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區域經濟整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國際行銷學:建構全球行銷能力 (3/e) .張國雄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 2 章 國際經濟與科技環境.
Advertisements

WTO 法律制度 —— 浅谈入世对我国的影响 翁杰、 孙晓园.
第四章 全球經營環境.
第四章 当代世界经济 战后世界经济的格局与演变 战后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客体及运行机制 当今世界经济的趋势性特点
战略机遇期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政策走向
高三政治复习策略 福建省福清东张中学 周继专.
通識教育科專題研習報告 認識全球化 翟敏娟著 組員名單: 林慧敏4W(12) 梁月韻4W(14) 徐秀清4W(21) 蘇文傑4W(29)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专题三 放眼世界 展望未来 ——国际战略环境 主讲教师:.
加入TPP/RCEP,我們做得到! 經濟部 103年3月19日.
Theorie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一、歐洲概述 範圍 地理區. 一、歐洲概述 範圍 地理區 北極海 烏 拉 山 東半部 西半部 大 西 洋 高加索山 地中海.
认真贯彻国务院11号文件 切实加强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
第九章 經 貿 學前預知 9-1 景氣與不景氣 9-2 經濟成長與創新 9-3 國際貿易活動與外匯 9-4 國際經貿組織.
世新大學全球產業分析碩士班 NAFTA-北美自由貿易組織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 重要论述专题辅导
學習焦點: 1.了解北美洲的自然環境 2.認識北美洲的族群文化 3.了解北美洲的產業發展 4.了解北美洲的都市文明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經濟學系 劉碧珍 教授
第 4 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局勢 冷戰時代的形成 區域危機與衝突 新興國家與第三世界 歐洲共產政權的崩潰 區域統合的進展 全球化的時代.
中国现代历史中考复习(三)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中国小微金融研究院 云南省小额信贷协会 培训班
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 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陈勇鸣教授.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現況與說明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101年6月27日.
世新大學全球產業分析碩士班 FTA自由貿易協定
美國與南韓自由貿易協定 對我國紡織業之影響 紡拓會 產經資訊處 96 年9月12日.
课堂总结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难的复杂的曲折的。必须不断的探索改革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外贸缩减
指導教授:許素華 博士 報告學生:羅福枝 許登翔 日 期:92年10 月18日
全球化趨勢與東亞區域經濟 整合的前景.
朝代顺序 国家的产生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辽、宋、夏、金、元 明、清 社会的变革时期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 之回顧與進展
政府採購條約及協定(GPA)‏ (進階課程4小時)‏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簡 介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黃志鵬 局長 99年4月7日.
大 綱 1 台灣紡織業概況 2 ECFA說明 3 ECFA對台灣紡織業之影響 4 ECFA對台灣紡織業之效益.
党课(2015年4月27日) 主题: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主讲:朱伟清 上南北校党支部 2015年4月27日.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一節經濟的成長與挑戰
亚太经合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亚太经合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國際企業 : 環境與策略.
CHAPTER 17 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国际贸易特色专业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面对经济全球化 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第一章 觀看世界的方式 第一節 區域的意義及其劃分 第二節 文化景觀與文化區 第三節 國家間的結盟 第四節 經濟發展下的世界.
深化首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若干问题
第二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六 党的发展历程—— 2016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经济史的课程知识: 政策与市场的无间道 标准要求(教学要点) 概念与结论、经典试题 教学案例 束鹏芳 (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春天的故事之开放篇.
第3課 國際關係、組織與全球 社會 壹、國際關係 貳、國際現勢 參、國際組織 肆、全球民間社會展望.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国际贸易》 学位考试辅导 姚惠峰
视频资料 中国加入WTO的历程. 视频资料 中国加入WTO的历程 资料卡片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2001年11月11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第2章 歐洲概述與歐洲西半部-南歐 ㄧ、歐洲概述 (一)位置與範圍:歐亞大陸西北側,濱大西 洋、北極海,緯度跨35°~71°
台灣經濟研究院 台灣全球佈局之策略 主講人:洪德生 院長 2007年5月5日.
第8章 区域经济整合.
Ch.7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在第一篇我们介绍的贸易理论,都是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讨论贸易的原因、贸易的模式以及贸易利益及其分配的。而事实上,所有的国家都会对国际贸易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包括关税(Tariff)和非关税(Non-tariff Barriers)措施。由于这些限制措施和法规与一国的贸易或商业有关,因而通常被称为贸易或商业政策(Trade.
Ch3企業經營環境 章首案例:愛情經濟學 3.1 企業經營環境 3.2 全球環境 3.3 經濟環境 3.4 政治與法律環境
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培育与未来 深圳市期货同业协会会长 管焱彬.
第一篇 全球化.
微利時代之全球化 供應鏈與運籌因應作法 民國94年12月05日.
新經濟地理學的最新發展- 兼論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遠景 ( )
第5課 北美洲 一、自然環境 (一)位置與範圍:美洲北半部,包括美、加 兩國 (二)美洲的畫分:課文、地圖(※必背!!)
第12章 歐洲貨幣整合.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第十一章 經貿2-國際經貿活動與組織 11-1 國際貿易活動 11-2 跨國投資(FDI) 11-3 外匯的收支 11-4 國際經貿組織.
與專有關之重要國際公約與組織 17 第一節 TRIPS 第二節 巴黎公約 第三節 PCT 第四節 WTO 第五節 WIPO.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同济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
韩中FTA与未来的韩中经济合作 外交通商部 貿易部長 朴 泰 镐
各位同學,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與您的日常生活有何關聯?
中文四 王雯麗 外交四 徐政祺 斯語一 陳妤屏 國貿二 陳于安
第四章 全球環境中的管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9章 區域經濟整合

介紹 區域經濟整合(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係指在地理區域內的國家之間的協議,彼此間廢除或放寬關稅和非關稅障礙,及促進彼此之間商品、服務和生產因素的自由流通。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要求成員公佈他們在WTO中所參與的區域貿易協定。 藉由加入區域協定,一群國家比起加入WTO可以更快速降低貿易障礙。 歐洲是區域經濟整合活動最成功的地區。

介紹 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區域整合活動。 相信自由貿易不受限的人擔心可怕的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就成為「經濟堡壘」,以高關稅阻擋外國製造商。 本章的主要目標為: (1)探討區域經濟整合的經濟和政治爭論,特別注意整合後經濟和政治的利益和成本。 (2)檢視全世界區域經濟整合的進展。 (3)指出區域經濟整合對國際企業實務的重要涵義。

經濟整合程度 從最低整合程度至最高整合程度: (1).自由貿易區 (2).關稅同盟 (3).共同市場 (4).經濟同盟 (5).政治同盟 自由貿易區:是不存在歧視性關稅、配額、補貼或行政障礙被允許來扭曲以會員國間的貿易。 自由貿易協定是區域經濟整合為最普遍的形式,幾乎佔區域協定的百分之90。

經濟整合程度 世界上最久的自由貿易區為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在1960年1月成立,EFTA目前有四個國家加入,挪威、冰島、列支敦斯登和瑞士,在1995年會員國數目由七個減為四個。 EFTA的重點為工業貨物的自由貿易。協定中不包括農業產品,每個會員國可以決定願意支持的程度。會員國也可以自由決定對來自EFTA區域外貨物所採取的保護程度。 關稅同盟:廢除會員國之間的貿易障礙以及對外則採取共同一致的貿易政策。制定共同對外貿易政策需要重要的行政機制督導與非會員國的貿易關係。 共同市場:在會員國之間沒有貿易障礙以及採用共同的對外貿易政策。和關稅同盟不同的是共同市場也允許生產因素在會員國之間自由流動。勞工和資本可以自由流動,因為對移民、遷徙或跨國界的資本流動沒有限制。

經濟整合程度 經濟同盟:和共同市場一樣,會員國之間的產品和生產因素可以自由流動並且採用共同的對外貿易政策,和共同市場不同的是全面經濟同盟也需要共同貨幣、會員國一致的稅率以及共同的貨幣和財政政策。 政治同盟:邁向經濟同盟的舉動引出一個問題:如何讓各會員國人民相信共同合作的政府機關?這就必須透過政治同盟協調各會員國的經濟、社會和對外政策。

經濟整合程度 圖 9.1 經濟整合程度 Political Union Economic Market Common Market Customs Union Free Trade Area X EU 2003 Level of Integration NAFTA 圖 9.1 經濟整合程度

整合的政治案例 區域經濟整合的政治案例也逐漸地出現在大部分企圖建立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等計畫之中。藉由連結鄰近的經濟體系並且讓彼此相互依存,會促進鄰近國家之間的政治合作,並且國家間發生激烈衝突的機會就會減少。 藉由經濟體的結合,國家可以增加在世界舞台上的政治勢力。 整合的阻礙:有兩個主要理由使得整合不容易達成或難以維持 採用自由貿易協定會涉及一些痛苦的調整過程。 對國家主權的考量。

反對區域整合的案例 區域整合的利益係由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的程度決定。 貿易創造(trade creation):發生於自由貿易區內高成本國內生產者將被低生產成本的會員國生產者所取代。也可能發生於自由貿易區內高成本外部生產者被低成本外部生產者所取代。 貿易轉移(trade diversion):發生於自由貿易區內的低成本供應商被高成本供應商所取代。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只有在貿易創造量大於貿易轉移量時,才會有益於全世界。 區域貿易區塊會出現藉由高度非關稅障礙來保護市場免於外部的競爭。在此情況下,貿易轉移的效應將高於貿易創造。

歐洲的區域經濟整合 歐盟的演進 歐盟最初的前身為歐洲煤鋼共同體在1951年由比利時、法國、西德、義大利、盧森堡和荷蘭簽署。 其目標為廢除共同體內煤、鐵、鋼和廢金屬運送的障礙。 在1957年簽訂羅馬條約後,歐洲共同體於是成立。 在1994年簽署馬斯垂克條約後(稍後討論)正式將歐洲共同體更名為歐盟。

歐盟的政治結構 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 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代表會員國的利益。是歐盟內最高的控制機構,因為歐洲委員會草擬的法規要能立法成為歐盟法規,必須獲得歐洲理事會同意。歐洲理事會由各會員國政府代表組成。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目前有732位議員,由會員國人民直接選舉。歐洲議會開會地點為法國的斯特拉斯堡,主要為諮詢而非立法機構。歐洲議會中討論執行委員會提出議案,之後再提交理事會。 歐洲法庭(Court of Justice)由各會員國任命一位法官組成,是歐盟法規的高等法庭。

9.5.3 單一歐洲法案 在EC執行委員會主席傑克斯迪洛(Jacques Delors)主席的領導下,迪洛委員會建議所有阻礙單一市場形成的障礙必須在1992年12月31日前去除。 結果就擬定了由各會員國議會個別通過並且在1987年成為法規的單一歐洲法案。 單一歐洲法案目標 消除所有EC會員國間的邊境控制,廢除因為遵守貿易法規所造成的耽擱和資源減少。 對產品標準採用「共同認可」原則。 對非本國供應商開放政府採購。 消除EC境內阻礙消費性銀行和保險業競爭的障礙,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包括借款。 在1992年年底前,取消會員國間外匯交易限制。 在1992年年底前,廢除邊境貿易限制。

歐元的建立 在1991年12月,EC會員國簽署了承諾在1999年1月1日採用共同貨幣的條約。目前25個歐盟國家中有12個採用歐元;這12個國家常被稱為歐元區。 在2004 年5月1 日加入歐盟的10個國家,當他們達到特定經濟標準時(低通貨膨脹率、健全的財政制度、低長期利率和穩定外匯)將會採用歐元。 建立歐元需要國家政府的參與,不僅是放棄使用原有的貨幣,還必須放棄控制貨幣政策。 有三個歐盟國家,英國、丹麥和瑞典還在觀望。目前12個達到標準的國家同意在1999年1月1日採用歐元,鎖定匯率。 歐元紙鈔和硬幣一直到2002年1月1日才發行。在此期間,各國仍然使用該國貨幣。

歐元的利益 歐洲人基於幾個理由決定在歐盟採用單一貨幣。 (1).他們認為使用單一而非多種貨幣,企業和個人可以省下不少錢,因為可以降低外匯和手續費用。 (2).採用共同貨幣可以方便歐洲各地進行價格比較。 (3).面對下滑的價格,歐洲製造商被迫必須找尋降低生產成本,維持利潤的方法。 (4).採用共同貨幣應該會強力刺激高度流動泛歐洲資本市場的建立。

歐元的弊端 弊端(一):為國家政府喪失對貨幣政策的控制。 弊端(二):歐盟並非經濟學家所稱最適當貨幣區。在最適當貨幣區中,要有重要經濟活動架構的類似性,才能採用單一貨幣並且使用單一匯率,作為整體經濟政策工具。然而,在歐元區內的許多歐洲經濟體鮮少相同。 各國採用單一匯率和無彈性的匯率會出現經濟衝擊,沒有跨國財政轉移的無彈性的薪資、低勞工流動性和個別國家的財政系統將會提高EMU會員國的週期性失業率。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的內容如下: 在10年內廢除99%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間商品貿易關稅。 消除服務業跨國移動的障礙,允許金融機構在2000年可以自由進入墨西哥市場。 保護智慧財產權 雖然對於墨西哥能源和鐵路工業、美國航空和無線通訊業以及加拿大文化會給予特別待遇(保護),仍然必須取消三個會員間大部分海外直接投資限制。 國家環保標準的運用提供某些科學的基礎。降低標準吸引投資的作法被視為不適當的行為。 建立兩個委員會,授予權力,針對環保標準或立法違反衛生和安全、最低薪資或雇用童工情況,徵收罰款和取消貿易特權。

9.6.1 NAFTA的前10年 針對NAFTA影響的初期研究認為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不良影響。至今最完整的研究是由美國政府部門贊助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所作的研究。 1.他們發現美國、墨西哥之間的貿易成長約在10年前就開始有了改變,當時墨西哥單邊將貿易自由化,以遵守GATT規定。 2.NAFTA生效後對已經存在的趨勢沒有太大影響。研究發現在NAFTA實施的前兩年半歷經關稅自由化後出口部門貿易成長只有比未自由化前稍微高一點而已。

9.6.1 NAFTA的前10年 E.g.在1993和1996年之間,因為NAFTA成立更自由化後美國對墨西哥出口部門每年成長5.83%,而未自由化成長比率為5.35%。簡而言之,研究人員認為NAFTA到在研究期間對美國、墨西哥之間的貿易只有些微影響。 如同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所指出:在1995和1996年的貿易流動和就業受到1995年初墨西哥的披索貶值和經濟危機嚴重影響。 基於此,要對NAFTA的貿易流動和就業影響下定論還言之過早。要作出有意義的結論還需要一段時間。

9.6.1 NAFTA的前10年 最近勘測表明, NAFTA 的整體衝擊是很小但卻是很正面的。 NAFT貢獻: 1993年後:墨西哥的勞工生產力成長百分之50 。 1990 :加拿大和墨西哥與美國貿易佔大約總美國貿易的四分之一。 2004:加拿大和墨西哥與美國貿易佔大約總美國 貿易的變成了三分之一。 1993 -2004:加拿大與NAFTA成員之間貿易從70%增加到超過80%,同樣期間墨西哥與NAFTA貿易 從百分之66 增 加到百分之80。

9.6.1 NAFTA的前10年 估計結果:NAFTA 對就業作用很小。 NAFTA 最重大的衝擊不是經濟, 而是政治。

擴張 NAFTA重要議題:擴張。 一些拉丁美洲國家表示希望最終能加入NAFTA。對於大部分的國家加拿大和美國政府都採取觀望態度。

9.6.2 安地斯協定 安地斯協定(Andean Pact)是1969年,玻利維亞、智利、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祕魯等國簽署卡塔赫納協定(Cartagena Agreement)時所形成。 安地斯協定大部分以歐盟模式為基礎,但是在達成訂定的目標上較不成功。

9.6.2 安地斯協定 整合步驟: 1969年:降低內部關稅計畫、共同對外關稅、交通政策、共同工業政策和小型會員國(玻利維亞、厄瓜多爾)的特別讓步。 1980年中期:安地斯協定潰決並且無法達成訂定目標。會員國之間沒有廢除關稅的貿易往來,沒有共同對外關稅,也沒有協調一致的經濟政策。政治和經濟問題阻礙了會員國之間的合作。

9.6.2 安地斯協定 在這段時間裡,安地斯協定國家中主導的政治意識型態大都是激進 / 社會主義極端政治派。因為這樣的政治意識型態對安地斯協定所依據的自由市場經濟原則都是抱持著敵意,無法預期會有更密切的整合出現。 1980年代晚期:趨勢出現逆轉,當時在歷經幾年的經濟衰退後,拉丁美洲政府開始採用自由市場經濟政策。

9.6.2 安地斯協定 1990年: 安地斯條約五國會員國元首(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祕魯和委內瑞拉)在加拉巴哥群島會面。所制定的加拉巴哥宣言有效地再次啟動安地斯協定。 宣言的目標包括: 1992年前:建立自由貿易區 1994年前:建立關稅同盟 1995年前:建立共同市場和實施關稅同盟 2003 年12月: 與南錐共同市場簽署了一個協議。

9.6.3 南錐共同市場 南錐共同市場(MERCOSUR)源起於1988年的巴西和阿根廷自由貿易協定。 據報導協定中伴隨適度的降低關稅和配額有助於在1980年代晚期兩國之間80%左右的貿易提升。 1990年3月:擴張並且加入巴拉圭和烏拉圭兩國。 1994年年底前:建立全面自由貿易地區,之後不久再建立共同市場。

9.6.3 南錐共同市場 1995年12月:南錐共同市場會員國同意採用五年計畫,提升自由貿易區,建立全面關稅同盟。 在前八年中,南錐共同市場對會員國經濟似乎有了正面貢獻。南錐共同市場四個核心國家的貿易往來在1990至1998年間躍升四倍。與四個國家在1980年代的表現相比有明顯的進步。

9.6.3 南錐共同市場 批評:世界銀行的資深經濟學家亞歷山大.伊特斯(Alexander Yeats),他寫了對南錐共同市場的嚴厲評論,並且在1996年10月對媒體發佈。 根據伊特斯的說法 1.:南錐共同市場的貿易轉移效應大於貿易創造效應。指出在南錐共同市場內部貿易中快速成長的項目是在四個會員國家中相當沒有生產效率的汽車、巴士、農業設備和其他資本密集商品。 2.一旦對外貿易障礙取消,南錐共同市場國家也無法在全球競爭。

9.6.3 南錐共同市場 伊特斯的洩密報告在世界銀行引起軒然大波,也造成來自批評中主要攻擊目標巴西的強烈抗議。 許多南錐共同市場對外關稅,平均為14%,比起在創立前低。 計畫在2005年前建立全美洲的自由貿易協定(結合南錐共同市場、NAFTA和其他美洲國家)。如果成真,南錐共同市場將無選擇性地必須進一步降低對外關稅。

9.6.3南錐共同市場 1998年:遇到重大障礙,當時它的會員國陷入不景氣以及區塊內部貿易銳減。 1999年:貿易進一步減少(因巴西發生金融危機造成巴西貨幣貶值,使得其他南錐共同市場會員國的產品在其最大的出口市場巴西中貴了40%)。 2001年情況惡化:當時飽受經濟壓力的阿根廷建議暫緩南錐共同市場關稅規定,以便廢除資本設備進口關稅,同時增加35%的貨物進口關稅。 正式結束南錐共同市場建立全面運作關稅同盟的努力。

9.6.4中美洲共同市場和加勒比海共同體 在1960年代初期(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和尼加拉瓜)計畫建立中美洲共同市場。 1969年計畫失敗:當時(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在兩國足球賽暴動後爆發戰爭。現雖然沒有明顯進展,五個會員國正試圖重新制定協定。 1991年:在加勒比海共同體的監督下,英語系的加勒比海國家建立關稅同盟。

9.6.4中美洲共同市場和加勒比海共同體 1973年: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成立。 1984年:加勒比海共同體會員國家正式承諾採用經濟和政治同盟 。 1991年10月:加勒比海共同體政府第三次連續失敗無法在制定日程內達成建立共同對外關稅目標。

9.6.5美洲自由貿易區 1994年12月中:全美洲「美洲高峰會」提出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計畫。 1998年4月:34位國家元首在智利聖地牙哥進行第二次的美洲高峰會,討論將包括跨國貿易與投資的經濟、政治、環保等議題。 美國和巴西在初期贊成美洲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此時美國的支持卻有所保留。(因為美國和巴西是此區域中最大的經濟體,美國和巴西強力的支持是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的先決條件)。

9.6.5美洲自由貿易區 主要絆腳石到目前為止是兩點: 一、美國要它南方的鄰居贊成知識產權更加堅韌的執行和降低製造業關稅, 可他們似乎不是很熱切接受。 二、 巴西和阿根廷要美國降低對美國農業生產商的補貼和在農業進口上課少量的關稅, 美國政府似乎對此作法不太認同。

9.7 其他各地的區域經濟 9.7.1東南亞國家協會 (ASEAN) 在1967年建立,東南亞國家協會(汶萊、印尼、寮國、馬來西亞、高棉、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最近加入的寮國、高棉和越南,整個地區5億的人口創造GDP達7400億美元 。 近來東南亞國家協會內部貿易的商品關稅透過東南亞國家協會優先的商業安排減少了百分之5 。

9.7.1東南亞國家協會 (ASEAN) 2003年東南亞國家協會自由貿易地區(AFTA)在原始6成員國內充分生效。 例如馬來西亞, 直到2005 年前還是拒絕汽車減少進口關稅 。馬來西亞想保護國內一些效能差的汽車市場來與外國市場作競爭。 菲率賓也是拒絕在石油化學、稻米和大部分農業地區上的關稅作調降,至少在2020年前,他們不會調整他們的高關稅。

9.7.2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 1990年成立: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APEC)在澳洲建議之下成立。APEC目前有21個會員國包括經濟強權美國、日本和中國。 1993年11月:APEC的利益提升至高點,當時APEC會員國元首在西雅圖會面,舉辦兩天會議。 APEC的明訂目標:鑑於太平洋國家經濟力量興起與區域內的相互依存性,要增加多邊合作。

9.7.2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 和所看到的結果一樣,APEC會議只是會員國空頭承諾在經濟整合和降低一般性關稅障礙方面密切合作。

9.7.2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 會員國元首再次在印尼雅加達會面。發表的共同宣言正式承諾APEC的已開發會員國在2010年之前取消貿易和投資障礙,開發中會員國則必須在2020年完成。 在1997年的會議中,會員國正式公開支持取消漁業和玩具等15個業界貿易障礙的提案。 指出APEC「具有潛在危險,將非相關性融合至重要會議中。」儘管進展緩慢,APEC的發展仍然值得觀察。

9.7.3非洲的自由貿易區塊 非洲國家的自由貿易區塊計畫已經歷時近50年。現在在非洲大陸有9個貿易區塊。 在數個非洲國家中顯著的政治風暴是持續阻擋進展的主要因素。 最常聽到的論點:既然這些國家較未開發,經濟也未多元化,他們必須設立障礙,「保護」不公平的外來競爭。由於這種論點的普及化,因此很難建立自由貿易區或關稅同盟。

9.7.3非洲的自由貿易區塊 計畫:包括移民、道路和通訊網路、投資和資本市場等合作。然而,雖然地方商業領袖視新合作計畫為正面的步驟,他們對EAC無法實踐在自由貿易上的進展帶著批判的看法。 最近企圖重新在非洲進行自由貿易活動的嘗試發生在2001年初,當時東非共同體(EAC)會員國肯亞、烏干達和坦桑尼亞在之前整合失敗後的24年,承諾重新建立自由貿易區。

9.7.3非洲的自由貿易區塊 1999年11月EAC簽署時,會員國給自己四年的時間協商關稅同盟的建立,並預定在2001年末期開始起草草案。 在坦桑尼亞和烏干達的慎重考慮下,由於害怕來自肯亞的競爭,並未擬定立即成立自由貿易區的初期計畫,他們擔心此地區的不平衡與之前造成第一個共同體失敗的原因相同。

對企業的涵意 近來區域經濟整合最重要的發展發生在EU和NAFTA。 雖然拉丁美洲貿易區塊和APEC在未來可能有重大的經濟影響力,但是目前為止EU和NAFTA對企業有更深遠和立即的影響。 此節中我們將探討在這兩個群體對企業的涵義。類似的結論可以應用於全世界各地單一市場的建立。

機會 單一市場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機會,因為之前受到保護,避免外國競爭進入的市場現在開放了。 E.G.1992年前,在歐洲保護性最高的市場為法國和義大利。 質疑「歐洲堡壘」形成的人士建議:為了充分利用這些機會,應該獎勵非歐盟公司在歐洲設立子公司。許多美國的大公司早就在歐洲設立子公司。

機會 額外的機會來自於單一市場和相對於在EU的25個國家和NAFTA的3個國家的個別市場比較,在單一市場經營企業的成本較低。 跨國商品的自由流動,一致的產品標準和簡化的稅制使得在EU和NAFTA的公司,可以藉由集中在EU和NAFTA擁有最佳成本和技術因素組合地區生產,來實現最具效益的成本經濟。

機會 還未設立的應該要鼓勵他們設立,否則他們可能就必須承擔被以非關稅障礙排除在歐盟外的風險 E.G.為了回應1992年後歐盟的改變,在聖保羅的3M公司整合了歐洲生產和經銷設施,以善加利用經濟規模。 現在在英國的工廠生產3M的印刷產品,而德國工廠則考量在歐盟內各地材料運輸的控制。在各自的情況下,3M公司在仔細考量歐盟內各地生產成本後,選擇集中生產的位置。 3M公司的最終目標為跨越國家界線,將各個產品種類的R&D、生產、經銷和行銷集中在歐洲總部直接管理。

威脅 國家間貿易和投資障礙減少,造成在EU和NAFTA境內漸增的價格競爭。 例如,在1992年前福斯Golf汽車在英國的價格比在丹麥貴55%,在愛爾蘭比在希臘貴29%。這樣的價格差異在單一市場中將消失。這將對直接威脅在EU和NAFTA市場中經營企業的公司。 為了在嚴苛的單一市場中生存,公司必須充分利用創造單一市場的機會,將生產合理化,以降低成本。否則,公司將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威脅 對貿易區外公司的進一步威脅來自此地區內長期競爭地位的改善。 這與歐盟特別有相關性,在歐盟許多公司目前因為受限於高成本結構,無法在全球市場與北美洲和亞洲公司競爭。 單一市場的建立以及之後歐盟漸增的競爭力,會促使許多歐洲公司開始利用合理化生產,降低成本結構。這會使得許多歐盟公司轉變為有效率的全球競爭者。

本章摘要 本章有三個主要目標: 1.檢視區域經濟整合相關的經濟和政治爭論。 2.回顧在歐洲、美洲和各地區域經濟整合的進展。 3.確認國際企業運作中區域經濟整合的重要涵意。

本章摘要 1.有些經濟整合程度在理論上可行。整合層次的提升應該包含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和全面的政治同盟。 2.在自由貿易區中,會員國之間會取消貿易障礙,但是每個國家仍然自行決定對外貿易政策。在關稅同盟中,會取消內部貿易障礙並且採用共同對外貿易政策。共同市場和關稅同盟相似,但是共同市場也允許國家間的生產因素自由流動。經濟同盟涉及更密切的整合,包括採用共同貨幣以及一致的稅率。政治同盟為計畫的最高層級,以達成最密切的經濟整合。 3.區域經濟整合為鄰近國家間企圖利用貿易和投資自由流動,以達成經濟利得。

本章摘要 4.整合不易達成或維持。雖然整合為大多數人帶來利益,但是一定會造成少數人的不利。對於國家主權的考量往往會減緩或阻止整合的企圖。 5.如果貿易創造效應低於貿易轉移,區域整合將不會增加經濟利益。 6.單一歐洲法案尋求以廢除阻礙歐盟會員國之間貿易和投資自由流動障礙,建立真正的單一市場。 7.馬斯垂克條約的目標為採用共同貨幣,將歐盟推入建立經濟同盟的道路。共同貨幣的利得來自降低的外匯成本、降低貨幣波動的風險以及增加歐盟內的價格競爭力。

本章摘要 8.歐洲執行委員會在競爭政策上扮演越來越主動的角色,干預限制合併和併購,以維持歐盟內競爭程度。 9.雖然在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方面,沒有任何區域經濟整合可以和歐盟相提並論,全世界各地都可以見到區域經濟整合的努力。最著名的包括北美洲的NAFTA、東南亞的ASEAN以及APEC。 10.歐盟和北美單一市場的建立使得許多之後受到保護,阻止國外競爭者加入的市場現在開放了。這會增加在此區域內外公司的主要投資和出口機會。

本章摘要 11.跨國商品自由流動,一致的產品標準和稅務簡化讓自由貿易區內的公司,可以藉由集中在擁有最佳成本和技術因素組合地區生產,達成最具效益的成本經濟。 12.貿易團體內國家之間貿易和投資障礙的降低可能會造成之後的價格競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