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难点:是帮助学生认识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Advertisements

不动产销售与租赁的营改增政策 武汉市国税局. 一、征税范围 二、税率与征收率 三、一般计税方法 四、征收管理 五、销售不动产的特殊规定 六、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的特殊规定.
思政 2 班 帅宇迎. 延长石油 是什么公 司? 什么是 有限责任 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 它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3 万元,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 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
字乐天,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 元进士,补校书郎。元和年召为翰林学士, 左拾遗。 以言事贬江州(今九江)司马,徙忠 州(今重庆忠县)刺史。历杭、苏二州刺 史。后做过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等。
1 、体会《长恨歌》丰富多重的主 旨意蕴。 2 、学习此诗将叙事、写景、抒情 完美结合的构思艺术,用心欣赏其 婉转的韵律和华美的词采。
字乐天,下邽(今陕西渭南) 人。贞元进士,补校书郎。元和年 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以言事贬 江州(今九江)司马,徙忠州(今 重庆忠县)刺史。历杭、苏二州刺 史。后做过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等。 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自号醉 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 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 号刘白。其诗通俗易懂,但又经过.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爱新觉罗 闿琛 赵盛伟 刘桂亮 杨灿 庄逸抒 林敏 乔蕾臻. 白居易这个人儿 ~~~~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 二、文章合为时而著 二、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三、三千诗卷拔头筹 三、三千诗卷拔头筹.
白居易( 772 ~ 846 ),字 ,号 ,又号醉吟先生。我国唐代伟大的 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 的诗人和文学家。 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 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 遭权贵忌恨,被贬为 。后历任苏州、 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至刑部尚书。晚 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
白居易 ( ),字乐天,晚居香山, 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 1 .前期: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帆 风顺,主要是 “ 兼济天下 ” 。作品以针砭时弊、反 映民生疾苦的 “ 讽喻诗 ” 为主,如《新乐府》《秦 中吟》,三十五岁写《长恨歌》。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Ks5u精品课件 高一语文组制作.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解读千古绝唱—— 《长 恨 歌》.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有一个爱情故事缠绵悱恻 有一则神话传说哀婉动人 有一首叙事长诗回肠荡气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三年级九班田依可PPT特产 三年级九班田依可 第七单元 特产.
第三节 唐后期的政局 一、教学目标 二、学生学习难点 1、识记、 (1)安史之乱的起止时间、地点、人物、影响。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1.年度报告公开流程示意图 2.事业单位填报 3.事业单位附件上传 4.举办单位审核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1、体会《长恨歌》丰富多重的主旨意蕴。 2、学习此诗将叙事、写景、抒情完美结合的构想艺术,用心欣赏其婉转的韵律和华美的词采。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白鸽翩翩 (新编) 35张 -白居易:《长恨歌》.
长恨歌 白居易.
杨玉环 ——我就是我 只是一个女人.
大 学 语 文.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同发明德小学 谢连云 2010年12月9日.
长恨歌 白居易 文安一中:张晓辉.
本章重难点: 1.公文的格式 2.收文处理 3.发文处理 4.立卷归档要求 5.文书立卷标准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主讲人:李金山 E-mail:ljs2007@ustc.edu.cn
第四章 唐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 第四章 唐朝中后期的 社会矛盾.
走势分析.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宝洁的品牌战略.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长 恨 歌 白 居 易.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三篇 组织工作.
长 恨 歌.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6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5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4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專題二 安史之亂 1. 安史之亂的因由 2. 安史之亂及其影響 3. 歷史工作室.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第二课 走向全盛的唐朝.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本章难点:是帮助学生认识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第三章 由盛至衰的唐朝中后期 第一节 唐中叶的变乱 第二节 唐朝中后期经济的发展与赋税制度改革 第三节 唐朝后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深与唐末农民大起义 本章重点:是掌握两税法颁行。 本章难点:是帮助学生认识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思考题 参考书目

第一节唐朝中叶的变乱 一.唐中后期田制与军制的变化 1.均田制的破坏 2.府兵制的瓦解和军事布局的改变 二.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的背景 (1).统治集团的腐朽 (2).安史势力与统治集团内部派系矛盾 2.安史之乱的爆发 3.安史之乱的相持与结束 4.安史之乱的影响 (1).藩镇林立 (2).政治经济后果与文化影响

均田制的破坏 唐从中期开始,田制和兵制都出现了破坏和变化。均田制破坏原因有四: 1、唐初地广人稀,国家控制大量土地,均田制得以有效推行。唐中期以后,随着社会商品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农民授田不足的情况日益严重。导致逃户日增。 2、周边战事频繁,朝廷开支猛增,均田农民不堪赋役。 3、土地兼并加剧。 4、租佃关系发展较快。丧失土地的农民或成为佃客、雇工,或沦为流民,天宝年间四处流散者有数百万,均田制已无法维持。

府兵制的破坏 1、唐帝国边防战线越拉越长,府兵制的征调体制和原有员额已无法应付, 府兵制的瓦解与均田制的破坏有一定联系,也与唐朝边境军事形势的变化有关,综合起来是: 1、唐帝国边防战线越拉越长,府兵制的征调体制和原有员额已无法应付, 2、战争规模和时间迫使府兵转为长期屯戍,也影响了上番宿卫的轮换。 3、原有的勋赏优恤制度不能坚持,使府兵丧失了积极性。 4、均田制的破坏损坏了府兵的兵员和后勤基础。 由此府兵也出现了大量逃亡。府兵制遂走到了尽头。 陕西出土唐陶骑俑

府兵制的破坏 723年(开元十一年)唐玄宗首先招募关中一带府兵和白丁组成“长从宿卫”,代替以往宿卫京师的府兵,后改称为“彍(kuo )骑”。 737年又下令招募长守边镇的“长征健儿”,由国家供给衣粮,家属愿同去者拨给田地屋宅,士兵开始向职业军人演变。 兵役制度的改革在军事上起过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它也导致朝廷和地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集中大部分府兵,足以压制四方的关中仅剩下十几万彍骑护卫,他们军事训练不足。而不断和少数族打仗的边疆军队却集中了精兵强将达五十余万。另外711年(睿宗景云二年),始设节度使,开元天宝年间,唐廷陆续在沿边设置了九处节度使和一处经略使。边军49万,全国57万(中央内地9万,仅及边军之1/6) 。节度使长期统帅招募来的士兵,军队渐成私人武装,成为一种隐患。

奚 靺鞨 契丹 南诏

统治集团的腐朽 朝中大权先后被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把持。统治集团内部多种矛盾开始尖锐,已经存在的隐患也开始产生恶果。 元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插图 统治集团的腐朽 开元末年的李隆基已不复有前期的进取精神,求仙崇道。宠幸杨贵妃。怠于政事,用人上也发生变化。 朝中大权先后被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把持。统治集团内部多种矛盾开始尖锐,已经存在的隐患也开始产生恶果。 杨贵妃像 古代画像

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安史势力与统治集团内部派系矛盾 安史之乱是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军阀矛盾的一次爆发。 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和史思明均为营州(今辽宁朝阳)“杂胡”,具有粟特人血统。安禄山兼领平卢(镇所今辽宁锦州西)、范阳(镇所今北京)、河东(镇所今太原)三镇节度使,手下兵员逾十五万,超过中央禁军,在各路节度使中实力最为雄厚。 安禄山与皇太子李亨有矛盾,又长期与武力强大的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不和,而杨国忠在朝中也为了自己利益支持哥舒翰,千方百计欲除安禄山,几方面矛盾不断激化。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东突厥复兴后之帝国,其势力实远及中亚……中国河朔之地不独当东突厥复兴盛强之时遭其侵轶蹂躏,即在其残败衰微之后亦仍吸收其逃亡离散之诸胡部落,故民族受其影响,风俗为之转变,遂与往日之河朔迥然不同,而成为一混杂之胡化区域矣。夫此区域之民族即已脱离汉化,而又包括东北及西北之诸胡种,唐代中央政府若欲羁縻统治而求一武力与权术兼具之人材,为此复杂胡族方隅之主将,则柘羯与突厥合种之安禄山者,实为适应当时环境之唯一上选也。

图 例 唐玄宗时期重要少数族节度使情况表 联系 支持 矛盾 太子李亨 姓名 民族 担任或曾担任职务 安禄山 粟特突厥混血 平卢节度使 范阳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哥舒翰 突厥于阗混血 河西节度使 陇右节度使 高仙芝 高丽 安西节度使 安思顺 突厥 朔方节度使 西北军镇 哥舒翰 安禄山 东北军镇 李林甫 杨国忠 西南军镇 图 例 联系 天宝年间唐中央地方几派势力联系与矛盾示意图 支持 矛盾

756年正月,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继续向长安进攻。6月初,叛军于灵宝大败哥舒翰指挥的唐军,攻占潼关。 755年冬,安禄山终于以清君侧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率平卢兵马使史思明等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兵十五万人起兵反叛。很快占领洛阳。 756年正月,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继续向长安进攻。6月初,叛军于灵宝大败哥舒翰指挥的唐军,攻占潼关。 6月13日.唐玄宗率领亲信大臣从长安仓皇出走。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随行禁军将士哗变,杀死杨国忠,逼迫唐玄宗缢杀杨贵妃。7月,唐玄宗带着剩下的一千三百人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则在一些大臣宦官拥立下北上,于灵武(今宁夏灵武)即帝位(即唐肃宗)。唐玄宗被遥尊为太上皇。 长恨歌 陕西兴平杨贵妃墓 四川梓潼“明皇幸蜀闻铃处”碑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长恨歌(一)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漫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长恨歌(二) 白居易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扁,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安 756年初战争形势

陕西兴平杨贵妃墓

位于陕西临潼县的华清池,至今仍吸引着络绎的观瞻者、思索者和好奇者。

安史之乱的相持与结束 唐肃宗即位后, 唐朝从陇右、河西、安西、西域等地陆续调集了十多万军队,又向回纥借兵四千人,肃宗以其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元帅,调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反攻, 757年9月,郭子仪、李光弼率军收复长安、洛阳。困安庆绪于邺城(河南安阳),安禄山大将史思明于河北率余部投降。 759年(乾元二年),史思明杀安庆绪,在范阳称大燕皇帝。761年(上元二年),史思明大败李光弼率领的唐军,乘胜向长安进犯,在途中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在洛阳称帝后,叛军内部更加分裂,从此没有力量再向唐朝发动进攻。 762年,代宗即位,调集各路兵马,又向回纥借到一部分军队,以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率军收复了洛阳、河阳、郑州、汴州等失地。 763年(广德元年)初,史朝义穷促自杀。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唐代名将李光弼像 明代木画 张巡徐远双忠记 唐代名将郭子仪像

九节度围邺之役

藩镇林立 唐三彩武士俑 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分别授安史旧将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驻所恒州,今河北正定。)、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驻所幽州,今北京。),史称“河朔三镇”。 在河朔藩镇之外,唐朝廷要卫护边疆,需继续维持边地原有诸镇;鉴于安史之乱外强内虚的教训,又要保持平叛中在中原地区设置的新军镇,从而使全国藩镇增加到四五十个;缘边节度使体制遂演化成天下藩镇林立。

政治经济后果与文化影响 陕西扶风出土唐持剑武士像 安史之乱留下严重的后果。战争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叛军的烧杀和回纥军韵乘机剽掠,使原富庶繁荣的关中、中原地区几经浩劫,千里萧条,人烟断绝,户口急剧下降,黄河流域从此失去了全国经济发展中心的地位。 安史之乱后,唐中央集权体制大为削弱。朝廷中宦官势力抬头,专掌禁军,左右政治。地方上安史虽灭,其降将旧部仍控制河北,其它地区也藩镇纷起,北方割据形势已无法改变。内地动乱导致边防空虚,唐帝国陇右河西走廊尽失于吐蕃,不但无法控制西域,关中也不时受到侵扰。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 不仅如此,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北地区的文化与社会风气渐趋胡化,陈寅恪指出“河北社会通常情态,其尚攻战而不崇文教,质言之,即渐染胡化深而汉化浅也……唐代安史乱后之世局,凡河朔及其他藩镇与中央政府之问题,其核心实属种族文化之关系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陕西扶风出土唐持剑武士像

第二节唐朝中后期经济的发展与赋税制度改革 一.经济重心的南移 1.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2.商业的发展 二.唐中期刘晏的财政改革 1.原因 2.内容 3.意义及评价 三.杨炎与两税法的颁行 1.两税法的渊源 2.两税法的内容 3.两税法的作用与评价

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人口增长图表 安史之乱以后,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却比较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到江南,江南人口大增。因此在唐朝后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仍能保持迅速发展的趋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主要表现在: 农业水利工程。唐代修筑的水利工程,前期北方多于南方,后期南方则显著多于北方,这种升降变化反映了唐后期长江流域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 手工业。江南的手工业生产,在唐后期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丝纺织,这时南方已超过北方。吴越是江南地区的丝纺织中心,贞元(785年~805年)以后,越州向朝廷进贡的丝织品达数十种之多。荆州(湖北江陵)和宣州(安徽宣城)也成了丝织物的重要产地,荆州的贡绫、宣州的红线毯,都居全国的上选。棉织业在南方也有发展,而岭南的棉纺织似更普遍。造纸业在唐代获得广泛发展,重要的产地多分布于南方。宣、歙、杭、婺、衡、越、均、益、韶等州,都是当时有名的产纸地区。益州所产麻纸和浙东所产藤纸,经久耐用,流行极广。韶州用竹造纸,开辟了以后竹纸迅速发展的历史。宣州泾县所造宣纸,细密均匀,洁白柔软,经久不变色,为书画家喜用的纸张。

唐元和時江南道九州戶數增加表(附鄉數) (據元和郡縣圖志材料編制) 地區 開元時戶數 元和時戶數 開元時鄉數 元和鄉數 資料來源 蘇州 鄂州 唐元和時江南道九州戶數增加表(附鄉數)  地區 開元時戶數 元和時戶數 開元時鄉數 元和鄉數 資料來源 蘇州 68,093 100,808 118 未詳 元和郡縣圖志卷25 鄂州 19,190 38,618 33 37 同上  卷27 洪州 55,405 91,129 94 101 同上  卷28 饒州 14,062 46,116 20 69 吉州 34,381 41,025 74 衡州 13,513 18,047 44 同上  卷29 邵州 12,320 18,000 30 22 泉州 30,754 35 571 34 溪州 477 889 同上  卷30 (據元和郡縣圖志材料編制)

商业的发展 唐后期的商业也有显著的发展。商业活动也逐渐突破了过去市、坊区分的严格限制,不少商人已在居民坊内开设店铺。当时还产生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亦称僦柜,它大概是由邸店分化而来。柜坊经营的业务,是代客商保管财物,并凭帖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收取柜租。飞钱亦名便换,是中国产生的最早的汇兑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唐宪宗时期,办法是: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绘某道进奏院,或交给某军府、某使节、某富家,凭文券到指定地方取钱,这样就解决了搬运大量铜币的困难。 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唐后期的扬州,是漕米、海盐、茶叶等货物的集散地,商业更加繁荣。许多大食、波斯等外商在这里从事珠宝一类的奢侈品买卖。益州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时人称“ 扬一益二”,唐后期,扬州、益州的经济地位已超越长安和洛阳。东南地区的杭州,到唐后期也发展成了繁荣的商业城市。 唐代外贸港口:泉州 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对外贸易城市。770年(大历五年),外国商船到达广州的有四十多艘。它们载来了香料、药品、象牙、犀角、珍宝等货物,从中国贩走瓷器、丝绸等物品。唐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商务。明州则是对日贸易的重要港口,许多商船从这里出海前往日本。

唐中期刘晏的财政改革的原因 居。”(陆贽 语)代均田而起的是各级 地主田庄的发展。 (1) 大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的加剧. 安史之乱后,土地集中益剧,“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直 居。”(陆贽 语)代均田而起的是各级 地主田庄的发展。 田庄,又称庄宅、庄田、庄园、田园、田业、别业等,从皇室、官 府、官 僚到寺院、一般地主,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庄 客、雇农是田庄上的主要生产者,破产均田农民是其主要来源。实行的是 契约性租佃制。 安史乱后,官庄、皇庄遍及许多州府。“乡居地著者,百部不四五”。 国家控制的纳税人口日益减少。760年 (上元元年),国家控制的人口仅 16,990,386,其中纳税的2,370,799,与755年(天宝十四年)相 比,分别减少35,938,733;5,210,432。赋役无以出,势必带来日 益严重的财政危机。            

(2) 藩镇割据使唐直接统辖的区域急剧减少. 李吉甫,《元和国计薄》: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约十五道七十一州之地,大约三分之二人口,二分之一仓储谷物,三分之二的庸调绢帛,十分之一的盐课以及数量可观的矿产资源为藩镇霸占。唐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淮南,浙江,福建,湖南等八道四十九州的赋税收入。

刘晏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指导思想: “理财以爱民为先” 铁专营建议,实行盐专卖。统购亭户所煮的盐,由国家专卖,并把每 (1)改革盐政 肃宗758年(乾元元年)盐铁使第五琦正式采纳刘彤开元九年的盐 铁专营建议,实行盐专卖。统购亭户所煮的盐,由国家专卖,并把每 斗盐价由十文提高到一百一十文。唐王朝从中获得厚利,榷盐年入40 万贯左右,故“人不益税,而上用以饶”。产盐地置盐官收购亭户生 产的盐,然后加价转卖给商人,任其运销各地。这样,不仅避免了多 设盐官扰民的流弊,也使国家的盐税收入大增。刘晏初主盐政时,每 年盐税只有60万贯,至大历末年增加到600万贯,占当时国家总收入 的一半。刘晏改行“官督民产商销”,盐税收入比第五琦时增加十倍。

(2) 改革漕运 过去由于河流湍急,运输不得法,一斛粮食运到关中能有八斗就不错了。刘晏疏浚运河,训练漕卒,在扬州制造坚牢的运船,以船十艘为一纲,分几段路程节级向关中转输粮食,“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使江淮粮食及时运入关中,缓解关中财政紧张的局面。 (3) 推行常平仓法 刘晏在全国各道设巡院,选择精干廉洁的人作知院官。知院官每旬每月都要把本道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向中央申报,政府在丰收地区用较高的价钱籴进粮食,在歉收地区则用较低的价钱粜出。推行这种常平法,不仅唐政府获利,而且各地物价也大体保持平稳。

刘晏财政改革意义及评价 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即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又没有苛敛百姓。 但并没有解决唐王朝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赋税征收混乱问题。

两税法的渊源 地税:从义仓纳粟而来。唐中宗以后,国家的财政日益拮据,义仓存粮不再用来赈荒,而全部用作填补政府的亏空。义仓粮成为国家一项正式税收,名称亦改为地税。此后即不断增加,并开始一年两征。 户税:在武德初,即量其资产,将天下户分为三等征税,后改为九等。公元769年(大历四年),代宗下令明白规定按户等交税,上上户四千文,每低一等减五百文,下上户一千文,下中户七百文,下下户五百文。现任一品官,按上上户,九品官按下下户交税,其他客户,在居地依八、九等户税。 唐王朝财政在安史之乱后非常困难。为了维持开支,唐王朝不得不日益加强赋税制度中原来作为租庸调补充的户税(不论土、客户按资产分等征收)和地税(按田亩征收)的比重,并想法与地方争夺财权,全面调整赋税制度已势在必行。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提出“两税法”。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1)以大历十四年(779)全国税收总额作为新税征收的标准额分摊于各州,以后则按“量出以制入”的原则,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确定应纳税额。 (2)“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不论土著与外迁户,一律在现居地立籍纳税;不论行商与坐商,都要交纳。 (3)“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废除租庸调及一切杂税,主要依据田地及户等、资产征税,即主要征收地税与户税,“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但丁额保留不废。 (4)两税“计钱而输绫绢”,即政府以钱计算税额,百姓则以实物折缴。 (5)商人据其收入,征税1/30。 (6)两税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以六月末为限,秋税以十一月末为期。                     甘肃出土唐代税收文书

两税法的作用 1、使唐中期以来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 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陆宣公集》卷二十二)。彻底取消主客户之间的区别,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3、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并且各地两税三分(上供,送使,留州),全国每年总收入中上供中央的部分占到三分之一左右,改善了朝廷的财政状况。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4 、其以钱计税的规定具有刺激商品经济的意义。 两税法适应了均田制破坏以后土地关系的新变化,反映了隋唐以来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在中国封建赋税制度以人丁征税向以财产征税转化的历史趋势中,两税法是一重大变革。

对两税法的评价 对于两税法的评价则有古今两种不同的观点。陆贽和王夫之都认为这是将不合法的赋税合法化的敛财之法,“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 · 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两税之法,乃取暂时法外之法,收入于法之中”(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4)。 现代学者对两税法有很高的评价。岑仲勉说,“两税法,(一)化繁为简,(二)引偏于均,(三)防杜逃户,(四)征及行商,从经济政策观之,总比租庸调为更进一步。所惜当日定制未尽周密,估资产后既以钱、物定税,而临时又折征杂物,色目颇殊,是则更启吏胥高下其手之弊矣。若复正供以外,复巧立名目,违法滥征,…此非杨炎之过也……胡钧又尝列举两税五利:1.税制简单。2.合于租税依负担能力之原则。3.合于租税普及之原则。4.用货币纳税为税法之进化。5.因出制入符合财政学理。斯皆持平之论。”(岑仲勉《隋唐史》) 岑仲勉著《隋唐史》

两税法是在唐王朝阶级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及其尖锐的情况下实行的,统治阶级较为现实地估计了社会政治关系与经济状况采取了这一措施。它暂时延缓了阶级矛盾的总爆发,较快地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具有积极作用。是我国封建时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但两税法也不是完善的赋税法,它本身也带有一些弊端:折变伤农;税外加征;加速土地兼并。 对两税法的评价

第三节 唐后期政局的变动与农民大起义 1.唐政府削藩斗争 2.宦官专权 3.南衙北司之争 4.牛李党争 二.唐末农民战争 第三节 唐后期政局的变动与农民大起义 一.唐后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剧与政局的变动 1.唐政府削藩斗争 2.宦官专权 3.南衙北司之争 4.牛李党争 二.唐末农民战争 1.唐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2.庞勋兵变 3.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大起义 (1).王仙芝 黄巢反唐起事 (2).黄巢军的流动作战和大齐政权的建立 (3).起义的失败 4.黄巢大起义的影响

藩镇割据与与唐政府削藩战争 安史之乱后,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唐后期的藩镇中,势力最大、为患最烈的是成德、魏博、卢龙三镇,时称“河北三镇”。 德宗时期,爆发了“四镇之乱”。781年(建中二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继节度使位,要求朝廷加以承认,唐德宗不允许。为了维护世袭特权,魏博镇田悦、淄青镇李纳、山南东道(治襄阳)节度使梁崇义和李惟岳联合起来,共同起兵。不久,梁崇义和李惟岳兵败被杀,田悦和李纳也被唐军打败。 唐名将李晟

唐德宗时削藩战争 783年,卢龙镇节度使朱滔和成德镇降将王武俊为了争权夺地,又勾结田悦、李纳发动了叛乱。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加入了叛乱的队伍,自称天下都元帅。德宗抽调关内诸镇兵去平定叛乱,784年(兴元元年),依靠李晟率领的唐军才收复了长安,与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等势力相妥协,才勉强平息了这场叛乱。 敦煌壁画中的唐代战争场面

唐宪宗时削藩战争 唐宪宗元和年间,又和藩镇势力进行了一场大争斗。814年,淮西镇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他更加跋扈,四出攻掠。宪宗任命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负责统帅全军。唐将李愬率领九千士兵突袭淮西镇所在的蔡州城,一举活捉了吴元济,平定了淮西之乱。淮西平定后,沧景、卢龙、成德等镇相继归顺中央。淄青的李师道独力顽抗,被唐中央发兵打败。 蔡州 李愬军 唐军进军路线

到此时,唐朝算是恢复了表面上的统一,被称为“元和中兴”。

但节度使领有重兵的局面并未改变。820年(元和十五年),宪宗被宦官杀死后,河朔三镇相继叛变。此后,藩镇割据林立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唐亡。

宦官专权 唐太宗时,对宦官限制较严格,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阶为三品,数额亦有限制。中宗时,宦官总数增至3000名,被授七品以上者多达千人,玄宗时,宦官多而滥,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膨胀,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宦官还染指军权。肃宗时,设观军容使,专以宦官中的掌权者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从德宗朝开始,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兵的兵权。唐廷还设立了由宦官担任的掌管机密的“内枢密使” 。 宦官还在京城中实行“宫市”,以为宫中购物为名,以极少钱帛强买人民货物,形同公开抢劫。 泥制宦官头像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

宦官专权

安史之乱以后,宦官势力逐渐抬头,开始凌驾于朝廷百官之上,甚至皇帝的废立乃至生死安危都在宦官的控制之中。从唐代平息安史之乱,到昭宗时唐朝灭亡,先后12个皇帝即位,其中为宦官拥立的就有7个,被宦官杀害的有3个。正所谓“近侍之凶悖,至斯而极”(《旧唐书·李辅国传》)。宦官专政成为中、晚唐社会的一大痼疾。   

宦官专权

造成宦官如此专横的原因:一是宦官掌握朝廷禁军。 二是宦官参与军国要政。 造成宦官如此专横的原因:一是宦官掌握朝廷禁军。 二是宦官参与军国要政。

南衙北司之争 宦官势力的恶性发展引起朝发展引起朝内官僚集团的不满,形成了南衙(即朝官衙署,位于皇城,在南面,为官僚集团大本营)和北司(宦官衙署,位于宫城,朝官衙门的北面)的斗争。演发了唐后期持续的南衙北司之争。其中最激烈的有两次,都以南衙失败而告终。

永贞革新 唐顺宗永贞年间(805年),官僚王叔文、王伍、刘禹锡、柳宗元、韦执谊等,在顺宗支持下执掌政事,进行改革,遭到宦官势力的抵制。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次年被处死;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死于贬所;其余韩晔、韩泰、陈谏、凌准、程异、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等八人皆被贬为边州司马(州一级里无实权的官) ,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代宦官像

甘露之变 太和九年(835),文宗起用宰相李训、郑注等人,再次谋划打击中尉、枢密使仇士良、鱼弘志等宦官势力。称大明宫左金吾仗院后石榴夜降甘露。结果未成。李训、郑注等人被杀,牵连受害者不计其数,朝班为之一空。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甘露之变”。 从此宦官愈发专横,南衙也日益成了北司的附属。“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 唐代宦官像

牛李党争 唐朝中央官僚唐代朝廷官员,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门荫出身,二进士及第出身。大体说来,前者以名门旧族、公卿子弟居多;后者以庶族地主、孤寒之士为主。前者以门阀自矜,瞧不起庶族,仇视进士;后者以辞赋自诩,与士族对立,自成一派,相互援引,排斥异己。这成为唐后期朋党之争的主要根源。唐朝后期,朝廷中的派系之争影响最大的是“牛李党争”。 李德裕像 古代画像

牛李党争 牛党的首脑牛僧孺,系牛仙客之后。牛仙客出身胥吏,玄宗时虽贵为宰相,但仍遭时人轻视。 “牛李党争”,即以牛僧孺、李宗闵为代表的一派官僚与以李德裕为代表的一派官僚之间的冲突。依据政治倾向来说,门荫出身的多倾向于没落的门阀士族,进士出身的多倾向于与门阀对立的庶族。 牛党的首脑牛僧孺,系牛仙客之后。牛仙客出身胥吏,玄宗时虽贵为宰相,但仍遭时人轻视。 李党的首领李德裕,出身赵郡士族,李德裕年轻时,“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以门荫入仕途。两派之间不断争斗,从穆宗(821-824)时起,到宣宗(847-859)时止,两党此浮彼沉,反复较量,持续斗争近40年之久。

牛、李两党之间的分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选拔官员的途径。李党主张“经术孤立者进用”,牛党主张“地胄词彩者居先”,前者重门第;后者重科举。 其二,如何对待藩镇?在这个问题上,李党主张平叛,牛党主张姑息。 牛、李两党斗争的高潮是在文宗时期。先是牛党专政,排挤李党,后又是李党当政,排挤牛党。文宗时,牛李两党官员在朝廷上互相攻讦。凡牛党称是者,李党必非之,凡李党所是者,牛党必非之。面对牛、李两党的激烈倾轧,文宗束手无策,哀叹说:去河朔藩镇非难,而除此朋党实难!武宗即位后,用李德裕为宰相。李德裕尽逐牛党,牛僧孺被贬为循州长史,李宗闵长流外地。宣宗即位后,牛党在宣宗的支持下,完全清除了李党。李德裕几经贬谪,848年(大中二年)又被逐到崖州为司户,次年于崖州病死。 “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可惜一代名相因朋党倾扎而 “功成北阙,骨葬南冥” 。 这次党争前后持续了四十年之久。

牛李党争的实质 从根本上说,牛李党争是统治阶级上层集团内部的冲突,目的主要在于争权夺势。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双方的分歧也存在着原则的区别。如在对待藩镇割据问题上,李党主张强硬制裁,牛党则主张维持现状;在对待选官问题上,牛党重科举,李党重门第。 双方的冲突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士庶斗争的继续。不过,两个集团的纷争角逐,都以宦官作为后台。两党重要人物入相,往往都依靠宦官的提拔。因此,他们之间的冲突,只能进一步促使统治阶级内部陷入混乱和分裂,从而加深唐王朝的政治危机。

牛李党争的评价 古人观点 唐之朋党,始于牛僧孺、李宗闵对策,而成于钱徽之贬,皆自小以至大,因私以害公。…穆宗以后,权移于下,朝无公政,士无公论,爵赏僭滥,刑罚放纷,士之附会者不入于牛则入于李,不忧国家之不治,而唯恐其党之不进也。与夫三君、八俊厉名节立廉耻以抗权邪者,斯为下矣。何则?汉之党尚风节,故政乱于上而俗清于下,及其亡也,人犹畏义而有不为。唐之党趋势利,势穷利尽而止,故其衰季,士无操行,不足称也 宋范祖禹《唐鉴》卷10《穆宗》 裴度之相宪宗,李德裕之相武宗,皆有功烈,为唐贤相,大中以后无能继之者。德裕才优于度,而德器不及也。…自今观之,牛僧孺、李宗闵之党多小人,德裕之党多君子。然因私以害公,挟势已报怨,则一也。 《唐鉴》卷11《宣宗》 不同意见: 1、牛僧孺出身进士,代表庶族,有改革倾向;李德裕出身门宦,代表士族,有保守倾向。2、牛僧孺才能低下,李德裕才能卓越,有进步倾向。3、李党略胜牛党。4、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双方皆以派别来定好恶。对两者褒贬不能绝对化。

唐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藩镇、宦官和朋党这些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造成唐后期一百多年政治的极度黑暗。至9世纪中叶后.社会阶级矛盾亦日趋激化。唐宣宗(847~859年在位)以后的晚唐皇帝。个个昏庸糜烂、恣意挥霍,又迷信佛教,不惜耗费巨资迎佛骨,全国建寺院五千多所,僧尼超过三十万,加上对内对外各种战争及官僚机构的膨胀,种种开支日益增长,财政更为困难。北方饱受战祸,朝廷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少,沉重的赋税便压在南方人民头上,江南平均每两户就要供养一个兵士。此外,两税法制度下苛捐杂税日趋增加,盐、茶、酒、房屋、竹木、漆等许多生活必需品都要征税。朝廷尤其对食盐实行垄断,任意抬高盐价,许多贫民被迫淡食。地主贵族又疯狂地兼并土地,使农民大量破产.“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当时有官员指出唐已呈“国有九破”、“民有八苦”之象。一场大起义迫在眉睫。 唐懿宗、唐僖宗时对法门寺佛骨舍利的迎送是唐朝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中国古代的最后一次,此后法门寺地宫一直关闭至现代。图为陕西法门寺地宫内唐懿宗所赐安置舍利的八宝珠顶四门纯金塔

庞勋兵变 868年,由徐州招募前往桂林戍防南诏的士兵因朝官不履行轮换的诺言,举行兵变。他们推小军官庞勋为首,杀死都将.自行北还。沿途遭到唐将截击,兵变士兵被迫攻占宿州,举行起义。起义获得四周农民的积极响应,队伍发展到二十多万,占领徐州,进而控制了山东南部和江淮广大地区,切断了漕运。唐王朝慌忙调遣十处方镇并借沙陀、吐谷浑、契丹族的骑兵前往镇压。869年9月,庞勋及大部义军在蕲县(今安徽宿县南)战死。庞勋起义揭开了唐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庞勋兵变及北上起义路线图 桂州

王仙芝、黄巢反唐起事 王仙芝起义作战图 875年,长期从事私盐贩运的盐商王仙芝自号“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率几千人在濮阳(今河南省濮县)起义,另一私盐贩黄巢率数千人在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菏泽)响应。两军不久会合,转战于山东南部。当时潼关以东直到海滨的广大区域正遭受严重的灾害,秋粮几乎颗粒无收,农民被迫吃草根、槐叶,而官府照旧催逼赋税。被苛税所逼的人民争相投入王仙芝、黄巢的队伍.起义迅速发展成一场大风暴。 876年,起义军存沂州(今山东临沂)作战受挫,随即转进河南、湖北。此期间唐王朝开展招降,王仙芝曾一度准备接受,遭黄巢反对。于是黄巢率部分将士北上山东,王仙芝率军活动于湖北。

黄巢军的流动作战和大齐政权的建立 黄巢军流动作战示意图 878年,王仙芝战死,余部与黄巢会合。黄巢自称黄王,号“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黄巢采取流动作战方式,领兵渡江,向唐军力量薄弱的江南进军。879年,起义军占领福州,进克广州。起义军五十多万北伐,880年7月,起义军渡过长江、淮河,到达河南,很快占领洛阳。 881年1月,起义军攻占潼关,进入长安,唐禧宗逃往成都。1月16日。黄巢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大齐政权严厉镇压皇族和顽抗的官僚,唐宗室在长安的大部被杀,官僚富豪的大量土地财产也被强力没收。

黄巢起义的失败 大规模流动战和孤立唐廷的策略使起义军打进两京。但他们并没有建立起稳固的基础。起义军对所攻占的重要地区均未留兵防守,也没有去追击消灭西逃的唐廷和关中地区残留的唐禁军。长安很快陷于唐军重围.大齐仅控制长安附近狭小地区,近百万大军的粮食得不到补给,处境日益困难。 882年,唐政府招引沙陀(突厥别部,唐德宗时归唐,居山西北部)首领李克用率沙陀骑兵助战,又调诸镇军齐集长安。9月,防守同州(今陕西大荔)的黄巢军大将朱温叛变,起义力量严重削弱。883年,李克用军攻入长安,黄巢被迫退入河南,沿途战斗又接连失利,高级将领不少人降敌。884年,起义军败退山东,6月7日,黄巢在山东莱芜狼虎谷战败自杀。唐末农民大起义失败。 黄巢军进军路线 狼虎谷 唐僖宗逃跑路线 大齐 大齐军败退路线

黄巢大起义的影响 唐末农民战争历时十年,席卷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陕西等十二省区,横扫半个中国。黄巢军大杀贵族官吏,隋唐以来为世家大族所看重的谱牒之书在战火中大部毁失,从而对魏晋以来支配政治和社会的门阀世族制度以毁灭性的摧毁,这对五代、宋以后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经济上,农民军第一次提出了“均平”的口号。 唐末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1)黄巢起义军的流动作战在一定时期是必要和合理的,但起义军始终未在占领地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必然使自己陷入无后方和无后勤保障的流寇境地。 (2)在占领长安后,没有乘胜追击,留下后患。 (3)起义队伍中混进了不少投机分子和野心家,起义军领导不力,将领动摇、妥协、叛变,不断挫伤了起义军的战斗力,最终导致失败。 黄巢大起义打烂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赖以维持的中央地方军政格局的平衡。起义虽然失败,但唐王朝也奄奄一息,只挣扎了二十余年就灭亡了。 浙江衢州仙霞关—878年,黄巢军经仙霞岭趋福建,开辟仙霞古道,设仙霞关。现存四道关门,5公里古道,为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黄巢起义遗址 山东莱芜牛泉镇相传黄巢落马处

思考题 1 安史之乱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后果。 2 两税法的特点与积极意义。 3 唐代宦官专权的原因和危害。 参考书目 陈寅恪《隋唐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1954年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三联书店1979年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