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basophilic granulocyte segmented sorm)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血液检查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及抗凝 ( 一 ) 毛细血管采血 ( 二 ) 静脉采血 ( 三 ) 常用抗凝剂 1. 肝素 2. 柠檬酸钠.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PS: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MALT )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 and Cell different count (DC)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and Cell different count (DC) 五、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 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and Cell different count (DC)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 一. 概述 ( 一 ) 血液的组成 血浆 0.55 有形成分 0.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第四章 血液 基本内容: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鉴 别 血液( blood )是流动在心血管内的红色粘稠状液体,由血 浆和血细胞组成。习惯上将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血细胞,将血 细胞和血小板称为血液的有形成分,血浆是血液的细胞间质。 当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解状.
第二节 结缔组织 血液 基本内容: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鉴别 血液( blood )是流动在心血管内的红色粘稠状液体,由血 浆和血细胞组成。习惯上将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血细胞,将血细 胞和血小板称为血液的有形成分,血浆是血液的细胞间质。 当血液流出血管时,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解状态.
粒细胞形态. 粒细胞发育顺序: 原粒 原粒 早幼粒 早幼粒 中幼粒 中幼粒 晚幼粒 晚幼粒 杆状核 杆状核 分叶核 分叶核 血液 血液 组织 组织.
七、血液及血细胞发生. (一)血液 (blood) 红色液体,由血浆和血细胞构 成,成人血量为 4000—5000 毫 升,占体重的 7—8% 。
第六章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Chapter 6 Blood and Hemopoiesis 主讲人 肖家祯.
第 4 章 血液、淋巴和 血发生 组织学与胚胎学 血浆 白 C 血小板 红C红C红C红C 血液的组成 血液 血浆 血浆 血 C 血 C 红 C 白 C 血小板 水( 90% ) 其它.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一、血液( blood ) 血液 血浆(细胞间质)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酶 血浆蛋白、脂滴、酶 无机盐、激素等.
血液检查 ( 下 ). 二. 白细胞计数和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起源、发育阶段 干细胞 祖细胞 前体细胞 成熟细胞.
教学目标  慢粒、慢淋的血象和骨髓象特征  慢粒、慢淋的临床表现. 概述 慢性白血病 定义 慢粒 慢淋 血象 骨髓象 临床表现 诊断.
血液与造血系统组织. Slide No:8 Material: human blood Method: Giemsa staining.
血 液 blood. 血液 (blood) 红细胞 ( erythrocyte ) 血细胞 白细胞 ( leukocyte ) 血液 血小板 ( blood platelet ) 水 血浆(细胞间质) 血浆蛋白,糖,维 生素, 激素, 代谢产物及无机盐等.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P36 临床检验基础教研室 程杨艳. 嗜酸粒细胞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 ,为髓系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嗜酸粒细 胞祖细胞( CFU-EO )所产生。 功能: ( 1 )微弱的吞噬作用,基本无杀菌力; ( 2 )主要作用是限制过敏反应的作用: ①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②吞噬其释放颗粒;
Morphology of Myeloid System 目的 : 掌握各个阶段粒细胞的形态特点 及镜下识别 报告 : 画出各阶段粒细胞并描述其特点.
急性粒 - 单核细胞白血病( M4 ) 按粒系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四种类型 : ( 1 ) M4a :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 核和单核细胞 ≥20% (非红系细胞)。 ( 2 ) M4b :原、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 幼粒细胞> 20% (非红系细胞)。 ( 3 ) M4c.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四、血细胞比容测定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Ht,HCT 或packed cell volume, PCV)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类白血病反应.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血液检查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及抗凝 (一)毛细血管采血 (二)静脉采血 (三)常用抗凝剂 1.肝素 2.柠檬酸钠.
实验诊断.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 四 章 血液 牡丹江医学院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炎症.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浅表淋巴结检查.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外周白细胞持续低于4.0×109/L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其中主要是粒细胞减少,当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8 × 10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 当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血涂片制备染色及白细胞形态观察 临床检验基础与输血教研室.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项目十三 其他白细胞疾病 任务26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任务27 类白血病反应的检查 任务28 骨髓增殖性疾病检查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雾化吸入法 inhalation.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临床 血液实验诊断 黄伏生.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basophilic granulocyte segmented sorm) 嗜碱性粒细胞胞体直径10-12um 胞核分叶不明显,或融合呈堆集状。 胞质中有稀疏的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呈紫黑色的嗜碱性颗粒,颗粒常掩盖在核上,致使核的轮廓和结构模糊不清。

小成熟淋巴细胞 small lymphocyte 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10um 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或有切迹,核着边,染色质粗糙致密,呈大块状,染深紫红色。 胞质量极少,仅在核的一侧见到少量淡蓝色胞质,有时几乎不见而似裸核,一般无颗粒。

大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Monocyte) 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2-20um,边缘常见伪足突出。 胞核形状不规则,常呈肾形、马蹄形、笔架形、“S”形等,并有明显扭曲折叠。染色质疏松细致,呈淡紫红色丝网状。 胞质丰富,呈淡灰蓝色或淡粉红色,可见多数细小、分布均匀、细尘样淡紫红色颗粒。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

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

空泡变性:杜勒体:核棘突: 巨型变和分叶过多

核变性:核棘突 核碎裂 核固缩

Ⅰ型(空泡型) Ⅲ型(不成熟型) Ⅱ型(不规则型) 浆细胞型 幼稚型 单核细胞型

五、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与减少的标准 (1)白细胞增多:外周血白细胞>10×109/L (2)白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4.0×109/L (3)中性粒细胞增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7.0×109/L。 (4)粒细胞减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成人<2.0×109/L;儿童<1.5×109/L. (5)粒细胞缺乏:外周血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或消失。

(一)生理变化 1.年龄:WBC新生儿期 (15~20)×109/L,主要为N,6~9d逐渐减低与L大致相等,以后L逐渐增高,至4~5岁二者又基本相等,后N逐渐增高至成人水平。见图 2.日间变化:①安静及放松时较低,活动或进食后较高。②早晨较低,下午较高。

WBC年龄变化

3.运动、疼痛和情绪:高温、严寒和日光照射可使WBC轻度增高;剧烈运动、剧痛和情绪激动白细胞显著增高。刺激停止后恢复。 4.妊娠、分娩:经期和排卵期略增高;妊娠和分娩时可显著增高,妊娠最后一个月WBC常波动于(12~17)×109/L.产后2周内恢复正常。 5.吸烟:较非吸烟者WBC高。

(二)病理变化 1.N变化的临床意义 (1)N增多:WBC>10×109/L; N>7×109/L ①急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 轻度感染:WBC总数可正常,分类N分叶核增多 中度感染: WBC>10×109/L并伴轻度核左移 重度感染: WBC>20×109/L并伴明显核左移 极重感染:WBC反而降低伴严重核左移

②严重组织损伤:手术、烧伤、溶血、心肌梗死 ③急性大出血:白细胞明显增高,以N分叶核为主,是早期诊断内出血的重要化验指标。 ④白血病(需与类白血病反应鉴别)或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肿瘤。 ⑤急性中毒。

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外周血中白细胞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但红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无改变,骨髓增生很少达到白血病的程度,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

(2)中性粒细胞减少: WBC<4×109/L,N<2×109/L ①某些感染:某些G-如伤寒、痢疾;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感染;某些原虫如疟原虫感染。 ②某些血液病:再障(红、粒、血小板均减少,L相对 ),少数急粒,WBC<1×109/L ③理化损伤:放射线抑制骨髓细胞有丝分裂而致N减少,一些化学药物如甲氨蝶呤。

④脾功能亢进:粒细胞被脾脏滞留、吞噬。 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TP、AIHA、SLE等。

当白细胞数少于0.5×109/L提示患者受感染的危险极大,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仔细监测。少于3×109/L可认为白细胞减少,应了解白细胞分类,并作进一步检查;多于12×109/L可视为增多,白细胞分类对确定增多原因有一定价值,应寻找感染的来源。30×109/L或更多者有白血病可能,应作白细胞分类及骨髓检查。

2.嗜碱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1)增多:外周血B>0.1×109/L或分类>1%。 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达10%以上。 ②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 ③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达20%以上。 ④骨髓纤维化和某些转移癌。 (2)减少:多无临床意义。

3.淋巴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1)L增多:>40%,>4×109/L (1)相对性增高(常见):由于N减少所致,如再障、粒细胞减少症。

(2)绝对性增高见于: 生理因素:早晨低,午后和晚上高;婴儿高。 病理因素:①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百日咳、腮腺炎。 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 ③器官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

2)L减少:<20%,<1×109/L (1)相对减少:由于N增高所致。 (2)绝对减少:①某些感染:流感、HIV感染、 结核病早期(恢复期增多)。 ②某些药物和放射线治疗。 ③细胞免疫缺陷。

4.单核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1)单核细胞增多:指成人外周血M绝对值>0.8×109/L,比值>8%。 (1)生理性增多:儿童、婴儿比成人多,妊娠及分娩亦可增多。

(2)病理性增多 2)单核细胞减少:意义不大 ①某些感染:活动性肺结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疱疹病毒等。 ②结缔组织病:SLE、RA ③血液病:急单、MM、MDS ④恶性疾病:胃癌、肺癌、结肠癌、胰腺癌 ⑤胃肠道疾病:酒精性肝硬化、结肠炎 2)单核细胞减少:意义不大

病例一 患者,男性,71岁,退休工人,发热、咳嗽4天就诊。 患者4天前受凉后出现寒战,体温高达39.8℃,伴咳嗽、咳痰,痰量不多,为白色粘痰。无胸痛,无痰中带血,无咽痛及关节痛。病后食欲不振,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既往体健,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检:T 39.5℃,P 98次/分,R 22次/分,BP 122/83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无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呼吸平稳,左上肺叩浊,语颤增强,有湿哕音,心界不大,心率105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 实验室检查:RBC:5.5×1012/L,Hb 145g/L,WBC:12.5×109/L;分类Nsg 75%,E 1.5%,L 22%,PLT 205×109/L,尿常规(-),粪便常规(-)。

1.根据以上资料,请做出初步诊断并简述其诊断依据。 2.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1 答:根据以上资料,初步诊断为:左侧肺炎(肺炎球菌性可能性大)。其诊断依据为: ① 发病急,寒战、高热、咳嗽、白色粘痰,无胸痛,无痰中带血,无咽痛及关节痛; ② 左上肺叩浊,语颤增强,有湿哕音; ③ 实验室检查WBC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答: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X线胸片,以及痰培养+药敏试验。

六、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1)微弱的吞噬作用,基本无杀菌力。 (2)主要作用是限制过敏反应: ①抑制B和肥大细胞合成与释放活性物质; ②吞噬其释放的颗粒并分泌组胺酶破坏组胺。 (3)参与蠕虫的免疫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及其来源 (1)从B和肥大细胞来源的组胺; (2)从补体而来的C3a,C5a,C567; (3)从致敏淋巴细胞而来的E趋化因子; (4)从寄生虫而来的 (5)从某些细菌 (6)从肿瘤细胞而来的E趋化因子。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间接法=WBC×E% 由于E主要存在于骨髓和组织中,外周血中很少,因此 ,此间接法测定结果不准。 为达到准确计数E的目的,需做E的直接计数。

(一)检测原理 用嗜酸性粒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 破坏红细胞和大部分其他白细胞,并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滴入计数池,计数一定范围内嗜酸性粒细胞数,换算成每升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

(二)器材与试剂 1.器材:同WBC计数。 2.试剂:任选下列一种 (1)伊红-丙酮稀释液:20g/L伊红5.0mL(使嗜酸性颗粒着鲜红色),丙酮5.0mL(保护E),蒸馏水加至100mL。本试剂新鲜效果好,最好一周配一次。

(2)溴甲酚紫稀释液:溴甲酚紫50mg(为指示剂,E染深蓝色),蒸馏水加至100mL。 3.试剂特点: ①E稀释液是一种低渗溶液,可使红、白细胞溶解破裂。 ②含对E的保护剂,如丙酮,而且E对低渗的抵抗性强,故能保存。 ③使嗜酸性粒细胞颗粒染色而被识别。

(三)操作 1. 在小试管中加稀释液0.38ml。 2. 将20ul血标本加入管内,立即摇匀,放置5~10分钟。然后滴入计数池。 3. 静置2-3min,低倍镜计数两个计数室中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数。

(四)结果计算 嗜酸性粒细胞/L=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数×20 ×106 (五)结果报告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09/L

(六)注意事项 1. 本试验应在1小时内计数完毕。 2. 在血液稀释混匀过程中,不要用力振荡。 1. 本试验应在1小时内计数完毕。 2. 在血液稀释混匀过程中,不要用力振荡。 3. 住院病人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应固定时间, 以免受日间生理变化影响。 4.注意与中性粒细胞区别,以免结果偏高。N着色浅,颗粒较小。

(七)参考值 5. 可加入E保护剂如丙酮避免E的破坏,并酌情调节其量,当E遭破坏时可增加其量,当N不破坏时则减少其量。 6.用溴甲酚紫稀释液时,应注意防止器械偏酸。 (七)参考值 E:(0.05~0.5)×109/L

(八)临床意义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①抑制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 ②同时促使血中E向边缘池和组织转移; 从而使外周血中E减少。 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1.生理变化: ①劳动、寒冷、精神刺激等使嗜酸性粒细胞降低; ②白天低,夜晚高; ③上午波动较大,下午比较恒定。

2.病理变化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0.5×109/L ①过敏反应性疾病; ②寄生虫病; ③某些皮肤病; ④其它:血液病,恶性肿瘤,某些内分泌疾病; ⑤猩红热是急性传染病中唯一使E增高的。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①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②传染病急性期:如伤寒、副伤寒; ③严重组织损伤:如大手术,大面积烧伤

3.E直接计数的其他应用 (1)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 (2)观察大手术和烧伤病人的预后; (3)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索恩氏试验、嗜酸性粒细胞减数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使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减低。

(3)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 ①肌注或静滴ACTH25mg(直接刺激)或 ②肌注0.1%肾上腺素0.5mg(间接刺激):刺激垂体前叶分泌ACTH 。 静滴8h,肌注4h后,再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B) 抑制率= A为试验前值,B为试验后值。 A-B A ×100%

结果判断 ①正常:间接、直接刺激E均下降50%以上; ②皮质功能正常,垂体前叶功能不正常者: 直接刺激下降50%以上,间接刺激不下降 ③垂体功能亢进时,直接、间接刺激均下降80%~90%; ④垂体功能正常,皮质功能不良时:直接、间接刺激下降均不到50%,Addison病下降一般不到20%.

七、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LE细胞检查成为一种重要辅助诊断。 LE因子:存在于SLE患者的血清中,属于一种IgG型自身抗体(抗核抗体),在体外可使白细胞退化,形成“游离均匀体”,最终形成LE细胞。在低温下性能稳定,>65℃被破坏。

(一)LE细胞形成 3个条件 1. 患者血清存在LE因子(IgG型抗核蛋白 抗体); 2. 受累或退变的细胞核; 2. 受累或退变的细胞核; 3. 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

(二)LE细胞的形态特征 1.前期 白细胞在LE因子作用下肿胀,溶解成前期LE细胞,胞质崩解,核成云雾状,称为游离均匀体。 2.花簇期 有吞噬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围绕于均匀体,形成花形细胞簇。 3.吞噬期:中性粒细胞完全吞噬均匀体(LE细胞)

(三)LE细胞的检查方法 1. 去纤维蛋白法 2. 血块法 3. 滴血法

(四)质量控制 1. 采血后立即检查 2. 孵育时间要适当 3. 注意与果陷细胞相鉴别 1. 采血后立即检查 2. 孵育时间要适当 3. 注意与果陷细胞相鉴别 果馅细胞多为M吞噬L核所形成,被吞噬的核仍保持原有细胞核的结构和染色特点。而LE被吞噬的核染色质失去正常结构,变成游离肿胀的圆形或椭圆形烟雾状的均匀性物质。

(五)参考值:阴性 (六)临床意义 发现LE细胞还要结合临床表现及抗核抗体的检查,才能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