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引起的的一种慢性的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英为缩写是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受HIV感染而未发病的人称作HIV感染者。HIV进入人体后,长时间侵犯肌体免疫系统,当免疫系统损害到一定程度后,临床上逐步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就可诊断为AIDS病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Advertisements

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 北京大学红十字会 姓名: 同伴教育原则 中立 非评判的态度.
青春期教育 知识讲座 (二). 专题网页: 飘动的红丝带 —— 青少年与艾滋病专 题网 预防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离我们还有多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艾滋病.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Stop AIDS , Keep the Promise 12 月 1 日爱滋病日 AIDS !红丝带!
张庆 李凤霞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 中等职业学校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体育基础知识讲授教案 课题名称:艾滋病的传播. 教学目标: 学生明确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了 解日常生活中那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病 毒。
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 艾滋病 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 一、 临床表现 (一)急性感染 部分病人感染后 2 - 6 周,可出现急性感染,有发热、 出汗、头痛、咽痛,关节肌肉疼痛、不适、厌食、恶心等,持续 3 - 14 天,然后进入无症状期。 (二)无症状感染 持续 1.
调查表 你知道哪些疾病 ? 能传染的请打勾. 禽流感 患禽流感死去的鸟类 思考 : 1 、你们知道禽流感是由什 么引起的吗? 2 2 、人们为什么谈禽色变呢? (病毒)
世界艾滋病日 东铁营一中 World Aids Day. 河南检验检疫 行动起来 向 “ 零 ” 艾滋迈进 Getting to Zero 2013 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 —— 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1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第十九章 Chapter 19 贵阳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第二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 1 第一节 典型案例 2 3 第三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防范对策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Page  2 Is AIDS far away from us? 新增 7400/day  其中 3300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艾滋病知识讲座 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序言 艾滋病和性病的流行已成为全球很多国家的公共卫生与社 会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 世界上每天约有 100 多万 人感染一种性病, 每年约有 4 亿新病例. 自 1985 年我国报告 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 疫情逐渐扩散蔓延. 截止 2005 年 12.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女性生殖器官 輸卵管 子 宮子 宮 卵巢 子宮頸. 男性生殖器官 陰莖 包皮 陰囊 輸精管 尿道 睪丸.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 预防艾滋 人人有责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 “ 获得性免疫 缺陷综合症 ” (英文缩写 AIDS ), 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 传染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 逐渐破坏人体的正常免疫系统, 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 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
艾滋病是英文名称 AIDS 的译音, 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 合征, 缩写为 AIDS. 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无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状 态或综合症状。 人不会死于艾滋病,而是会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离开人体,如果暴露在空气中, 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
艾 滋 病艾 滋 病 林伟. 2 世界艾滋病日 1 月 1 日 0211 主题 Getting to zero 行动起来,向 “ 零 ” 艾滋迈进.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患者没钱上医院治疗 儿子死于艾滋病, 留下一个孙子也 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 无锡市卫生科技进社区健康科普讲坛课件无锡市卫生科技进社区健康科普讲坛课件 演讲人简介.
血液肿瘤 金娟 在没有有效 的艾滋病疫苗 的情况下, 了解 和掌握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 避免有可能导 致艾滋病的行 为是预防艾滋 病的有效方法。
艾滋病知识 北京理工大学医院.
艾滋病的预防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病的预防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 瑞昌市疾控中心 徐奎荣.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A I D S.
珍爱生命 预防艾滋病 ——学校健康教育课题 大钟中学.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青 春 红 丝 带 安庆市疾控中心 宜秀区疾控中心.
关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专题讲座.
预防艾滋 关爱生命 医护学院 郭君民.
艾滋病性病 基本知识.
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 公共卫生问题 社会问题.
艾滋病的预防知识 ————新甸卫生院.
1170 第三組 組員: 2號 王奕翔 14號 趙聿訢 20號 鄭廷彥 22號 鄭建澤 23號 鄭凱睿 36號 魏翊庭 37號 羅敏睿
了解艾滋病 远离艾滋病 三峡初中 2014年12月1日.
敦煌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办公室 敦煌市教育局
肺结核.
预防艾滋病 关注生命健康 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莉 医学课件.
愛滋病防治暨反毒宣導 梧棲區 衛生所.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走向陽光關懷愛滋 Mr. David.
世界艾滋病日 World Aids Day 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 抚州广播电视大学宣.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艾滋病与教育.
糖尿病流行病学.
艾滋病防治知识 南京工程学院门诊部 2017/9/92009-4-28.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社会共同参与 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 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6年12月1日.
内容 艾滋病流行概况 全球 中国 云南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相关危险行为 艾滋病检测基本知识 艾滋病治疗基本知识 报告时间:120分钟.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艾滋病的传播.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 知识讲座 忠门镇中心卫生院 2015年12月.
艾滋病基本知识与防治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陆焯平.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艾滋病的预防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认识艾滋病.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引起的的一种慢性的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英为缩写是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受HIV感染而未发病的人称作HIV感染者。HIV进入人体后,长时间侵犯肌体免疫系统,当免疫系统损害到一定程度后,临床上逐步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就可诊断为AIDS病人。 面对死于艾滋病的亲人无可奈何 津巴布韦6岁艾滋病患儿目光震撼人心

艾滋病病毒(1) 艾滋病病毒(HIV )是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H即Human意为人类,I即Immunodeficiency意为免疫缺陷,V即Virus-病毒。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CD4+T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并发各种疾病导致死亡。 T细胞表面附着的HIV病毒(蓝色) 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2) HI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因此HIV不会借助空气、水或食物进行传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 HIV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 急性感染期(窗口期) 潜伏期 艾滋病前期 典型的艾滋病期 指的是HIV侵袭人体后2-6周。由于病毒对机体的刺激有一个过程,此时无任何症状,有些人可表现为较轻微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症状,常易被忽略。从6周到3个月方可查到HIV抗体。 潜伏期 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短则数月,最长报道19年,现在认为是2-10年。此期感染者又称HIV携带者,HIV抗体阳性率几乎达100%。 艾滋病前期 是指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机会性感染的症状和体征的一段时间。 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HIV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各种组织器官损害,直至死亡。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AIDS的流行—全球性的挑战 2005年11月21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表2005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有500万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有关的疾病,其中儿童为50万。目前世界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4030万,是历史最高水平。报告指出,东欧、中亚和东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增长速度令人关注。从全球范围内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仍然是艾滋病肆虐最严重的地方。   中国现在所处的位置 世界范围艾滋病感染率 1980-2010年艾滋病毒感染者/病人数量变化

艾滋病—南部非洲不能承受之痛 只有全球人口 10%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有280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占全球总数的 70%。该地区有7个国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超过17%,有的国家超过35%,在艾滋病肆虐的国家,这一数字甚至达到50%至60%,人均寿命只达40岁。在艾滋病流行严重的国家,生产力已经下降了50%,该组织预测,到2020年,这些国家的生产力还将继续下降25%。

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近年我国艾滋病传播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05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累计已达65万人。据预测: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10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超过1000万人。专家表示,艾滋病实际报告数约为官方预测数的百分之十,这表明仍有百分之九十的感染者潜伏在“冰山”下,至今未浮出水面,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 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处于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2位。而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中国已经处于艾滋病暴发流行的前沿,疫情处在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

你知道吗? 也许下一个艾滋病人就是你 艾滋病的触角已遍布我国各地 自1985年中国境内发现第一例艾滋病起,短短的二十年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增长了几十万倍,并且仍在以1、2、4、8、16的几何级数疯狂的增长着…… 100万!这意味着每1300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HIV感染者,如不加任何控制,10年后,每130人中就会有一个是HIV感染者! 艾滋病的触角已遍布我国各地

艾滋病传播途径与感染比例 血液传播--是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比例最高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是世界上艾滋病病毒感染比例最高的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途径的高危危险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非法采血点卖血。 2005年我国吸毒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28.8万人,占44.3%.;既往有偿采供血、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9万人,约占10.7%。 性接触传播--是世界上艾滋病病毒感染比例最高的传播途径 经血液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和病人占5%-10%;经性接触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和病人占70%-80%;母婴感染约为20%-30%。

了解AIDS的常识-艾滋病不再可怕 让我们了解艾滋病预防常识并告诉其他人 艾滋病传播的三种途径  性接触传播 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全世界约有3/4的艾滋病病毒传播是通过性交进行的,其中又约有3/4是通过异性性交传播,1/4通过男男之间的性关系传播。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感染最直接的途径。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 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静脉注射毒品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一名乌干达妇女带着18个月大的孩子接受检查。这名30岁的妇女当天刚刚被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她的丈夫目前也染病在家。

HIV感染者的体液和分泌物 HIV传播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1)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2)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给他人; (3)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人体内。

AIDS尚无特效药和疫苗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迅速变异能力,这种迅速变异能力给目前特效药和疫苗研制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艾滋病的治疗尚无满意的方法,有关治疗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西药治疗:抗HIV药物叠氮胸苷:是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HIV复制,本药已经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首先批准用于临床。我国的国产药已经上市。 中药治疗:可用紫花地丁、丹参、人参、黄芪、熟地等。 免疫调节剂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复制和免疫调节作用。 鸡尾酒疗法:华人医生何大一发明了治疗艾滋病的著名的“鸡尾酒疗法”,该疗法把蛋白酶抑制剂与多种抗病毒的药物混合使用,从而使艾滋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痛苦的艾滋病人 艾滋病:恶性淋巴瘤 艾滋病:恶性淋巴瘤 鹅口疮/真菌性口炎 艾滋病:Kaposi肉瘤 艾滋病 病人的面部肉样瘤 AIDS:消瘦 艾滋病:恶性淋巴瘤 艾滋病:恶性淋巴瘤 鹅口疮/真菌性口炎

艾滋病会拖跨国民经济! 艾滋病会亡国!!

中国地图上已经没有被艾滋病 遗漏的省份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 3大特点: 中国的一些艾滋病监测人员起初的习惯是,哪一个地区出现艾滋病感染者,就在地图上那一部分打上红点;2000年,这项工作停止了:中国地图上已 经没有被艾滋病遗漏的省份。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 3大特点: (1)递增速度每年大于30%; (2)发病死亡高峰已经出现; (3)高危行为的人数增加。 2005年7月,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农民工和大学生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相对较容易成为受害者。大学生怎么成了艾滋病高风险人群?过度开放的性观念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因素。

如何预防艾滋病---控制传播途径最为重要 安全性行为,控制性传播 忠实于自己的配偶,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做好性病防治工作。 控制血液传播 建立安全的供血系统,做好血液筛查工作,减少非必须性输血,做好血液制品筛选工作。 控制医源性/生活传播 控制医源性感染,日常生活避免共用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牙钻、指甲钳、剃须刀、纹身针、穿耳针等。 严格禁毒 切断母婴传播途径 对爱人忠贞 正确使用安全套 用清洁的针具 十年前,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许多农民以卖血为业,血头们为了牟取暴利,采血不择手段,草菅人命,导致今天艾滋病在这一地区大规模爆发。 贫困的艾滋病家庭 患者没钱上医院治疗

温家宝总理看望正在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反映了政府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和与艾滋病做斗争的决心 红丝带行动 红丝带是艾滋病防治的象征,它象征着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毒与艾滋病联合规划署确定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艾滋病患者不是我们的敌人艾滋病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抵抗艾滋病 虽然艾滋病毒可以破坏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它却无法突破全社会筑起的免疫系统 温家宝总理看望正在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反映了政府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和与艾滋病做斗争的决心 也许,伸出手,就是一个生命的复萌。支持他们,也是支持我们的明天

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 高耀洁,77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退休教授。 1996年始,她自费印刷“防艾”宣传品,给艾滋病人送医送药,救助“艾滋孤儿”。2001年5月,全球卫生理事会将“乔纳森·曼恩健康与人权奖”颁予高耀洁,旨在表彰她“提高公众健康,防止艾滋病所做出的贡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高耀洁是“一位在中国农村从事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的女性活动家”。 2002年8月 ,高耀洁获亚洲拉蒙·麦格塞“公共服务奖”。2003年,被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等媒体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年度人物”。

国家制定的“四免一关怀”政策 “四免一关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艾滋病防治最有力的政策措施。“四免一关怀”中的“四免”分别是: (1)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区(科)的综合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 (2)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等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3)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由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及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开展艾滋病遗孤的心理康复,为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一关怀”――指的是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

预防艾滋病教育是关键 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预防艾滋病教育是关键 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在现阶段,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通过教育来规范和改变人们的行为。通过规范行为,来阻断艾滋病病毒经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教育正是帮助社会公众了解掌握预防艾滋病科学知识,提高认识、转变态度的唯一办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艾滋病防治是关系到我中华民族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党政领导需要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