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 教师教育课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護理指導 (Patient Education) - 糖尿病患者之居家護理 組別:第一組 指導老師:林瓊華 2007/12/06.
Advertisements

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莲都区委学校 刘宏华. 内容提纲 一、学习的含义。 二、学习型组织内涵。 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原则和要求。 主要参考书目: 《第五项修炼》,彼得 · 圣吉,中信出 版社, 2010 年 5 月第 6 次印刷。
論語述而篇第一章,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1 廣達文教基金會的使命 孕育文化森林的五大功法,從 藝術文化 出發…… 古今中外文化橋樑、教育創新促進者 啟發孩子的創意 裝備孩子「獨立判斷思考」、「主動學習提問」、「解決問題」的能力 激發老師、父母創意教育的新思維 建置創意數位學習平台.
石家庄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兼职教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精品课程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部.
教育学 教育心理教研室 雷小玲 潘汉中 王 英.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肖鸣政
均衡教育計劃簡介 (小學) 均衡教育 All-Round Education.
二00四年鼓勵公務人員提升英語能力宣導說明會
報告人: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施懿純 助理教授
第一節 創傷的定義與種類 第二節 出血與止血 第三節 一般創傷的急救原則與處理 第四節 特殊損傷與處理
探问生命教育 ——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兒歌創作與實務 產學合作音樂教師  林麗青 99/11.
你不必追求优秀 但你可以做到良好 我们对未來期待太多,期待太多…… 但老實說有时挫折感會很深, 回头看看我们現在做的事情,
简明天文学 一、天文学简史 银河系猎户座马头星云.
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 教育部
聖保祿 St. Paul.
兩岸文官角力 輸不起的競爭力 作者:楊艾俐.陳一姍 /第273期.
职业素养修炼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培训中心 裴 斌.
授课人:柏加中学 陈彩萍.
第三章 奏响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学会学习.
第一部分 幼儿生理发展评价 ——幼儿发展评价研究专题一.
優質教育基金 教師專業交流月2011 優化小學學校行政的經驗 李少鶴 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主席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總校長
從當代台灣教改的歷程與改革的理念 探討與省思大學生的學習問題
「節流才是理財規劃最能有效掌握的第一步,而記帳就是達成節流目標最重要的作法」
关于在宝钢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 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 实施方案
講 題 會考評量與段考命題 尋找一種可能-- 備課授課與命題 三合一 楊明國中 蔡淑梓.
青年領袖人才的自我繪像 吳 清 基.
案例总结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主讲人:吴明海. 杜威的教育思想 主讲人:吴明海 杜 威 (John Dewey,1859~1952)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是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林振春 台師大社教系教授 高齡教學設計 林振春 台師大社教系教授
12年國教 中正高中課程發展分享 簡菲莉
感知学习 ——可视化学习平台.
Do it yourself 个性T恤 自己做 热转印 T恤店.
大学生职业发展 与就业指导 第八章 就业能力培养.
大学生环境适应与成长成才 主讲人:卿云.
放輕鬆,聊一聊 關於帶領特殊生的心情、想法 和疑問 吳冠穎
电 路 分 析 基 础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内容介绍 Powerpoint 制作:邹国良 课程主讲:邹国良 电话: (O)
新高中中國歷史第三次諮詢 公開評核.
单元目标: ▲初步了解我国素质教育的由来 ▲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正确认识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涌现的个案经验
從『九年一貫』的教改理念 探討教與學觀念的革新
Movement is the door to learning (Dr. Paul Dennison)
從「心」出發— 如何幫助孩子探索自己 思考生涯規劃
中小学班主任应着力提升的专业素质 大埔县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讲师 廖耀良
教育社會學 報告者:王柏壽.
 建立學習社會      提昇生活品質 主講人:楊國賜.
你的潜能是无限的 ——高三心理辅导.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交換生說明會 101學年度下學期 (2013年春季學期) 2013年2月18日 (工程一館106室)
內湖國小104學年度 讀報志工培訓 報告人:圖書教師徐語潔.
內湖國小105學年度 讀報志工培訓 報告人:圖書教師蔡美萍.
第二专题 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班級經營策略 報告人:郭淑君 輔導師.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解析--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第6讲 何克抗教授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理论研究 单 位: 北京师范大学 作 者: 毛荷&王翠霞.
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 教育部
高雄女中102學年度第2學期第7次(擴大)行政會報簽到單
105學年度 服務學習教育說明會 Service Learning.
林振春 台師大社教系教授 學習型家庭的理念與做法 林振春 台師大社教系教授
搞創意、玩點子…未來等於無限大 陳博鍊 時間: 心情:快快樂樂.
精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創新教學作為 104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 教務主任工作會議(南區) 與談人 國立新化高級中學圖書館主任 陳江海
中山工商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 執行成效分享 報告人:中山工商 陳國清校長 1.
《Real Learning, Real Work》
同學意見---快樂是: 自由 考試成績好 得到讚賞:例如老師、父母、朋友 有書看 有錢用,有東西吃 目標達到:例如比賽勝利.
教育改革下---- 教育行銷內涵與發展方向
明新科技大學 服務學習課程 學生修課注意事項
救世軍油麻地青少年綜合服務 何仲豪 零七年十月六日.
組織行為實務專題報告 -別讓抱怨變成顧人怨
Wise Richness Education Learning Workshop
班會程序 1.班會開始 2.全體肅立 3.主席就位 4.唱國歌 5.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现代教育学 教师教育课程

第十章 现代教育制度与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现代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概述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 现代学校管理 现代学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学校管理的理论发展 现代学校管理的内容 现代学校组织及其特征 营造学校组织文化 构建学习型组织 现代校本管理的理念及其对我国教育管理的启示

本章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掌握现代教育制度、现代学校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范畴,能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当前教育制度改革、学校教育管理变革中的问题。

本章重点难点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 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校本管理的理念及其对我国教育管理的启示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现代教育制度概述 (一)现代教育制度的含义

制度 制度,究其实质,是一种规范体系,它以规则的形式限定着特定社会群体的基本关系,使之有序化和组织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和体系。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其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定型化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模式。

教育制度分为 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制度 中观层面的学校管理制度 微观层面的教学制度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 1.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周礼》:“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 《学记》:“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重视学前教育 加强基础教育,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与结合 高等教育多样化与综合化 成人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 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二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组织其学校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各级各类学校体系。学制作为规则体系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衔接关系。

学校教育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形式,被称作正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体部分。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及其特点 学校教育制度呈现出三种形态 双轨制 单轨制 分支型学制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以美国现行学制为例来说明纵横学校系统的构成。见图10-1。 从结构上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学校和各类学校相互交错组合,构成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网络化结构。 以美国现行学制为例来说明纵横学校系统的构成。见图10-1。

图10-1

(四)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1.我国现代学制的演变

我国现代学制是清末民初从西方引进的,大体说来,从引进到发展到基本定型,先后经历了晚清的“癸卯学制”、民初的“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年的“壬戌学制”三个发展阶段。

“癸卯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见图10-2。

图10-2 癸卯学制系统图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对清末“癸卯学制”进行了较大的变革,颁布了“壬子癸卯学制”。

1922年,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学制提出了新的学制改革方案,此学制被称为“壬戌学制”。如图10-3。

图10-3

我国现行学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得到了确认。我国现行学制见图10-4。

图10-4

(五)义务教育制度 1.义务教育界说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据法律规定实施的强制的国民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制度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 义务教育制度的核心因素是有关家长送子弟上学的义务(就学义务)的规定。

我国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四类义务 就学义务 设置义务 保障义务 避止义务

2.义务教育的特点 强迫性 义务教育的英文名称“compulsory education”或“obligatory education”,本义有必须的或强迫性教育的含义。义务教育法除规定就学义务之外,还规定对不履行义务的罚规。

普及性 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适龄儿童的普通基础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儿童都能平等地接受基础教育。

免费性 免除学费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最基本的保障,没有免费的强制是缺乏充足理由的强制,没有免费的教育就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也就难以普及到每一个儿童。

3.义务教育制度的发生与发展 义务教育发端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 17-18世纪,欧洲的一些专制国家纷纷颁布了有关义务教育的法令。 19世纪上半期,西欧各国开始大力兴办国民初等教育。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基本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

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的年限进一步延长。

我国1986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到2000年我国已基本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

(六)现代中等教育制度 中等教育,顾名思义,是指介于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教育阶段。

1.中等教育的产生 中等学校的出现在文艺复兴以后 贵族私立学校与实科中学 文实之争 古典与现代、人文与科学之争

2.中等教育的阶段性 一阶段制是指中等教育阶段不分层次, 二阶段制是指将中等教育划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两个阶段。

3.现代中等教育的结构及发展趋势 普职之争 中等教育阶段的分流 目前,中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谋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和。一方面,普通中学应进行着眼于生计准备的职业指导和生涯教育,即普通教育职业化;另一方面,职业学校也应该更多地担负普通文化教育的责任,即职业教育普通化。

目前,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趋势是由相互独立的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向综合中学发展。综合中学通过在课程设置方面谋求各类课程的统整,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志向。在学生的去向上,兼顾升学和就业。

(七)现代高等教育制度 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现代大学和高等学校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随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它们是经过两条途径发展起来的: 一条是通过充实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知识,把中世纪大学逐渐改造为现代大学,比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巴黎大学; 另一条途径是创办新的大学和高等学校,如伦敦大学、洪堡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1.现代高等教育的层次 现代高等教育是个多层次的教育系统,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2. 现代高等教育的扩展 (1)受教育对象的扩展 (2)现代高等教育职能的扩展 生产、教学、科研一体化为现代大学的特征。

(八)学校教育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终身教育制度

过于严密的制度化管理,使教育体系缺乏弹性和灵活性,排斥教育活动中人的个性和自主性。这有悖于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 1.学校教育制度的局限 (1)过分制度化 过于严密的制度化管理,使教育体系缺乏弹性和灵活性,排斥教育活动中人的个性和自主性。这有悖于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

(2)封闭性 首先,这个严密的体系通过其内部标准决定允许什么年龄的人学习和什么水平的人学习,而将一部分人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 其次,学校教育日益跟社会相脱离,教育活动被严格限制在学校之内,学校生活成为一种封闭的、独特的生活方式。

(3)霸权性 随着教育的日益制度化,学校教育逐渐享有一种独尊地位,而非学校教育形式却受到排斥和蔑视。 (4)一次性 正规的学校教育均是一次性的,它是服务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是为他们的将来生活做准备。当一个人脱离学校进入社会,他的教育就终止了。

制度化教育的弊端在当代暴露得越来越明显,跟社会的发展极不适应,因此必须予以改革。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正是为了克服现行教育制度的缺点而起到补正的作用的。

2. 终身教育构想的提出 (1)终身教育思想缘起于成人教育 1965年保尔·朗格朗(Paul Lengrand):《论终身教育》 1972年埃得加·富尔(Edgar Faure):《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1977年查尔斯·赫梅尔(Charles Hummel):研究报告《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

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结束了那种把人终身固定在某一职业或工作岗位的时代。 (2)终身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背景之一 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结束了那种把人终身固定在某一职业或工作岗位的时代。

背景之二 社会的快速变迁,闲暇时间增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的选择机会与可能增加。

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导论》中提出的 现代人面临的挑战性因素 变革的加速 人口的增长 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的冲击 闲暇时间的增多 生活模式和相互关系的危机 政治的挑战 身体的需要 意识形态的危机

3. 终身教育的含义 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是“从幼儿期到死亡的不断的学校及校外教育,不存在青少年、成人之区别,与培养人格和职业生活的训练相结合。”

(1)终身教育持一种大教育观 首先,它包括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受的全部教育,即所谓的“从摇篮到坟墓”; 其次,它涵盖了各种教育形式; 再次,终身教育不止于满足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更重视发展个性,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使个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以维持和改善生活质量。

(2)终身教育持一种民主的教育观 一方面,终身教育将受教育对象扩展到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另一方面,终身教育给予受教育者最大的自主性。

(3)终身教育是对现代教育的补正 终身教育并非对现代教育的完全否定,而是对现代教育实行补正机能以克服现代教育的缺点。

(4)终身教育是一种构想(construct) 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终身教育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它不过是某种意念,或者说不过是 显示一连串的关注和研究方向的观念。”

终身教育资料库

终身教育与现行教育的10个主要差异(朗格朗)

差异一 现行教育将教育限制在人生的某一时期(青少年时期),而终身教育则是通过人的全部生涯进行的。

差异二 现行教育注重单一的抽象知识的学习,而终身教育则进行理智、情感、审美、职业、政治、身体等多方面教育,并在整体上寻求具体的联系。

差异三 现行教育将职业教育同普遍教育,正规教育同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同校外教育,文化活动同教育活动分离隔绝开来,而终身教育则注重人格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谋求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和一体化;

差异四 现行教育立足于传统已知信息和知识,而终身教育则立足于辨证观点的形成,认为人是在终身一生的不断探索中展开教育活动的;

差异五 现行教育通过教育内部的限制以及外部施加的强制,使学习者接受既有文化价值观,而终身教育则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独立选择,强调通过自主自发的学习发展自我。

差异六 现行教育将教育视为向学习者传统文化遗产的手段而终身教育则认为教育是学习者个人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将教育视为成长的手段。

差异七 现行教育将教育变成筛选人的工具,而终身教育则认为,在人的未成熟期只进行一次性选择是无益的和有害的一生在各个阶段都应得到充分地发挥其内在潜质的机会。

差异八 现行教育将教育限定在学校,而终身教育则要把教育扩大到家庭、交际关系、职业岗位、政策、工会、社团组织与人们实际生活有关的各种环境中去。

差异九 现行教育为各种教育媒体和训练都设置了一定的阶梯,而终身教育则强调学习者在自主选择教育机会时,主要应考虑教育媒体和训练是否适合一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将它作为唯一的出发点。

差异十 现行教育认为教育只能由社会中的一部分(教师)来进行,而终身教育则认为教育应根据时间和情况不同由社会整体提供机会。

4. 终身教育的意义 可以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需求; 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它使成人教育获得了更加重要和突出的地位; 4. 终身教育的意义 可以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需求; 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它使成人教育获得了更加重要和突出的地位; 将影响学校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将冲破传统学校那种僵化呆板的体制和规定; 构建面向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美)库姆斯的观点 出于确保每个人的职业转换的需要,是事业者的再就业成为可能; 有助于获得在各个领域保持高度的生产率所需的新的知识和技术,以确保以往曾受过良好训练的人不会落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有助于通过早文化方面日益增多的闲暇时间,充实和改善个人的生活。

5. 终身教育的特征 以人为本,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价值和选择; 以学习化社会为基础,突出“学习”的意义; 教育改革的重点要放在构架终身学习的社会上。

6. 终身教育的目的、方法及实施原则

终身教育的目的 实现教育民主化,核心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建立学习化社会。即每一个国民为求得自我实现,提高生活质量,获得职业需要的知识和技术终身自主的、主动地不断学习的社会。 教人们掌握一种在自己的整体求知道路上得心应手的方法,即“学会学习”。 要提供多层面的教育,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终身教育的实施方法 强调学生,而不是课程。 把教育看作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知识的传授; 把在个人之间人为的分成等极的数量上的评价,换成把儿童作为个人所作的质量上的评价; 把竞争减少到最低限度,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其才能; 把儿童看作是带有他们那个年龄阶段的特殊问题的孩子,而不把他们当作“小大人”;

尽可能少作鉴定,因为鉴定会使一个人停止前进,并误入歧途; 尽可能广泛地使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即要为工作阶段的生活和闲暇时间作好准备; 强调早期教育对儿童一生的影响,并用适当的方法实施这种教育。

终身教育的实施原则 要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以防知识老化; 使教育计划和方法适应每一个团体的具体目标与根本目标; 各个教育阶段都以适应进步变化及改革的生活为目的;

突破传统的教育定义和组织机构的限制,大量地利用各种训练手段和信息; 各种活动(技术的、政治的、工业的、商业的)形式要服从于各种教育的目标。 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终身教育是围绕着四种学习安排的,这四种学习将是21世纪人生的知识支柱

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学会各种职业技能; 学会有效地应付变化不足的社会; 学会参与创造未来。

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发现他人的多样性; 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要克服因技术发展而出现的非人化现象。

7. 终身教育的难点 在正规教育部门中,人们总是按习惯的思维定势,将学习活动与学校联系起来。在终身教育中,如何突破这种思维定势是一个挑战。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制度的核心。如何为成人提供广泛的教育机会和继续教育方面的多样选择,帮助其适应新的环境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一方面传统的学校教育的体系正在从时间和空间上突破其局限,变得不拘形式; 8. 终身教育的发展动向 一方面传统的学校教育的体系正在从时间和空间上突破其局限,变得不拘形式; 另一方面,非正规教育的迅速兴起正成为正规教育的有益补充。

第二节 现代学校管理 一、现代学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一)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概念

学校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对影响学校绩效的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活动。 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是管理的具体职能,管理的实质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果。

(二)现代学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经验管理 民主管理 科学管理

二、现代学校管理的理论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时期 (1900年-1930年)

1.科学管理 泰勒的“科学管理” ①科学的工作分析 ②人员选择 ③确立规章制度 ④将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2.行政管理

(二)人际关系理论时期(1930年-1950年) (1)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表明:对工作效率来说,组织成员的心理状况和社会关系比雇主的要求和工作环境的物理因素影响更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由士气、归属感等这些人的社会性因素以及激励、诱导、参与决策和有效沟通等人际交往技巧所致。

(2)勒温的“场理论”和团体动力学研究 “场理论”和团体动力学研究揭示了在民主的团体中,成员能积极参与决策,在个人需要的满足和组织目标的达成上都比专制的团体好得多。

(三)行为科学理论时期(1950年之后) 行为科学关注组织成员在工作中的行为与组织结构特征以及组织成员的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 巴克的“融合过程”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三、现代学校管理内容 (一)教学管理 (二)学校人事管理 (三)校务管理 (四)学生管理

四、学校组织及其特征 (一)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戴维·鲍尔斯在其《组织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对组织是什么做了形象的表述:“一个组织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厂及其设备。它不是一大群职位的排列,不是填补这些职位的一大群人的聚集,也不是一连串的工作任务或操作。肯定地说,它是以上这些的总和,可起的作用却不止这些。

组织的基本构件是面对面的团体,由管理者和直接向他负责的下属组成。 组织最基本的组成是团体结构,一层一层的成员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金字塔,工作就通过这个金字塔结构川流不息地进行。”

组织的特征 组织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系统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 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组织的本质是领导和协调人力资源,利用集体的智慧和能力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发挥组织的整体功能。

(二)几种学校组织观 1.把学校视作工厂 2.把学校看作社会 3.学校是松散结合系统 4.作为双重系统的学校组织

五、营造学校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的信念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是一个组织中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观体系、基本精神。 组织文化是一种利用文化手段建立的全新管理模式。

组织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英雄模范人物是组织的典范。 仪式和典礼在创建组织文化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学校校长在营造组织文化中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

学校组织的共同价值观 就学校组织的发展目标达成共识 弘扬对学校组织的高度忠诚 培养对学校组织的自豪感 促进对工作期望的理解 培养协作与团结精神 鼓励教师个人的劳动价值 鼓励符合教育伦理的行为 提倡努力工作和相互关心 降低工作压力和紧张水平

六、构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是基于以下考虑的。

⑴ 学习是组织的首要工作 首先,组织要生存,就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组织只有持续地学习并对自身进行调整才能顺应形势的变化。 其次,组织像人一样,组织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组织的每一个进步都是通过学习取得的。

组织的竞争力取决于组织的素质。组织学习不仅可以使组织“全面增强体质”,而且还能不断创造新知识,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⑵ 组织学习可以全面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组织的竞争力取决于组织的素质。组织学习不仅可以使组织“全面增强体质”,而且还能不断创造新知识,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⑶ 在21世纪,组织学习变得更加重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 圣吉提出了组织的五项修炼: 第一,自我超越 第二,改善心智模式 第三,建立共同愿景 第四,团队学习 第五,系统思考。

七、校本管理的理念及其对我国教育管理的启示 (一)校本管理理念 校本管理=自主+共同决策 戴维(J.L.David)

1.学校自主 校本管理是指一反过去由政府包揽办学模式,而以学校自主办学模式取代之,使学校成为独立办学主体,并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对学校发展承担责任。 2.共同决策 校本管理的另一个特点是共同决策。

(二)我国学校的自主权 (1)校长负责制 (2)党组织的保证监督 (3)教职工民主管理。 校长负责制与校本管理的区别

(三)校本管理理念对我国学校管理的启示 Thinking… 1.政府转变职能 2.改革学校领导制度

本章小结 1.教育制度的定义及其演变历史;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结构; 3.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 4.现代教育政策的定义、制定、实施与结果; 5.现代学校管理的理论发展; 6.校本管理的理念及其对我国教育管理的启示。

问题思考 1.教育制度的定义是什么? 2.陈述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体系结构。 3.义务教育制度有哪些特点? 4.制定教育政策的三种模式各有何特点? 5.如何营造学校组织文化? 6.谈谈你对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构想。

赶快行动吧!

拓展阅读 [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 [3]吴文侃、杨汉清主编:《比较教育学》 (修订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曹孚著:《外国教育史》

谢谢教学合作 祝:学业进步   生活愉快    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