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四、微循环 五、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五、微循环微循环 微循环概念与中医认识 功能:实现物质交换 (一)微循环的组成和血流通路微循环的组成和血流通路 1 、组成:七个部分.
Advertisements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说出妊娠、分娩、产褥对心脏病的影响。 2. 简要说出心脏病心功能分级和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 3. 简要说出心脏病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4. 详述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的重点评估内容、常见的护理问题、护理 措施。 二、技能目标 5. 能对模拟病人实施评估、提出具体的护理问题及实施护理。
方下中学 王晓霞 抓住了现在, 就抓 住了未来. 快 ! 快 ! 快 ! 抖起精神, 超越 自己, 超越未来 !
第 2 节 血液循环 ( 第 5 课时 ). 教学目标 :  知识目标 描述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 能力目标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血液在心血管中的循环流动》 段玉佩. 1 教材 分析 2 学情 分析 3 教学 设计 4 教学 过程 5 教学 反思.
肠 梗 阻. 定 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 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 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 常有下列三种原因.
第三节 血管生理 Physiology of blood vessel
第十章 休 克 (Shock)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李 菁.
休 克 shock.
第四章 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 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舒缩活动作用下, 沿着心血管系统按一定的方向
猜谜语 胸中有个大雪梨,拳头大小差不离。劳逸结合巧安排,任劳任怨干到底。.
重点掌握※※ 前负荷、后负荷、心率及心肌收缩力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熟悉※ 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了解 心功能评价.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学习要求: 1.掌握心肌生理特性; 心动周期与心率;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血压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组织液生成及影响.
第五章 血液循环.
第六章 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
第三节 血管生理 密闭的管道系统 实现血液的运输 物质交换等功能 肺循环+体循环 并联.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万杰医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水 肿 (Edema) 青海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Vital Signs
旧知回顾:心脏结构 1.心脏内部有个 腔,分别是: 2.心脏的内部只有 侧相通。 3.心室与 脉相连,心房与 脉相连。 4.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 ,其作用是: 5.在心脏处,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四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同 动 静 瓣膜.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2节 血液循环(第1课时).
第十七章 脉搏与血压.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现象及节律 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第三节 血 管 生 理
麻醉与循环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教研室.
汪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协和医院心内科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小组成员: 贾睿楠 别依凡 段若楠 孙世成 石金源 郭奎
休克 (Shock).
CHAPTER 4 血液循环 CIRCULATION.
左右心功能同步检测分析仪 心功能参数的临床应用 杭州高联康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复习.
(Blood Circulation) 主讲教师:郭廖南
第四章 血液循环 CHAPTER 4 BLOOD CIRCULATION 邱春复 主讲
水 肿.
第 13 章 休 克 病理学教研室 于兰英.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第三章 血 液.
5.4 血液与循环 1 人和动物体含有大量的水 2 血液的结构和功能 3 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课时) 血液循环 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呕 血 与 便 血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章 血液循环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研究所.
第四章 循环系统(三) 新课导入 正常血压是多少?.
第十节 液体的压强 德化大铭中学 赖呈炽 液体压强 内部压强 血 压 练 习.
病例 患者,男,45岁,干部。2天前出现头痛、头晕、 健忘等症状,测量血压150/95mmHg。 其他检查 无异常。 请问: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学习要求: 1.掌握心肌生理特性及影响因素; 心动周期与心率;心脏泵血过程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外科休克的护理 神木职教中心---孟改兰.
第三节 血管生理 Physiology of vessel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根据生理功能分类: 1
第三节 血管生理 (vascular physiology).
  心脏与大血管X线诊断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付和睦.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血 液 循 环 第二节 血管生理.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四课时).
CHAPTER 4 CIRCULATI 血液循环
第 四 章 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 输送血液在体内流动的管道系统,称为血液循环系统
第五章 血压测量 第一节 概述 一、常见的血压参数 血压: 血管中的血液垂直作用于血管壁上单位面积的压力称为血压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兴奋性(excitability) 自律性(autorhythmicity) 传导性(conductivity)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脉管系统不仅是体内的运输管道系统,而且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如心肌细胞能分泌血管紧张素、抗心律失常肽,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四、微循环 五、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四、微循环 五、组织液与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六、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的分支,这些血管的管壁厚,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性。 一、主要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1.弹性贮器血管 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的分支,这些血管的管壁厚,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性。 心脏射血是间断的,但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却是连续的。(?)

弹性储器作用可使心脏内间断的射血变成为血管系统内连续的血流,并能起到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

2.分配血管 中等动脉及其分支。其功能是将血液输送至各器官组织、参与血流量的调节。

3. 阻力血管 小动脉和微动脉。其管径小,对血流的阻力大,在调节血管的外周阻力(约占总的外周阻力47%) 和局部的血流量中发挥主要作用。

指静脉。其数量多,管壁较薄,容量大,可扩张性亦大,容纳的血量多,起贮血库作用(容纳循环血量60-70%)。 4.交换血管 指真毛细血管(true capillary)。其管壁薄,通透性大,是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5.容量血管 指静脉。其数量多,管壁较薄,容量大,可扩张性亦大,容纳的血量多,起贮血库作用(容纳循环血量60-70%)。

血流速度(V) = Q/A 动脉20cm/s ,毛细血管0.02cm/s 二、血流动力学 P2 A P1 P2 (一)血流量( Q,容积速度 ): Q = P1 -P2 R 血流速度(V) = Q/A 动脉20cm/s ,毛细血管0.02cm/s

(二)血流阻力 ——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1.来源:血液质点和血管壁之间的摩擦力,血 液内部质点之间的摩擦力。 2.影响因素:根据泊肃叶定律(Poiseuilli’s law) R:血流阻力 η:血液粘滞度 L:血管长度 r:血管半径

(1)血管口径: 是影响阻力的最重要因素。在循环系统中,小动脉和微动脉是形成循环血流阻力的主要部位。 (2)血液粘滞度: 正常情况下变动较小。主要受到红细胞比容、血流的切率、血管口径和温度的影响。

(三)血压(blood pressure)** ——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 力,也即压强。 表示方法: 千帕(kpa),毫米汞柱(mmHg), 厘米水柱(CmH2O) 单位换算: 1mmHg=0.133kpa=1.36CmH2O 1cmH2O=0.098kpa

各段血管 的压力梯度: 主A:100mmHg 小A:85mmHg Cap:30mmHg V始:10mmHg 心房(大V):≈0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 1.动脉血压及正常值(以肱动脉血压为准) (1)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 :心室收缩时ABP的最高值。 正常值:13.3~16.0kpa(100~120 mmHg)

(2)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 :心室舒张时ABP的最低值。 正常值:8.0~10.6kpa(60~80mmHg)

(3)脉压(pulse pressure,PP)=收缩压-舒张压 正常值 4.0~5.3kpa(30~40mmHg)

(4)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正常值:约在 13.3kpa(100mmHg)左右。 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正常值:约在 13.3kpa(100mmHg)左右。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高血压:>140/90 低血压: <90/60 为什么以舒张压高低确定高血压? (1)MAP接近DP; (2)DP主要反映R,R受血管口径影响,一旦改变难以恢复。

2.测量及生理变异 测量 肱A血压→主A血压 2. 生理变异: ⑴ 年龄:大→高 ⑵ 性别:男>女 ⑶ 昼夜波动

(二)ABP形成的条件: 一个前提,三个因素 1.前提条件:血管系统中的血液充盈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循环系统内血液停止流动时,循环系统中各部分压力相等,这一压力数值称为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约7 mmHg。 其值取决于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之间的关系。

若:循环血量>血管容量,则平均充盈压>大气压 ↑ 或 ↓ (血管充盈) 循环血量<血管容量,则平均充盈压<大气压 ↓ 或 ↑ (血管塌陷) 

三个因素: ①心室射血; ②外周阻力; ③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

2.决定因素 (1)动力—心脏射血 (2)阻力—外周阻力 外周血管口径变化对血流产生的阻力,主要是微动脉和小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心室收缩 心室舒张 ↓ 射血入主A 大A弹性回缩 (势能释放) ↓ 推血流动(1/3)+大A扩张(2/3) (动能消耗)  (势能贮存) 推动血液继续流动 ↓ 收缩压(SP) 舒张压(DP) (2)阻力—外周阻力 外周血管口径变化对血流产生的阻力,主要是微动脉和小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动脉血压的形成的条件: ①血管内有足够量的血液充盈——前提条件 ②心脏射血 ③外周阻力 ④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 1. 使心室间断的射血变为动脉内持续的血液流动 2. 缓冲血压波动 :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

(三)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搏出量 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ABP↑ ↓ SP↑ (明显) 血流速度↑ ↓ 心舒末期A血量↑不明显→ DP↑不明显 因此,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搏出量的多少

2、心率 心率↑→心舒期缩短→心舒末期A血量↑→ABP↑ ↓ DP↑ (明显) 回心血量↓ ↓ 搏出量↓→SP↑(不明显)

3、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度↓→心舒期A血量↑ SP↑(不明显) ↓ 心缩期血流速度↑ ABP↑ ↓ DP↑(明显) 因此,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大动脉管壁弹性↓→ 缓冲血压的作用↓ 5、循环血量/血管容积的比例改变 如: 失血性休克→循环血量↓ →血压↓(显著) 过敏性休克→血管容积↑→回心血量↓→血压↓ ↓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 体循环平均压↓ →血压下降

(四)动脉脉搏 1.概念:在心动周期中,动脉内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2.动脉脉搏的波形 :用脉搏描记仪记录浅表动脉脉搏的波形称为脉搏图。 正常主动脉脉搏图 主动脉粥样硬化脉搏图 主动脉狭窄脉搏图

四、微循环 定义: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微A:总闸门 后微A:分闸门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门 真毛细血管: 通血毛细血管: 动-静脉吻合支: 微静脉:后闸门

(一)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 微循环的三条途径: 1)直捷通路(骨骼肌) 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血流特点:途径短、血流快、常呈开放状态 生理意义:利于血液快速回流入心。

2)动静脉短路(皮肤) 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血流特点:管壁厚、途径最短、血流快、常呈关闭状态,血流量随环境温度而异。 生理意义:调节体温

3)迂回通路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 血流特点:管壁薄、通透性好、途径长、血流慢、轮流交替开放。 生理意义:利于物质交换 故迂回通路又称营养通路,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二)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微循环血流量取决于血管的舒缩活动。在神经体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不断地发生交替性收缩和舒张。 毛管开放 毛管血流动 代谢产物被带走 毛管关闭 毛管血停流 代谢产物减少 代谢产物增多 代谢产物滞留

(三)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 物质交换的方式 1、扩散:主要方式 2、滤过和重吸收:对物质交换的作用小,主要在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中起重要作用 3、胞饮: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需耗能

五、组织液的生成 组织液是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 (一)组织液的成分 成分:胶原纤维、透明质酸,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占99%,可自由流动的液态组织液占1%。 滤过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重吸收

(二)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结构基础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动力 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滤过的力量-重吸收的力量 =(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动脉端:(30 + 15)-(25 + 10)= 10 mmHg 静脉端:(12 + 15)-(25 + 10)= - 8 mmHg 有效滤过压>0 →组织液生成(动脉端) 有效滤过压<0 →组织液回流(静脉端)

(三)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主要因素 生成量 回流量 例 症 毛细血管压 ↑ ↑ ↓ 炎症、充血性心功 不全等所致的水肿 主要因素 生成量 回流量 例 症 毛细血管压 ↑ ↑ ↓ 炎症、充血性心功 不全等所致的水肿 血浆胶体 ↑ ↓ 营养不良、肾炎等 渗透压 ↓ 血浆蛋白↓所致水肿 淋巴回 ↑ ↓ 丝虫病、癌症等 流受阻 使受阻部位远端水肿 毛细血管 ↑ ↓ 过敏、细菌感染 通透性 ↑ 所致的局部水肿

(四)淋巴循环的生理功能 1.回收蛋白质和清除组织中大分子 2.吸收脂肪  3.调节组织液平衡  4.防御功能

六、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 静脉的舒缩可有效地调节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 (一)静脉血压(venous pressure) 1)外周静脉压:各器官或肢体的静脉血压 2)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 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压力 正常值:0.4-1.2kPa(4-12cmH2O)

中心静脉压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心脏射血能力 ↑ 中心静脉压↓ 静脉回心血量 ↑ 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过低,心输出量减少; 中心静脉压过高,静脉回流减慢。 测量中心静脉压意义: 1.反映静脉回心血量和心脏功能状态 2.控制输液量与输液速度

(二)静脉回流的影响因素 (1)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循环平均充盈压是反映血管系统内充盈程度的指标: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静脉回流血量↑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静脉回流血量↓

心缩力↓→心输出量↓→心室舒张期室内压↑ (2)心肌收缩力 心缩力↑→心输出量↑→心室舒张期室内压↓ 静脉回流量↑←抽吸力↑ (右心衰时) 心缩力↓→心输出量↓→心室舒张期室内压↑ 颈静脉怒张、肝淤血肿大、下肢水肿 ←静脉回流量↓←中心静脉压↑

肌肉收缩挤压静脉→静脉血向心脏方向回流 + 静脉瓣膜的防止倒流=肌肉泵。 (3)骨骼肌的挤压: 肌肉收缩挤压静脉→静脉血向心脏方向回流 + 静脉瓣膜的防止倒流=肌肉泵。 例如: ①长期站立 + 静脉瓣膜的损伤→下肢静脉曲张。 ②立正久站→下肢静脉回心量↓+ 精神紧张→虚脱。

(4)呼吸运动: 吸 气 ↓ 胸廓扩大↑ ↓ 胸内负压↑ ↓ 右心房+大静脉扩张 ↓ 中心静脉压↓ ↓ 静脉回心血量↑

直立时 → 回心血量↓ (约多容纳500ml) 卧位时下肢静脉回心血量>直立 (5)重力和体位: 直立时 → 回心血量↓ (约多容纳500ml) 卧位时下肢静脉回心血量>直立 卧位迅速转为立位→静脉回心血量↓  例如: ①患肢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防止水肿   ②心衰取半卧位→下肢静脉回心血量↓ (∵平卧回心血量↑→前负荷↑→肺淤血↑→呼吸困难)   ③久蹲突然站立→血滞留下肢→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输量↓→血压↓→脑、视网膜供血不足→暂时的头晕、昏厥,视物不清。(体位性低血压)

总结: 影响因素 静脉回心血量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 心肌收缩力↑ ↑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收缩时↑,舒张时↓ 影响因素 静脉回心血量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 心肌收缩力↑ ↑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收缩时↑,舒张时↓ 呼吸运动 吸气时↑,呼气时↓ 体位改变 立→卧↑,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