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 齐 欣 文 法 学 院
第三章 社会化
在婴儿与其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婴儿不仅仅在机体和情感方面有所发展,而且他们也正在成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他们同时还在形成自己的人格。 什么是人格?在日常生活用语中,人格常指的是社会技能。对社会学家及其他社会科学家来说,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与感情)。 社会学家与社会心理学家则更多地认为,人格是人们所处于其中的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甚至那些表面是个人特征的东西,像竞争意识、易怒等,都是由社会和文化所塑造的。
本章要点 社会化的定义、分类与内容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社会化的主要理论
一个问题
马加爵 周杰伦
温岭虐童幼师颜艳红 海量虐童照惊悚恐怖
在国外,虐待儿童的行为是法律的高压线,而在中国还是一条虚线 法律界人士呼吁,我国刑法应当尽快增设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罪名,放宽虐待儿童的入罪标准,将没有造成死伤但是性质恶劣的虐童行为予以犯罪化。 在关于“是否应该设立虐童罪”调查中,有200多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新浪官博支持设立“虐童罪”的网友有129人,占96.3%;腾讯官博支持立法的网友有66人,占97.06%。网友们多用“强烈支持”“坚决赞成”“越快越好”等语气表达自己支持设立“虐童罪”的坚定态度。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由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由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具体来讲: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 思考:从狼孩现象看社会化的意义?
二、社会化的特点 以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 也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具有某种共性
三、社会化的种类 基本社会化(或早期社会化):儿童阶段,社会化的关键期。(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及现实中的不足) 预期社会化:青少年阶段,为将来踏入社会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人生与职业生涯的规划) 发展社会化:成年人阶段,运用知识与技能,补充与完善新的知识与技能。 再社会化:在环境或角色急遽变化时对知识与技能、观念等做全薪的调整。
四、社会化的内容 政治社会化 定义:个体形成一定的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目标:培养忠于一定的政治制度、国家和政党的公民,从而巩固统治、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 途径与方式:政治教育、政治控制、参与政治活动、从小受父母政治态度的影响等。 讨论:1、什么是政治,有何意义?其与国家、民族心理有何关系? 2、 从“四信”状况看中国人的政治态度及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四、社会化的内容 道德社会化 定义:个体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过程。道德的定义和作用。 意义: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秩序。 途径:教育、模仿、实践等。 讨论:1、道德的本质是什么?中国当前的社会道德是“滑坡”还是“爬坡”,为什么? 2、中国当前的道德教育存在哪些主要的问题,应如何改善?
四、社会化的内容 性别角色社会化 定义:个体形成性别意识并学会按一定的性别规范来支配自己行为的过程。 途径:游戏、角色扮演、教育、模仿等。 性别角色差异的表现、成因与意义。 讨论:1、如何看待同性恋和其他性心理异常? 2、谈谈你对男女平等的理解? 3、应如何看待性别歧视与女权运动?
四、社会化的内容 民族社会化 法律社会化 讨论:1、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形成原因是什么?在历史上有哪些变化?你是非赞同“民族劣根性”一类的说法?试以你自己或熟悉的人为例加以剖析? 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当前中国是应当更重视“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为什么
第二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文化 民族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人身上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之和,因而是形成民族性格的东西。”(沙莲香) 文化的分层:器物层面、规制层面、行为层面、观念层面 文化对社会化的影响:人类文化与人性、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国民性)、文化与人格 讨论: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教育态度和行为的总和:管束、期望、教导、关爱) 家庭气氛的影响(对子女起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 ) 专制型:循规蹈矩、谨慎细心、顺从、羞怯、自卑 溺爱型:意志薄弱,依赖,退缩、任性、自私、情绪不稳 放任型:缺乏教养、任性、独立性、责任心、自制力能力差 民主型:自信、民主、进取、责任、合作、自制 家庭气氛的影响(对子女起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 ) 冲突型:争吵,打骂 平静型:沉闷,缺少热情、不善沟通 离散型:离心离德、义尽恩绝、同床异梦、冷漠压抑 庸俗型:粗俗,放纵、享乐,反社会行为 和谐型:上进、关爱、整洁、优雅、活泼,交流
三、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及其关系特点:自由、平等、相似性 同辈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学习技能:交往、表达、合作、分享 矫正不良习惯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学习技能 满足归属需要 讨论:1、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和对策。 2、参照群体的特征与功能。
四、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学校的性质与功能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 学校教育中影响学生社会化的因素:教师、教材、教育方式等。 讨论:当代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假如你是教育部长,你将从哪些方面改革中国的教育? 假如你是一位大学(中学、小学)教师,你会做那些事情来弥补现状中的不足? 你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存在什么样的合理化建议?你本人做了哪些主动改进的事情?
五、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种类 大众传媒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 传递知识与信息 提供思想与文化观念 提供角色模式与行为规范 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讨论:互联网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学习与生存策略。
第三节 社会化的相关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解释 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 认知发展理论的解释
认知发展理论的社会化观点 皮亚杰将个体认知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感觉运动期(0-2岁):客体永存性。 前操作阶段(2-7):使用简单符号,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按具体事例进行推理,守恒观念的获得。 形式运算期(12岁以后):抽象思维,摆脱具体事物。 随着认知发展,个体道德水平也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发展。
感觉运动阶段:在孩子1岁半到2岁时, 他对世界的了解,是完全通过他们的感觉器 官的。儿童伸手够、触摸、坐、走路、探索。 起初,他们的行为很偶然,但随着一天天长大,就变得越来越有目的了在这个最初阶段,儿童学会在大脑中建构和再构客体。例如,如果把一个新生儿注视的物体从其视线中移走,婴儿的眼睛是不会跟着物体走。对婴儿来说,“视线之外”的东西,就意味着“存在之外”。如果物体不在视线之中,它就不存在。然而,在感觉运动阶段的末期,儿童就能在大脑中获得对客体的影像。
皮亚杰:认知发展 前操作阶段:这个时期从2岁左右持续到7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使用和理解符号,学会说话,并且第一次有了描摹客体的企图。前操作阶段的儿童在同一个时刻只把精力集中在情境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他们可能不正确地坚持认为,一个高而窄的玻璃杯比矮而广的玻璃杯要盛水更多,即使他们看到第一个林里的水倒进了第二个林子而未溢出。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儿童还未能理解宽、深、厚度、数量和因果之类的抽象概念。在这个阶段,儿童是高度的自我中心主义者—也就是说,他们几乎完全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因而也就不能领悟他人的角色并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具体操作阶段:在7~11岁之间,儿童懂得如何去构想一个具体的客体,或者以不止一种方式来认识客体的类属,他们能够形成关于事物之间联系的概念。例如,在这个阶段,儿童知道一个客体可以同时是一个球、一个玩具、一个圆的东西,并且他们能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来加以联想。他们也开始发展起了从他人的位置来想象自我的能力。
形式操作阶段:这个最后阶段大约从12岁开始,到15岁结束。这时的青少年发展起了高度抽象思考的能力。他们可以对现实的可能性进行思考,建构理想,以及对未来进行实际的推理。这种能力也使青少年能够逻辑地推敲与事实相反的陈述。
认知发展理论的社会化观点 柯尔伯格的三期六阶段道德发展观(道德两难问题研究法:海因该不该偷药?): 大部分人只停留在习俗水平的三四阶段上。 前习俗水平(preconventional level幼儿园到小学期间):又分为避罚服从和相对功利取向两阶段; 习俗水平(小学高年级到青年前期):又分为寻求认可(good-boy-nice girl orientation)和顺从权威取向(low and order orientation) 后习俗水平:又分为法制观念取向(social contract legalistic orientation)和普世伦理原则取向(universal ethical principle orientation) 大部分人只停留在习俗水平的三四阶段上。
冰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浮在海面上。 ————海明威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心理和人格理论的结构图
人格发展的五个时期 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前三个时期是以身体的部位命名。原因是在六岁以前的个体,本我中的基本需求,是靠身体上的部位获得满足的。因此这些部位即称性感带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所以他的发展分期解释,就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
埃里克森: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埃里克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根据多年从事心理治疗的经验于1950年提出了解释人一生发展规律的心理社会期发展理论,其要点有: 1、根据人生每个阶段特有的危机或矛盾将人生划分为八个阶段。特点: 发展动力:个体在环境中的自我成长 分期标准:身心特点及社会关系 发展过程:生命全程发展 2、每一个阶段上的危机是前后相因、相互影响的。
个体一生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顺序 年龄 心理危机 发展顺利 发展障碍 1 1岁 信任与不信任 对人信赖、有安全感 缺乏信任焦虑不安 2 2-3 自主与怀疑、羞怯 自信自立、自主自强 自我怀疑、畏惧退缩 3 4-5 首创与内疚 进取主动、方向明确 退缩被动、内疚自责 4 6-11 勤奋与自卑 上进、成就感 自卑、挫败感 5 青年期 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 自我观念明确、追求方向肯定 自我混乱、缺乏目标、迷惑彷徨 6 壮年期 亲密与孤独 感情生活、事业基础 孤独寂寞、难与人处 7 中年期 创业与停滞 精力充沛、热爱生活 颓废停滞、自私纵乐 8 老年期 完美与绝望 完美无憾、安享晚年 悔恨旧事、扼腕顿足
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婴儿的需要如果得到充分的满足,就会产生信任,即产生世界是安全的感觉。但是,如果对婴儿的照料不是稳定的或不是充分的,或者如果婴儿感到被拒绝,就孕育了一种基本的不信任,而这将在往后的发展阶段起作用。这个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在人的一生的头一年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在人的一生中,信任可变为不信任,反之亦然。
自主与怀疑(儿童早期):自主(独立的感觉意识)在第二个阶段开始出现,它是儿童运动机能和大脑智能发展的结果。 如果父母认识到他们的小孩需要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就让他们去做,这样儿童就会感到,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肌肉、他们的冲动、他们的自我以及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儿童有时候会感到怀疑,或者,甚至害羞——例如,如果他们受过上厕所的训练,但却失禁于照看者的膝上。当父母没有耐心而代替儿童去做他们自己能做的那些事情的时候, 儿童就强化了这种怀疑意识。儿童进入其他发展阶段后,就会更加感到害羞和怀疑而不是自主,这就影响到了他们在青春期与成人期的自主意识的获得。
主动与内疚(学龄前):儿童进入这个时期时,他们已能控制自己的身体。现在他们开始了新的机体运动活动,同时还包括语言与一些好玩的事。在这个阶段,无论孩子是获得了主动首外性还是内疚感,都依赖于父母对儿童的自发活动的反应。如果父母让儿童感到他们的行为是坏孩子行为,他们的问题是幼稚的,他们所玩的东西愚蠢可笑,他们就可能产生一种强烈而持续的内疚感。
但父母如果把孩子努力制作或做的事情看作是“捣乱”或“搞得乌七八糟”,或者教师要求孩子遵守像成人那样严格的规则,就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 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期):这个阶段包括整个小学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要知道东西是由什么做成的,它们是怎样运作的,它们在做里什么。如果成年人鼓励儿童努力去制作、构筑某些实际的东西,允许他们完成他什么的计划,对他们所做的结果提出表扬,这就会加强儿童的勤奋感。 但父母如果把孩子努力制作或做的事情看作是“捣乱”或“搞得乌七八糟”,或者教师要求孩子遵守像成人那样严格的规则,就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
认同与角色混淆(青春期):儿童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他们的身体起了变化。青少年看待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了新的方法。他们的角色除了儿童时期的女儿、儿子、朋友、学生等外,又加进男友、女友、运动员、学者及许多其他的角色。这些新角色必须平缓地与原来的角色结合 成新的角色集,以促进强烈的自 我认同。在这之前的早些阶段, 如果他们已形成了较强的信任感、 自主感、主动性和勤奋感,进入 青春期后,他们就比那些没有形 成这些感觉意识的人有更好的机 会获得强烈的自我认同感,避免 角色混淆。
亲密与孤独(青年时期):这个阶段包括求爱与建立家庭。埃里克森所说的亲密,即指一个人在无须虑及自我认同丧失的情况下去爱另一个人和关心另一个人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亲近,他或她就会生活在一种孤独感之中。亲近他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强度的大小。
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中年期的人已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的关怀开始超出自己的家庭,更加关心未来一代的成长,关心下一代将要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状况。埃里克森把这种关怀称为“代际关怀”。那些没有形成代际关怀的人,则会沉溺于自我,个人的需要和舒适成为他们的主要关怀。
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中年期的人已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的关怀开始超出自己的家庭,更加关心未来一代的成长,关心下一代将要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状况。埃里克森把这种关怀称为“代际关怀”。那些没有形成代际关怀的人,则会沉溺于自我,个人的需要和舒适成为他们的主要关怀。
完美与绝望(老年期):在这个最后阶段,个人的主要活动接近尾声,他们已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完美的感觉来自一个人对他或她的一生的满足。而另一个极端则是,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过去失去了一系列机会,或者走错了路,那么就会陷入绝望之中。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其中,环境(社会文化、外部条件、榜样、强化等)起到决定性作用。 强调社会学习和成人的榜样作用,否认有年龄特征。
社会化的其他理论 社会学家对人格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就是所谓的自我。自我就是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就是我是谁,我怎样与他人区分开来?自我(自我认同)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社会化的过程。 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他们没有得到社会化)在情感和社会交往方面都有严重的障碍。他们被剥夺了从他人的眼里反映他们自己的机会,也即不能通过社会互动来发展其对自我认同的理解。事实上,在我们的整个一生中,为发展和维持我倒自我的意识,都依赖于社会互动。通过接受来自他人的反应,我们经常地改变我们的自我形象。
库利:镜中我 查尔斯·霍顿·库利(1864-1929)是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 按照库利(1902)的说法,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首先,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 简单地说,我们根据想象别人对我们自己行为对外表的感觉来理解自我。例如,如果一个对我们很重要的人赞成我们的方为,我们也许也会赞成我们自己所做的这个行为。这样,由于我们对自我扩认识,可以说是对他人是如何想象我们自己的反映,因此库利就称这种自我为“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
库利相信,自我在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s)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库利认为,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群体。在家庭中,孩子对他们父母的意见抱有“同感”,由此而形成自我意识。通过注意父母的手势与话语,孩子们开始认识到父母对他们期望什么、 父母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 父母对他们的意见是什么。 有了这些知识和认知后, 孩子就试图形成一种父母 所期望的自我。
米德:角色借用 乔治·赫伯特·米德(1863—1931),一个符号互动论发展中最重要的人物,他认为他自己主要是一个哲学家。他的著作为社会学家们所接受,主要是由于在他死后,他的学生发表了他在芝加哥大学的讲学笔记。 米德认为,在孩子出生的最初几个月里,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有所区分的。随着语言的发展和对符号的理解,自我概念开始发展。当在思维中把自己当作客体并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加以想象和思考的时候,自我形成了。他们可以与自己的自我“交谈”,可以对自我做出反应。他们本身成了自我的客体。
从米德的观点看,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极不相同的阶段,有三种模式:模仿、嬉戏与群体游戏。 模仿阶段(imitation stage)包括人的一生中最初的两年时间.在这个阶段,儿童仅仅从事米德所说的与父母“手势交流”活动,模仿父母的动作。在这个时期,真正的“客我”尚未发展起来。
嬉戏阶段(play stage)从两岁时开始,大约持续几年的时间,这时孩子开始从事角色借用(role taking):他们把自己想象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 起初,儿童开始借用的角色是重要他人的角色。重要他人即指与儿童相处十分密切、同时对他们自我发展影响最大的那些人。一般来说,第一个重要他人是父母或代理父母之职者;到后来,兄弟姐妹、家里的朋友以及其他一些非亲非故者陆续加入到儿童的借用角色之列中。
群体游戏阶段(game stage)。三四岁以后,一个人的群体游戏阶段就立即开始了。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走出家庭,与更多的人和群体发生联系,同时他们也把家庭看作是他们所隶属于的群体。儿童开始关心在非家庭群体。包括作为整体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发展起了一般意义上人们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的观念,即米德所说的一般他人。
思考与讨论 请完成以下句子:“人生就象······。” 你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孔子的人格发展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