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E GENETICS 现代遗传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食 品 微 生 物 学食 品 微 生 物 学 西昌学院 轻化工程学院. 绪 论 1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是对所有形体微小、单细 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 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Advertisements

Chapter 16 The Molecular Basis of Inheritance. 探索遺傳物質 DNA  孟德爾 (Meselson) 發現遺傳因子。 1. 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解釋了諸多的遺傳性狀。 2. 對每一種性狀而言,一種生物體遺傳有兩個等位基因, 每一個等位基因得自於一方親代.
1 基因與遺傳 2 圖中有一隻幼犬和兩對不同體型及特徵的成犬, 你會如何判斷小狗與哪一對成犬的血緣關係較 近呢? 你能猜得出來圖中的小狗是由左、右圖中的哪對狗所生.
生物工程简介 生物工程技术概述 生物工程的构成体系 生物工程的发展 我国生物工程的水平及其发展.
主管不管 員工才會變聰明 組員: 黃彥碩    林宏澤    徐淞穎    張智翔.
生物倫理 (Bioethics) 生科教碩一 M 陳 慧 泓.
(二) 微生物学发展史 8000年前-1676年,酿造、医疗、其他 1676年-1861年,发现、描述微生物
第一章:绪论 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核酸 (DNA,RNA) 蛋白质 基础理论 技术.
Welcome Each of You to My Molecular Biology Class
分子生物学.
食品生物技术 (Food Biotechnology)
细胞生物学 熊 涛
重组DNA技术和基因工程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第六節 突變.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要求 第一节 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 第二节 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遗传学研究的领域及分支
分子生态学 Molecular Ecology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 主讲人:李遂焰.
第一章 绪论 本章我们讨论5个问题: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现代医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的关系 四、分子生物学回顾、发展现状与展望 五、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技术试验四 绿色荧光蛋白工程菌株的构建与表达调控 黄绍松
分 子 生 物 学 任课教师:宋方洲 马永平 易发平 刘智敏 卜友泉 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13 生物技术安全性及其应对措施 学习目的 了解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安全性,及其对社会安全、伦理、道德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各国对待转基因生物的态度及应对措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生物技术安全性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克隆人所带来的争议;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的担忧。
基因工程原理 主讲 刘丽华.
医学分子生物学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
2008年统计工作总结及 2009年统计工作要点 厦门市高新技术发展协会 2009年12月23日 张博.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十章 基因突变 Chapter 10 Gene Mutation
广义相对论基础 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 惠勒(J. A. Wheeler)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系 生物制药教研室 张岐山 教授
生 物 化 学 Biochemistry 贾琳 周四34节,单周五34节,3学分.
基因工程 Genetic Engineering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制药.
第四章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是一个特定的DNA或RNA片段,但并非一段DNA或RNA都是基因。.
妇女心理保健讲座 硕放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丁惠芬.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ORIGINS OF LIFE AND EVOLUTION OF THE BIOSPHERE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三峡大学医学院 2010年3月1日.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第六章 生物进化论与遗传学说.
生物学世纪离我们有多近? ——生物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主讲:史庆华 Office: 生物楼648 Tel:
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Genetic Recombination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 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 方肇勤.
Medical Genetics 医学遗传学 教 材:医学遗传学 主编:陆振虞 (2001)
實驗動物技術應用(一) 基因改造-技術原理
晶体化学的发展及简单晶体的制作 组长:赵荣超 组员:邱静雯 叶奕琳 李晓芳 李展铨 区淑娴 梁雪莹.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1下 第   3 章 演 化 持續改變的生命 窺探岩石中的秘密 穿梭演化的 時空隧道.
What is this animal?.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概述 第一节 微生物遗传的机制 第二节 微生物的变异 第三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理论及 实践意义.
生命起源(life origin)是指如何从没有生命的无机物发展出生命。
微生物遺傳學實驗 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 曾惠中 教授.
Molecular Genetics of Immunoglobulins
國立陽明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簡報 2005 報告人 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 吳肇卿 教授.
现代生物技术 导 论.
第五章 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通过繁殖,生物的基本特征信息由父母传递给子代,这种信息传递称为遗传。.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ature Geoscience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Drug Resistance Gene Transferred by Plasmid
Genetics 遗传学 Tel: QQ: 号楼418室
第十三章 主宰生命奧祕的分子.
DNA, 核酸, 雙螺旋, 基因, 染色體 A T G C T C G A A T T G G C 組合單位 核苷酸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Microbial heredity and variation 微生物遗传学 Microbial Genetics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Morgan & Claypool数据库使用指南
第十一章 基因、遗传与优生伦理 第一节 基因伦理 第二节 遗传与优生.
八大行星課程統合 普通生物學 召集人:余豐益 教授.
第一节 基因的概念 一、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经典遗传学中关于基因的概念 (二)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MODERE GENETICS 现代遗传学

细胞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基因工程原理和方法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徐晋麟,徐 沁,陈 淳编著 现代遗传学原理 科学出版社 2001年 2.刘祖洞主编 :遗传学 (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1991 3.方宗熙编著:普通遗传学 科学出版社 1979 4.[英]P.F.史密斯-凯利著 褚启人译: 遗传 的结构和功能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5. 王亚馥 戴灼华:遗传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6.里查德 M. 特怀曼著 陈 淳 徐 沁 等译 徐晋麟 校 高级分子生物学要义 科学出版社 2000 7.盛祖嘉 沈仁权 分子遗传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8.孙乃恩 孙东旭 朱德煦 分子遗传学 第二版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9.朱玉贤 李毅 分子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10. 扬歧生:分子生物学基础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11. 王德宝 祁国荣: 核酸 (上,下) 科学出版社 1986 1987 12. 张玉静主编:分子遗传学, 科学出版社, 2000年 13.[美]D.弗雷费尔德著 蔡武城等译 :分子生物学(上,下)科学出版社 1991 14.李汝祺 :发生遗传学(上,下) 科学出版社 1985 15. 杜传书 刘祖洞 :医学遗传学 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16. 吴乃虎编著:基因工程原理,(上,下), 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98年 17. 卢圣栋主编: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8.[美] J。萨姆布鲁克,E.F.弗理奇,T.曼 尼阿蒂斯著,金冬雁,黎孟枫等译,候云德 等校: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二版, 科学出社,1993

20. J.D.沃森,J。图泽,D.T.库尔茨著;《重组 DNA简明教程》沈孝宇等译,王培楠校 科学出版社,1987年 19.[美]F.奥斯伯, R.布伦特,R.E.金顿,D.D. 穆尔,J.G.塞德曼,J.A.史密斯,K.斯特拉 尔著,颜子颍,王海林译,金冬雁校: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1998 20. J.D.沃森,J。图泽,D.T.库尔茨著;《重组 DNA简明教程》沈孝宇等译,王培楠校 科学出版社,1987年 21.A.J.F.Griffiths,W.M.Gelbart,J.H.Mille r,R.C.Lewontin:Modern Genetic Analysis, W.H.Freeman and company /Ney york. (1999) 22. Russell,P.J.,Genetics,3 rded.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2)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000) 23. Lewin, B., GENES Ⅶ.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000) 24 .J.D.Watson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 4th The Benjamin /Cummings PublishingCoompany,Inc.1987 25. B.Alberts,D.Bray,J.Lewins,M.Raff,K.Roberts, J.D. Watson: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3rd Garland Publishing,Inc. New York & London 1994 26. Strachan, R.F. and Read, A.P., Humen molecular Genetics ,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Oxford. (1996)

28. Robert F.Weaver :分子生物学(影印版) , 科学出版社,2000, 29.中泽信午:孟德尔的生涯及业绩, 27. Winter, G.I. 《遗传学》(影印版) 科学出版社,1999年 28. Robert F.Weaver :分子生物学(影印版) , 科学出版社,2000, 29.中泽信午:孟德尔的生涯及业绩, 科学出版社,1985? 30. [美]I.夏恩,S.朗比尔(李振华等译) 遗传学 先驱 摩尔根,科学出版社,1987 31. 情有独钟,三联出版社,1984? 32. J.D.Watson (刘望夷等译):双螺旋--发现 DNA结构的故事,科学出版社,1984

33. 保罗.拉比诺(朱玉贤译):PCR传奇 一个生物技术的故事,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 34. G.孟德尔等:遗传学经典论文 选集,科学出版1984,

绪 论 这一学科名称是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Bateson,W)于1909年首先提出的。 绪 论 这一学科名称是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Bateson,W)于1909年首先提出的。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是研究遗传与变异的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

遗传 ( Heredity,inheretance): 基因的结构 DNA的复制 (replication), 基因表达 (gene expression) 表达调控 (regulation) 基因纵向转递 转化 (transformation) 基因横向转递 转导 (transduction) 转染 (transfection) 无性繁殖 接合 (conjugation) 保持物种稳定 转基因(transgene)

变异(variation) 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 染色体间-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染色体内- 染色体的重排(Rearrangements) 转基因-体外重组 突变(Mutation) 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Aberration) 有性繁殖 物种进化

遗传学的分支 按研究的层次分类: 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 宏观 即进化遗传学或种群遗传学 宏观 即进化遗传学或种群遗传学 数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tics) 细胞遗传学 (Cytogenetics) 核外遗传学 (Extranuclear G.) 微观 即细胞质遗传学(Cytoplasmic G.) 染色体遗传学(Chromosomal G.) 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

按研究对象分类: 人类遗传学 (Human genetics) 动物遗传学 (Animal genetics) 植物遗传学 (Plant genetics) 微生物遗传学 (Microbial genetics) 按研究范畴分类: 发生遗传学 (Developmental genetics) 行为遗传学 ( Behavioral genetics) 免疫遗传学 (Immunogenetics) 药物遗传学 (Pharmacogenetics)

毒理遗传学 (Toxicogenetics) 辐射遗传学 (Radiation genetics) 肿瘤遗传学 (Cancer genetics) 医学遗传学 (Medical genetics) 血型遗传学 (Blood group genetics) 生化遗传学 (Biochemical genetics) 应用学科: 生物工程学 (Biotechnology) 优生学(Eugenics) 育种学(工业微生物、农、牧和水产)

遗传学的特点 1.是一门推理性的学科 2.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3.发展快 4.应用性强

第一节 遗传学的发展史 一.在孟德尔以前及同时代的一些遗传说 1.公元前五世纪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提出了第 一个遗传理论。 他认为子代具有亲代的特性那是因为在精 液或胚胎里集中了来自身体各部分的微小 代表元素(elememt)。

2.100年后,亚里斯多德(Aristotle)认 为:精液不是提供胚胎组成的元素,而 是提供后代的蓝图。生物的遗传不是通 过身体各部分样本的传递,而是个体胚 胎发育所需的信息传递 3.1809年拉马克(Lamarck, J.B)提出了 “ 用进废退”的进化论观点,由此而得出 获得性状(acquiredcharacteristics) 是可以遗传的。

4.1866年达尔文(Darwin)提出了泛生论(hypothesis of pangenesis),认为身 体各部分细胞里都存在一种胚芽或 泛子(pangens) 5.1883年法国动物学家鲁.威廉(Roux.W) 提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存在可 能是由于染色体组成了遗传物质,同时 他还假定了遗传单位沿着染色体丝作直 线排列。

6.德国的生物学家魏斯曼(Weismann A) 做了连续22代剪断小鼠尾巴的实验,否 定了泛生论。 1883和1885年他将Roux, W.理论发展成 为完整的遗传和发育的理论——种质论 (germplasm theory),认为多细胞生物 可分为: 种质(germ plasm):独立,连续, 能产生后代的种质和体质。 体质(somatoplasm):体质是不连 续的,不能产生种质。

7.1869年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Galton, F.)发表了“ 天才遗传(Hereditary genius)”,即 “融合遗传论”。

1797年英国的奈特(Knight,T) 豌豆杂交实验: P 灰色×白色 F1 灰色 F2 灰色 白色 但未统计分析,只发现了这一现象。 二.遗传学的诞生 1797年英国的奈特(Knight,T) 豌豆杂交实验: P 灰色×白色 F1 灰色 F2 灰色 白色 但未统计分析,只发现了这一现象。

1863年法国的诺丹(Nauding) 发表了植物杂交的论文并获法国政府的 奖励。他认为: (1)植物杂交的正交和反交结果是相同的; (2)在杂种植物的生殖细胞形成时“ 负 责遗传性状的要素互相分开,进入不 同的性细胞中,否则就无法解释杂种 二代所得到的结果”

1865年当时属奥地利的布隆(Brunn)基督教修道院的修士格里高·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根据他8年植物杂交实验的结果,2月8日在当地的科学协会上宣读了一篇题为“植物杂交实验”的论文,1866年正式发表在该协会的会刊上。 孟德尔临终前说:“ 等着瞧吧,我的时代总有一天要来临”

孟德尔定律的二次发现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教授狄夫瑞斯(de Vries) 德国土宾根大学的教授科伦斯(Correns,C.E) 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的讲师切尔迈克(Tschermak)1900年分别同时发现了孟德尔的业绩。 狄夫瑞斯:进行了见月草杂交试验,发现F2的分离比为3:1。 1900,3,26日其论文“ 杂种分离法则” 发表在《德国植物学会杂志》(18)83-90;和法国科学院的《纪事录》(130)845-847。狄夫瑞斯曾从L.H拜莱的《植物育种》中查到孟德尔的工作。他在德文版中提到了孟德尔的工作,但在法文版中却只字未提。

科伦斯于1900,4,21日阅读狄夫瑞斯法文版的论文,发现其结论和自己的实验结果相同,尽管文中未提到孟德尔,但科伦斯已从老师未格里处知道了孟德尔的工作,于是他撰写了“ 杂种后代表现方式的孟德尔法则” 一文,1900,4,24日发表在《德国植物学会杂志》(18)158-168。这对重新发现孟德尔法则起了重要的作用。

切尔迈克也作了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分离现象,撰写了“ 关于豌豆的人工杂交”的讲师就职论文,清样出来后他读到了狄夫瑞和斯科伦斯的论文,于是急忙投寄论文摘要,于1900,6,24日也发表在《德国植物学会杂志》(18)232-239.三个人的工作都发表在《德国植物学会杂志》,都证实了孟德尔法则, 这就是遗传学发展史上著名的孟德尔法则的重新发现。 孟德尔法则的发现在学说界皆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牛津大学动物学教授韦尔登(Weldon) 剑桥大学的遗传学教授贝特森(Bateson)

贝特森先后创用: 遗传学(Genetics) 等位基因(allele) 纯合体(homozygous) 杂合体(heterozygous) 上位基因(epistatic genes)

1909年丹麦的科学家 约翰逊(Johannsen)创用了 基因 (gene) 基因型(genotype) 表型 (phenotype) 遗传学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细胞遗传学时期 (1900-1940 ) 1910年 摩尔根(Morgan ,T.H)及其 斯特蒂文特(Sturtevant) 弟子 布里吉斯(Bridges) 缪勒(Muller) 创立了连锁定律 1927年 Muller X-射线诱发突变 基因是一个抽象的遗传因子,既是功 能单位,又是重组单位和突变单位

第二时期:微生物遗传和生化遗传时期(1941—1960) 1941 Beadle和 Totum 提出一基因一酶学说 1944 Avery 确定遗传物质为DNA 1951 McClintock B. 发现跳跃基因或称 转座 1953 Watson和 Crick建立双螺旋模型 1958 Kornberg 发现 DNA合成酶 在此期遗传的基本单位是顺反子(Cis—trons)

Cambridge Univ ) 1945: 薛丁谔(Sehrdinger,E) 《生命是什么》 (WHAT IS LIFE ? “ 基因是活细胞的关键组成部分,要懂得什么是生命就必须知道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第三时期:分子遗传时期 (1961~1985) 1961: Jacob 和Monod建立乳糖操纵子模型 第三时期:分子遗传时期 (1961~1985) 1961: Jacob 和Monod建立乳糖操纵子模型 1962 ,1968 Arber, 1978 Smith 发现限制 性酶 1964,1965:Nirenberg,Khorana破译遗传 密码 1972 Berg建立重组技术 1975 Temin发现反转录酶

1977 Sanger & Gilbert 建立测序方法 1977 Sharp 和 Roberts 发现内含子 1980 Shapiro发现转座子 1981 Cech和Altman 发现核酶 1985 Mullis,K. 建立了PCR体外扩增技术。 此期基因的概念是一段可以转录为功能性RNA的DNA,它可以重迭、断裂的形式存在,并可转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