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奇经八脉-任脉 主讲人 :熊 俊 Lecturer:Jun Xiong Ren meridian 《经络腧穴学》本科教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章 经络针灸 中医学教研室 2 经络腧穴总论 起源与发展: 腧穴理论的形成要早于经络理 论的形成。 砭石 → 针刺 火(温热) → 灸.
Advertisements

足 阳 明 胃 经足 阳 明 胃 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 ST 阳面 阳经向下降 下肢阳面 从头走足 下肢外侧前缘.
第三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与手阳明大肠经衔接 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鼻,目,上齿,口唇,喉咙和乳房,属胃,络 脾.
任脉 (the Ren Meridian, RN) 循行 功能 病候 腧穴. 任脉循行 《素问 · 骨空论》: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 下,以上毛际,循腹 里,上关元,至咽喉, 上颐循面入目。 《难经 · 二十八难》: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 下,以上毛际,循腹 里,上关元、至咽喉.
奇经八脉 Eight Extra Meridians 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连 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任 脉 Ren Meridian. 目的要求 1 .熟悉《素问》《难经》任脉循行的原 文。熟悉经脉病候。掌握腧穴的定位和起 止穴。 2 、掌握重点腧穴的主治。掌握天突、廉 泉的刺灸方法。 3 、熟悉非重点腧穴定位和主治。熟悉腧 穴的刺灸方法。 4 、了解腧穴的命名、局部解剖。
足 少阴 肾经 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KI.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 循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 经胸腹第一侧线,止于锁骨下。 体内: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 循咽挟舌。支脉从肺联络心脏, 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 接。
五苓散 药理作用 具有利尿、降血脂、 降血压、保肝利胆、抗菌、 抗炎、对肠胃平滑肌呈双 向调节等作用。
经络概述 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贯串上下打的通路 经脉 --- 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 --- 经脉别出的分支。络 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胃 痛 针灸学内科病证 针灸学内科病证. 一、概 念 针灸学内科病证 — 胃痛 3 胃 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 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 又称 作 “ 心痛 ” 、 “ 胃心痛 ” 等。本病与 “ 真心痛 ” 有本质 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
手太阴经脉循行图示 中焦 络大肠 沿胃口 上膈 属肺 出腋下 上肢内侧前沿 列缺 鱼 鱼际 大拇指桡侧端(少商) 食指内侧(商阳) 该经脉循行所联络的脏腑器官 : 肺 、大肠、胃、 膈、咽喉、气道 主要病候: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吸、咳血、伤风、 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
1 四、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3 )踹: 指腓肠肌。 ( 3 )踹:
中脘(RN12) 组员:胡朝斌 雷振军 彭晓燕 冉 霄 郑亚玲 胃募穴,腑会,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的交会穴。
足太阴脾经 The 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 (SP). 目的要求 1 、背诵经脉循行的原文,掌握经脉病候。 掌握 21 个穴位的标准代号、定位和起止 穴位。掌握重点穴位的主治作用。 2 、熟悉其它穴位的主治及 21 个穴位的刺灸 方法。熟悉络脉的循行及病候。 3.
月经不调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按语 概述 定义  广义 ---- 泛指一切月经病  狭义 ---- 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 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 本节课主要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 的主要特征介绍。
针灸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刘 悦.
The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
Lung meridian of hand taiyin
The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第一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为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始发经, 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针灸学内科病证 胃 痛.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五專醫護類科介紹 樹人醫專 職業教育組 李天豪 組長.
针灸学 中医教研室.
宋海英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中医教研室
足太阳膀胱经.
第一章 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
第十二章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厥阴经络 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少阳胆经衔接, 在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第八章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少阴经络 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 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The 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and Acupoints
一、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 络 学 河北中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
中医 经络养生.
上篇 经络与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督脉 Du Meridian.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 腧穴总论.
足厥阴肝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足厥阴肝经 (The Liver Meridian of Foot-Jueyin, LR)
月经不调.
任 脉 Ren Meridian.
常见急诊的针灸技术应用 主讲 熊芳丽.
足厥阴肝经.
Apoplexy 中 风 中风. apoplexy 中 风 中风.
第五章 经络.
第四节 经 外 奇 穴 康复医学系老服教研室 罗清平.
我班最喜愛的零食 黃行杰.
痛 经.
足阳明胃经 (The Stomat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ST)
三、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鼻翼旁,上行眼眶下缘,折回下行口角,在下颌角前分成两支,一支上额角,另一支下沿颈前外下行缺盆,循乳中,夹脐旁两寸,经下肢前缘下行,止于足次趾外侧端。胫部支脉从膝下三寸至中趾外侧,跗部支脉从足背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体内:属胃,络脾。入上齿龈。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项目九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PC.
奇经八脉 Eight Extra Meridians.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手厥阴 Hand Jueyin.
(The 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 SP)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型肺炎 广东省中医院 2003年4月.
第五章 经络学说 Theory of The Meridians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释:1.胃口:胃之上口。 2.肺系:与肺连接的气管喉咙等组织。
運動穴位按摩 中國經絡學 穴位按摩 手掌按摩 腳底按摩.
中医学经络部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李 桐.
临床杂谈 About Clinical Practice
X-射线荧光分析.
经络概念及运用 Concept and Utility of Meridian
我爱我家 初一·1班 刘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六章 奇经八脉-任脉 主讲人 :熊 俊 Lecturer:Jun Xiong Ren meridian 《经络腧穴学》本科教学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第十六章 奇经八脉-任脉 Ren meridian 主讲人 :熊 俊 Lecturer:Jun Xiong 1 院系: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Department: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 教材: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Book: Textbook for National five-year Plan E-mail:xiongjun196071@yahoo.com.cn

案例式导入 2012年5月12日至20日,甘肃省医务人员真气运行学骨干培训班经过9天的培训,学员们全部掌握了静功五步通督法和动功胃肠功、五禽导引的训练方法,感受了真气在任督二脉中运行的经过,体验了博大精深中医的神奇,证明了经络学说的存在,对中医产生了信心,其中有41名学员打通了任督二脉。 2

循行分布 Pathway Distribution 章节提纲 Charpter and Outline 循行分布 Pathway Distribution 1 2 功能病候 Effect Disease 3 本经腧穴 Acupoints 4 经脉总结 Summary 3

2.掌握中级、气海、关元、神阙、下脘、中脘、 大纲要求 Outline Requirements 内容 Content 1.掌握任脉的功能,主治特点。 2.掌握中级、气海、关元、神阙、下脘、中脘、 膻中、天突、廉泉、承浆。 4

任脉歌决 二四任脉起会阴,曲骨中级关元门; 气海阴交神阙水,下脘建里又中脘; 上脘巨阙接鸠尾,中庭膻中玉堂前; 紫宫华盖又璇玑,天突廉泉承浆齐。 任脉歌决 5

Ⅰ循行分布 Pathway Distribution 《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 颐:下颌部 中级之下:胞中 6

Ⅰ循行分布 Pathway Distribution 体内:起于小腹内,出会阴。 体表:从会阴沿腹、胸、颈正中至口唇下。支脉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 联系脏腑器官:胞中,咽喉,唇口,目。 7

Ⅱ 功能病候 Effect Disease 任 任脉 衽“谓裳幅所交裂 也”。指衣襟前面两幅交界的中缝 担任、妊养 总任诸阴 功能 任脉 阴脉之海 主胞胎,与生育功能有关,生养之本 足三阴与任脉中极、关元,阴维与任脉交会于天突、廉泉,又冲脉与任脉交会于阴交。足三阴经脉上交于手三阴经脉。 8

三焦皆治 Ⅱ 功能病候 Effect Disease 上焦病 中焦病 下焦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内结:腹内结滞不通 上焦病 中焦病 下焦病 胸闷、气喘、呃逆 病候 腹胀、肠鸣、泄泻 带下、不孕、少腹痛、月经不调、阳痿遗精、疝气、盆腔肿块 下腹部疼痛 三焦皆治 9

Ⅱ 功能病候 Effect Disease 妇科 消化 男科 下腹 经脉 循行 细胞 信息 传导 主要集中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0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首穴:会阴 末穴:承浆 共计24穴 中极、关元、气海 泌尿生殖 三脘、建里、神阙 胃肠疾病 膻中、天突 咳嗽气喘 廉泉、承浆 失语流涎 会阴 溺水急救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首穴:会阴 末穴:承浆 共计24穴 气海、关元 强身保健 关元、神阙 回阳救逆

气海 RN6 穴名内涵 Ⅳ 代表性腧穴 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穴居腹部,为生气之海。别名脖胦、下气海、下育、丹田。 《针灸资生经》:“气海者,盖人之元气所生也。” 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13

Ⅳ 代表性腧穴 气海 RN6 腧穴定位 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处 14

Ⅳ 代表性腧穴 气海 RN6 主治作用 升阳补气、益肾固精 便秘 15

Ⅳ 代表性腧穴 气海 RN6 主治作用 升阳补气、益肾固精 腹痛吐泻 16

Ⅳ 代表性腧穴 气海 RN6 主治作用 升阳补气、益肾固精 腹胀腹满 17

Ⅳ 代表性腧穴 气海 RN6 主治作用 升阳补气、益肾固精 月经不调 18

Ⅳ 代表性腧穴 气海 RN6 主治作用 升阳补气、益肾固精 崩漏 19

Ⅳ 代表性腧穴 气海 RN6 主治作用 升阳补气、益肾固精 痛经 20

Ⅳ 代表性腧穴 气海 RN6 主治作用 升阳补气、益肾固精 中风脱证 21

Ⅳ 代表性腧穴 气海 RN6 主治作用 升阳补气、益肾固精 小儿遗尿 22

Ⅳ 代表性腧穴 中极 RN3 腧穴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23

Ⅳ 代表性腧穴 中极 RN3 主治作用 助阳、调经、利膀胱 尿潴留 24

Ⅳ 代表性腧穴 中极 RN3 治疗作用 调经 利膀胱 助阳 中极配三阴交 中极配命门 中极配关元 中极配合谷 中极配肾俞 中极配膀胱俞 25

会阴 RN1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标准定位 任脉 、督脉、冲脉交会穴 在会阴部,男性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中点;女性大阴唇联合与肛门连线中点。 26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会阴 RN1 任脉 、督脉、冲脉交会穴 功能主治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溺水、窒息、产后昏迷、癫狂 27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曲骨 RN2 任脉 、足厥阴经交会穴 标准定位 在前正中线,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 28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曲骨 RN2 任脉 、足厥阴经交会穴 功能主治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排尿后针刺 29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中极 RN3 膀胱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 标准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30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中极 RN3 膀胱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 功能主治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癃闭、遗尿 排尿后针刺 31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关元 RN4 小肠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 标准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32

关元 RN4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配气海、肾俞(重灸)、神阙(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 配足三里、脾俞、公孙、大肠俞,治虚劳、里急、腹痛; 配三阴交、血海、中极、阴交,治月经不调(冲任不固,针用补法); 配中极、大赫、肾俞、次髎、命门、三阴交,治男子不育症、阳萎、遗精、早泄、尿频、尿闭、遗尿(肾阳虚衰、针补法或艾灸); 配太溪、肾俞,治泄痢不止、五更泄。 33

关元 RN4 温肾补阳,培补元气,调理冲任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功能主治 小肠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虚劳羸瘦、中风脱证、眩晕 腹痛、泄泻 温肾补阳,培补元气,调理冲任 34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石门 RN5 三焦募穴 标准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 35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石门 RN5 三焦募穴 功能主治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腹痛腹胀,水肿泄泻 产后恶露不尽 36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气海 RN6 标准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37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气海 RN6 功能主治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虚劳羸瘦、中风脱证 腹痛、泄泻 关元多补,气海兼能行气 38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阴交 RN7 任脉、冲脉交会穴 标准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39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阴交 RN7 任脉、冲脉交会穴 功能主治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腹痛、泄泻、水肿 阴交者,水气之交会也 40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神阙 RN8 标准定位 在腹中部,脐中央。 41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神阙 RN8 功能主治 腹痛、久泻、脱肛、痢疾、水肿 虚脱 健脾和胃、温阳救逆、开窍复苏 42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水分 RN9 标准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43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水分 RN9 功能主治 腹痛、泄泻、翻胃吐食 水肿、腹胀、小便不利 健脾胃,利水湿 44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下脘 RN10 任脉、足太阴经交会穴 标准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45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下脘 RN10 任脉、足太阴经交会穴 功能主治 腹痛腹胀、食谷不化 健脾胃,消食积 46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建里 RN11 标准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47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建里 RN11 功能主治 胃痛腹胀,呕吐肠鸣 水肿 健脾胃,化湿浊 48

中脘 RN12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标准定位 胃募穴,腑会,任脉、手太阳、小肠、足阳明经交会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49

中脘 RN12 升清降浊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功能主治 胃募穴,腑会,任脉、手太阳、小肠、足阳明经交会穴 胃肠疾病 咳嗽痰多 癫痫,失眠 升清降浊 50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上脘 RN13 任脉、手太阳、足阳明经交会穴 标准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51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上脘 RN13 任脉、手太阳、足阳明经交会穴 功能主治 胃痛、呕吐、吐酸、吐血 癫痫 建胃降逆 52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巨阙 RN14 心募穴 标准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53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巨阙 RN14 心募穴 功能主治 胃痛、呕吐 心悸、胸痛 癫狂痫 54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鸠尾 RN15 络穴 标准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55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鸠尾 RN15 络穴 功能主治 胃痛、呕吐 心悸、胸痛 癫狂痫 56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中庭 RN16 络穴 标准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 小儿吐乳 57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膻中 RN17 心包募、气会 标准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 58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膻中 RN16 心包募、气会 功能主治 呼吸系统疾病 乳少、乳痈 59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玉堂、紫宫、华盖 、璇玑 标准定位 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三、二、一肋间;胸骨上窝中央下1寸。 60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天突RN22 任脉、阴维脉交会穴 标准定位 仰靠坐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 61

天突 RN22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功能主治 任脉、阴维脉交会穴 功能主治 呼吸系统疾病 暴喑、梅核气、噎膈 先直刺0.2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即向下沿着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0寸。 62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廉泉 RN23 任脉、阴维脉交会穴 标准定位 仰靠坐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63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廉泉 RN23 任脉、阴维脉交会穴 功能主治 吞咽困难、舌强不语、舌本挛急 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64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承浆 RN24 任脉、足阳明经交会穴 标准定位 仰靠坐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65

Ⅲ 本经腧穴 Acupoints 承浆 RN24 任脉、足阳明经交会穴 功能主治 口、唇、舌疾病 消渴、癫痫 66

取穴 Ⅳ 经脉总结 Summary 脐下4寸、3寸、1寸半取中极、关元、气海; 脐上4寸取中脘; 乳头连线中点取膻中; 胸骨上窝取天突; 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又称取穴法。 取穴 脐下4寸、3寸、1寸半取中极、关元、气海; 脐上4寸取中脘; 乳头连线中点取膻中; 胸骨上窝取天突; 舌骨上取廉泉; 颏唇沟正中取承浆。 67

Ⅳ 经脉总结 Summary 针刺 腹部腧穴妊娠禁针; 膻中平刺; 天突向胸骨后方斜刺; 廉泉向舌根斜刺。 68

小结与思考 章节小结 课后思考 概括中极作用。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气海治疗中风脱证的科学机理。 69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