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4)从大夫之后:孔子曾任过大夫职,但此时已经去官家居,所以说从大夫之后 (5)之:动词,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学 弈 广东佛山南海狮山镇联表小学朱瑞仪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 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 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 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2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盆 位 分 芽 煮 并 宣 盛 选 规 丝 表 要 没 孩 挑 选挑 选.

L5 Grammar Quiz 语法和句型 Common mistakes.
古代汉语 长江大学汉语教研室.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年高考语文 《〈论语〉选读》复习指导 沈 波 2009年2月.
手太阳小肠经.
《论语》精选.
《论语》选读的高考复习.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It’s Never Too Late To Change Yourself
游泳四式技術分析暨初級教法.
准备一活动记录本 必修一第一单元——“认识自我”活动课单元 阶段一:反省与阅读(结合第一单元参考阅读篇目) (1)制定“我的小档案” (A)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不同肤色的人种 授课教师:梅花镇朱家庄小学 孙新霞.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给点阳光我就灿烂 ——工作简历模板.
记时法 扬州市育才小学 周志杨.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 (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高考《论语》专题复习.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宝洁的品牌战略.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Rainbow Home Church 注目耶稣之三十四 做饥渴慕义的人.
回望 素材天下网sucaitianxia.com [PPT模板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个人年终总结.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Harvard ManageMentor®
Salem, Good Morning 大家早上平安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2011 SCRIPTURE READING 每周读经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Rap in Chinese teaching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曾在世界 漂流过 Drifter once upon a time.
2011 SCRIPTURE READING 每周读经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合而为一 Be ONE.
Module 2 Unit 1 I helped my Mum.
小王想去外面玩。 他不知道今天的天 气怎么样。他应该穿什么衣服呢?
防蚊灭蚊.
5 老板 Boss 领导者 和 区别 44 Leader 个 妙手回春PPT作品 2013年9月23日 号作品
Module 9 Unit 2 Happy Birthday
路旁的橡树.
位似.
编程达人-- 从零开始学UI系列教程 第九节、布尔运算 先行者 YC.
使用Fragment 本讲大纲: 1、创建Fragment 2、在Activity中添加Fragment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种一片 太阳花.
词:J.V.E 李以诺 曲:J.V.E 李以诺 石狮市湖滨基督教会欢迎您!.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注释」 (4)从大夫之后:孔子曾任过大夫职,但此时已经去官家居,所以说从大夫之后 (5)之:动词,往。 14-20陈成子(1)弑简公(2)。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3)。”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5)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注释」 (4)从大夫之后:孔子曾任过大夫职,但此时已经去官家居,所以说从大夫之后 (5)之:动词,往。

陈成子杀死齐简公,这在孔子看来真是“不可忍”的事情。尽管他已经退官家居了,但他还是郑重其事地把此事告诉了鲁哀公,当然这违背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戒律。他的请求遭到哀公的婉拒,所以孔子心里一定是很抱怨,但又无能为力。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 可谏,来者犹可追③。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4)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接舆,实际上是假装疯狂的隐士。“接舆”的称 呼既不是姓名也不是字,而是以事命名,《论语》中的隐上多是这样,如看门 的称“晨门”,执杖的称“丈人”,所以,接孔子车(舆)的就称“接舆”。 ②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代人认为,天下有道时凤凰才出现,天下无 道时就隐去。接舆以凤凰喻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时却不隐去,是一种德 行衰败的表现。 ③犹可追:还来得及的意思。(4)辟:同。“避”。

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往者不 可谏,来考犹可追”两句,成为了后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 合于孔子在《八佾》篇里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 咎”精神。“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不谏”。 用我们的今天的话 来说,就叫,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抓住未来。“来 者犹可追”就是抓住未来。 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一 个问题,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不可取 的,还是糊涂。因为“今之从政者殆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 非常危险的了,你又还“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 国干什么呢?   

其实,我们看到,接舆的观点与子路宿于石门时那个“晨 门”的说法是一致的,都认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所 以要加以讽刺劝喻。   当然,道不同,不相为谋。至于孔子是否听他们的劝喻,那 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脱离开具体的所指,我们今天来理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 可追”,那还是很有启发的。不说历史,不说社会这样大的话题, 就是我们处理个人生活中的事情,总结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败得 失等等,也都是很有意义的借鉴。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③焉。 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 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 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5)者,天下皆是也,而(6)谁以(7) 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8)也,岂若从辟世之士(9)哉?耨(10)而不 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抚然(11)曰:”鸟兽不可与同群(12),吾非斯人之 徒(13)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①长沮、桀溺:两个隐者,与“接舆”一样以事命名,因在水边耕作,所 以称“沮”,称“溺”。 (7)以:与。“谁以”即“谁与”,与 谁的意思。 (8)辟人之士:辟同“避”,避人之士指避开无道的人以求天下 大治的人,这里实际指孔子。 (9)辟世之士:不仅仅是避开无道的人,而 是避开整个乱世,那也就是隐士了,这里实际上是桀溺指自己和长沮等人。 (12)“鸟兽”句:与鸟兽同群暗指隐居山林。 (13)斯人 之徒:斯,这,这些。人之徒即指世上的人,人群。

孔子派子路去问过河的渡口,子路得到的却是人生渡口的指 点,所谓“指点迷津”。至于过河的渡口在哪里,长沮、桀溺根本 就没有说,反倒是长沮讽刺说,既然是鲁国的孔丘,那他应该知 道渡口在哪里啊!   这段记载读起来很有点寓言的味道。 到底是谁来指点谁的迷津? 按照桀溺的看法,天下大乱,整个世界都像滔滔洪水泛滥一 样,谁能档得住呢?谁又能治理好这种泛滥,像传说之中的大禹 王一样,使天下重归太平呢?没有!所以,孔子和子路等人的奔 走救世是徒劳无益的。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既然不 能救世,那我们怎么办呢?要么就随波逐流,大家一起混日子,得  过且过。这是长沮、桀溺们反对的,其实也是孔子们反对的。

要 么就避开那些坏人而寻求治理天下、拯救世道的好人。这是孔子 的观点,所以他带领学生离开鲁国而奔走天下,即便是“累累职 丧家之犬,,也绝不后悔,甚至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但这也是长 沮、桀溺们所反对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举世皆浊,你在哪里 去寻找净土呢?世人皆醉,你在哪里去寻求清醒的人呢?所以,与 其避人,不如避世,连整个浊世都避开了,隐居于山林之中去与 鸟兽同群,管它世道变成什么样子,这就是长沮、桀溺们的观点, 说到底是隐士的哲学。 从理论上说,长沮、梁溺们的观点不是没有道理。所以,说 他们在指眯孔子、子路的迷津也无不可。就连孔子听了他们话 后,不也怅惘不已而有所感慨吗?

但从实践上说,我们就不能不认为孔子的话也有道理了。事 实上,避开整个世道而与鸟兽同群办得到吗?人毕竟不可以都去 做“狼人”啊!正如孔子所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徒 与而谁与?”作为一个人,不和人打交道而完全隐居是不可能的。 就是长沮、桀溺,不也并没有在山林之中去与飞禽走兽同群,而 还在耕田种地,食人间烟火吗?何况,他们不仅耕田种地,而且 还“耦而耕”,二人并肩操作,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啊。这 是主观愿望和客观实践的矛盾。从另一方面说,孔子也说得非常 真实:“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太平,我孔丘也就不 和你们一起出来奔走,进行改变世界的努力了。反过来说,正因 为天下不太平,我们才于心不忍,汲汲于救世之道。说到底,是 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的良心在作驱动器,也是不得已而为 之啊。

其实,孔子选取的,是比长沮、桀溺们更艰难困苦,更具有 悲剧色彩的道路,而长沮、桀溺们所选取的,是不愿意为社会负 责任的撒手不管的路。概而言之,正是积极入世与消极避世,拯 救与逍遥两种人生态度的根本区别。而正是这两种人生态度铸造 着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其影响逾千年而不衰,经常摆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转折点上,供我们选择和决断。 所以,我们绝不要轻忽了这段看似寻常,不过是问问路的文 字。这可不是一条寻常的路啊,回到我们话题的开始,所谓“指 点迷津”,到底谁知道渡口在哪里呢?    是长沮、桀溺还是圣人孔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①,以杖荷莜②。子路间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③,孰为夫子?”植④其杖而芸⑤。子 路拱而立。止(6)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7)之,见(8)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9)见之。至, 则用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 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 之不行,已知之矣。”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①丈人:老人,与长沮、桀溺等一样为隐士。 ②以杖荷莜: 杖,拐杖;莜,锄草的农具。 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即手脚四 肢;四肢不劳动,五谷也不能分辨。这是老人责备孔子的话。 ④植:插 立。 ⑤芸:同“耘”,除草。 (6)止:留。 (7)食(sì):给人吃。 (8)见(xiàn):使见。这句说老人让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 (9)反:同 “返”。

子路所说的话当然是孔子的思想。归结起来有如下凡个要点: 一、官还是应该做的。二、不能因为自己要洁身自好便破坏君臣 之间的伦常关系。三、君子做官不外乎是“行义以达其道”,努力 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罢了。四。至于政治理想很难实现,这是我 们早就知道的了,也算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吧。 是针对那隐居老人的思想而言,劝他不要隐居,而应该出来为社会,为国家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为 拯救这个变乱的世道而作一份贡献。 这种官,子路认为应该做,孔子也认为应该做,我们又何尝 不认为应该做呢?不仅现在没有做官的人应该做,现在已经做官 的人,不是更应该朝这方面做吗?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评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14-39子击磬(1)于卫,有荷蒉(2)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3)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4),浅则揭(5)。”子曰:“果哉!末(6)之难(7)矣。”

9-9子曰:“凤鸟(1)不至,河不出图(2),吾已矣夫!” 「注释」(1)凤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凤鸟在舜和周文王时代都出现过,它的出现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2)河不出图: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而出。它的出现也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评析」孔子为了恢复礼制而辛苦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他看到周礼的恢复似乎已经成为泡影,于是发出了以上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