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段屈辱的岁月 1895<马关条约> 1901年《辛丑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1898年
有一群先进无畏的英雄人物 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 地主阶级抵抗派 魏源
有一群先进无畏的英雄人物 师夷长技以自强 地主阶级洋务派 曾国藩 李鸿章 地主阶级洋务派
有一群先进无畏的英雄人物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康有为 梁启超 资产阶级维新派
有一群先进无畏的英雄人物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革命派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十五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zdm2005
知识结构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后期的新文化运动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 ,请结合下面有关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一、《新青年》的诞生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中国资本主义有进一步发展 1、经济方面: 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 2、政治方面: 袁世凯独裁专制 --------------根本原因 2、政治方面: 袁世凯独裁专制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3、思想文化: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直接原因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因为它大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而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什么把《青年杂志》的创办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锐意改革,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质是鼓励和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文化的阵地。同时,他还聘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使北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思想阵地 《新青年》 主要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指导思想(前期) 民主与科学 指导思想(后期) 马克思主义
陈 独 秀 他1915年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并在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 他热望青年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为恶社会所征服。”他把振兴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 适
蔡元培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一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思想 (二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二、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二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三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思想 文化 ] 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德先生 赛先生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Democracy Science
概念把握 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指: A.东西方文化有机结合 B.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C.人民民主权利和自由 D.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在这里“科学”的含义包括: ①历史典籍 ②自然科学 ③科学的观念和方法 ④宗教哲理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新道德、旧道德是指什么?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孔子为首的儒家道德?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课堂讨论 新道德、旧道德是指什么?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孔子为首的儒家道德?
1,新道德: 旧道德: 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 道德。 2.为什么把矛头指向儒家儒家道德? 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旧道德是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所以要追求民主共和就必须要推翻旧道德,建立新道德 “打倒孔家店”
20年代初的《新青年》杂志中一篇题目为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的文章。 文章描写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她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惨状触目惊心。 父亲让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 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我为什么这样办呢?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都非自己动手不可,你是个14岁的孩子, 如何能够办到的?我因为这件事情,很费了踌躇,后来还是你大舅来,替我想出这个法 子,叫你坐在屋子里从从容容地绝粒而死。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你不懂得我成全你的意思,反要怨我,真真是不懂事极了!”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一“贞烈可风”。 饿到第六天,她的母亲不忍心了,劝她父亲干脆送点毒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 她父亲却说:“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凡是绝粒殉节的,都是要先报官。因为绝粒是一件顶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到了临死的时候,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敬酒,行三揖的礼节,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好教一般妇女都拿来做榜样。有这个成例在先,我们也不能不从俗。阿毛绝粒的第二天,我已托大勇爷禀报县官了。现在又叫她服毒,那服过毒的人,临死的时候,脸上要变青黑色,有的还要七窍流血。县官将来一定是要来上香 的,他是常常验尸的人,如何能瞒过他的眼?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吗?我如何担得起?”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一“贞烈可风”。
探究:对旧礼教、旧道德抨击最猛烈的是谁?如何体现? 鲁迅 体现: 《狂人日记》揭露了旧礼教吃人的本质; 《我之节烈观》,批判贞节观念 《孔乙己》,《药》揭露封建思想对人 造成的精神创伤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狂人日记》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 微风。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 我如何不想她? ……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改革论》,主张推到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C.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白话文小说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与白话文 胡适(右)和陈独秀(左) “干不了,谢谢!”
我家的屋旁有两棵树 一学生看了一篇文章:“我家的屋旁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于是去找老师问:“这句话是否多余?” 老师说:“这怎么能是多余的话呢?这是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作品。” 于是学生回去写作文:“我家有两个表姐,一个是女的,另一个也是女的”。 老师的评语是:“废话!” 应当根据时代背景去分析写作内容。文章写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今天读起来感到很幼稚,但在当时却是振聋发聩的。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思 想 2、传播了民主与科学,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3、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4、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 思考: 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
局限:①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东方文化绝对的否定 ②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材料1 材料一: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材料2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局限:①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东方文化绝对的否定 ②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将脏水与孩子一起倒掉了! 病人——中国思想界 医生——新文化运动者 旧血液——中国传统文化 新血液——西方文化 以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为其最突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是对全部文化遗产彻底的——全面的抨击,这是整个运动的特点。 —许华茨(哈佛大学史学教授) 没有好的了,全都坏掉了,必须全部换掉! 不会全坏了吧,总有些还好的应该留下吧! 你的血全坏了,要全换掉!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将脏水与孩子一起倒掉了!
主要问题是坏血,先放光它新血自然进来了! 医生,放血管与输血管粗细不一样啊! 主要问题是坏血,先放光它新血自然进来了! 我完了!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精 华 与 糟 粕 精华: 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精 华 与 糟 粕 糟粕: 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 ……
我想我说 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和否定,有失偏颇,你是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的? 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前期: 后期: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后期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原因: ①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显示了这一理论的先进性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③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2、开始传播:1918年 李大钊 ——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
内容 3.进一步传播 (五四运动爆发后)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 文章刊物: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俄罗斯研究会”、工人补习学校 团体学校: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建立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中共诞生(1921年7月)
探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影响? ①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②指导了中国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本课小结 兴起 前期 后期 提倡民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十月革命以后)
《新青年》是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是主要活动基地 陈独秀---运动的发起人,最早提出“民主”与“科学” 背景 开始 阵地 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阶段 内容 性质 前期 后期 功绩 根本原因: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直接原因: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 《新青年》是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是主要活动基地 陈独秀---运动的发起人,最早提出“民主”与“科学” 蔡元培---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的方针 李大钊---在中国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鲁迅---批判封建礼教最猛烈的代表 胡适---最早在中国提倡白话文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资产阶级性质 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 宣传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性质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探究: 材料1: 相隔一层薄纸 屋子里拢着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 。” ——刘半农 材料2: 爱之神 材料1: 相隔一层薄纸 屋子里拢着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 。” ——刘半农 材料2: 爱之神 鲁迅 一个小娃子,展开翅子在空中,一手搭箭,一手张弓,不知怎么一下,一箭就射着前胸。“小娃子先生,谢你胡乱栽培!但得告诉我:我应该爱谁?”娃子着慌,摇头说,“唉!你是还有心胸的人,竟也说这宗话。你应该爱谁,我怎么知道。总之我的箭是放过了!你要是爱谁,便没命的去爱她;你要是谁也不爱,也可以没命的去自己死掉。”
(1)这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意思? (2)依据材料概括文学革命的目的。 (1)两手诗都采用了白话文的形态,语言通俗易懂、新鲜活泼。《相隔一层薄纸》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最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平的深刻揭露;《爱之神》表达了作者对恋爱自由的支持与肯定。 (2)目的:通过通俗易懂的新文学来向广大民众传播新思想。
器 物 制 度 思 想 地 主 阶 级 资 产 层次 时间 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实践 影响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地 主 阶 级 19世纪60-90年代 19世纪末 资 产 20世纪初 1915-1917年 1917-1919年 无产阶级 师夷长技以 制夷 林则徐 魏源 器 物 译书等 思想启迪 抵抗派 李鸿章 曾国藩 张之洞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 洋务派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思想启蒙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维新派 戊戌变法 制 度 推翻了…结束了… 建立了… 颁布了… 三民主义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革命派 孙中山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等 冲击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激进派 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 思 想 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等 建立中共早期组织 向工人宣传 中共诞生 指明革命方向 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主要特点? 4 、认识上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探究学习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主要特点? 1 、共同目的:救亡图存。 2 、学习西方和救亡图存相结合。 3 、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具有广泛性、层次性、继承性、 曲折性。 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制度”——“思想”不断深化的历程; 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经历了向西方学习——中共“以俄为师” ——“走自己的路”。 4 、认识上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1)“民主”一词是陈独秀首先在中国提出的吗? (2)陈独秀所提倡的“民主”有什么样的内涵? 探究1: 材料: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作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 (1)“民主”一词是陈独秀首先在中国提出的吗? (2)陈独秀所提倡的“民主”有什么样的内涵? (1)不是。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就明确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辛亥革命中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核心就是“民权主义”。 (2)陈独秀提倡的“民主”涵盖范围更广,不仅指人民主权、民主选举、权力制衡等民主制度,也包括反专制及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什么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你认为应如何评价“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 探究3: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什么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你认为应如何评价“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袁世凯破坏民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政治动因: 积极方面: 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评 价 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上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消极方面:
在右图所示刊物上提出过的著名口号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 民主和科学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 A.缓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 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 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B
C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C
课堂检测 B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性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B
课堂检测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为无产阶级所接受 B.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 C.与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 D.由俄国传入中国 C
课堂检测 是他发表文章,指出了十月革命是人类文明的新曙光;又是他发表文章,提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也是劳工的胜利;还是他信心十足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是 A B C D C
课堂检测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抵抗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
课堂检测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B
课堂检测 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的最恰当解释是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D
课堂检测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C
课堂检测 D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作舆论准备 D
课堂检测 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运动的缺陷是 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传统文化 B.脱离了当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 D.没有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A
课堂检测 A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 A
课堂检测 C 清朝末年,曾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观点反映了 A.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B.西方善于学习东方文化 D.“西学中源”证据充分 C
课堂检测 B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B
课堂检测 D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D
课堂检测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C
课堂检测 C 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吻合的是 A.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 C.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改变了中国的政体 C
课堂检测 B ◆康有为借助于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变法 的有力工具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B
课堂检测 B ◆康有为借助于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变法 的有力工具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B
课堂检测 D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压迫 C.建立民主制度,清除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 D
课堂检测 A ◆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是 A.林则徐的《四洲志》 B.魏源的《海国图志》 C.洪仁玕的《资政新编》 D.徐继畲的《瀛环志略》 A
课堂检测 C ◆“非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说法应属 A、西学东渐 B、洋务派 C、中体西用 D、维新派 C
课堂检测 C ◆(07年上海卷)左图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 ②《庶民的胜利》 A.①⑤ ③《列国陆军制》 ④《儒门医学》 ⑤《汽机新制》 ◆(07年上海卷)左图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C
课堂检测 ◆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 B.张之洞 C.郑观应 D.梁启超 C
课堂检测 B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B
课堂检测 ◆(09年广东卷)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 科学 C.西学 D. 民权 D
课堂检测 A ◆ 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A
课堂检测 ◆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 富强的指导思想 C
课堂检测 ◆1920年9月《新潮》杂志:“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 A.世纪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D.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D
课堂检测 C ◆蔡元培在北大采取“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根本目的是 A、让各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 B、促进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D、缓和各种思想流派的矛盾和冲突 C
课堂检测 C “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挚,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结叹由衷”此对联评价的人物应是 A. 鲁迅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胡适 C
课堂检测 B ◆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B
课堂检测 C ◆陈独秀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任诸自然之淘汰,其势力迟早必归于消灭。”陈独秀批判孔子所运用的思想武器是 A.马克思主义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社会进化论思想 D.“师夷制夷”主张 C
课堂检测 ◆明朝后期李贽否定孔子“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B
李鸿章论述洋务运动 清朝腐朽统治 洋务派 西方技术等 顽固派阻挠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①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 ②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 ③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 ④ “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的因素? 清朝腐朽统治 洋务派 西方技术等 顽固派阻挠
探究问题:西学东渐受阻因素 中国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在中国人的心理上造成一种华夷观念,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发展壮大,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封建自然经济,因而,新思想缺乏社会基础。 清朝统治者的闭关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使民众思想保守,愚昧无知,从而造成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封建顽固势力坚守纲常名教,士大夫阶层思想保守,很大一部分官僚仇视一切外洋事务,抵制新思想,这是新思想传播的直接阻力。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主张比较 派别 主张 实践方式和结果 维新派 反对君主专制,兴民权,设议院,君主立宪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依靠光绪帝实行改革,但君主立宪制度在变法诏令中并未涉及,且由于未发动群众,没有武装力量,最终失败 革命派 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通过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国方案也未能真正实施,中国社会性质并未改变 激进派 矛头指向儒家思想,主张民主科学 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课堂检测 (2005上海)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Democracy and Science”辩护。这里的“Democracy andScience指 A.科学与技术 B.民主与共和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D
课后作业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1)“德、赛两先生”的含义是什么? (2)“西洋人”闹了“那些事”才“到光明世界”? (3)中国“一切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作者认识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答案 (1)民主、科学。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 (1)民主、科学。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 (3)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 (4)主张民主科学,敢于斗争 但又片面地认为西方民主、科学可以拯救一切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