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的各种反射 1、 脊髓水平反射: 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挺伸反射、交叉伸展反射、躯干侧弯反射、手握持反射、足底握持反射、踏台反射、自动步行、磁石反射。 2、 脑干水平反射: 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
3、 中脑水平反射: 包括颈调整反射、身体对身体的矫正反应、作用于头的身体的矫正反应、身体对身体的矫正反应。 4、 脑质水平反射: 包括仰卧位倾斜反应、俯卧为倾斜反应、膝手位平衡反应、立位平衡反应、保护性伸展(降落伞反应)、坐位保护性伸展、跨步反应、足背屈反应。 5、 脑瘫的异常姿势反射: 包括阳性支持反射、交叉伸展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
神经发育学治疗手技
治疗目标 1、 尽最大努力通过操作手技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小儿体验到正常姿势及正常运动模式。 1、 尽最大努力通过操作手技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小儿体验到正常姿势及正常运动模式。 2、 要特别关注:运动模式的质量,特别是头部及肩胛带姿势的序列调整及控制:运动模式的最佳统合和协调。 3、 抑制异常运动及姿势反射(原始反射),促通或诱发正常姿势反应(竖直反应及平衡反应)。 4、 训练士要指导家属在家庭进行管理和训练,使训练治疗不间断,有连续性。
一、治疗原理
1、 运动模式的协调: 治疗的主要内容不是针对肌肉的瘫痪,而是针对运动的障碍和丧失。 企图强化和伸张每个肌肉的做法,不是真正意义的治疗。 1、 运动模式的协调: 治疗的主要内容不是针对肌肉的瘫痪,而是针对运动的障碍和丧失。 企图强化和伸张每个肌肉的做法,不是真正意义的治疗。 只有通过运动模式的学习,才能学习新的精细运动,而不是使每个肌肉活化。 关键是运动模式的协调及其相伴随的姿势的协调。这就是高层次的统合。
2、运动、姿势及姿势肌张力的相关 运动是伴随姿势而存在的,是个动态过程;姿势先行于运动,而又促通运动;运动只不过是变化着的姿势。 只有在姿势肌张力强度及分布正常时才能有正常姿势及正常运动。正常姿势与正常姿势肌张力是正常运动的基础。 治疗是利用运动、姿势及姿势肌张力的这种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通过校正某种机能来改变其他机能,使之向好的方向,正常化的方向变化。
3、自律运动及随意运动 姿势及肌张力的适宜及平衡的维持,正常时是由皮层下中枢统合,是自律性的。皮层中枢通过这一机制为有意图(意识)的运动行动进行规划,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及学习等功能活动。 随意运动模式的基础是竖直反应、平衡反应及保护性反应等这样的自律性姿势反应。宫内出现的早期运动模式也是自律性姿势反应。 治疗的目标是确切地诱发这些自律性反应。自律水平的功能活动优点在于能够减轻在治疗中做过度的努力所发生的许多紧张状态。即使得不到患儿的配合或在精神机能低下时也有效,适于乳幼儿。
4、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 学习新的运动机能必须是主动的。只做被动运动是不可取的,难以学到新的运动模式。 只有主动运动才说明这一运动机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了回路。 介助必须是最适水平或最小程度。避免小儿由于精神压力及过度努力引起异常反应。 竖直反应及平衡反应等自律性运动反应,应在下意识水平被诱发出来。
5、运动模式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竞争 运动模式的竞争原则是大脑的特性。正常发育时原始反射在竖直反应出现时逐渐消失,平衡反应出现后,竖直反应被平衡反应所统合,形成较成熟的自律性反应。 脑瘫儿,紧张性反射等原始反射占优势,使竖直反应及平衡反应得不到发育。 治疗时,也要避免一种运动及姿势模式长期占优势而影响相关的姿势及运动的发育。
6、通过感觉传入控制来促通或抑制姿势反应 适当的控制感觉传入,间接地控制运动传出,使出现比较正常的感觉反馈,建立正常的自律性反应,进而有效地学习随意运动。 感觉传入,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统合,至运动传出,形成回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性之一,是反复的感觉传入至运动传出在中枢容易形成回路。根据运动传出的反应来调节和控制感觉传入。这需要信号重复输入过程。 通过控制感觉传入来促通正常的姿势反应,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应。
二、训练治疗的总原则
1、自我身体形象的感知和校正 运动的质量及新的运动精细性的学习,依赖于以前的感觉运动体验及自身形象的认知。自身形象的感知是正常发育的前提。不首先认知自我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其相互关系,就很难认知自我的空间位置(上下、左右、前后等)。如,只有得到俯卧位及仰卧位体重的大部分负荷到头部及上部躯干,乳儿才能使控制头及上部躯干的能力得以发育。
2、治疗刺激的阶段化 尽管发育是连续性的,但也有明显的阶段性。如,竖头、翻身、坐、爬、抓站、独站、步行等。 训练士不应同时给予多种质和量的粗暴的刺激,而应在训练中根据发育的状况给予最关键的治疗(关键点)。但要避免一种模式占优势,在保持阶段化的同时调整运动模使其多样化,使其体验各种姿势及运动模式。但是,刺激的阶段化必须是连续的。很难想象,一个连竖头都不能的小儿就去训练立位平衡,这是不科学的。一个有下肢适当支持能力的小儿,训练立位平衡是可能的。
3、运动的构成要素 复杂的精细运动是以发育早期获得的比较单纯的运动构成要素为基础,这就是精细运动的前阶段。 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细运动前阶段有头部及躯干的竖直;躯干、肩胛带及骨盆等近侧部的稳定性。 训练时也不是把机能性动作及完成发育指标为重点,而是把自律运动及随意运动做所必需的姿势基础及平衡运动反应作为治疗目标。如,坐位发育,必须进行屈曲与伸展的适当统合(矢状面)、两栖类反应(冠状面)、躯干回旋(水平面)、降落伞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及坐位平衡等诸多运动构成要素的训练,才能使坐位发育完善和稳定。
4、动的治疗及静的治疗 促通竖直反应及平衡反应是治疗的主要目标,这都是通过移动体重或改变姿势而诱发,因此,治疗不应是静止的,而必须是动态的。要把体重移动作为诱发姿势反应的手段。 如仰卧位让小儿从地板上抬起下肢及骨盆(腹部屈曲肌收缩),并左右摇动身体,就会使伸肌群得到伸展(统合)。 要从小范围活动开始,逐渐增大运动范围。 静止的,固定于一种姿势常常造成关节的挛缩(继发性改变)。
5、个别治疗和训练 发育即使是偏离正常轨道一点点,有时也会成为以后发育阶段高级复杂精细运动的阻碍因素,难以拉回到正常发育轨道,因此,要早期治疗。 在实施治疗计划进行操作治疗时必须考虑个体差,要有针对性。小儿对刺激的反应及对各种操作的应答,可因基本姿势肌张力的不同而有相当大的差异。 游戏及活动在一部分小儿引起过度兴奋,肌张力增强,要注意。 运动的速度及节律影响着肌张力。做非常缓慢的运动会是异常模式固定下来;张力过强的小儿,快速的运动不能为姿势调整提供充足的时间。 重力方向对姿势肌张力也有影响。低张力的小儿,重力下沉,瘫到地板上,不能为姿势肌张力的改善提供机会,最好直立位,一点点支持就能活动;张力强的小儿,直立位会更不稳定,使身体更加僵硬。 关节接近、轻叩及振动等特殊手技能大大提高肌张力,所以适用于肌张力低下者。
6、通过操作手技引发运动动作 触摸刺激要适宜,不可过分加压。 不要过紧抱孩子。 对手掌及所有手指加压可使从指尖开始的局部牵拉和加压引起的疼痛消失。 操作手法要灵活,进行微细调解,以诱发最适反应。 单一关键点确切加压是所期望的。躯干、肩胛带及骨盆带等中枢部的关键点对运动模式影响最大(Vojta法) 经常变换手放置的位置,从一点跳到另一点上,会成为粗暴的刺激使小儿感觉混乱,不能耐受。 通过体重移动来促通竖直反应及平衡反应。
三、治疗手段
治疗手段 1、头的控制 2、躯干的控制 3、翻身基俯爬 4、用上肢支持体重 5、上肢的保护性伸展 6、四爬移动 7、立位及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