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 第二讲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流派及其起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第一单元复习 课前准备:这些内容你还能表述下来吗?回顾一下,课上期待你的表现? 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自主创业.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第二章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思想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Harvard ManageMentor®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第十章 方差分析.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基因信息的传递.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传统道德 第二讲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流派及其起源

第二讲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起源及其流派 一、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起源 二、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历史分期 三、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流派

一、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起源 伦理思想史上几种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 (1)本能论: 达尔文:道德起源于人的社会本能 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本能,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2)神启论: —《圣经》”摩西十戒“ 基督教 道德来源于神的意旨或上帝的启示,起源于客观世界之外的“天”、“神”、“佛”、“上帝”和“绝对精神”等。 基督教

黄金律 一、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奉别的神; 二、不可亵渎上帝之名; 三、谨守圣安息日; 四、孝敬父母; 五、不可杀人; 六、不可奸淫; 七、不可偷盗; 八、不可做伪证陷害他人; 九、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 十、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黄金律

(3)天赋论: 孔子:”天生德于予“; 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康德:人的善良意志是与生俱来的 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如“天性”、“良知”、“良心”和“理性”等

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墨子也说:“兼爱”和“义”都出于天的意志,是“顺天之意。”

(4)需要论: —荀子:由人们生存发展需要产生的 荀子认为,道德是人们联合起来,互助合作的产物。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源自人趋乐避苦、追求爱、幸福的情感欲望。 (5)情感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望即人的生理欲望和心理机能 源自人趋乐避苦、追求爱、幸福的情感欲望。 (法)爱尔维修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的起源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前提和直接基础;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 2、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出现,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方面的前提和关键环节。 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3、人的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  道德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形成、从少数人的明确意识到多数人所意识的漫长历史过程。

一个实验: “五只猴子”与香蕉

资料: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 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後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萌芽及产生 (一)原始社会道德——由自发而朴素的风尚习惯而出现道德的萌芽 (二)夏代道德 (三)殷商时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萌芽 :“商俗尚鬼” (四)西周时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初步发展: 以“孝”为核心的宗法道德规范 “修德配命”和对道德作用的自觉 “敬德保民”的“德治主义”的雏形 (五)春秋战国时代——儒墨道法诸子伦理思想兴起并发展

(一)原始社会——道德观念的萌芽 大约距今五、六千年的黄帝时代,作为朴素的风尚习俗的道德观念开始萌芽。 1、勤劳、勇敢、智慧道德观念萌芽 原始氏族时代,恶劣的自然环境使生活资料的获取十分艰难,在人类个体的体力能力不足的地方,惟有发扬勇敢、勤劳、智慧的品德,才能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获得生存下去的条件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燧人氏“钻燧取火”、有巢氏“构木为巢’神农氏”教民稼穑“、等神话传说都反映当时人们勤劳观念、勇敢观念、智慧观念的最初萌芽,及对勤劳、勇敢、智慧的诚挚追求。

2、团结协作,公正无私道德观念的萌芽 原始时代,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氏族成员之间是平等互利的关系,大家和睦相处,结成群体,协力同心,共同对付恶劣的自然环境,因此孕育了团结协作、公正无私的德行。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黄帝时代“强不执弱,众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岁时熟而不凶,百官公正而无私”的情况,反映了原始时代的人们过着平等协作的生活。《淮南子-修务训》则直接用“公正无私”赞扬尧的美德。这些文献的记载可以窥视远古时代人们道德观念的萌芽状况。

3、一些基本道德概念的产生 宽、柔、恭、敬、毅、温、廉、刚、义等基本的道德概念在舜时代已经产生。

皋陶说:“宽宏大量而又严肃恭谨,性情温和而又有主见,态 度谦虚而又庄重严肃,具有才干而又办事认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而又刚毅果断,行为正直而又态度温和,直率旷达而又注重小节,刚正不阿而又脚踏实地,坚强勇敢而又合符道义。能在行为中表现出这九种品德,就会吉祥顺利啊!    《尚书-皋陶谟》记载:“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

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传说舜时被任为掌管刑法的官,算是中国司法的鼻祖。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

4、领袖人物萌发了自觉的“修德”意识 原始社会后期一些氏族首领人物产生了以身作则,带头进行道德修养的意识。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而且黄帝的修德不是精神上的“闭门修养”而是走向实践,通过“播百谷”“治五气”等劳动心力耳目的实践活动,为万民造福。 又记载在尧时代氏族首领带头实践“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为后来礼治的“尊尊”、“亲亲”原则奠定了基础。 史记还记载了舜在“父顽”、“母嚣”、“弟傲”的情况下能“和以孝,蒸蒸治,不至奸”的可贵品格。

孝感动天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大禹更是一位“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的领导者,为治水“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

5、原始社会的道德具有自然纯朴性。 原始社会是以个人尚未成熟,尚未脱掉同其他人的自然血缘联系的脐带为基础的。在原始社会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个体与群体处于自然统一状态,权利与义务没有明显差别,整个社会仅仅是基于风俗的统治,因此道德也基本上是作为风俗习惯而存在。原始社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原始社会道德具有自然纯朴的性质。

据古代典籍记载,在原始制度下,整个社会“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韩非子. 五蠹》),人们彼此和睦相处,“无有相害之心”(《庄子 据古代典籍记载,在原始制度下,整个社会“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韩非子.五蠹》),人们彼此和睦相处,“无有相害之心”(《庄子.盗拓》),“无尊卑贵贱之别,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吕氏春秋.恃君览》);《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自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些反映了原始社会全体社会成员都是自由平等的,而且维护这种原始的自由平等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原始社会的自然纯朴性表现在: (1)原始社会道德同原始宗教观念和习惯意识密切结合在一起,它的贯彻也主要通过宗教意识、传统力量以及习惯的摹仿和尊从。 (2)具有较大的直观性。 一般是人们通过感情或感觉的直观形式对道德现象的具体概括。所以往往含混不清。

如何评价原始社会的道德? 氏族社会的淳朴的道德风尚,为人类的道德进步奠定了良好的根基,也为后世进步的、高尚的道德提供了各种原始的风范,但是,如果对此作现代人的理解,那就错了。它毕竟是人类的童年,这就决定了氏族社会的道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群婚、氏族之间复仇、杀死俘虏、吃掉失去劳动力的老人等也被认为是道德的,这是原始人道德上愚昧、野蛮、残暴的表现。这是与生产发展和人自身发展低下联系在一起的。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道德也因之而分裂为阶级的道德。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形态。奴隶社会的道德也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第一个阶级道德的类型。我国一般认为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奴隶制,经过商、周(西周、东周),在我国大约延续了1300多年。 奴隶社会是一个以公开的不平等和最直接最残酷的奴役形式而出现的阶级社会。奴隶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由此陷入深刻矛盾之中。对立阶级的道德的斗争就是这种深刻矛盾的一个重要内容。道德的发展被置于新的社会条件和新的动力的基地之上了。

中国奴隶制的形成,是经过了一条天下为家的途径。它与从氏族到私有再到国家,国家取代氏族的革命途径不同,而是一条由氏族直接到国家再到氏族贵族的普遍私有,氏族演变为国家,国家与氏族混为一体的维新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国家长期完整保留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父系氏族公社形式,因而是一种宗法制国家,又称社稷。中国奴隶制及其形成特征对奴隶制道德思想乃至2000多年的封建伦理文化都有着深刻影响。 奴隶主阶级的道德始终同从天神崇拜和宗祖崇拜的宗教观念密切结合,同奴隶制宗法政治观念密切结合。

关于德的由来:在原始社会,那些神人兼备的英雄或氏族族长的行为是好的、善的、有德的。这时的“德”不具有任何道德评价的意义,它仅仅是一种习惯意识。 随着至上神的产生,天成为“德”的最高代表,人世间的一切都被认为是上天赋予的,而且都被认为是合理的,从而天就得到了人们的崇拜,但“德”仍不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它仅仅是一种宗教意识。 “德”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产生于奴隶制社会。当时随着宗教成为奴隶阶级的统治工具,神权开始为君权服务。地主阶级在“受命于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上天的“德”的属性。这样由上天延及到人事,由上天之德又派生出了世俗之德,而地上的统治者也正因为从上天那里获得了德,并能以自己的德与上天之德相参配,所以才受天命,得天下。 德真正成为完整意义上的道德观念,乃是在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

1、夏代的道德发展 早在夏代奴隶主阶级就已经产生了一系列与宗教意识和宗法政治意识紧密结合的道德观念。作为我国道德文化的最高概念——“德”的概念,此时概已萌生。(《尚书-禹贡下》有“祗台德先,不距朕行”的记载)。  夏代非常重视祭祀,可能也有了自己祭祀鬼神的礼制。 作为宗教政治规范的礼大约在夏代就已经产生。

2、殷商时期的道德发展 殷商时期,奴隶主阶级对这种宗教政治道德已有了较高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范畴和道德行为规范。但未能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 商朝(约公元前十六世纪到前十二世纪)伦理: “德”字频繁出现,但“商俗尚鬼”,“尊神”、“事鬼”、“先鬼而后礼”,对鬼神的绝对崇拜主宰着商代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世界。 “神道”的统治压抑着“人道”的自觉,因而此时仅有对道德的零碎粗浅的认识,尚无有理论成体系的伦理思想。 “孝”的观念也最早产生于商代,它源于氏族社会的血缘“亲亲”关系,这种血缘“亲亲”之情在氏族社会主要通过对宗祖的崇拜表现出来。“孝”的观念产生之后,“亲亲”便成为维系孝的感情纽带。 “孝”的产生是与个体家庭经济的形成紧密联系的。

3、西周“有孝有德”的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 西周时期,周公(姬旦)制定了“周礼”,创立了 “以德配天”的宗教政治伦理观。敬德包括对民“保民、慎罚”、对奴隶主阶级内部要“无逸、忠孝”。既要求奴隶主阶级无论是对民还是对自己都要以德行事,以求上天福佑,保持其统治的长久。 西周伦理思想发展的条件:A、西周时期生产力比商代有了显著发展,生产的发展带来社会剩余产品的增多,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B、周人利用保留下来的氏族血缘组织形式,在殷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宗法等级制度,这是西周伦理思想产生的直接根据。

C、强大殷商亡于小邦周,丧失君天下统治地位的事实深刻地震动着西周统治者的内心,深刻地影响着周人的宗教意识、政治主张和伦理思想的建立。 D、汲取殷纣亡国的教训是激发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政治家、思想家对社会道德生活的自觉意识,进而建立西周伦理思想的历史动力。

西周“有孝有德”伦理思想主要内容: “有孝有德”是西周的“道德纲领”。 1)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 (1)周人提倡的道德规范,最基本的是: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用以调节宗族内部人伦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从纵(父子)和横(兄弟)两个层次对宗法关系做了伦理概括,体现了既亲亲又尊尊的原则.

(2)何为孝? “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要求子对父的奉养、尊敬和服从;体现了父子血缘“亲亲”之情,但本质是对父子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反映。 第一,奉养孝敬父母。 第二,祭祀祖先,对已去世的父母、先祖的孝,即“追孝” 。 “孝”的产生有三个条件: 一是私有财产出现; 二是建立在一夫一妻制基础上的确实可靠的父子关系;(有固定的父母) 三是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独占权利的确定。

(3)“孝”为何是西周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 因为“孝”的实行利于家庭乃至家族的稳固和延续。随着西周“立子立嫡”君位统治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的建立,孝与政治结合,成为维系奴隶主贵族内部团结和统治地位的重要工具,“孝”的观念和作用得到了升华和强化,成为宗法道德规范的主要规范。

2)西周 “修德配命”和对道德作用的自觉 (1)周人之“德”指什么? 其一,周人的“德”,就社会内容而言(不就道德含义)而言,指获得和占有奴隶财富之意。 比如周人认为,武王灭殷而获得“厥邦厥民”的伟大显赫业绩也就是“德”。 其二,周人更强调之所以“有德”(有得)的原因,即把获得天下(含民和疆土)的方法、才能、品德等主观因素,也称之为“德”。 有了这种“德”,就能有得,就能获得“中国民越疆土”(周人也称为获得了“天命”),能“永保民”而“至于万年”。从而提出了“修德配命”、“敬德保民”的思想。 “德”由此获得了道德的意义。

(2)“修德配命”或“敬德配天”含义 “修德配命”或“敬德配天”,是周人关于“修德”与天命关系的思想概括。就是说统治者要一心一意地遵循和实行先祖王者之德,“修德”、“敬德”才能获得天命,永久地享有天命。 君王应该修什么样的“德”呢? 即周公称颂的文王之德:亲自劳作,善良仁慈,和蔼恭谨。爱护小民,惠善鳏寡。自朝至夕,“不暇食”,不耽游猎,(敬业爱岗,不贪图享乐更不玩物丧志)只受庶邦正常贡献,以此“咸和万民”,而受天之命。

3)“敬德保民”的德治主义雏形 (1)“敬德保民”思想产生的根源: 是周人对夏代殷商历史经验的总结。他们认为,殷商的灭亡在于纣王的失德失民心,欲保民,需先“敬德” 总结出来:周获得“厥德厥民”,是上天根据先王之德所赋,而要维系巩固对民的统治,也必须“王惟德用”即推行德政(敬德)。“ 天命”——“敬德”——“保民”三者统一(也是宗教、道德、政治融为一体),其中关键的就是“敬德”,充分体现了周人对道德作用的自觉和重视。西周对君德作用的认识,已经具备了后世儒家德治主义的雏形

(2)西周敬德思想的内容: 其一,对祖(含对“天”)——“明德恤祀”。 “恤祀”就是谨慎地祭祀先祖和上天,不仅要严格遵守祭祀的仪式礼节,而且要对先祖、上天持有恭敬之心。 其二,对己——要修明品德,安定心思,检查德行,深谋远虑,以使民安宁,永有万民。 其三,对民——要实行德政,重在“惠民”。 “惠民”: 一是指惠于庶民,即“怀保小民,惠及鳏寡。”(对民,尤其是对无依无靠的鳏寡应爱护施恩。 二是“德教”,就是对民进行“训告”、“教诲”,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服从周的统治。 三是“明德慎罚”,即对人民采取两手政策,不仅用“柔”的惠民、教民,而且用罚,但要慎罚(即量刑要适当,量刑要考虑犯罪动机和犯罪悔罪态度,刑人杀人不应根据统治者的主观意愿行事,而是“义刑义杀”,也算“明德”。) 以上西周时期关于“敬德”的三个方面和治民的三条政德,是后世儒家“德治主义”的思想来源。

4、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系统的伦理思想体系产生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屏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了,这在东亚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在变革的洗礼及为政治、经济服务的过程中,社会的伦理道德日益发展完善,形成了诸子百家观点各异的系统的伦理思想体系。

1、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产生的社会条件 (1)社会条件之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代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是孕育催生诸子百家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的社会条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简) (1)社会条件之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代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为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 当时不仅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取得了很大成绩; 而且冶铁技术的迅速发展,铁器的大量应用,新兴材料表现出了提高生产力的强大作用; 铁农具的普及和农田的精耕细作,牛耕与铁铧犁结合的推广; 灌溉设施与水利工程的兴建等等 以上科技的进步带来农业与手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商业都市也初露端倪,

(2)社会条件之二:政治经济变革与阶级斗争 春秋战国时代的随生产力发展而来的社会变革,使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要求社会的思想家门对新形势下的政治及人伦关系也即道德建设问题作出理论回答,这为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思考空间 政治经济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的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扩大——“拓地”、“争田”及垦荒——“私田”出现——“佃耕制”出现——”井田制“被破坏——“私门富于公室”现象出现——诸侯实际上不再宗奉周天子——周朝的宗法礼制日渐失势——诸侯争霸——渴望强国——重用法家变法改革 统治者打破私田、公田界限,一律收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即按亩收税),标志着私田的合法性以及新兴地主阶级得到合法承认而登上政治舞台。

改革的浪潮 为什么变法改革? 旧的宗法制的行政游戏规则不再适应新时代历史发展的要求 战国时代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是各强国为建立未来的统一帝国分别扫清各自区域内的封建残余。在强强对峙中,获得最后的归顺并权,需要最集中的权力和最强大的国力,而集权运用又需要更新颖的权力运行机制。原先诸侯国行政的游戏规则——以宗代法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应,新规则的建立迫在眉睫。从旧规则变为新规则,这就是“变法”。

变法主要任务:建立集权的运行机制,更大范围内开发国土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流通,建立更有效的税赋制度,激发战斗热情。 变法浪潮一时风靡各国:主张以法治国的 “法家”学派为社会提供了理论和人才,变法实践首先在魏国取得成功,公元前445——前396年“法家”李悝主持了魏国新规则的制定与实施,各国纷纷群起效仿。前403年赵国任用公仲连,前382年楚过任用吴起,前357年齐国任用邹忌,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前355年韩国任用申不害,一时新政迭出。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当推变法的发起人李悝和变法之集大成者商鞅。

李悝变法后第40年,商鞅在当时的弱国——秦实施全面改革: 推行适应新的集权运作郡县制,由中央直接派员统治全民; 以废井田、奖励耕织来提高生产力; 整顿户籍,按户口征赋以增加财力; 统一度量衡,稳定市场秩序; 重视军功,限制贵族特权,激励开疆拓土的战斗热情。 秦国的改革是对封建的全面荡涤,其实践强烈的表现了法家的主张:社会的进步是政治家的意志和团队智慧得以全面贯彻的结果。秦因变法而强大,但在中央政府实施对全民的直接管理时,又一并造就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开创了后代官僚政治的先河。

春秋战国时代的阶级斗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围绕着政权、人民、土地日益尖锐的斗争(政治上向奴隶主贵族夺权;同奴隶主贵族争夺劳动力;向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 二是奴隶和奴隶主贵族的斗争(奴隶大批逃亡;奴隶大暴动 奴隶反抗,逃离奴隶主贵族,归向新兴地主阶级,壮大了其政治经济实力。

(3)社会条件之三;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生产力的进步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阶级关系的变化,加速了阶级斗争的进程。 意识形态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旧礼乐及伦理规范日益崩溃(礼崩乐坏),新思想观念不断涌现。 各派思想家都要站在本阶级的立场上,对时局的变化以及未来的社会前景作出符合本阶级的理论回答,由此导致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的形成。 “王官”为贵族之学,“百家”为民间之学,百家争鸣即民间不同流派学术思想文化的兴盛与争鸣。

二、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发展(先秦—辛 亥革命) 三大时期,各分若干阶段: (一)先秦时期(夏商——春秋战国)中国传统道德孕育形成时期

先秦是中国思想界最为热闹的大舞台。那一时期的诸子们,角儿也是形形色色: 有不同统治者合作、作逍遥游的庄子, 有刻薄寡情、而又玩弄权谋的韩非, 有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而为之的墨子, 有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 为什么如此呢?

1、夏、商、周时期,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相继产生,但未形成完整的伦理学说体系。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专门的思想家对道德社会现象展开广泛研究和理论探讨,形成了古代的伦理学说。当时伦理学说主有四大流派: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3、诸子百家简介(第四个问题讲述)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之后儒家分化为两支,一支是孟轲学派,一支是荀况学派。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家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功利学派。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之后道家分化为两派,一是老庄学派,一是黄老学派。  法家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法家分为商鞅学派和慎到学派,后期法家以韩非为集大成者。

(二)秦汉至明清时期(公元前221年——1840年) 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至明中叶、明末至鸦片战争若干阶段,是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封建社会时期,也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伦理思想(主要是指作为正统的儒家伦理思想)演变、发展、完备并走向衰败的时期,其中包含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秦汉时期:儒学的经学化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全面确立和逐渐巩固的时期, 形成了一个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 主要代表有西汉的董仲舒和东汉的王充。

儒家伦理在两汉以后占主导地位,秦汉之际《礼记》成书,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是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提炼和概括,标志着儒家伦理走向成熟。 秦亡汉兴,封建统治者汲取秦亡教训,维护“大一统”的统治秩序,实行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推阴阳之变,究“天人之际”,发“春秋”之义,创立了一个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为宇宙论基础的神学伦理思想体系,使中国伦理精神完成了封建化和抽象性的统一。 。从此,儒家伦理思想作为封建“名教”的意识形态而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正统。

“夫君臣父子, 名教之本也。” 名教―― ,故曰名教。名消教消。 儒者应名设教谓之“ 名教”。 “ 名教” 是指儒者提倡的正名定分为主的礼教。即以官长君臣之义为教,亦即入世求仕者所宜奉行者也。其主张与崇尚“自然” 即避世不仕者适相反。 “夫君臣父子, 名教之本也。” 名教―― ,故曰名教。名消教消。 到了东汉,儒家伦理思想的神学形式受到了王充等人的批判,同时,随着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名教”变得极其虚伪而陷入危机之中。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乱分裂的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儒柔合的局面。 魏晋时期,产生了适应封建门阀士族统治需要的“玄学”伦理思想。 魏晋玄学以王弼、郭象等为主要代表,他们援道入儒,糅合儒道,在伦理思想上以论证“名教”与“自然”、“将无同”为主题,给名教以一种形而上的“玄学”理论形式,这实际上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种新的形态——“玄学”形态。

“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老子》、《庄子》和《易经》,称之为“三玄”。 玄学就其哲学范畴来讲,可称其为形而上学,“形而上”简单来说既是抽象出来的意思,玄学也是对一些抽象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说和发展。后来玄学的内涵被不断扩充,不断被后世方术家所充实。产生了包括山(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医、命、卜、相在内的五种体系。

自然——“ 绝世而超群,遗俗而独往”, 近似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种对于精神和肉体自由的追求。 “将无同”——《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身为宰辅的长者问青年才俊,儒家重名教,老庄明自然,是同还是异?青年回答“将无同”。长者一高兴,就封了青年才俊一个官做,当时人说这是“三语掾(yuàn)”,就是“三个字的官”。“将无”是语助词,有反问肯定之意,也就是“不是同吗?”不回答同,也不回答异,——既有相同,也有不同,模棱两可,但又附和长者的心意,说“儒道不是同吗?”就可以有官做了。此魏晋玄学之玄。

3、隋唐时期 :隋唐儒学的佛学化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两个统一的王朝,表面上是儒、佛、道并用,实际上还是儒家占主导,以韩愈为代表。 由魏晋到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思想史的演进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佛教和道教兴盛。佛道两教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中国思想史的进程和构成,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由此,中国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以儒学为主的儒、佛、道三者结合的格局。

而作为南北朝隋唐时期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趋势,就是儒、佛、道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而渐趋合流。反映在伦理思想领域里,由魏晋时期的“名教”与“自然”异同之争,就转向了伦理世俗主义与宗教出世主义之争,或者说是“人道”原则与“神道”原则之争。 儒、佛、道斗争的基本趋势,一方面是佛、道不断向儒学靠拢而渐趋世俗化;另一方面是儒学也不断从佛、道汲取思想营养,得到补充和丰富。宋明理学正是这一趋势的历史归宿。

4、宋至明中叶:儒学的理学化 为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稳定社会秩序,统治阶级以“天理”为宇宙和道德的本源,把正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到了最高阶段。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学派,其中以朱熹和王守仁为代表。

自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深化,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加强。反映在思想领域中,就是“理学的产生。 “理学”思想继承孔孟“道统”,汲取佛、道的思想成分,提出以“天理”为宇宙本体和道德本源,对以往儒家的人性论、义利观、修养论等思想作了总结和发展,进一步把道德观与本体论、认识论融为一体,给儒家伦理思想以“理学”的思辨形态,从而把正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发展到了最高阶段,使儒学重又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理学” 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地主阶级正统伦理思想的完备和定型。 从宇宙观的角度,可将“理学”分为三派: 以张载、王廷相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气本派”; 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理本派”; 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心本派”。其中,程朱理学是“理学”的正统,影响最大,是后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5、明末清初:中国传统道德走向没落 明末清初,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充分暴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封建社会“自我批判”意识,一批进步的思想家,如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陈确、唐甄、彦元以至稍后的戴震等,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刺激下,从明朝的危机和覆亡的历史教训中,看到了“理学”对社会和民族造成的祸害,起而开展了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总结。

(二)清末到“五四”前期:资产阶级伦理思想 1、酝酿阶段 在鸦片战争前后,以龚自珍和魏源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进行了批判。

2、初步形成阶段: 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政治上提出君主立宪,在思想文化上主张废科举,兴学堂,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思想。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

3、发展成熟时期 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派取代了改良派,提出了“道德革命”的口号,强调自由、平等、博爱,倡导合理利己主义,使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趋于成熟。

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要流派体系的渊源及形成

实际上,传统伦理并不仅指儒家伦理,同时也包括其他各家比如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家、小说家等各家流派的伦理思想精华。 提起中国传统道德,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儒家伦理,想起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这些大儒家。 实际上,传统伦理并不仅指儒家伦理,同时也包括其他各家比如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家、小说家等各家流派的伦理思想精华。 荀子、董仲舒、朱熹等大儒也都是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因此,研究中国传统道德及其影响,就不能不追溯一下先秦诸子百家及其伦理思想。

在周前期社会制度解体以前,官与师不分。所以,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周后期的几百年,周王室丧失了权力,政府各部门的官吏也丧失了职位。他们流落各地,以私人身份靠传授专门才能或技艺为生。于是,他们就不再是“官”而是私学里的“师”了,即职业教师。各学派正是由于这种官师分离中产生出来的。

(一)诸子百家的分类及其渊源 诸子百家之“百家”乃言其多而非言其实。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试行对诸子百家进行分类的人是司马谈,即司马迁之父。 他把那时的流派划分为六个主要学派:即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即道家。 第二个对诸子百家进行分类的是刘歆,即刘向之子。他在司马谈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四家,成为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杂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共十家。 刘歆的一个新贡献是试图系统地追溯各家的历史起源,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冯友兰先生认为,在周朝前期的社会制度解体以前,官与师不分。任何一门学术只有官吏以某一政府部门成员的身份才能够讲授。周后期的几百年,周王室丧失了权力,政府各部门的官吏也丧失职位,流落各地,靠以私人身份传授专门才能或技艺为生,由“官”而“师”,于是出现了官与师的分离,各学派及众多的思想家正是由于这种官师分离中产生出来的。

1 、有教授经典和指导礼乐的专家,即“儒”。 2、有战争武艺专家,他们是“侠”,即武士。后来形成“墨”。 3、有可以充当统治者私人顾问的实际政治家,即“法术之士”,后来形成了“法家”。 4、还有些人很有学问和天才。但深受当时动乱之苦而退出社会,隐入自然的被称为“隐士”,后来演变为“道家”。 5、有说话专家,他们被称为“辩者”,后来形成了“名家”。班固认为,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6、有巫医、卜筮、占星、术数的专家,即“方士”,后来形成了“阴阳家”。

7、 纵横家 盖出于行人之官。行人是指在路上走的人。古代指奔走于各国之间,进行联络、外交和订盟的人。有张仪、苏秦为代表。 8、杂家 盖出于议官。 他们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有此,见五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9、农家 盖出于农稷之官。他们播五谷,劝农桑,以足衣食,此其所长也。 10、小说家 盖出于稗官,“稗”比喻微小、琐碎的书,如稗史。稗官是古代的一种小官,他们专给帝王讲述街谈巷议,风俗民情故事,后世称小说为“稗官”,泛指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为稗官野史。 于是,各家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诸子百家简介 1、儒墨道法四家代表人物及思想放在以后分章而论 2、名家 3、阴阳家 4、纵横家 5、农家、杂家、小说家、医家、兵家等

儒墨道法 儒墨道法四家代表人物及伦理思想 放在以后分章而论

1、名家 比如,这是桌子,小王是人。其中的“这”与“小王”都是实;而“桌子、人则都是名。 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名与实的关系。从逻辑上讲这种名与实的对立很像西方的主词与客词的对立。 比如,这是桌子,小王是人。其中的“这”与“小王”都是实;而“桌子、人则都是名。 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逻辑学。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 名家在古代以辩者而闻名,名家常提出一些怪论,乐于与人辩论,别人否定的他们偏要肯定;别人肯定的他们偏要否定。因此,名家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 名家之地位与对后世的影响均不及儒、墨、道、法诸家重要,但它在战国中期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学派,标志着中国古代逻辑学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名家的没落,除了因为不受上位者的支持之外,也因为弟子们并不能提出超出前人的创新主张。代表人物有邓析、公孙龙、惠施(庄子的好友)。    

邓析 名家、辩者本来是讼师,邓析就是最早讼师之一。他是春秋末年的法律专家,郑国人,以帮助人打官司闻名遐迩。他与执政者子产处于对立的地位,是一个在朝的政治反对派。邓析不仅法律知识渊博,精通诉讼之法,而且能言善辩,是一个在法律和辩论方面二者兼备的专家。在邓析的倡导下,当时郑国兴起了一股诉讼之热潮,触犯了当权贵族的利益,后惨遭杀身之祸,展尸示众。他是只重“名”而不讲“实”的典型。他是名家的先驱,又是法家的先驱,可以说是一个与孔子同时的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 

《吕氏春秋》:郑国发大水,淹死一个富人,尸体被人捞到。富人家属要求赎尸,捞得尸体的人要钱却太多。富人家属、捞尸体的人都找邓析出主意。 邓析的本领是对于法律条文咬文嚼字,在不同的案件中作不同的解释,而不管条文的精神实质,也不管条文与事实的联系。 换言之,就是,他只重“名”,而不重“实”,常常是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可与不可日变。   

邓析的主要思想:无厚论、两可论、言之术 无厚论:天与人,无厚也;君与民,无厚也;兄与弟,无厚也。何以言之?天不能屏勃厉之气,全夭折之人,使为善之人必寿,此与民无厚也。凡民有穿窬(yu从墙上爬过去)为窃者,有诈伪相迷者,此皆生于不足,起于贫穷,而君必执法诛之,此与民无厚也。尧、舜为天子,而丹朱、商均为布衣,此与子无厚也。周公诛管、蔡,此与弟无厚也。 两可论:即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或思想同时作出肯定性的评价。 言之术:即论辩一书,他说:“夫言之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药;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说。此言之术也。

公孙龙 “白马非马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割裂了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公孙龙(约公元前325—前250年)魏(今河南省北部)人,或曰赵(今山西南部)人,曾是平原君的门客,反对各诸侯间的兼并战争。与庄子、惠施、孟子、邹衍同时。他的观点散见于《名实论》、《指物论》两篇。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他的“白马非马论”和“离坚白辩”。比较系统记载其学说的是《公孙龙子》一书。 孔穿与公孙龙之对话 “白马非马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割裂了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离坚白辩”的错误在于把物的属性看成是依于人的感觉而存在,而不是自己存在,同时又否认了知觉对于五官感觉的综合能力。  他还有诸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和“飞鸟之景(影)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的命题。

公孙龙因为是「专决於名」,执名为实,离开了具体、经验的事物辩论。 公孙龙善为同异之辩,达巅峰的境界,其主要辩论有:白马非马论、离坚白论、名实论等 公孙龙着眼于“别”而不在“合”,对古代逻辑思维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由于过分夸大差异性而没有看到概念反映事物的同一性,不免陷入形而上学的诡辩。著有《公孙龙子》。

惠施 惠施,战国宋人,约公元前350—前260年,名家鼻祖,与庄子为友,曾做过魏(梁惠王)的相国;后惠施主张联合齐、楚抗秦的活动遭到失败,但他从不处理具体政务,没有什么政绩留下来,被张仪驱逐。 《庄子。天下》云:“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又说他“卒一善变为名”。曾著有《惠子》一篇,但早已亡佚不可考,其言行和思想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览》等先秦诸子著作以及《战国策》。 惠施才思敏捷,博学善辩,长于雄辩与逻辑推理,曾与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掀起了名辩的高潮。 惠施与庄子“鱼乐之辩”。 他对世界的基本观点是“历物十事”。

惠施的“历物十事”: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6、“南方无穷而有穷。” 7、“今日适越而昔来。” 8、“连环可解也。” 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2、阴阳家 阴阳家出身于方士,即巫医、占卜、术数、天文、历法、五行、形法等;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 周朝的前几百年,天子、诸候、贵族家中都有这些术数的世袭专家,以备大事之时咨询。 随着分封制的解体,这些专家失去了职位,流散各地继续操业,被人称为“方士”,后来形成阴阳家;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 主要理论是、大小九州说、阴阳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 代表人物是邹衍

  1)《周易》中的阴阳学说  《周易》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又称《易》、《易传》,汉代以后尊称为《易经》。作者是谁,向来众说不一,但《周易》产生于西周初年则是事实。《周易》的“传”产生的年代较晚,史书记载为孔子所作。但孔子所探讨侧重于《周易》蕴含的义理。   《周易》本是卜筮之书,其中最基本的东西是“阴”、“阳”两个符号,“-”是阳,“--”是阴。由这两个符号连叠三层,即组成了八卦: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个卦象,这八个卦互相重叠,就组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中,每卦六爻,阳爻“一”代表阳、刚、男、君、强、奇数等,象征积极的事物,用九代表,所以称作“九”。阴爻“- -”代表阴、柔、女、臣、弱、偶数等,象征消极的事物,用偶数六代表,所以称作“六”。六爻的顺序是从下往上数,第一爻为初爻,如果是阳爻就叫做“初九”,如果是阴爻就叫做“初六”,依次往上为“二”、“三”、“四”、“五”爻,最上方的一爻称为上爻,如果是阳爻就叫做“上九”,如果是阴爻就叫做“上六”。有一个简单易行的记忆方法是“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离中虚,坎中满。”

 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后面有卦辞、爻辞。《彖(tuan4)传》分上下两篇,是对卦辞的解释;《象传》分上、下篇,《大象》解释卦名和卦的寓意,不涉及卦的内容。《小象》解释爻辞的寓意。《系辞》分上、下两篇,总述《周易》的概况,并对宇宙的生成和一些象数原则进行了阐述。《文言传》集中解释乾、坤二卦的卦辞和爻辞;《说卦传》是讲八卦的性质;《序卦传》说明六十四卦排列的顺序和意义;《杂卦传》以性格相反的两卦为一对,用一句话简明扼要的说出,“杂”是将顺序错杂的意思,不按六十四卦的顺序。

《周易》一书,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的是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道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它的根本思想就是“顺天应人”,为此,它总结了一整套消解矛盾,调整各方面关系的办法,要人能刚能柔,能进能退,它所求的是不变,而不是变,“易者,不易也”,这个论断是不错的。 《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后来兴起的儒、道、墨诸子百家,以及唐、宋以来儒、佛、道各家的学术思想无不渊源于《周易》的天人之学,因此,要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从《周易》入手,儒家把《易经》冠为六经之首,就是意识到了它具有“广博精微、综罗百代”的深刻内涵。

邹衍 邹衍(约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240年),齐国人,生于孟子之后不久,因其学问迂大而宏辩,人称为谈天衍,又称邹子。他提出“大九州说” ,对当时中国地理环境的想象,比之于其它学说大大扩展了,但其中没有什么哲学意义。但对中国后代起了重大影响的,是所谓的“五德终始说”。他致力于用五行学说解释历史的变迁,即将自然的变迁与历史的变迁相联系, 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阴阳家在历史观上,则把《尚书》的五行观改造为「五德终始」,又称「五德转移」。「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  阴阳家在历史观上,则把《尚书》的五行观改造为「五德终始」,又称「五德转移」。「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 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其目的在为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论证,为王朝更替提供合理性。 比如:皇帝的正式头衔是“奉天承运皇帝”。所谓承运说是承五德转移之运。 土德王(黄帝)——木德王(夏)——金德王(商)——火德王(周)——水德王(秦),完成一个循环,而后再开始,即土德王(汉)-----   也就是说自黄帝以来的国家大运依次是,黄帝为土德,夏朝木德,商朝为金德,周朝为火德,那么继周者秦朝就应该是水德了。并且至汉以后又开始另一个循环,这样,天下大运循环往复,无穷无尽。这就是把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应用到了历史的变迁之中了。

汉初阴阳家还存在,武帝罢百家后,部分内容融入儒家思想体系、部分内容为原始道教所吸收,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便不在了。 总之,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思想家“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一点努力,他们企图用一个基本观点来解释天道,地道,人道,回答世界究竟是什么这样一个哲学问题,在他们那个时代,要做到面面都科学是不可能的。他们的观点中有些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因素,但他们的体系却是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甚至是神秘主义的。这个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3、纵横家 纵横家 盖出于行人之官。行人是指在路上走的人。古代指奔走于各国之间,进行联络、外交和订盟的人。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bai3he2)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籍贯不详,据考为卫国人,常入云梦山(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

苏秦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各国,初至秦说惠王,不用。乃东至赵、燕、韩、魏、齐、楚,游说六国合纵御秦。他相六国,归居於赵,被赵封为武安君。其后秦使人诳齐、魏伐赵,六国不能合作,合纵瓦解。  他入燕转入齐,为齐客卿。与齐大夫争宠,被人杀死。一说他自燕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燕得以破齐,后反间活动暴露,被齐车裂而死。   纵横家有《苏子》三十一篇,今佚。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保存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十六章,与《史记‧苏秦列传》有所不同。

张仪 张仪是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惠文王时为秦相。 惠文王卒后,武王即位,与张仪有隙,他离秦去魏,就在这一年五月卒於魏。《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张子》十篇,汇集了张仪的作品或和他有关的材料,今已佚。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所以技巧很关键。 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纵横家思想在世界上的影响 一战后,德国著名学者斯格宾格勒在《思想的没落》一书中高度赞扬中国的纵横家,认为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七十年代,美国著名外交家就深受《思想的没落》一书的影响。甚至有人称基辛格是现代的苏秦、张仪。当今世界形势颇似春秋战国,虽不能出现以纵横术主宰世界历史发展,但也可为辅,影响世界格局。用之无害,不用可惜。 日本学者、企业家大桥武夫把《鬼谷子》用到经营活动中,写出了一部鬼谷子应用实例,取名《"兵法"与"鬼谷子"》,可见《鬼谷子》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而且已从单纯的外交领域走入更广泛的社会各领域。

4、杂家 杂家盖出于议官。 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杂家盖出于议官。 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以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 然而,任何一个流派也都有其特色与长处,而「杂家」便是充分的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

杂家,列于诸子中,是很鲜明的一派,因为它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 战国末期,经过激烈的社会变革,封建制国家纷纷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在这种呼声下,学术思想上出现了把各派思想融合为一的杂家,杂家的产生,大体上反映了战国末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

吕不韦 吕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后期著名政治家,担任秦相国十三年,为秦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吕不韦长期卖贵,积累大量家产。但他不满足于大商人的地位,一直在寻找机会,投身政界。   他最出色的一桩买卖就是将曾为赵国人质秦国公子异人立以为太子,并扶上王位,即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封吕不韦为国相,号曰文信侯。秦庄襄王死,秦王嬴政即位,吕不韦被尊为「仲父」,代秦王摄政。  秦王政亲政后,吕不韦被免职。《吕氏春秋》就是他组织门客编写的。

5、农家 农家者流,盖出于家稷之官。播五谷,劝耕桑,以足食。"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  农家者流,盖出于家稷之官。播五谷,劝耕桑,以足食。"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 农家学派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此派注重对农业生产技术、经验之总结。 农家代表人物有许行,楚国人,约与孟子同时代,无著作留传,生平事迹可见于《孟子》一书。生卒年不可考。当时随行学生几十人,颇有影响。

6、小说家 小说家,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是先秦与西汉杂记民间古事的学派。 小说家被归类于古中国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然而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刘歆列九流十家,惟小说家不在九流之列,影响甚小。然而小说家反映了古代平民思想的侧面,却是其它九流学派都无法所能代替的。故有九流十家之说。

变化与扩展 “小说”一词,在春秋战国时代几乎等于上述“小说家”之流的书本,近乎于“杂项”或者“民间不入流的著作”罢了。  “小说”一词,在春秋战国时代几乎等于上述“小说家”之流的书本,近乎于“杂项”或者“民间不入流的著作”罢了。  到明清两代,印刷术发达,各式书籍大量印行。明朝胡应麟将其时的“小说”类书籍,分为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六类,可见当时的“小说”一词,概括了今日的神话、散文、小说、纪录文学等多个文类的书籍。  及至清末民初,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开始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学者基于翻译、分类的需要,将之前被列入“小说”的文字,重新按西方文类观念划分。

7、兵家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不断暴发战争,从事军事的智谋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这一类学者,古称之为兵家。凡论述军事的兵家著作,称为兵书 。 兵家主张运用武力通过战争来达到统一国家的目的。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rangju ),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公孙鞅、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

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将苑》、《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 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

8、医家 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共经历了七百多年。 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主要人物有扁鹊、华佗 、 张仲景、 孙思邈、李时珍、葛洪

扁鹊 扁鹊齐国卢邑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州人,或勃海郡郑人。「扁鹊」并非真名实姓。人们把他和黄帝时的扁鹊相比,并且称呼他「扁鹊先生」。连史书也以扁鹊称呼他。扁鹊原姓秦氏,名越人。生于公元前407年至公元前310年,大约和孔子同时。由於扁鹊是卢人,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卢医」。扁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医学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   扁鹊能够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医学,并能吸取民间的医疗经验,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扁鹊长期在民间行医、走遍齐、赵、卫、郑、秦诸国。   公元前310年,忌妒他贤能的秦太医令李谧(mi )派人在崤(xiao)山设伏,刺杀扁鹊,终年九十七岁。

The End 同学们再见

墨家简介: 墨家创始人是墨翟《淮南子-要略》说:墨子原本是学儒的,但因为不能忍受儒者的繁文缛节,不赞同儒家浪费资财的厚葬之风,长时间地穿丧服守孝不从事生产而减少财富创造,就道不同不足与谋,针对儒家的不足,反对儒家学说而自创了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

墨子对当时贵族生活方式抱有彻底否定的态度,主张“非礼”、“非乐”,与儒家正好相反。墨子反对礼乐是因为礼乐的奢侈,他认为最无用的奢侈是丧葬之礼,故提倡“节葬”。 针对儒家“仁爱‘,提出”兼爱“。儒家认为”仁“是人类内心的自然倾向与自然要求,而墨家的”兼爱’则是“天志”的要求,认为“天志”要求人类过一种平等的生活,也因此提出“非攻”的主张。

他认为个人或家庭绝不能超越大众而奢侈浪费,因而他们以人类最苦的生活即刑徒的生活作为标准,他的楷模即大禹。所以墨家以兼爱为始,而以自苦为极。 墨家的主张似乎走向了一种极端,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这种极端正体现了一种反叛。与儒家一样,墨家也是站在人类的立场,对当时的贵族制度提出抗议,只是儒家温和,墨家激烈。

法家简介:法家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法家分为商鞅学派和以齐国慎到为代表的流派。前者是从儒家分化出来的反对派,后者是从道家分化出来的反对派。后期法家的代表韩非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法家伦理学的共同特征是反对儒墨道三家的观点,既不赞成儒家的道德决定论,也不赞成道家的独善其身说。他们不一般地排斥道德规范,而是认为法制的社会作用高于仁义教化。他们提出“废私立公”说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道家简介: 道家是儒墨两家的反对派,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不是象孔墨两家以“礼”为参照,提出针对性的两种思想态度,而是另辟溪径,从他认为的宇宙本原——道展开思索。 老子认为宇宙出于“道”,大道朴素自然,清净无为而无不为,人应以一种出世的精神回归原始的简朴,顺应自然而反对各种侵害自由的措施,“无为”才能“无不为”。 认为“道”的作用是通过对应的两方面的辨证统一而达到,柔弱与消极有时却比其对立因素更为强大;其学说基本观点是“清净”、“无为”、“善下”、“贵柔”。

由于道家人物多为避世的隐者,他们的学术见解没能象儒墨学派那样及时传播,因此道家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都没能成为“显学”。 老子之后道家分化为两大派,从不同侧面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学说 : 一是以战国中期庄周为代表的老庄学派,庄子继承并发展老子的学说,同时把道家学说从老子的注重救世的政治哲学,引向关注人的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人生哲学。 二是以齐国稷下学派为首的黄老学派。黄老学派与法家合流,容纳了法家的一些思想。

道家学说主张有限度的政府,颂扬内心的解放和自由。为人们指引了一条“到自然去”的道路,使日后中国的诗人和艺术家找到了内心世界的寄托。道家学说为日后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提供了与儒家学说相互补充的退却自保的哲学,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文化人格; 由于老子的经典学说《道德经》的思辨高度抽象,可以作出种种不同的诠释,就给处于无奈境地的无知识民众带来了宗教的联想。道家也因此成为涵盖最广、足以帮助无知识的民众足以解释一切疑难的济世良方,所以在民间道家被改造成宗教,成为灵魂超脱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