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輔行 (1) 釋開仁.2010.7.23 洛杉磯
釋題 (目次) 三乘聖者成就三乘菩提: (1)佛菩提 (2)辟支佛菩提 (3)阿羅漢菩提 三乘聖者皆由「止觀」而成。 輔助讓止觀成就的因緣,即名「資糧」。 菩提資糧 = 三乘菩提的修行因緣。 資糧: (1)共法 (2)不共法。
總說修道資糧 (P.1、P.5) 《雜阿含.271、275經》 之四大項目: 一、守護根門 二、飲食知量 三、初夜、後夜精勤修習: (1)初夜後夜—打坐、經行。 (2)中夜—右臥、光明想。→睡眠 四、正念、正知
覺寤瑜伽(獅子臥)之「右脇而臥,重累其足」(P.15)
為何佛說「寧當睡眠」(P.7) 睡眠:是愚癡活,是癡命,無利、無福, 然諸比丘寧當睡眠,不於色等而起 覺想(取著「相、隨好」)。 貪 欲覺 正思惟 瞋 恚覺、害覺 癡 正見
論師對睡眠的異說 (P.8) 大眾部:佛無睡眠。 有部:佛有睡眠,分睡眠(1)染污 (2)不染污 睡眠收為心所法之一,《俱舍論》最早! -----為「不定心所」。 巴利佛教:睡眠為不善心所。 有部、瑜伽:通善、不善、無記。
睡眠的過患 (P.11~12) 滋長睡眠的因緣: 《雜598》 《雜715》 1、沉沒於睡眠 微弱 2、欠呿(打呵欠) 欠呿 《雜598》 《雜715》 1、沉沒於睡眠 微弱 2、欠呿(打呵欠) 欠呿 3、不欣樂 不樂 4、飽食 多食 5、懈怠 懈怠
睡眠的影響力 (P.13) 1、障礙禪定 2、障礙智慧 3、美睡眠錯覺為現觀法性,生增上慢(蜱肆王) 合理的睡眠時間 (P.15~16) 初中後夜:三分 一分為四小時 夜為四分:四分 二分為六小時
醫學研究:合理的睡眠時間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釐清中夜不睡!(P.18~19) 《遺教經》說:「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然依一切經論開示,中夜是應該睡眠將息的。……所以,不可誤會為:中夜都要誦經,整夜都不睡眠。(1)這也許譯文過簡而有了語病,把初夜(後夜)誦經譯在中夜裏,(2)或者「誦經以自消息」,就是睡眠時(聞思修習純熟了的)法義的正念不忘。
中夜的睡眠修法 (P.17) 一、睡眠修法之「略義」: 1、覺寤常不捨離所修善品 2、以時而臥,不以非時 3、無染污心而習睡眠 4、以時覺寤,起不過時
二、目犍連去除「欲睡」的念頭 (P.19) 1、對欲睡的念頭,莫行想,莫分別想 2、如所聞法、誦法,廣當誦習 3、廣為他說 4、意當念、當行 5、以冷水洗眼,及洗身支節 6、以兩手相挑兩耳 7、起出講堂,四方視及觀星宿 8、在空處經行,當護諸根,修六隨念 9、離經行,敷著床上,結跏趺坐 10、右脅著床上,足足相累,作明想、起想
《四分律》 (P.19~20)坐禪時克制睡意 1、用手覺之 2、手不及,持戶鑰或拂柄 3、同意者,持革屣擲之 4、持禪杖 1、用手覺之 2、手不及,持戶鑰或拂柄 3、同意者,持革屣擲之 4、持禪杖 5、以水灑之 6、抆眼,若以水洗面 7、自摘耳鼻或摩額上 8、以手摩捫其身 9、起出戶外,瞻視四方,仰觀星宿 10、至經行處,守攝諸根,令心不散
三、光明想 (P.21) 明:(1)治暗光明,(2)法光明,(3)依身光明 (1)治暗光明: A、夜暗 (用星、月等光) B、白天雲暗 (用日光) C、被障覆暗 (用燈光、火把)
(2)法光明 A、方法 (A)卷28 (P.20) a、法光明 聞、思 b、義光明 c、奢摩他光明 修 d、毘鉢舍那光明
(B)六隨念 (P.17) 於經行時,隨緣一種淨妙境界, 極善示現、勸導讚勵、慶慰其心。 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 或捨、或念天。
B、對治 (P.21)---由無明及疑所生 (A) 治三種暗 三世、三寶 (B) 證觀察 治昏忱睡眠、顯了法性
《法蘊足論 》之取相過程 (P.21) 初修業者,先應善取淨月輪相、日輪相、藥物、末尼、諸天宮殿星宿光明,燈燭光明,焚燒城邑川土光明,焚燒山澤曠野光明,…隨取一種光明相已,審諦思惟、解了觀察、勝解堅住,而分別之。…彼若爾時攝錄自心,令不散亂馳流餘境,能令一趣,住念一緣,思惟如是諸光明相,如是思惟,發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光明定加行,亦名入光明定。
(P.21~22) 所有道品皆能對治染污的睡眠 (P.22) 人性化的調養身體、有其必要(小睡) (P.23) 有止觀,睡眠飲食自然會減少。 有戒得安眠、善夢。 阿難在躺下的姿勢中得漏盡。 《法句經》:不眠者夜長,疲倦者道長, 不明達正法,愚者輪迴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