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王澍,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wangs170@nenu.edu.cn 学生学习思维与课堂教学设计 主讲人:王澍,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wangs170@nenu.edu.cn
学生学习思维与课堂教学设计 一、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二、心灵回忆说的教学设计:先学后教 三、心灵白板说的教学设计:大容量课堂与精致课堂编码(符码) 四、经验自然主义的教学设计:授人以渔与授人以欲 五、反思与小结
一、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我们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 认识论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 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我们是否能够认识世界?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 经典的认识论:心灵回忆说、心灵白板说、经验自然主义(建构主义、实用主义)
核心观点:要从学生的学习思路出发 经典的现代教学理论是以知识为本的,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的知识增长速度和学生有限学习时间之间的矛盾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以学生为本:从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视角出发分析教育教学问题。 有一些知识生活中可能用不到,为什么还要学习? 案例: 梵高的画和达·芬奇的画有什么区别? 两位语文教师的导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心灵回忆说的教学设计: 先学后教 数学知识是怎么来的? √2 先有桌子的理念还是现有桌子? 把自己想成是大写的人,作为类存在的人。
二、心灵回忆说的教学设计: 先学后教 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本来就有的,只是肉体出生的时候由于干扰忘记了,所以后天学习的过程就是努力回忆那些忘记了的知识的过程。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对话启发学习者获得知识。这种说法就是“观念天赋论”“心灵回忆说(灵魂回忆说)”。 回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由看、摸或其他感觉来引起,虽然我们不可能通过感觉经验来认识理念,但认识理念却又必须依靠感觉经验。感觉在对理念的回忆中具有某种诱导的作用。 在苏格拉底看来,知识就像母亲腹中的胎儿,它是先天存在于儿童的大脑中的。教学并不是要把外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把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引发出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象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所以也称“产婆术”,也就是启发式教学。
(一)观点1: 学生拥有学习的天性、潜能和先天的学习框架。 教育要做的是引导、唤醒和启发。 案例:甲骨文的“教”与拉丁文的Education含义上的区别 在西方,“教育”的英文、法文、德文均出自拉丁文educere一词。这个词是“e”和“ducere”两个字构成,“e”指从某个地方出来,“ducere”是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导或启发之意。 寓意:将潜藏在儿童内心中的东西(知识、智慧等)引导出来 教育策略:先学后教,而非先教后学
“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的区别 知识:请解释什么是加速度 理解:根据阅读的材料判断下列哪些选项属于NOT GIVEN “先教”指教师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讲给学生听,学生进行识记、理解、应用等思维活动的学习。“后学”则以完成作业、自己复习为主。主要针对知识的学习。 “先学”先让学生通过预习,在问题分析中形成观点。“后教”在课堂里学生谈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交流,教师点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知识:请解释什么是加速度 理解:根据阅读的材料判断下列哪些选项属于NOT GIVEN 应用:请用相关的生物学理论解释下列生物现象 分析:请指出下列材料中哪些表述是事实部分,哪些表述是假设部分 综合:根据故事设计一个动画片 评价:选择一个广告,并对其做出评价
“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文化差异 中国的教育是先传授,再体验;因为教育内容传授的是圣人的思想和观点,圣人看得远,走一步看十步,普通人走一步看一步,所以需要指导,学生学习的前提是认定了老师比我强,很难超越。 现在的价值理念则强调人人平等,没有人更高明,是先体验,再总结,学生不认为老师比自己强,所以愿意去学习,那么先学习后教则是恰当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两种方式 课堂教学前 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后 先教后学 看书预习, 形成问题。 教师讲解, 学生听懂。 作业复习, 巩固知识。 先学后教 看书学习, 形成观点。 交流点拨, 发展思维。 整理思想, 形成认知。
(二)观点2:通过对话启发学生学 启发学生:明确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启发不是没有预设性的,从试误中让学生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实际上已经预设好了答案。 案例:使学生意识到关于教育公平的两个不同视角(教育世界外部的资源配置、教育世界内部的师生交往、各种偏见、歧视等) 让学生思考1分钟,首先进入到头脑中的教育公平的现象是什么 提醒学生们意识到每个同学所讲有何不同,让他们感知到不一样的视角(如果都一样,老师提供一个不一样的,例如易中天与石中英) 学生的收获:体验了前提批判与反思,思维方式在跃迁
(三)观点3: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佐藤学 “教师”的英文是instructor ,不是teacher ,是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告诉学生知识本身,而是告诉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激励学生持久地自我学习和成长。 案例:美术教学中的创造力
先教后学的缺点:课堂教学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获得发展 小朋友的画是用来听的 [日]鸟居昭美《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绘画领域中的皮亚杰,反对大人教儿童绘画,儿童的绘画能力是天生的,几岁就有几岁的能力,不能教技巧。 蓝剑虹 法国里昂第二大学戏剧学士、硕士,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博士。
三、心灵白板说的教学设计: 大容量课堂与精致课堂编码 洛克的认识论:心灵白板说 “那么我们且设想心灵比如说是白纸,没有一切文字、不带任何观念;它何以装备上了这些东西呢?人的忙碌而广大无际的想像力几乎以无穷的样式在那张白纸上描绘了的庞大蓄积是从何处得来的?它从哪里获有全部的推理材料和知识?对此我用一语回答,从经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蒂由经验而来。”(《人类理解论》第二卷,第一章,第2节)。 洛克说:在我看来这无损于上帝的善:他并未给予我们的心智那些有关他自己的观念,就像他将我们送到这个世上,只给我们赤裸裸的身体,而并没给任何天赋的工艺或技能。
(二)观点2:精致编码 伯恩斯坦(1924-2000)的理论 研究: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与他的学业成就 抽样:从中产阶级(每人每月收入≥3000美元)和劳工阶级(每人每月收入≤500美元)两个不同阶层7岁——17岁的青少年中各选取10个代表,进行模糊抽样调查。 内容:请两个阶层的孩子来描述下面的4幅画: 1.一群孩子在踢足球。 2.足球打在了足球场旁边的一住户家的玻璃上,玻璃碎了。 3.一位中年妇女抱着足球出来,张着嘴巴在说话。 4.孩子们抱着足球跑了。
(一)观点1:心灵是白板,课堂须大容量 为什么是大容量? 大容量课堂的特征 人类知识增长速度太快 ;人的需要 对学科知识的拓展(知识背后的学科思维)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惑 :有紧张的智力活动,合适的难度
行动指南:怎样能做到大容量 要尽快地切入课堂主题 要让课堂变得富有思想 要让课堂对教材有拓展 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作为起点 展示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有效提问、科学引导 “你们听明白了么?”与“我有没有讲清楚?” 要让课堂对教材有拓展 不断地调动学生头脑中对已有经验的思考 尝试渗透一点学科发展史和学科哲学
(二)观点2:精致编码 伯恩斯坦(1924-2000)的理论 研究: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与他的学业成就 抽样:从中产阶级(每人每月收入≥3000美元)和劳工阶级(每人每月收入≤500美元)两个不同阶层7岁——17岁的青少年中各选取10个代表,进行模糊抽样调查。 内容:请两个阶层的孩子来描述下面的4幅画: 1.一群孩子在踢足球。 2.足球打在了足球场旁边的一住户家的玻璃上,玻璃碎了。 3.一位中年妇女抱着足球出来,张着嘴巴在说话。 4.孩子们抱着足球跑了。
中产阶级的孩子在描述时经常这样说: 劳工阶级的6个孩子经常这样说: 劳工阶级的另外4个孩子说: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去踢球。一不小心,我们把球踢到了邻居家的玻璃上,打碎了玻璃,我们赶紧上前去赔礼道歉,并要求赔偿。但是她不要。我们把球抱回来又开始踢球了。 劳工阶级的6个孩子经常这样说: 我们去踢球,一不小心,我们把球踢到了胖女人家的玻璃上了。胖女人一出来就骂我们,我们也骂了她。后来我们把球偷跑了。 劳工阶级的另外4个孩子说: 我们踢球,踢到她的玻璃上了。她出来之后让我们赔,我们2个人跟她说,另外2个人声东击西把球偷跑了。
伯恩斯坦发现中产阶级孩子的语言中含有系统性、逻辑性、文学性和文化的修养性4个主要特征,他为之取名为精致的文化编码。劳工阶级孩子的语言中没有系统性、逻辑性、文学性和文化的修养性,他为之取名为粗制的文化编码。
启示 在学校教学中,要经常与学生交流,要沟通,要珍惜这种机会。不要把自己身上粗制的东西传给学生,即使你具备精致的文化编码,也要经常和学生交谈,至少一周要有2次交流的机会,改变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促进成长。 做教师,要具有精致的文化编码,以此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同时警惕自己身上的粗制编码。 为自己修炼一个精致编码,吸引学生 漂亮的外形;幽默的语言;清晰的逻辑;严谨的态度;不断地课堂惊喜;前沿的咨询;新颖的问题……
如果心灵是白板 教师上课存在三个层次 “上对” 案例:是谁把”有教无类“解释为“通过教育使得教育对象之间的差别缩小”。 “上好” 把学生不喜欢的内容上得学生喜欢了 “上全”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景问题 千岛湖 6km 岛屿B 岛屿A ) 120° 3.4km ? 岛屿C
四、经验自然主义的教学设计: 授人以渔与授人以“欲” 人的观念来源于人与环境的互动。知识是个动词,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反对以往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走了一条人类认识的中间路线。 建构主义:鱼牛故事 “如果人的知识或观念是头脑力天生就有的话,那么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启发人们的自觉意识,比如,苏格拉底法。然而,如果学习是在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生,那么,正如杜威所倡导的,最有效的方法就应该是问题解决法”。————杰拉尔德·故特克著.陈晓瑞主译.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一)观点1: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授人以渔 方法1:把学习和操作联系起来 依据:人的思维来源于动作。 杜威: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学习。 皮亚杰:动作是人类逻辑思维的起点。 不同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大不相同。以学习24小时后的材料保持率为例,讲授5%;阅读10%;视听结合20%;示范30%;讨论50%;实践练习75%;向他人讲授或对所学东西立即加以应用90%。(David A.Sousa) 案例:黄框岩的西班牙语课堂 1 hear and 1 forget , 1 See and 1 remember , 1 do and 1 understand.
方法2:问题解决法 学生必须要意识到一个困难 在学生意识到问题以后,必须探索着去清晰的界定问题。 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 一架飞机即将坠落,飞行员只能把一个降落伞给四个乘客中的一个,分别是教授、农民、这个农民8岁的儿子和一个乞丐,如果你是飞行员,会把降落伞给谁?为什么? 学生必须要意识到一个困难 在学生意识到问题以后,必须探索着去清晰的界定问题。 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提示等。 学生要对这些假设进行论证,在头脑中要想象,那些假设会带来什么样子的结果 通过活动对最可能实现他目的的提示、假设或理论加以检验。
方法3:提炼精华 惠普公司女总裁卡莉·菲奥利娜毕业25年后,回母校斯坦福大学演讲:最难忘的一门课程。每一星期都得阅读一部有关中世纪哲学的著作,一个星期平均要读1000页。每个周末得提炼、总结成仅有2页纸的精髓。这是一种提取事物精髓,还原事物本质的综合练习。
方法4:掌握学科结构 布鲁纳:每门学科都存在一系列的基本结构。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教育哲学就是用哲学的思想研究教育与教育学的问题 教育哲学的思维方式就是前提批判和反思
(二)观点2:让学生提问,实现授人以欲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著名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让学生提出问题 预设课堂的特征是凯洛夫教学理论,承接赫尔巴特一脉,导致中国教学论的稳定框架: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出发;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为中心;有较明确的可操作程序。
(三)观点3:要鼓励学生创造 所谓创造,就是用别人没有想到的方法,应用于日常习见的事物。新奇的是操作,而不是所用的材料。 案例:用气压计测大楼的高度
五、反思与小结 问题 结论: 1.为什么学生怎么教都不会呢? 2.怎样才能使学生变得teachable? 要了解学生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即学习思维,在此基础上展开教育教学 来自古德莱德的启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施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我们的课程设计最终极的目标是学生能够获得什么,即经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