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2012/03/19 國立大甲高中國文科施佳慧 *下載點: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Advertisements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比較與對照法 (配合四下 課業4 媽媽的變化 外貌描寫、對比).
大學國文選 養生主 授課教師:呂立德.
目錄 個人簡歷 P.2 自傳 P.3 學習歷程 P.4 作者簡介 P.5 庖丁解牛 P.7 作法特色 P.8 課堂學習 P.9
莊子與養生主 生命如何養?.
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1. 老师揭穿了他的谎言,他羞愧得游刃有余。
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1. 老师揭穿了他的谎言,他羞愧得游刃有余。
中国的先秦是一个属于思想家的年代。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庄子是那类耀眼的星座之一。这个枯瘦的老人家像一只下蛋的鸡,趴在大自然的巢穴里勤勉地生产思想的鸡蛋,然后咯咯地叫着“天道自然,养生全身”八个字,向人们传播自己的思想。庄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
庖 丁 解 牛 《庄子·养生主 》 庖,厨师。 丁,人名。 解,分解、分割.
養 生 主 題解‧莊子‧自學書籍 文本.
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
《春曉》.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需要大掃除.
中國文學欣賞- 學生學習檔案 授課老師:吳姝蒨 學生:張容維 學號:9811431036 科系:企業管理1B.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填字遊戲 腳 〈 〉踏〈 〉地 取 〈 〉地〈 〉材 牽 〈 〉腸〈 〉肚 散 〈 〉頭〈 〉髮
命題作文 記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WEBSITE PROPOSAL.
南一版二上第三課 小種子.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否定句 黃勇仁.
經文:出埃及記 3:7-12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聲音地圖.
第九課 買東西 Lesson 9 Shopping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Lesson 8 天氣的用法.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嘉義縣立溪口國民中學 辦理96年度推動自由軟體學校資訊融入教學
太空 Random Slide Show Menu
特別之美 第六單元 特別的行動 1、不可小看我 ①台語唸謠.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班級:資ㄧB 學號: 學生姓名:趙子婷 指導老師:吳姝蒨
11 從我活出你的自己 ﹝聖徒詩歌314首﹞ 34|5‧56‧5|53 33|5‧2#12|3-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重複圖形.
分辨詞性
心靈饗宴 林家儀.
最知心的朋友 The Dearest Friend.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我等候你 We wait for You 走進這裡 Walk in the room
動畫演示 Node規範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像是增加節點、刪除節點、讓節點做一些事、取得第n個節點等等
養生主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問句 黃勇仁.
超越的基督 (一)逼迫當中,信息勉勵(引言).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第十三課 寓言二則】看圖造句 1.靈機一動… 2.沾沾自喜… 3.即使…照樣… 造句小博士 ( )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太空 Random Slide Show Menu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復活的主,宣教的主 Lord of Resurrection Lord of Missions
居家問題小偵探.
約伯:父親的虔敬 伯一1-5 朱世平牧師.
來得自由 約8:32 朱世平牧師.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庖丁解牛 2012/03/19 國立大甲高中國文科施佳慧 *下載點: http://xs3.tcsh.tcc.edu.tw/~fish/100B6L09.ppt

大量的寓言 莊子一書寓言多達二百餘則,無怪乎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說莊子一書「大抵率寓言也」。 莊子一書寓言多達二百餘則,無怪乎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說莊子一書「大抵率寓言也」。 莊子所謂的寓言,義為寄託之言,就是假借別人的話,論說自己的理。 寓言舉例~ 說故事>說道理!

國語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

輸入關鍵字: [典出莊子]、 [語本莊子]、 [語出莊子]…

形象化的哲思 寄生在豬身上的蝨子,自以為生活舒適、安全,卻不知一旦豬被殺了,在火燒豬毛時牠們也會一起被燒得焦黑。 (徐无鬼) 寄生在豬身上的蝨子,自以為生活舒適、安全,卻不知一旦豬被殺了,在火燒豬毛時牠們也會一起被燒得焦黑。 (徐无鬼) 苟且偷安、盲目樂觀的人,讀了蝨子的故事,能不引起深省嗎?

觸蠻相爭 建立在蝸牛左角上的觸氏國與建立在蝸牛右角上的蠻氏國,為了爭奪地盤而打仗,每次都要留下數萬具的屍體,追趕敗兵十五天後才能返回。 (則陽) 蠻、觸之戰的故事,難道不足以使人對統治者為了一己之私而犧牲許多人民的生命,而感到無限的憤慨嗎?

朝三暮四 養猴的人給猴子們發橡子,對牠們說:「早晨給三升,晚上給四升。」猴子們都發怒;於是又說:「那麼早晨給四升,晚上給三升。」猴子們都雀躍不已。 (齊物論) 養猴的人固然狡詐可恨, 然而猴子的愚蠢 不也令人發笑嗎?

莊子就是憑藉著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和精妙的語言,將自己深奧的哲學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蘇東坡讀莊子後說: 「吾昔有見,口未能言,  今見是書,得吾心矣。」

貧困中的莊子   因為無固定職業,祖先也沒留給他豐厚的家產,所以莊子的生活一直相當貧困。莊子究竟窮困潦倒到什麼地步,史書不載,不過從莊子「衣弊(敝)履穿」、「家貧貸粟」可以看出一點蛛絲馬跡。

不屑富貴:吮癰舐痔 莊子雖然窮困,對財富卻視如敝屣。 宋人曹商,奉宋王命令出使秦國。去的時候,只帶幾輛車;回來的時候,由於得到秦王的歡心,帶回一百多輛車。 便向莊子炫耀說:「你住在窮里陋巷,生活困窘,靠織草鞋度日,面黃肌瘦到這個樣子,這是我辦不到的。而我的本領,只要一席話把萬乘之主說得開心了,便可擁有百輛的車乘。」

不屑富貴:吮癰舐痔 莊子回敬說:「聽說秦王有病召請醫生,能治癒他的毒瘡的,可以得到一輛車;用舌頭舐他的痔瘡的,可以得到五輛車。治的病越低下,可以得到的車子也越多。你大概是用舌頭舐痔瘡的吧!否則怎會有那麼多的車子呢?你快走吧!」(列禦寇) 這段諷刺是多麼的辛辣、尖銳!由此可見莊子對那些以無恥手段換來的富貴是多麼深惡痛絕!

視相位如腐鼠 莊子的好友惠施在梁國為相,莊子前去相會。有人在惠施面前挑撥,說莊子這次來梁國,是想取代他的相位。惠施聽後有些恐慌,於是在國內到處搜尋莊子,找了三天三夜。 莊子便主動去見他,並對他說:…

視相位如腐鼠    南方有一種鳥,名叫鵷鶵,牠從南海出發,向北海飛翔。一路上若不是高大的梧桐樹,牠就不棲息;不是純潔竹子的果實,牠就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牠就不喝。這時有隻貓頭鷹揀到一隻腐爛的老鼠,鵷鶵正好飛過,貓頭鷹以為鵷鶵要來搶牠的腐鼠,仰起頭來瞪著鵷鶵叫喊:「嚇!」    現在您想用您的梁國來「嚇」我嗎?(秋水)

視相位如腐鼠 世人眼中尊貴的相位,在莊子看來不過和腐爛的老鼠差不多罷了。 曾做過漆園吏,後來以編草鞋營生。 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順應自然,追求精神逍遙無待。一直過著深居簡出的隱居生活。 和惠施交好。

物質貧窮,但心靈不疲困 由於惠施的介紹,莊子在梁國會見梁惠王。 莊子穿著一身麻衣,衣服上打滿補丁。腳上的鞋子沒有青絲鞋帶,而是用麻帶綑著。 梁惠王見他衣衫襤褸,便問:「先生怎麼這樣疲困啊?」

物質貧窮,但心靈不疲困 莊子回答說:「這是貧窮啊!而不是疲困。士人徒有理想且道德高尚,但卻不能施展才能,這是疲困;衣破鞋爛,這是貧窮,而不是疲困,這就叫生不逢時啊!碰不上聖君賢相,又有什麼辦法呢?」(山木) 當面挖苦君王,大概也只有莊子這樣不羈的個性才敢作敢為啊!

寧可曳尾塗中    楚威王聽說莊子很有才幹,就派兩名使者帶重金聘他當宰相。兩名使者來時,莊子正在濮水旁釣魚,拿著魚竿頭也不回,說:「我聽說楚國有隻神龜,已經死了三千年,國君把牠裝在竹盒裡,用錦布包著,藏在廟堂之上。請問,這隻龜是寧可死了留著一個空龜殼讓人供奉呢?還是願活在爛泥中拖著尾巴呢?」兩位使者說:「牠寧願活在爛泥中拖著尾巴吧!」

寧可曳尾塗中 莊子說:「那麼請回吧!我還是喜歡在爛泥中悠遊自在!」(秋水) 此事後來演化為成語「曳尾塗中」, 比喻自由自在的隱逸生活。

喪妻:鼓盆而歌 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弔喪,看見莊子正蹲在地上、敲著瓦盆唱歌。 惠子說:「你的妻子和你住了一輩子,為你生養兒女,現在老了、死了,你沒有悲傷、哭泣也就算了,竟然還敲著瓦盆唱歌,這不是太過分了嗎?」

喪妻:鼓盆而歌 莊子說:「不是這樣的,你聽我說:我的內人剛死的時候,我何嘗不悲傷呢?只是後來想一想,人本來是沒有生命的,不但沒有生命、連形體都沒有;不但沒有形體,甚至連氣息都沒有。但是在似有若無的變化當中,忽然有了氣息,氣息變化而有形體,形體再變化才有了生命。現在我的內人又變化成死亡,這就像四季運行一樣的自然,她已安息在自然的這個大環境中,如果我還為此悲傷痛哭,不是太不通達命理了嗎?所以我才不哭的啊!」(至樂)

蘭亭集序:一死生、齊彭殤 莊子與骷髏的對話(害怕復活的骷髏) 寒蟬與靈龜

追求自在的莊子 莊周夢蝶(蝶夢莊周) 沒有用的用處: 有用的樹被砍斷(沒有用的樹成為神木) 美好的成為犧牲(不祥者免於犧牲) 怕影子的人

養生主>五則寓言之首>庖丁解牛 養生主:莊子 內篇第三篇,意為「養生之宗主」,即養生之道、養生的要領。 養生主:莊子 內篇第三篇,意為「養生之宗主」,即養生之道、養生的要領。 養生主篇首即提出「緣督以為經」的養生之旨,接下來便舉出「庖丁解牛」、「公文軒見右師」、「澤雉十步一啄」、「秦失弔老聃」、「薪盡火傳」五則寓言故事。原文並無各段標題,為了區別,標題是後人再加上去的。 本文節選自養生主第二章,為養生主中五則寓言之首。

公文軒見右師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天與?其人與?」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人之貌有與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語譯】公文軒見到右師驚訝的說:「這是什麼人呢?為何只有一隻腳呢?是天生就這樣的?還是人為才這樣的?」他說:「是天生的,不是人為的。天一生下來就使只有一隻腳,人的形貌是天所賦與的。所以知道這是天生的,不是人為的。」

一啄一飲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蔪畜乎樊中。 【語譯】水澤裡的野雞走十步才啄一口食,行百步才飲一口水,可是牠不求被養在雞籠裡。養在雞籠雖然精神旺盛,但不安不自在。 鳥類適情於林籟,隨心飲食,逍遙自在。

秦失弔老聃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 「然則弔焉若此,可乎?」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   「然則弔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為至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懸解。」

秦失弔老聃 【語譯】老聃死了,秦失去弔喪,哭號三聲就出來了。   弟子問說:「他不是夫子的朋友嗎?」   秦失說:「是。」   弟子問:「那麼如此這樣子的弔唁,可以嗎?」   秦失說:「可以。剛開始我以為老聃是至人,而現在知道並不是。在我進去弔喪時,有老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兒子;有少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母親。他們之所以這樣的悲傷,一定有不期弔唁而弔唁,不期哭號而哭號者。這是逃避自然背棄世情,忘記我們所稟受的天命,古時候稱這叫作逃遁天理之刑。該來時,老聃應時而生;該去時,老聃順理而逝。安心適時而順應變化以處之,哀樂自然不入於心中,古時候說這是上帝為人解除倒懸。」

薪盡火傳 指(同脂)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莊子 養生主) 【語譯】   用薪柴包裹著油脂去燃燒,火光藉著其他的火燭延續下去了,卻沒有發覺原來的柴薪已經燒完了。 【簡析】   此文認為柴薪的燃盡並不代表能量的耗竭;一如個人形軀的消逝,也不代表精神的死亡。由此可知,莊子心目中的「養生」並不只有保全形軀,而是重在「全性保真」。 後比喻師生授受不絕、傳承綿延不盡,世代相傳。 亦作「薪火相傳」、「薪傳」。

庖丁解牛是講人生觀與處世哲學,主張順應自然以保養身心。 這個寓言故事之前,還有一段總說全篇主題的議論文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殆:疲乏﹑疲困。 【語譯】 我們的生命有限,但知識欲是無窮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窮的知識,會令人困倦!既然如此還要汲汲求知,就真的疲憊不堪了。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全「生」:ㄒㄧㄥˋ,通「性」,指天性。 【語譯】 做世人認為的好事不要有求名之心,做世人認為的惡事也不宜觸犯刑罰。 順應著自然的理路以為常法,就可以保全生命,可以顧全天性,可以保養身體,可以享盡天年。

緣督以為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養生主中的這段議論文字,指出養生最重要是「緣督以為經」,就是說把遵從自然的中道當作順應事物的常法,才能保身、全生、養親、盡年。接著便用庖丁解牛這個寓言故事來說明養生之道即在於「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安常處順](順應自然+清靜無為)

手 庖丁解牛 題目中的關鍵字? 角 牛

   解:是由「牛」、「角」、「刀」組合而成。甲骨文寫作「    」,看起來像是用手解開牛角。金文的寫法「    」和小篆的寫法「    」較為相似,意思都是用刀子分割牛角的意思,所以本義是剖判,後來被引申當作分散的意思。

請想像肢解牛體的畫面? 牛的掙扎慘叫 血腥 凌亂 莊子的描寫: 動作平穩 像舞蹈 符合樂曲節奏

~答前問~ 以[牛]=>比喻[ ]。 以[刀]=>比喻[ ]。 以[技經肯綮] =>比喻[ ]。 以[折、割] => 比喻[ ]。 以[牛]=>比喻[   ]。 以[刀]=>比喻[   ]。 以[技經肯綮] =>比喻[          ]。 以[折、割] => 比喻[            ]。 以[遊刃有餘] => 比喻[            ]。 以[善刀而藏之] =>比喻[          ]。

描寫庖丁解牛的場面。 他的動作不僅熟練,而且充滿節奏感。 將解牛的血腥場面,巧妙地鋪敘成律動優美的畫面,極富文學藝術之美。 第一段: 描寫庖丁解牛的場面。 他的動作不僅熟練,而且充滿節奏感。 將解牛的血腥場面,巧妙地鋪敘成律動優美的畫面,極富文學藝術之美。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莊子不說「宰牛」、不說「殺牛」, 偏說「解牛」, 這已將「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的無為妙道隱含其中了。 為:介詞,替、給。 解牛:(分解牛的肢體) 莊子不說「宰牛」、不說「殺牛」, 偏說「解牛」, 這已將「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的無為妙道隱含其中了。

手之所觸,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應是[凌亂淒厲]的屠宰畫面,卻是[整齊協調]的句型。 描寫[ 肢體動作安定有序]。 履:(踩) 排比+類疊

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以誇張筆法描述解牛過程, 動作合於桑林之舞(節奏), 聲響合於經首之會(旋律)。 可知其技藝之精熟高妙 狀聲詞:砉然<騞然(更大聲)。 砉然:用以形容破裂聲、折斷聲(如:其杵砉然有聲)、 開啟聲(如:屋門砉然已闢)、高呼聲(如:砉然一叫)等。 響然:聲音響亮的樣子。 乃:(而且) 類疊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桑林舞是商湯時用以祈雨的舞曲,依左傳 襄公十年的記載,其舞姿、聲音比較威武、恐怖,但有章有法。我們看庖丁解牛的動作姿勢威武而有章法,進刀的聲音俐落而有節奏,這不正與桑林樂舞十分相似嗎? 經首(咸池)相傳是在仲春(二月)播種時演奏,它的主題是補穀養生,又據莊子 天運所載,咸池樂曲開始「驚之以雷霆」,接著是「順之以天理」、「應之以自德」,剛柔並濟,波瀾起伏,而庖丁解牛的整體聲勢、風格,正與咸池若合符節,完全順應「養生之宗主」。

第二段: 記文惠君的發問, 引出下文庖丁的經驗談。

文惠君曰: 「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莊子重的是「道」, 文惠君讚嘆的是「技」,境界不同。 [嘻]與[哉]表[讚賞之語氣]。 疑問:[蓋=盍=何]

記庖丁的宏論。 先總說「所好者道」, 然後談多年解牛的經歷和感受。 第三段: 記庖丁的宏論。 先總說「所好者道」, 然後談多年解牛的經歷和感受。

本段為全文主旨,作者以四組比較清楚交代了悟道的過程及心態變化: (1)技 →道。 (2)所見無非牛 →未嘗見全牛 →官止神行。 (3)族庖月更刀 →良庖歲更刀 →庖丁十九年刀刃若新發於硎。 (4)動刀甚微→提刀而立→善刀而藏。

又有兩組對比深化了作品的寓意。 (1)庖丁初學解牛,三年後解牛與今日解牛的縱向對比,說明勤學苦練、反覆實踐,才掌握解牛之「道」。 (2)族庖、良庖與庖丁的橫向對比, 說明「有道」與「無道」的極大差異。

縱向對比 橫向對比 無道 無 道 道>技 始解牛時 所見無非牛者 三年之後 未見全牛 方今之時 官止神行 族庖 月更刀 良庖 歲更刀 庖丁 十九年矣 縱向對比 無 道 道>技 橫向對比

庖丁釋刀對曰:「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釋:(放下) 對:(回答) 道:(事物的原理、規律) 以[技]喻[道]: [技]<[道]。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所見無非牛者=所見皆牛 [無非=皆] 未嘗見全牛=見非全牛=見牛的結構 對比: 所見←→未嘗見 無非←→全 整隻牛 牛的分解部位

所見無非牛者

未嘗見全牛也

方今之時, 方今:(當今、現在。方,當) 層遞:始<三年後<方今 映襯: 所見無非牛<未嘗見全牛 以目視牛<不以目視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官知止而神欲行。 憑感覺~ 從心所欲 官知止,是承上文「不以目視」而言。 神欲行,是承上文「以神遇」而言。 以:(用) 遇:(會合,此處有接觸之意) 行:操、作,特指順著筋骨間隙而行。 官知止,是承上文「不以目視」而言。 神欲行,是承上文「以神遇」而言。 其實「官知」是「神欲」的基礎, 但熟練後則心神活動領導操作。 庖丁自述解牛的最高境界 —官止神行(技藝純熟,得心應手) 映襯

依乎天理,批大郤, 導大窾,因其固然, 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省略主詞為:「刀」。 依:順著。 導:順著。 因:依照。 「郤」從「邑」部,與從「卩」部的「卻」字易混淆。 此為解牛之道,比喻處世、養生當掌握規律,順應自然,與世無忤

依乎天理,批大郤, 導大窾,因其固然, 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牛在哪裡?(找出牛體組織的辭彙) 天理、固然、技經肯綮、大軱。 刀的運行: 依(順著)、導(順著)、因(順著)。 刀在哪裡運行? 大郤、大窾=牛體內的縫隙孔竅。

依乎天理,批大郤, 導大窾,因其固然, 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句型: 未嘗…而況… Q:刀有碰到牛嗎? 「解」牛的動詞:「批」 批於「大郤」, 終究沒有碰到牛! 「大」字誇飾, 筋骨間隙不「大」。

良庖歲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 喻不知處世之道(因其固然)的人, 將徒然耗損形神、毀生傷身 (以解牛之刀喻人身)。 層遞: 更:更換、替換。 折:同「斫ㄓㄨㄛˊ」,砍。 喻不知處世之道(因其固然)的人, 將徒然耗損形神、毀生傷身 (以解牛之刀喻人身)。 層遞: 族庖<良庖<庖丁 月 <歲 <十九年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所解數千牛矣, 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新發於硎」 也作「新硎初試」(初次使用剛磨好的刀), 比喻初任事者的鋒芒銳利,或比喻初露鋒芒。 另一說指「剛從鑄造刀劍的模子中拿出來」。 硎: (1)通「型」,鑄造刀劍的模子。 (2)同「砥、礪」,磨刀石。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 以無厚入有間, 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間:空隙,與上文的「郤、窾」相同。 其:(指骨節間的空隙) 游:運行。 刃游於骨節間恢恢乎有餘地。 比喻處世、養生當守中順理、避實就虛,使是非矛盾不涉其身 誇飾:刀必有厚,節間不足納刀。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 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 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此處「族」字,義同上文的「肯綮」。 「吾見其難為」的「為」,是動詞用法; 意思是「做」、「行」,引申有「治理」、「處理」的意思,「難為」即「難以處理」、「難辦」,也就是「難以下刀」。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 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 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之=族 之=族 之=族 「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裡的「為」,亦屬於表示原因的介詞,常出現在謂語中心成分(主要是述語或表語)之前,可譯為「由於」、「因為」。 「為」的原因介詞賓語如果是代詞「之」,可以省略。此處即是省略。 排比:[為]。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 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 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庖丁 牛體 牛體 養生遇艱難之處,必須小心戒慎、精神專注,待難關已過,全部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動刀甚微<提刀而立<善刀藏之。 映襯: [怵然為戒…動刀甚微]:一連串的謹慎貌 [謋然已解]:一句話就瓦解 狀聲詞:謋燃=騞然=砉然。 輕易達成

提刀而立, 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自信滿意 類疊:[為之]。 躊躇滿志:形容心滿意足的樣子。 躊躇,隨意移動腳步,從容自得的樣子。 「躊躇」詞義會隨上下文而不同,如:「躊躇審顧」的「躊躇」,即解釋為「猶豫不決」或「徘徊不進」。 「為之四顧」與「為之躊躇滿志」的「為」皆是表示原因的介詞。 類疊:[為之]。

善刀而藏之。」 珍藏隱退 善=繕。[動] 藏之:(指把刀放入鞘中) 之=刀。[代] 善刀而藏: 後用以比喻適可而止,懷才退隱。 可說是「新發於硎」的相反詞。

藉文惠君所領悟, 點出本文的主題 ——養生之道在於順乎自然。 第四段: 藉文惠君所領悟, 點出本文的主題 ——養生之道在於順乎自然。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文惠君領悟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養生之道 由第二段「技」的「善哉」到第四段「養生之道」的「善哉」,莊子點撥世人從現實世界提升到藝術境界。

~答前問~ 社會 以[牛]=>比喻[ ]。 以[刀]=>比喻[ ]。 以[技經肯綮] =>比喻[ ]。 個人 以[牛]=>比喻[   ]。 以[刀]=>比喻[   ]。 以[技經肯綮] =>比喻[          ]。 以[折、割] => 比喻[            ]。 以[遊刃有餘] => 比喻[            ]。 以[善刀而藏之] =>比喻[          ]。 個人 社會生活中的矛盾困難  個人與社會的衝突耗損  個人在社會中從容自在  謹慎內斂的處事態度

庖丁解牛的經驗,就是悟道的經驗。 (始…三年之後…方今之時…) 其由生至熟,由熟至巧的解牛技術,是告訴我們通過反覆實踐,才能認識和掌握事物的規律,進一步還應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謹慎從事,直到事情完成,達到理想效果。

無論自然或社會,都各有其規律存在,我們應該洞察客觀環境的規律,不用自身去折生活中的「技經肯綮」,砍「大軱」,讓那些規律成為自身的「引導」,而非「窒礙」,更不能任其「挫傷」。

(1)庖丁解牛—喻技藝純熟高妙,或喻做事爽快俐落。 (2)游刃有餘/恢恢有餘 —運轉刀刃還有餘地。形容技藝純熟,得心應手,或比喻做事有經驗,能力綽綽有餘。 (3)目無全牛—形容技藝達到極純熟的境界,也用以形容辦事精明熟練。 。 (4)官止神行 —是形容對事物有透澈了解,或技藝純熟,得心應手。 (5)依乎天理—依照牛體天然的經絡與肌肉的紋路。喻順應自然。

(6)批郤導窾—刀子切入牛體筋骨間的空隙。比喻處理事情能在關鍵處下手,因而順利解決。 (7)切中肯綮/動中窾要 —比喻能確切掌握事物的關鍵。通常縮語為「中肯」,指言論擊中要害或恰到好處。 (8)如土委地—像泥土散置地上。原是強調毫無痕跡,後有用以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決。 (9)善刀而藏—比喻自斂才能而不外炫。 (10)怵然為戒—小心謹慎,提高警覺。 (11)躊躇滿志—形容心滿意足的樣子。

蔡琴/順應著 真荒唐 真荒唐 去設計未來的每一刻 去設計如何說如何做 累死才發現 沒人聽你的 順應著 順應著 風向不是你能設計的 真荒唐 真荒唐  去設計未來的每一刻 去設計如何說如何做  累死才發現 沒人聽你的 順應著 順應著  風向不是你能設計的 也許航線不是筆直的  但最後總能到達的 快快樂樂 順應著生活 時時刻刻 明白你想要的 從從容容 誰也不強迫 笑著走著 忽然和你愛的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