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動態學調查(2) 去個人化、去人性化以及 不為之惡 第九組 社會動態學調查(2) 去個人化、去人性化以及 不為之惡 指導老師:方 妙 玲 教授 學 生:王憶淳 M99Y0101 吳秋諺M99Y0105 游鎮宇M99Y0216
Ⅰ去個人化 楔子 性善論:受後天社會影響而墮落 性惡論:基因 情境論:情境因子(從眾、權力服從) eg. 蒼蠅王:一個人外表的簡單改變如何引發外在行 為的戲劇性改變?
電擊實驗 實驗動機: 是否有心理學上的證據說明伪裝外表對行為過程地 戲劇性影響? 研究問題: 針對去個人化與反社會行為的心理過程探討。
詳細研究過程 Cover story:研究壓力下的創意表現 1.實驗組:去個人化 做法:匿名及穿上實驗袍及帽子 2.對照組:個性化 做法:公開姓名(號碼牌)及無掩飾外表 事先有捲錄音帶告知所屬的群體
詳細研究過程(續) 要求兩組人接序對目標施與20次電擊 目標:兩位女性(受過表演訓練)一者被描述為惹人厭; 一者為和善 -目的:是否會對兩者產生不同態度 每人待在獨自的小隔間(沒有交流)
與MILGRAM實驗不同處 無權威人物施壓(與實驗者間無互動),要求表現侵 略性 無施加從眾壓力(被實驗者間無互動) 無施加不執行任務就無法達成實驗的壓力(可被動觀 察)
實驗結果 去個人化者電人的次數是個性化者的兩倍 去個人化者對被描述為和善者或討人厭者的電擊 次數相同 電擊時間不斷加長,因感受到支配他人能力 反之個性化者會出現差別待遇(少電討人喜歡)
實驗發現一 去個人化造成心理劇烈變化 認知操控行為 (1)降低社會辨識度 做法:(擇二解釋) 1.匿名 2.裝扮上不同的服飾或配件 3.降低群體中的個人責任(旁觀者效應) 4.特定情境的對待方式:獨立個體v.s.那個誰 5.特定環境
實驗發現二 (2)改變意識狀態來停止個人自我監控和一致性 監控。 (2)改變意識狀態來停止個人自我監控和一致性 監控。 做法:藥物、酒精、推卸責任、強烈情感、高度次 激的活動(電擊)、不關心過去與未來(暫時)
實驗發現三 任何人感覺處於匿名性的情境下,都會減少個人辨識 度(做壞事的機率提高) 1.則如情境鼓勵為惡,人將為之(促進效果) 2.反之情境鼓勵為善,只降低人的自我中心程度,人 將為之 例:偷竊與南京戰爭(軍服裝扮)與廢車
對管理的貢獻 Ex. Whistle blower 去個人化於本研究中多半造成負面影響,但也有 其正面效果 管理者可改變組織成員裝扮來影響其態度與行為 重點不在於去個人化的程度而在情境的控制與設 置能力。(個人想法) 此時管理者的職責建立一套防止或降低認知操控 行為出現的制度
Ⅱ去人性化 當某些人將另一些人從身為人類一員的道德秩序中排除時, 將其汙名化,視某些個人或群體不屬於人性領域,而可以 暫時不必遵守以理性行動對待同類的道德束縛,將道德感 擱置,就是去人性化。
歷史上的去人性化─1 1937年 南京大屠殺
歷史上的去人性化─2 1961─1975年 越戰
歷史上的去人性化─3 1994年 盧安達大屠殺
歷史上的去人性化─4 2003年 伊拉克戰爭
實驗中的去人性化 受試學生組成監理人團隊,依據決小組的策是否適當 施予電擊。 實驗情境: ①受害者標籤化(禽獸、中立、和善) ②歸責狀況(個體化、責任分散)
實驗結果 受害者標籤化 貼上「禽獸」標籤的人受到強力電擊,「和善」標籤 的強度最小,中立的則落在中間值。 受害者標籤化 貼上「禽獸」標籤的人受到強力電擊,「和善」標籤 的強度最小,中立的則落在中間值。 歸責狀況不同 責任落在個人決定時電擊較弱,出於團體共識則電擊 強度較強。
實驗意義 言語、修辭以及刻板印象標籤化的力量,可以用來行 善,也可以用來為惡。 歸責狀況的不同受個人責任的多寡而影響。
道德鬆綁的機制 將傷害行為用委婉的言語,重新定義為榮譽的行為。 分散或推卸責任,認為行動與結果並無直接關聯,逃 避自我譴責。 忽略、扭曲或不承認負面後果。 把後果怪罪到受害者身上,將其去人性化。
討論─應用在管理中 標籤化→貼上特定標籤,改變認知,將不當行為的合 理化。 職場處處是標籤? 責任歸屬→利益均分,風險共擔,在團隊中個人責任 感較弱。 三個和尚沒水喝?
Ⅲ不為之惡 所謂的不為之惡也就是被動的旁觀者。 馬丁.路德.金恩: (我們)必須認識到,被動接受不公正的體制也 就是和這個體制合作,並因而成為它的惡行參與 者。
不為之惡-例子 凱特.紀諾薇絲事件 有38位正直、守法的居民看到一名兇手在追殺一 名女性但沒有一個人報警。
旁觀者效應
旁觀者介入研究 情境對人產生的影響。 緊急情況發生時,越多人目睹,這些人就越不可能介 入提供協助。 責任分散:身為被動的旁觀者群體中的一份子,這表 示每個人都會假設有其他人可以協助或將要提供協助。
責任分散 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是一種社會現象, 指發生在超過某一臨界規模的人群中,沒有明確的責任分配的 趨向。這種心態可見於短語「沒有人認為雨滴會造成水災。」 責任分散可以體現為: 團體迷思(groupthink)和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社會惰化 在分層組織中,下屬稱他們只是執行命令,而上司稱,他們只 是發出指令,並沒有做那些事。
在組織中的延伸-社會閒賦 團體規模的增加與個體績效成反比,這就是所謂的社 會賦閒,指個人在團體中工作時所付出的努力比自己 單獨工作時少。 一是歸咎於別人未盡全力,因此為求公平起見,減少 自己的努力。 另一解釋是責任分散,當個體認為自身的努力與貢獻 無法被衡量或認定時,個人的績效就會降低。而團體 規模的研究獲致兩項結論。
情境影響 在壓力(時間壓力)的情境下,可能會造就了不同的 行為。 模擬情境 →快遲到了,但是有一個人倒在地上,要去救他嗎? 主觀而言,必須先處在該情境中,才能評估該情境會 對你所造成的影響。
制度化的不為之惡 安隆、世界通訊、安達信等出現弊端的公司,通常是 因為那些優良的員工默許各種作假行為,知情而不阻 止。 在民族國家的層次上,國家就跟團體一樣,常不願捲 入麻煩,所以他們會否認問題的嚴重性以及行動的急 迫性。
Q&A 去個人化策略如何使用於組織上使其具正面效果?請 舉行實際經驗或是虛構想法亦可。 標籤化→貼上特定標籤,改變認知,將不當行為的合 理化。 職場處處是標籤? 責任歸屬→利益均分,風險共擔,在團隊中個人責任 感較弱。 三個和尚沒水喝? 在組織中,要如何減少『旁觀者』的行為?如何讓員 工可以主動的提出解決問題得方法?
REFERENCE 菲利普.金巴多(Philip G. Zimbardo)著;孫佩妏,陳雅馨 譯(2008),路西法效應。 東立出版社,大人的心理學,v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