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章 经络针灸 中医学教研室 2 经络腧穴总论 起源与发展: 腧穴理论的形成要早于经络理 论的形成。 砭石 → 针刺 火(温热) → 灸.
Advertisements

奇经八脉 Eight Extra Meridians 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连 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任 脉 Ren Meridian. 目的要求 1 .熟悉《素问》《难经》任脉循行的原 文。熟悉经脉病候。掌握腧穴的定位和起 止穴。 2 、掌握重点腧穴的主治。掌握天突、廉 泉的刺灸方法。 3 、熟悉非重点腧穴定位和主治。熟悉腧 穴的刺灸方法。 4 、了解腧穴的命名、局部解剖。
足 少阴 肾经 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KI.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 循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 经胸腹第一侧线,止于锁骨下。 体内: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 循咽挟舌。支脉从肺联络心脏, 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 接。
经络概述 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贯串上下打的通路 经脉 --- 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 --- 经脉别出的分支。络 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1 四、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3 )踹: 指腓肠肌。 ( 3 )踹:
十二经络走向图. 手太阴肺经 寅时( 3 点至 5 点) 能量亢进 = 实证状态 体热,汗出,气喘咳嗽,痰涎多,支气管 哮喘,血液充于头部,背、肩部酸痛,肩 部肌肉紧崩,掌部疼痛不可触摸,粗咳胸 痛 能量衰退 = 虚证状态 寒栗,冷汗出,鼻炎,咽喉干燥,锁骨、胸部 疼痛,四肢末端麻木或发冷,皮肤异常,失眠,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礼记 · 学记》学习心得报告 教育的本质与运用 主讲人:徐浩明. 一、认识什么是教育 二、明白教育的本质 三、如何落实德行教育.
解释下面 “ 将 ” 的意义: ①将进酒( ) ②呼儿将出换美酒( )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⑤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 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不得惜 ( ) ⑦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 动 词、请 qiāng 动词、拿 jiāng 动词、扶 jiāng.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Lung meridian of hand taiyin
第一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为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始发经, 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兵 车 行 杜甫.
针灸学 中医教研室.
基础知识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语文园地三.
针灸总论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人教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四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第十二章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厥阴经络 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少阳胆经衔接, 在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第八章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少阴经络 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 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第十四篇 答李翊書 韓 愈.
第十六章 奇经八脉-任脉 主讲人 :熊 俊 Lecturer:Jun Xiong Ren meridian 《经络腧穴学》本科教学
一、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 络 学 河北中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
中医 经络养生.
上篇 经络与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史記 貨 殖 列 傳                                                            商业篇.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身体的结构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治疗学总论 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视神经萎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 东方医院视神经疾病诊疗中心 韦企平.
语文大课堂经典诵读 四年级(上).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高考复习专题 文言文翻译
健康人生 我的健康-我做主 王德瑜 教授.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三章作品之三 李斯《谏逐客书》 一、作者简介 二、中心思想 三、课文分析 四、艺术特色.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任 脉 Ren Meridian.
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第五章 经络.
教学目标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了解: 骨盆;邻近器官、血管、 淋巴神经;骨盆底的解 剖。 熟悉: 外生殖的解剖。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奇经八脉 Eight Extra Meridians.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酒 中国是一个 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
(The 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 SP)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第五章 经络学说 Theory of The Meridians
十巧手 常练十巧手,轻松又健康.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 杨玉环,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出生地为四川成都,祖籍山西永济。杨贵妃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yǎn),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其叔父杨玄璬(jiǎo)曾任河南府士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后来又迁往山西永乐(山西永济)。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科普说明文 生物入侵者 高天群.
文化底蕴与作文 第一节:底蕴成句 【温馨点拨】:底蕴成句是把含有文化底蕴的内容表达成句。底蕴成句有三种情况: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释:1.胃口:胃之上口。 2.肺系:与肺连接的气管喉咙等组织。
中医学经络部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李 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A1 “奔腾少年” 学校生活 本刊第001期 本刊共 28 版 出版人:刘雨清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五月初四 甲午年 己巳月 癸卯日.
X-射线荧光分析.
经络概念及运用 Concept and Utility of Meridian
顶碗少年.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关雎.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 上篇 针灸理论 第一章 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

经 络 主干 分支 直行 旁出 深 浅

《灵枢. 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医学入门》(明. 李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奇经八脉考》(明. 李时珍):“直行曰经,旁支曰络。” 《灵枢. 经脉》:“经脉十二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灵枢. 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

经络学说是研究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二 、 什么是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医学入门》(明. 李梴)引张子和语:“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清. 喻嘉言:“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灵枢. 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医学入门》(明. 李梴)引张子和语:“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清. 喻嘉言:“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四十二一十五,奇经八脉浮孙数。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及命名依据 1.阴阳之气各有多少 2.内属脏腑不同 3.所属手经或足经的不同 一、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及命名依据 1.阴阳之气各有多少 2.内属脏腑不同 3.所属手经或足经的不同

(二)十二经脉的分部规律 1.头部:----手足少阳行于头部两侧; 手足阳明行于面部; 足太阳行于后头顶及后项部; 手太阳行于两颊部。 2.躯干:----手足三阴行于胸腹; 手足三 阳行于腰背; (足阳明行于身前)〕 3.四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 阳经行于四肢外侧。

上肢内侧: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上肢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下肢内侧:内踝八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 中,少阴在后;八寸以上,太阴在 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下肢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三)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从而构成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1.走向: 《灵枢.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头 胸 手 足

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 足之三阴足内走,足之三阳头外足。

2.交接: 其交接方式如下: (1)阴经交阳经在手。 (2)阳经交阳经(同名经)在头。 (3)阳经交阴经在足。 (4)阴经交阴经在胸中。 “阴交阳在手,阳交阳在头,阳交阴在足,阴交阴在胸。”

(六)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心包三焦胆传肝,气血周流不停息。 始于手太阴肺经,终于足厥阴肝经,再交于肺,如环无端,周而复始。 督脉、任脉也参与了循环流注。 肝经一支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督脉交任脉,任脉流注于肺,再开始新的循环。 流注歌诀: 肺交大肠胃交脾,心与小肠膀肾宜, 心包三焦胆传肝,气血周流不停息。

二、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以外具有特殊作用的八条经脉。 奇,读作JI(基),偶之对也。指奇经八脉无表里配偶关系。 也可读作QI(奇),奇者,异也。指奇经八脉有异于十二经脉,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和有脏腑络属关系。

(二)奇经八脉的特点 1.除任督外,其余六脉均无独立的腧穴,其腧穴依附于十二经脉。 2.奇经八脉和脏腑不直接发生络属关系。 3.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关系。 4.奇经八脉交错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 5.除带脉外,它们的循行方向主要都是由下向上循行。

1.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2.对十二经脉起着分类、组合和主导作用 3.对十二经脉气血溢蓄调节作用 (四)奇经八脉的临床意义 (三)奇经八脉的作用 1.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2.对十二经脉起着分类、组合和主导作用 3.对十二经脉气血溢蓄调节作用 (四)奇经八脉的临床意义

三、十五络脉 1.名称: 十五络脉以所属经脉命名,以别出处的腧穴名称作为络脉的名称。 2.分布特点: 3.作用: 沟通各组表里经脉,加强十二经脉的循环传注。

四、十二经别 1.名称: 与十二经脉名称一致。 2.分布特点: 什么叫 离入出合? 离:从四肢部分出,离开正经。 入:进入胸(体)腔。 出:出胸(体)腔。(头颈补出来) 合:与表里经相合。(阴经经别合于与之相表里的阳经经脉,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

3.作用 (1)加强了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特别是足三阳经均经过心。 (2)加强了体内与体表、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扩大了经络系统的机体内外联系。 (3)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部的联系,弥补了阴经不上头的不足之处,突出了头面部经脉的重要性。 (4)扩大了经脉的主治范围。

经别与络脉都是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 不同之处:经别主内,没有所属腧穴,也没有所主病症;络脉主外,各有一络穴,并有所主病症。 4.经别与络脉的区别 经别与络脉都是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 不同之处:经别主内,没有所属腧穴,也没有所主病症;络脉主外,各有一络穴,并有所主病症。

五、十二经筋 1.名称: 与十二经脉名称一致。 2.分布特点: (1)只分布在四肢、躯干、腹腔,不进入脏腑。 (2)手足三阳经筋分布在肢体的外侧;手足三阴经筋分布在四肢内侧,并进入胸部和腹腔。 (3)分布均起于四肢末端,在关节处有结聚,以此到底躯干、颈项、头面部

联结筋肉,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保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3.作用: 联结筋肉,约束骨骼,利于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保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六、十二皮部 《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1.分布特点: 皮部与经络不同之处:经脉是呈线状分布,络脉是呈网状分布,而皮部则着重于面的划分,其范围大致属于该经脉分布的部位,但比经脉更为广泛一些。 2.作用: 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反应病证。

3.皮部理论的临床应用: (1)诊断方面 (2)治疗方面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 四海 一、标本 标,指末梢。本,指根本。其位置有高下之分。标有上的含义,本有下的含义。 第二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 四海 一、标本 标,指末梢。本,指根本。其位置有高下之分。标有上的含义,本有下的含义。 十二经脉中所称标本的概念,主要是指经脉与腧穴分布在上下,内外部位的区别,并阐明上下、内外不同部位都具有对应性,脉气相应,标与本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灵枢.卫气》论十二经脉的标本部位,大体上“本”在四肢,“标”在头面躯干。 二、根结: 根,根本;结,终结。 马莳:“脉气所起为根,所归为结。” 根结理论是根结两者并为论证四肢与躯干之间的生理功能和腧穴主治上具有相互影响作用的一种理论。 《灵枢.根结》论足六经、结部位,指出:

足六经的“根”在四肢末端“井”穴,“结”在头胸腹的一定部位。 窦汉卿在《标幽赋》中进一步指出了十二经脉的“四根、三结”。 标本与根结之间的关系: 根之上再有本,结之外又有标。 根结主要说明经气循行两极间的关系;标本主要说明经气弥漫散布的影响,它们相互贯通,共同阐明脉气上下、内外相应的原理。

三、气街 标本根结的临床应用: “街,犹道路也。”--《类经》 气街是指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气街理论,主要是阐明经脉之气所循行的共同通道。着重阐明头脑和躯干是经脉汇合通行的共同通道。

气街,可以说是对经脉结、标部位的总结。

四海,始见于《灵枢.海论》,是人体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是十二经脉气血从产生、分化到汇聚的四个部位。 四、四海 四海,始见于《灵枢.海论》,是人体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是十二经脉气血从产生、分化到汇聚的四个部位。

一、经络的作用 (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二)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二)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一)说明病理变化 (二)指导辨证归经 (三)指导针灸治疗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二)指导辨证归经 (三)指导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