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感(H1N1)簡介
流感病毒的歷史 流感病毒A型曾於1918年至1919年在歐洲引起大流行,造成約2000萬人死亡,當時不知是由何病毒所引起,直至英國人 Smith Andenwes及其同事Laidlow從感冒患者分離出流感病毒,並於後來證明為人類流感病源,且其基因型為A型的H1N1流感病毒,於1940年及1947年再又分離出B型及C型流感病毒。
新流感簡述 新流感(H1N1)剛開始稱為豬流感。 其病毒是由流感病毒由禽鳥類傳染至豬隻,再傳染給人,其病毒經過多次感染並經過突變成新的流感病毒種。 目前新流感傳染模式尚未明確,推估應與一般流感傳染方式相似,大都是以飛沫與接觸傳染為主。 新流感是以人傳人的方式進行。 已被衛生署列為第一列法定傳染病。
流感病毒特性 流感病毒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很敏感,等都能迅速破壞其傳染性。 沾有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件,在56攝氏度下加熱30分鐘、60攝氏度下加熱10分鐘,65—70攝氏度下加熱數分鐘,流感病毒即喪失活性。但病毒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在有甘油保護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直射陽光下40—48小時也可滅活該病毒,如果用紫外線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壞其傳染性。紫外線直射可依次破壞其感染力、血凝素活性和神經氨酸酶活性。
人類易受感染病毒 新流感病毒屬A型株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根據其表面蛋白質的不同被分為H1到H15等15種亞型。 流感病毒分類若屬於H1、H2及H3亞型,則人們較易受到感染。
於環境中存活情形 WHO研究指出流感病毒能長期存活在受感染的禽類糞便、水和紙巾中,且在低溫環境中存活時間更久,如在水中於22℃可生存4天,0℃以下生存30天;在冷凍物體中更可無限期生存。
人類感染新流感的症狀 新流感的症狀與人類流感的症狀類似,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酸痛,新流感還會引發腸胃症狀,如拉肚子及嘔吐等症狀。 感染到新流感應依實際狀況就醫,並予以症狀治療,避免引發合併症如嚴重肺炎,易造成感染者死亡之虞。 依目前新流感死亡率約6.7%。
Highly Contagious 當人們打一次噴嚏或一次劇烈的咳嗽,將產生約100萬粒左右的 細微飛沫漂浮於空氣中,其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或其他病原體
新流感潛伏期 感染上新流感病毒,推估潛伏期約為7 天以內。 感染到流感於發燒前1天至發燒後7天於有傳染能力。 一般發病率高、死亡率低;若沒做好症狀治療衍生其他合併症如嚴重肺炎,將大幅提高其死亡率。
流感病毒作用機制
流感病毒作用機制(續) 實驗室內對流感病毒研究,發現病毒使人體的免疫系統出現強烈反應,刺激分泌大量細胞活素。 這些活素原本應該殺死有害細胞,但是因為刺激過大,細胞活素產生過多,反而開始攻擊體內正常細胞,導致多種器官功能失調,嚴重的話會引起類似白血病的病徵,例如心臟衰竭,甚至死亡。 過去醫學界認為,流感病毒本身是造成死亡的原因,但是新的研究卻發現,人體免疫系統對病毒所產生的反應才是關鍵。
WHO對流感之感染時期界定 於剛出現之病毒,對人類沒有太大威脅。 流感病毒開始對人類產生威脅之虞。 流感尚未出現人傳人的可能。 已發現流感人傳人的案例,尚未擴散爆發。 流感人傳人案例急速增加,很有可能發生大規模流行。(WHO已於2009.04.29宣佈提昇警戒等級至等級五) 流感病毒已經爆發大規模流行。
企業應有的警覺 納入企業風險管理(ERM)。 建立疫情通報及防疫作業標準程序。 運用電子化、資訊平台及視訊會議等活動,來維持公司正常運作。 各種應變計畫準備及風險轉移的模擬。 加強員工自我健康管理與衛生習性。 變更製程、隔離或改變管理模式,以減少流行期間之人與人接觸。 人力資源之彈性調整與運用。
醫療院所應有的警覺 全院員工發燒篩檢。 發燒群聚監測。 所有人員接觸病患一律戴手術口罩。 未明原因發燒病患的防護。 督促員工避免接觸禽類,或接觸後加強自我健康管理。 加強全面防護措施及意識。 良好衛生習慣,如洗手、口罩、防護用具。 病患血液體液及排瀉物隔離。
個人預防應該注意事項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 平時要多注意身體,多運動。 提高自身免疫力。 正常作息,保持睡眠充足。 不要擔心,紓解壓力。 流行期間要減少去人群密集及公共場所,避免受到傳染。 避免觸摸可能帶流感病菌污染物件表面。
家庭預防應該注意事項 若有人得到流感疾病,家人會為了保暖,通常將門窗緊閉,這反而增加流感的傳播機會。應保持室內通風,以減少流感病毒通過飛沫傳播之虞。 不要與感染上流感的人,共用毛巾、手帕及飲食用具等。 患有流感疑似症狀,記得要戴上口罩,並到醫院就診確認。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