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脾系病证 第五节 泄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儿科教研室. 概 述概 述概 述概 述 定义:小儿泄泻是由外感六淫,内伤乳 食,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常,引起大便 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特 征的病证。 发病情况:年龄、季节、转归、预后 范围:消化不良、小儿肠炎(秋季腹 泻)、肠功能紊乱、婴儿乳糖不耐受性 腹泻。
第十一节 腹泻 郑祖平. 一、概述 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 1 ~ 2 次,为黄褐色成 形软便,不含异常成分。腹泻指排便次数 增多,粪便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 消化的食物。常由肠蠕动过快,肠粘膜的 分泌与吸收功能异常导致。腹泻分为急性 腹泻和慢性腹泻两大类。
小儿腹泻.  特点:  1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  2 、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  3 、 6 个月 ~2 岁多见  4 、四 季均有发病,夏秋为多。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中医儿科学 第七章 肾系疾病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概述] ⒈定义: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一组由多种 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肿为主要特征。 ⒉发病: 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 2 ~ 8 岁小 儿,其中以 2 ~ 5 岁为发病高峰,男多于女,部分患儿.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传染科. 一.概念  由志贺菌属细菌 (genus shigellae ,又称痢疾杆菌) 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 (shigellosis) 。  夏秋季常见  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理表现  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疾病 婴幼儿腹泻 王一卓. 定义  大便次数增加、性状改变(水样、粘液、脓 血)为主要症状,合并水、电解质、酸碱失 衡的病症。
液体疗法 Fluid Therapy review 授课对象: 03 级七年制 上课时间: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腹泻病儿的护理 ( infantile diarrhea ) 常见儿科疾病病儿的护理. 概述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系由多种病原、多 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 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痢疾.
泄 泻.
感染性腹泻病 诊断治疗的进展 泸州市人民医院 孙晓红主任医师.
霍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赵志新.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与液体疗法.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婴幼儿腹泻.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五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 内科教研室 周毅.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感染性腹泻 北京诺亚同舟 马 风.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肖延风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上课了 请安静.
小儿腹泻 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廖若莎.
腹泻病 铜梁县中医院儿科:李敬红.
【定义】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以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滑脱病证的方剂,统称为固涩剂。属“十剂”中“涩可去脱”范畴。
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讲).
婴儿腹泻-PBL病例.
方剂与中成药 十七、消食剂 医学与健康学院 陈 力.
腹 泻 病 Diarrhea.
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腹泻 合川区妇幼保健院 儿科 张安蓉.
肺结核.
经行感冒.
遼寧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
气血同病辩证.
小儿腹泻疾病查房 温州医学院附属温岭医院 儿科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及液体疗法.
急性呼吸道感染.
腹泻病 Diarrheal diseases.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呕 吐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郭淑云.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注意缺陷多动症 儿科教研室.
糖尿病流行病学.
泄泻.
第 八 章 固涩剂.
胃肠炎(Gastro-enteritis)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七节 泄泻.
积 滞 儿科教研室.
积 滞 附属医院中医科 赵丽华.
消 食 剂.
甲状腺激素.
痢疾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小儿腹泻 潍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刘长云.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脾系病证 第五节 泄泻

泄泻——概述 一、定义: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 二、发病情况 ①季节:常年都可发生,夏秋多见。 ②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尤以2岁以内的婴幼儿为多见。

三、 预后 轻者预后良好;重症可耗伤气液,出现气阴两伤,甚则阴竭阳脱;若迁延不愈,可转为疳证或慢惊风。 四、范围 属西医学消化不良、小儿肠炎、秋季腹泻、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泄泻——病因病机

总之,泄泻发病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内伤,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其病位主要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为湿滞;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病机属性分虚实,病情演变重阴阳。

泄泻——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病史 2、临床表现:轻症(便次、便质、便色及伴随症状),重症(脱水征及酸碱平衡失调) 3、检查:大便镜检+病学原检查。 二、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起病急,次频量少,大便呈粘液脓血便,腹痛明显、里急后重。大便镜检脓细胞、红细胞多,并可找到吞噬细胞;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可确诊。

泄泻——诊断与鉴别诊断 2.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外观虚胖,常伴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加外,食欲好,不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

泄泻——辨证施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常证与变证:泄泻次数、精神、进食状态,面色等方面有无明显阴劫阳衰症状。 2、常证辨虚实,分寒热: 虚实(起病、病程),实有湿热、风寒与伤食之分,虚有脾 虚与脾肾阳虚之别。具体辨证可从病史、全身及大便症状3方面 着手。 ①病史:外感泄泻起病急,有外感史,可伴外感症状; 伤食泄泻有伤乳食史; 正虚泄泻病程较长,有暴泻迁延不愈或素体虚弱史。 ②全身症状:外感泄泻多有发热、恶寒; 伤食泄泻多有腹胀呕恶; 正虚泄泻形瘦倦怠怯冷。

③ 大便:是泄泻辨证的重要依据。 湿热泻:便次多,水样或蛋花汤样,色黄褐,气臭 秽,夹粘液; 风寒泻:便清稀,臭气轻,夹泡沫,腹痛著; 伤乳泻:便稀薄,色淡白,夹乳片,气酸臭; 伤食泻:腹胀痛,泻后减,矢气酸臭,夹食物残渣; 脾虚泻:便稀溏,色淡不臭,每于食后作泻; 脾肾阳虚泻:粪清稀,完谷不化,色淡无臭,或每于 五更作泻。 3、变证辨阴阳:气阴两伤者泻下不止,精神萎软,皮肤干燥;阴竭阳脱者精神萎靡、尿少肢厥,脉细欲绝。 二、治疗原则 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 (利小便、风与湿、气与湿的关系等)

三、证治分类 常证 1.湿热泻 辨证:夏秋+起病危重+大便症状+湿热征象。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主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易发生伤阴或阴竭阳脱变证,或转为虚证。 2.风寒泻 辨证:感受风寒、饮食生冷+大便状+风寒证象。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易发生伤阳变证。

3.伤食泻 辨证:有伤食、伤乳史+大便+伴随症状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主方:保和丸加减。 麦芽——伤乳;山楂——伤肉食; 莱菔子——伤面食;神曲——伤谷食。

4.脾虚泻 辨证:病程较长+食后泻+脾虚证象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5.脾肾阳虚泻 辨证:此证由脾胃气虚泻发展而来+五更泻+虚寒证象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主方: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惊泻: 辨证:便色青,稠粘不化,受惊、啼哭则泻,胆怯易惊。——肝脾不和 治法:抑肝镇惊,扶脾助运。 主方:痛泻要方加减。

变证 1.气阴两伤 辨证:湿热泻泻下过度,伤津耗液,气随之衰,而迅速出现全身气阴两伤证象。也可见于久泻而气阴慢性消耗者。患儿小便减少而未至无尿,啼哭尚有泪,说明阴津已伤而未竭;精神萎软而未至萎靡淡漠,肢体乏力而未至厥冷,说明气分已衰而阳气未亡。 治法: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主方:人参乌梅汤加减。 久泻不止,加山楂炭、赤石脂、禹余粮; 大便热臭,加黄连、黄芩。 同时应予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阴竭阳脱 辨证:本证发生于暴泻不止,泻下无度,未及时救治,或发生于久泻不愈,全身日渐衰竭者。前者先见阴津耗竭,继而阳气亡脱;后者则阴阳俱耗,终至阳脱危亡。无泪无尿为阴竭之象,肢厥脉微为阳衰之象,若再不急救,则至虚脱而亡。 治法: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主方: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本证抢救时,必须同时静脉输液,补充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泄泻——其他疗法 1.中成药 2.经验方 3.外治疗法 4.针灸疗法 5.推拿疗法

泄泻——急重症西医处理 [急重症西医处理] 1.液体疗法 输液总量: 输液成分: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见抽补钙。 纠正酸中毒: 其它电解质的补充: 2.抗感染

思考题 1、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 2、小儿各证型泄泻的主要临床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 3、小儿泄泻液体疗法的补液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