 6)内分泌疾病 (2)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见于伤寒以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之后等.
3.嗜碱性粒细胞 参考值:0%~1% (1)增多: ①辅助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等 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的鉴别。 (2)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4.单核细胞 参考值:3%~8% (1)增多: ①血液病,如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 ②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感染性心内 膜炎等。 ③急性感染恢复期等。 (2)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三)淋巴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参考值:20%~40% 1.增多 (1)原发性增多:如急淋、慢淋等。 (2)继发性增多: ①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等。也可见于结核杆菌、百日咳杆菌等感染; ②移植排斥反应等。 2.减少主要为放射线损伤。
三、红细胞参数的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参考值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测定 男性 (4.0~5.5)×1012/L。 男性 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1.生理变化 (1)增多 (2)减少 (3)性别的差异
2.病理性变化 (1)增多: ①相对性增多,如严重吐泻和大面积烧伤等 ②继发性增多,如肺心、先心等。 ③原发性增多,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减少:贫血 轻度贫血 男性 Hb<120g/L 女性 Hb<110g/L 中度贫血 Hb<90g/L 重度贫血 Hb<60g/L 极重度贫血 Hb<30g/L
(二)血细胞比容(HCT)测定 又称红细胞压积(PCV) 参考值:男 0. 40~0. 50L/L 女 0. 37~0 (二)血细胞比容(HCT)测定 又称红细胞压积(PCV) 参考值:男 0.40~0.50L/L 女 0.37~0.48L/L 1.增多 ①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脱水 ②作为判断血液粘度的指标,对血栓性疾病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2.减少 见于各种贫血和血液稀释。
(三)红细胞三种平均值 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飞升(fl)为单位。 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指每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平均含量,以皮克(pg)表示。 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指每升红细胞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以g/L表示。
贫血形态学分类 MCV MCH MGHC 病因 贫血类型 正细胞性贫血 80-100 27-34 320-360 再障、急性失血、 急性溶血、白血病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4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0 <27 慢性感染等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20 缺铁性贫血等
(四)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即红细胞体积大小分布的离散程度 (红细胞大小不均的程度) 参考值:11. 5%~14 (四)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即红细胞体积大小分布的离散程度 (红细胞大小不均的程度) 参考值:11.5%~14.5% 1.用于缺铁性贫血(1DA)的筛选诊断和疗效观察。 2.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3.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MCV/RDW分类法)
四、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一)血小板计数(PC或PLT) 参考值:(100~300)×109/L (10万~30万)/μl 1.生理变化 2.病理变化 (1)增多:PLT>400×109/L (2)减少:PLT<100×109/L, <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倾向。
血小板减少见于: 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和消耗亢进,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自身免疫性疾病、DIC等;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血液被稀释等。
(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参考值:7~11fl 1.鉴别PLT增多、减少的原因: PLT↓ MPV↓: 表示骨髓功能受抑制。 PLT↓ MPV↑: 表示血小板破坏增多 PLT↓ MPV正常:表示血小板在周围血分布异常。 PLT↑ MPV正常:表示骨髓增生性疾病。 PLT↑ MPV↑:表示骨髓反应性血小板增生和缺铁。 PLT正常 MPV↑:表示骨髓增生异常性疾病。
2.作为骨髓功能恢复的早期诊断指标 白血病化疗时,MPV上升是骨髓功能恢复 的早期指标之一;
(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和血小板比容 1.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差异的参数。 2.血小板比容(PCT) 为MPV×PLT的计算值。 目前尚未见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五、血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血细胞直方图即细胞体积分布图形 横坐标表示细胞体积大小 纵坐标表示细胞相对数目(%)
(一)白细胞直方图与临床意义 在直方图上表现为三个峰: 第一群为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 第二群为单个核细胞区或中间细胞区,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幼稚细胞及白血病细胞 第三群为大细胞区,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
白细胞 直方图 常见变化
(1) 从图形的变化可粗略判断白细胞群体之间比例变化,对可疑标本进行提示,以作为显微镜检查的筛选手段(筛出正常)。 它不能反映白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因此,不能取代显微镜检查。 (2)由于中间细胞区由几种细胞构成,其中任一种细胞增多,均可引起相同的图形变化。同时,当幼稚细胞小于10%时,中间细胞区图形无改变。 (3)可反映某些人为的或病理变化的干扰。
(二)红细胞 直方图与临床意义 不同类型贫血 红细胞直方图
(三)血小板直方图与临床意义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
六、病理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1.对白细胞参数的干扰 2.对红细胞参数的干扰 3.对血小板参数的干扰 前已述及。
下面介绍几种贫血时图形变化: (1)缺铁性贫血(A):典型呈小细胞性贫血,其特点为曲线波峰左移(MCV降低),峰底变宽(RDW增高),显示小细胞不均一性。 (2)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直方图图形表现为小峰左移,峰底变窄,典型的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B):直方图显示红细胞呈典型的“双形”性改变(即同时存在着两类型的红细胞,一种是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另一种是正常形态的红细胞),故出现波峰左移、峰底增宽的双峰。在缺铁性贫血经治疗有效时,也可出现类似的图形,但峰底要更宽些。 (4)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D):直方图波峰右移,峰底增宽,显示明显的大细胞不均一性。给予叶酸或维生素B12后,正常红细胞逐步释放入血液,而病理细胞并未完全消亡,检测时即再出现双峰形,说明治疗有效。
血液一般检验 第二部分 血细胞形态检查 血细胞形态检查是指外周血血细胞涂片、染色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作形态学观察和分析。
一、白细胞形态检查 (一)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形态 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形态 细胞呈圆形,直径10-15um; 细胞质丰富,呈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密集的针尖样的染淡粉红色中性颗粒; 细胞核为深紫红色,染色质致密成块状,粗糙。 核最窄处>1/3最宽处——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核最窄处<1/3最宽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胞核多为两叶,呈眼镜状,也可偶见不分叶的,染色质粗糙染紫红色 胞浆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排列紧密的橘红色嗜酸性颗粒。 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呈圆形,直径13-15um; 胞核多为两叶,呈眼镜状,也可偶见不分叶的,染色质粗糙染紫红色 胞浆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排列紧密的橘红色嗜酸性颗粒。
3.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细胞呈圆形,直径10-12um; 细胞核常被颗粒遮盖,核着色较淡,模糊不清。 胞质量较少,呈淡红色,含少量粗大但大小不均、排列不规则,分布不均匀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
4.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 细胞呈圆形,直径6-10um。 核呈圆形,偶见凹陷,染色质粗糙致密成块,染色质和副染色质界线不清。 胞质量少,仅在核的一侧出现一线天蓝或深蓝色胞浆,甚至完全不见。
大淋巴细胞 细胞呈圆形,直径10-15um。 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常偏于一侧,染色质致密呈块状,但要比小淋巴细胞略为疏松,紫红色。 胞质丰富,呈透明天蓝色,常有少量大而稀疏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5.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型,直径15-25um。 核大,呈不规则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分叶,染色质细致疏松如网状,染色质和副染色质对比明显,染紫红色。 胞浆丰富,染淡蓝或灰兰色,呈毛玻璃样半透明,含大量细小、灰尘样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二)外周血异常白细胞形态 1.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1)大小不均:见于病程较长的化脓性炎症 或慢性感染。
(2)中毒颗粒: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的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深蓝色或蓝黑色颗粒。 见于各种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严重传染病、大面积烧伤等。
(3)空泡变性:是细胞质、胞核内出现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泡。目前认为中性粒细胞空泡是脂肪变性的结果。 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败血症时。
(4)DÖhle体(杜勒小体):呈圆形或梨形天蓝色小体,直径约1~2μm,显示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为感染严重的标志,可与中毒颗粒伴随出现。
(5)退行性变:也称核变性,是中性粒 细胞胞核出现固缩、溶解及碎裂的现象。 见于严重感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也见于正常衰老细胞。
(6)Auer小体(棒状小体):白细胞浆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1条或数条不定,称为棒状小体。 一旦出现在细胞中,即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最多见,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也可出现,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无此种小体。
(7)Pelger-Hut畸形(皮杰畸形):表现为中粒细胞核分叶不完全,核染色质较正常粗糙而凝聚。 先天性者一般无临床症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获得性的常见于严重感染、白血病、恶性贫血、肿瘤转移等。
2.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正常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但可见到少量杆状核细胞(1-5%),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例为1:13。
如杆状核过多(>5%)、即杆状核粒细胞中增多、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为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如果分叶核粒细胞分叶过多、分叶在5叶以上的细胞超过3%时称为核右移。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1)核左移:外周血杆状核或杆状核以上的幼稚粒细胞增多,超过5%, 再生性左移 退化性左移
①再生性左移:核左移伴WBC增多,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时,其次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失血、类白血病反应等。
附: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和(或)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以感染及恶性肿瘤最多见,其次为急性中毒、外伤、休克等。
②退化性左移:核左移伴WBC减少或正常,表示机体反应低下,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粒细胞成熟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败血症等。
(2)核右移:外周血中5叶核以上的中性 粒细胞超过3%。常伴WBC减少,表示造血 功能衰退或造血物质缺乏。在病程中,突 然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不良。
异形淋巴细胞在正常血片中偶见,一般病毒感染时>2%,但<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常>10%,为其诊断指标之一。 3.淋巴细胞变异 ◆浆细胞型 ◆单核细胞型 ◆幼稚型 异形淋巴细胞在正常血片中偶见,一般病毒感染时>2%,但<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常>10%,为其诊断指标之一。
二、红细胞形态检查 1.正常形态 Wright染色呈淡红色双凹圆盘状,直径6~9μm。
2.红细胞大小异常 ①红细胞大小不均:增生性贫血达中度以上时。 ②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6μm,如缺铁性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③大红细胞及巨红细胞: 红细胞直径> 10μm称为大红细胞, > 15μm称为巨红细胞。 常见于叶酸或(和)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
3.形态异常 ①球形红细胞: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 胞增多症(HS),也可见于自身免疫性溶 血性贫血。涂片中球形红细胞数量>25% 是诊断HS的指标;
②靶形红细胞:见于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 血(地中海性贫血),靶形红细胞常占 20%以上。
③椭圆形红细胞:传性椭圆细胞增多症, 一般>25%才有诊断价值,巨幼细胞贫血 时可见到巨椭圆形红细胞。
④镰形红细胞:形如镰刀状,见于镰形细 胞性贫血(HbS病)。
⑤口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呈嘴形 或鱼口状。正常人血涂片中偶见,如多 达10%以上,常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 增多症。
⑥棘状红细胞:红细胞外周呈锯齿状突起,见于棘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
⑦红细胞碎片,见于血管内溶血、DIC; ⑧红细胞形态不整:最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染色异常 ①低色素性红细胞: 常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 ②高色素性红细胞: 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球形红细胞也呈高色素性。
③嗜多色素性红细胞: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是一种刚由晚幼红细胞脱核的年轻红细胞(如用新亚甲蓝染色,即是后面我们要讲的网织红细胞)。
5.结构异常 ①嗜碱性点彩(点彩红细胞):正常≤0.03%,大量增多并呈粗颗粒状点彩,多见于铅中毒。
②Howell-Jolly(豪厄尔-若利)小体(染色质小体)、Cabot环(卡-波环): 二者常并存,见于溶血性贫血等。
③有核红细胞:成人如出现有核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表示造血功能旺盛(各种溶血性贫血)或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红白血病)。
三、血小板形态检查
血液一般检验 第三部分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到成熟红细胞之间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参考值】 成人 0.005~0.015 (0.5%~1.5%) 绝对值 (24~84)×109/L
【临床意义】 Ret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敏感的指标。 1.评价骨髓造血功能 (1)网织红细胞比率增高:表示骨髓红细胞生成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可高达20%);其次为急性失血性贫血。 (2)网织红细胞比率减少,表示骨髓红细胞生成减弱。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2.贫血治疗效果观察 (1)缺铁性贫血:经相应治疗后1~2天Ret即开始增多,约1周左右达最高峰,其后逐渐下降,RBC及Hb则不断上升。 (首先出现的有效反映是Ret增高)。 (2)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 治疗有效时,Ret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血液一般检验 第四部分 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 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 (一小时末)沉降的速率。 【原理】
红细胞形成缗钱状,是血沉增快的主要原因。
(1)红细胞因素: ①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减少(如贫血)则血沉增快。 ②红细胞形态,大红细胞使血沉增快。 ③红细胞的聚集状态,如感染、药物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使细胞聚集性增强。
(2)血浆因素: 纤维蛋白原或球蛋白增加时,导致血沉增快。 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等也可引起血沉增快。
【参考值】Westergen法: 男 0~15mm/h;女 0~20mm/h 【临床意义】 血沉对疾病诊断无特异性,但是敏感性较高。 1.生理性增快 月经期、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增快
2.病理性增快: ①各种炎症 结核、风湿热活动期血沉增快。 ②组织损伤或坏死可见血沉增快,如大手术、创伤、心肌梗死等。 ③恶性肿瘤 ④球蛋白增高的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慢性肾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性骨髓瘤(MM)等。 ⑤其他 如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等可见血沉增快。
血液一般检验包括以上四个部分内容。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常用实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以致骨髓造血功能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破坏而引起的一类贫血。
1.确定有溶血及贫血存在的依据 (1)有关红细胞破坏增加的检查: ①血涂片红细胞畸形、破碎细胞增多; ②RBC、Hb测定减少,并呈进行性下降; ③血浆游离Hb增多; ④血清总胆红素增高、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尿胆原呈强阳性; ⑤血红蛋白尿; ⑥血清结合珠蛋白(Hp)测定。
(2)红细胞寿命缩短的检查: 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 正常红细胞半寿期为25~32天,溶血性贫血时常小于15天。缩短。 这是确定溶血性贫血的可靠方法。 (3)有关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检查: ①Ret增多; ②外周血出现幼红细胞和嗜多色性红细胞; ③骨髓检查呈典型增生性贫血改变。
2.确定溶血部位的依据 可以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血管内溶血:红细胞在血循环中溶解破坏,血红蛋白直接释放于血浆中。 血管外溶血:红细胞膜表面或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被肝和脾的巨噬细胞辨认捕捉,在巨噬细胞内破坏。
血管内溶血主要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微血管病性溶血等。 血管外溶血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或椭圆形细胞增多症、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3.确定溶血病因的依据 (1)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HE); 靶形红细胞增多(>20%),提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2)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脆性增高常见于HS。 脆性降低见于镰形红细胞贫血、地中海性贫血等。
(3)酸溶血试验(Ham试验) 蔗糖溶血试验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以上三者阳性见于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4)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正常还原率>75%,减低见于G-6-PD缺乏症,如蚕豆病和伯胺喹啉型药物溶血性贫血。
(5)异丙醇沉淀试验、热不稳定试验阳性,常见于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6)血红蛋白电泳: 若有异常Hb出现,见于异常血红蛋白病。 如地中海贫血。
(7)抗人球蛋白试验:又称Coombs试验。 ①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检测红细胞表面有无不完全抗体,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检测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 ②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主要见于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性免疫性溶血、输血所致溶血等。 ③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常用于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中母体和新生儿血清内不完全抗体的检测。
补充 贫血的实验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一)贫血的分类 三种分类法 1.根据外周血检查结果对贫血分类 (1)根据红细胞三种平均值对贫血作形态学分类。 (2)根据MCV和RDW之间的关系对贫血作形态学分类。 (3)根据显微镜下红细胞异常形态的提示作贫血分类。 RDW:红细胞分布宽度
见书本P174
2.根据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情况对贫血分类 (1)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2)增生不良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3)骨髓红系成熟障碍(无效生成):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3.根据贫血的病因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②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如各种溶血性贫血 (3)红细胞丢失过多:如急性和慢性失血性贫血。
(二)贫血的诊断 贫血的诊断包括三大步骤: ①确定有无贫血 ②确定贫血程度 ③明确贫血类型和原因
(三)贫血的鉴别诊断 1、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再障、急性失血性贫血、急性溶血、白血病等。 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如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3、大细胞性贫血 如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 4、贫血的治疗效果观察 一周内选择Ret;一周后查RBC、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