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與台灣社會 單元名稱:早期東亞地區的文明與互動 主題名稱: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 成 授課教師:康才媛、駱芬美 授課週次:第七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福 春 福 福 福 福 福 誰 偷 走 了 們 日 我 節 的 誰偷走了歡樂的傳統節日 ? 小朋友談到過節你想到什麼 ? 聖 誕禮物、聖誕老人、巧克 力、玫瑰花、 康乃馨 ………. 然而,中國許多傳統節日卻逐漸被 人們淡忘和遺失.
Advertisements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第一單元 – 繪畫、建築與雕刻藝術 第一章:什麼是藝術 第二章:認識藝術的構成元素 第三章:認識藝術的創作要素.
台灣園林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 原圖高27公分,長約490公分 建於1853年的板橋林家花園,是一座擁有中國建築之美與涵養的園林。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任課老師:黃如華 任教年資19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教室分機:827
國際金融專題 亞太國家的股價和匯率之間的共整合關係 林秉毅 授課教師 :楊奕農老師.
國立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P119.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張真誠 逢甲大學 講座教授 中正大學 榮譽教授 清華大學 合聘教授
色彩與人生的關係 -生活中的行行色色- 郵政車之色彩應用.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明代的版圖.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 中國:東亞之光(Ch.16)
達利.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設計理念與教學步驟 本簡報可配合翰林英語第五冊第七課或康軒英語第六冊第二課的文法句型使用。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Curriculum for NSS 新高中課程.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多元文化概論.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其他 ER 相關觀念 以及OO模型 國立中央大學 資訊管理系 范錚強 2002 中央大學。范錚強.
學習內容 概說 損失函數 雜音:造成品質變異的原因 訊號雜音比 直交表 回應表與回應圖 田口方法.
經濟學 學經濟.
美國文化萬花筒 (上) 李建平 地理系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10-29,2012.
東南亞民族與現況 歌曲教唱 “Rasa Sayang”
十八界的 樂受概念.
葉育婷 Tina Yeh 美國兒童華語教學課室活動設計 葉育婷 Tina Yeh
數字獨樂樂 --數獨原來這麼簡單.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建築發展 廁所的歷史. 春秋戰國 以前 約西元前 770 年 周朝 先秦 北宋時期 宋太祖趙匡胤.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通識選修課程-社會領域 世界文明與發展 中國:東亞之光(Ch.16)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國文化與台灣社會 單元名稱:早期東亞地區的文明與互動 主題名稱: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 成 授課教師:康才媛、駱芬美 授課週次:第七週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引言: 中國文化提倡「王道」,不主張「霸道」,而文化的傳承並非一朝一系 ,也非少數人的把持 ,尤其唐代以來 ,東亞各國之所以能吸收中國文化 ,加以創造發明 ,形成特色 ,與朝貢關係、貿易往來、留學派遣、各國本身的需要等因素有關 ,藉此朝貢制度為經 ,文化仿傚的目的為緯 ,中國文化中的有形文化 ,例如經書、文字、建築、服飾、工藝品 ,與無形文化 ,如儒家思想、法制觀念、理學、人生觀、藝術觀也輸往各國 ,東亞形成多元中有和諧 ,相異中見整體的文化區域 ,這也是東亞政局穩的因素之一。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然而 ,隨著西方勢力與文化席捲世界 ,東亞各國也採取不同吸收西方文明的方式 ,由於各國命運、發展不同 ,呈現的結果也大相逕庭 ,而「東亞文化圈」正是面對以歐洲為世界中心概念的結果。本單元將以「東亞文化圈」形成的原因、過程與意義為主 ,討論其間的現象與問題 ,而貿易的問題則置於下一主題再論。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討論問題: 1.「東亞文化圈」的概念如何被提出? 2.東亞文化最精彩的內涵你認為是什麼? 3.從東亞文化在近代的多元發展 ,何以日本明治維新能夠成功 ,而中國的改革卻如此顛簸? 4.當今對東亞文化的審視 ,有何意義?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一、「東亞文化圈」概念的提出 1.《東亞美術史綱》的影響: 1897歐人Fenollosa受日本邀請至日本 ,首先提出「重新發現」日本美術的論點 ,指出日本美術在空間配置、線條及色彩之美 ,均具有各時代的特色 ,且此特色滲透每一時代與每一層次的國民 ,並批判當時日本熱衷學習西方美術的偏差 ,所著《東亞美術史綱》,提出的「東亞」或「東洋」一詞 ,開啟日人的新觀念與榮譽感。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2.文化「東亞」概念的成立 a.文化的概念:《東亞美術史綱》,指出中國美術與日本美術均屬單一美術發展 ,但兩者密切相關 ,認為中國美術受太平洋美術的影響 ,並受希臘、波斯美術感化 ,最後自立發展 ,而日本與朝鮮的美術則受中國傳遞希臘美術的元素 ,因此文化東亞的概念是站在中國以外的觀點 ,藉著美術史研究而展開。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b.考古的概念:從考古的實例也能証明文化東亞的存在 ,在此「東亞」為一地域 ,以中國為中心 ,與東邊的朝鮮、日本 ,在天然地形上為親密的文化體 ,此地區以往為「中華文明圈」,以東亞佛教史看 ,佛教從印度、南海諸國開始 ,經中南半島、西藏、西域 ,再到中國、滿州 ,後傳朝鮮、日本。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3.日本帝國主義與「東亞」概念 1930至1945的「東亞」概念具有地政學與政治濃厚意義 ,日本有意將世界史分為歐洲、東亞、西亞三大區域 ,對抗歐洲中心的思想 ,並製造東亞在地理、歷史、經濟的連帶性 ,以及人種、民族、文化的親近性之外 ,須有一國家做領導 ,為日本帝國主義進行思想的鋪路。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二、歷史中「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 1.王道思想 春秋戰國以來中國外交政策主張「王道」,排斥「霸道」,尤其對弱小順從的國家尤其如此 ,因此海運發達之後的唐宋元明清朝多採此和平外交策略。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2.留學生制度 唐以後便實施 ,教育是文化影響力最重要的方式 ,唐代七世紀以後日本士大夫的生活教養仿中國 ,便得力教育之助 ,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佛寺教育、留唐教育等 ,其中留唐教育始於唐太宗 ,多至唐中央的國學讀書 ,回國後任教席 ;另唐代新羅人留唐者最多 ,每年平均一、二百人 ,部份留唐任官職 ;另外還有高麗、百濟、高昌、吐蕃等國 ,以文化傳播為主。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3.朝貢制 明代以後流行朝貢制 ,屬邦國王即位由宗主的中國派專使冊封 ,屬邦也按期向中國朝貢 ,以示忠順。以琉球為例 ,明清兩朝曾派23次以上的冊封使團 ,封使團多飽學藝文之士 ,散播中華文化。此外屬邦也有派使臣、官費留學生、私費留學生、通譯人員、商人等來華 ,凡賀元旦、賀壽辰、請封、迎封、謝封等大隊人員往來 ,促進文化、貿易交流 ,屬邦也成為中國文化圈的一員。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向中國朝貢的國家有朝鮮、琉球、越南、緬甸、暹羅等國 ,形成一政治、文化、經濟的區域體。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4.東亞各國中國化的意義 東亞各國的中國化得力於交流人口的眾多 ,以及中華文化的高度文明 ,其中儒家文化尤受各國強調 ,重倫理、忠誠、重夷夏之防 ,此符合東亞各國國家形成階段的現實需求。在生活文化與工藝美術上也因中國技術高 ,文化深受各國士人青睞 ,例唐以來 ,至十五六世紀日本多有中國藝術書畫、瓷器的鑑賞與收藏。而韓國的繪畫、瓷器工業也受到中國影響。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5.「中華」為東亞各國的自稱 由於「中華」為文化文明開花之意 ,日本在《大寶令》、《養老令》中均自稱「中華」;新羅也是如此。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三、中國政治制度與對日本的影響 中日往來史: 隋唐以後往來密切 ,且多文字記錄 ,因傾慕中國文化 ,多以使節與留學生的方式往來 ,其中以文字、制度、宗教、學術方面影響最大。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日本與中國、朝鮮的交流關係:在《統日本紀》自唐武后(697)開始至北宋純熙年間(1185)間有使節往來的資料。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文字:唐代日本自華的留學生創片假名 ,採中國字偏旁 ,而平假名採中國草書 ,據《康熙字典》共有近五萬字行於日本。此外 ,日本重要史書 ,例《日本書紀》等均為漢字寫成 ;另中國的詩賦、小說文學也都是日本文學創作的淵源。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1.制度: a.政治制度: 日本最早的政治制度(憲法十七條),約於中國隋文帝時形成 ,內容涵蓋儒家、法家、佛教精神 ,例前兩條為「以和為貴 ,無忤為宗」、「篤敬三寶」,十一條為「明察功過 ,賞罰必當」,為儒吏統治的儒者之國。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b.教育制度: 西元701(唐中宗)頒「大寶令」,確立教育制度 ,中央大學 ,地方國學 ,以經學、書學、算學為三科 ,教科書均為中國經典 ,例鄭玄與王弼注的周易、尚書、三禮、毛詩、左傳、孝經、倫語 ;朱舜水亦曾做「學官圖」,對中國文廟有詳細解說 ,對日本學制影響很大。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c.禮制: 明末(1670)朱舜水曾應德川家族之請往日本制禮 ,率儒生習釋典章 ,改定儀注 ,詳明禮節 ,因此日本完備的祭祀禮儀 ,均為朱舜水悉心指授的結果。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d.皇帝制度: 日本律令中記載最高統治者為天子 ,但其理念、制度與中國不同 ,據日本〈養老‧儀制令〉: 「天子 ,祭祀所稱。天皇 ,詔書所稱。皇帝 ,華夷所稱。陛下 ,上表所稱。太上天皇 ,讓位帝所稱」此令的理念源於中國唐律 ,與中國的天子、皇帝稱號增用天皇 ,且「天子 ,祭祀所稱」的內容也是唐律所無。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E.法律: 日本法律屬於中華法系 ,長達一千六百年的歷史 ,大化革新後 ,雖經大改變 ,但法制基礎仍為中國道德哲學與祖宗崇拜的影響 ,這種中國法的繼受情形在朝鮮、安南、琉球均如此 ,形成東亞法文化圈。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以日本為例《大寶律令》是一部諸法合體 ,以刑為主 ,是繼受中國法的典範 ,根據唐武德、貞觀、永徽三朝律令而來。另德川幕府時期(1742)所訂法典《公事方御定書》也與《明律》類似。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四、中國學術對日本的影響 1.  儒學傳往日本主要有三階段 ,一為782-1068的初始階段 ,二為1185-1392宋學傳入階段 ,三為1615-1867儒學全盛階段。前兩階段已有不少儒書傳入 ,例宋代便曾有日本學問僧訪問陸象山的弟子 ,並帶回儒書256卷。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1. 宋明理學對日本影響: a.朱子之學: 1.  宋明理學對日本影響: a.朱子之學: 早期日本儒者多為僧侶 ,德川時代(1561-1619)藤原惺窩以僧侶還俗 ,儒者始離佛教獨立。講學以朱子為主 ,兼取象山與漢唐儒說。其弟子均為江戶時代(1603-1868)的文宗。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a.陽明學派: 朱學外 ,以中江藤樹所倡的陽明學派影響日本最大 ,中江藤樹本信朱學 ,用功甚久 ,但覺無入德之門 ,後讀《王陽明全集》疑惑頓開 ,改從王學 ,其門派稱內江學派 ,後分兩派 ,一重內省 ,一重事功 ,重事功者促成日本明治維新 ,影響甚巨 ,與王學在中國流於狂肆不同。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日本之所以後重王學 ,因與王學接近禪宗有關 ;而全盤西化明治維新之所以成功應與重視細節 ,擅於模仿的民族性格有關。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3.朱舜水學派:為德川家族政治、教育的最高顧問 ,思想自然受重視 ,思想尊王賤霸 ,排斥異端 ,主張清議 ,重禮尚用 ,稱水戶學派 ,影響日本俗世習者很大。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五、中國宗教與生活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1.佛教: 佛教傳入日本始於晉武帝(522)南梁人司馬達到日本傳教 ,並結庵奉佛 ;唐代中國禪宗大盛 ,經留學生與僧侶的往來 ,中國化的禪宗也傳入日本 ,日本來華的留學生便多僧侶 ,他們本重儒釋道融合 ,又結合文學、藝術、飲茶文化的禪宗文化傳回日本 。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如今日本流行的宗派為黃蘗宗 ,有佛寺超過五百座 ,信徒近十萬 ,其開宗祖師為清初渡日的普光國師隱元 ,創萬福寺 ,從隱元以後 ,十三世主持均為華僧。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2.道教: 日本受中國道教文化較禪宗淡 ,主要表現於道教文學上 ,在南北朝至唐代流形行的「遊仙窟」等志怪小說文學在日本也很流行。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3.  城市: 京師建置、譯站制度仿中國 ;從唐宋時代日本國都 ,今京都的平安 ,以及今福崗縣的大宰府的考古挖掘 ,可見京師的建置與所用各類祭祀、日用器均受中國影響。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4.  飲食文化: 今日日本傳統飲食例豆腐、飲茶、壽司、拉麵等均為中國影響下的產物。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以飲茶為例 ,透過僧人將飲茶文化與茶種帶回日本 ,12世來華禪師榮西寫《吃茶養生記》,稱「茶祖」,茶文化成為日本重要文化之一 ,飲茶不僅養生 ,也是修身養性的「禪道」核心(和、敬、清、寂),與人際交往「禮儀」的一部份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因此日本茶道可分三類型 ,重視實物性能的養生型 ,追求理想境界的幻想型 ,宗教審美境的理念型 ,是生活文化與宗教、文學、藝術的結合 ,構成日本茶道的精神內涵 ,此內涵實源於唐代陸羽《茶經》。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和出雲巨太守茶歌 「山中茗 ,早春枝 ,萌芽採擷為茶時。山傍老 ,愛為寶 ,獨座金爐炙令燥。空林下 ,清流水 ,沙中漉仍銀鎗子。獸炭須臾炎氣盛 ,盆浮沸浪花。起鞏縣琬商家盤 ,吳鹽和味味更美。物性由來是幽潔 ,深炭石髓不勝此。煎罷餘香處處薰 ,飲之無事臥白雲。應知仙氣白氛氳」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5.服飾文化: 大和時代日本派使中國 ,曾帶大批漢織、吳織 ,與紡織工匠 ,中國服稱「吳服」。盛唐時日本受唐影響制「衣服令」,規定禮服、朝服、制服等 ;14世紀帶有唐代特色的服飾 ,參酌日本傳統習慣與審美趣味(多家紋)的和服形成。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6.墓葬制: 以龜跌碑的設置最具代表 ,在中國本為王以下王公的墓葬建築 ,明以後皇帝也有 ,日本、朝鮮仿傚。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六、韓國與中國文化的關係 1. 文物制度: 1.  文物制度: 韓語保留漢語的發音。自創文字之前 ,通行中國文字 ,文字乃1446年根據蒙古八思巴文字蛻化而來。官制、兵制仿唐制 ,全國也實行科舉 ,教育有中央學與鄉學。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2.  佛教: 高麗時代與李朝初期為佛教盛期 ,高麗太祖曾定為國教 ,但造成寺院逃稅、肇事的弊端。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3.  儒家: 古三國中儒學為國學 ;高麗恭愍王石 ,孔子52世孫孔昭 ,曾以元朝翰林資格陪長公主下嫁高麗王 ,至朝鮮 ,祀孔子像 ,開韓國祀孔風氣 ,典禮維持至今 ,李朝時佛教雖盛 ,但名儒也不少 ,有排佛倡治朱子之學 ,開始哲學探討。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七、越南與中國文化的關係 1.東南亞中諸國多為中國、印度、回教的綜合性文化 ,其中越南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 ,種因於秦漢兩朝均為中國版圖 ,中越正常關係維持至1884年法國併越南為止。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2.文字: 十三世紀時曾創一種名為喃字的俗字 ,源自中國文字 ;法統治越南以後 ,越南被迫改用拉丁化的國語。至今越南人稱中國文化為「貯些」,意即我的字。

東亞世界與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3. 其他文化: 科舉至1916年始結束 ,奉孔子與祖先 ,文化源於中國 ,境內仍多文廟。有過農曆年與貼春聯的習慣。皇帝朝服與中國皇帝幾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