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绪 论
第一节 语言 第二节 现代汉语概述 第三节 现代汉语规范化 第四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任务、内容及其学习方法
一、语言的性质 (一)语言的社会性 (二)语言的全民性 (三)语言的体系性 二、言语和语言 三、口语和书面语
语言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社会性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一、语言的性质 语言的性质问题,是语言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我们要学习语言方面的知识,首先必须对语言的性质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语言究竟是什么?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具有三种性质:社会性、全民性、体系性。 (一)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社会性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与社会自始至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之外无所谓语言。 2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即使是最落后的,都有自己的语言。这些语言都与自己的社会紧密相连,都有自己的来源和形成的历史。这个社会的语言不同于另一个社会的语言,这正说明语言的使用受到社会的制约。这一点,在词的音义结合的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语言的全民性 语言就其功能特征而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共同财富,语言具有全民性即无阶级性。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思维工具 3语言没有阶级性
(三)语言的体系性 语言就其结构特征而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或者说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系统。它具有符号性和体系性。 语言的符号性主要指词的语音外壳及其意义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具有一般符号的特点。语言和其他符号一样,都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语言符号的作用是传递信息,它本身是一种代替关系,即用一定的可以感知的东西代替另一种东西或一定的思想. 语言又是一个严密的体系,它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三者处于一定的规律性的联系中。不仅语音、词汇、语法之间存在着规律性联系,语音、词汇、语法本身也自成系统。如果一个方面发生变化,另一个方面也往往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语言符号绝不是孤立的,也不是语言材料的杂乱堆积。语言的体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线条性 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语言的结构要素,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是由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所构成的一个层级装置。 2层级性 3排列组合性 线性关系主要在言语过程中才能实际体现出来,而在语言系统中,它表现为某个语言单位的潜在的结合能力。每一种语言都是可以进行各种排列组合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系统中两种根本的关系。语言符号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即每个语言的基本单位既能跟别的单位替换,又能跟别的单位结合。
二、言语和语言 言语和语言在语言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言语指的是人们在思维和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过程(可以叫做“言语活动”)以及结果(可以叫做“言语作品”),而语言则是言语的综合,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言语是每个人对语言的运用,也就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某种目的对语言这个体系中的一些单位的具体运用,它是属于个人的,具体的。语言则是贮藏于每个社会成员脑子里的一个语法系统,一个“声音形象”的仓库,是音义结合为基础的词和语法规则的总和,它是属于社会的,抽象的。个人既不能创造它,也不能随意改变它。言语是信息,语言是代码。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有人打过这样的比方,语言好比是乐谱,言语是这个乐谱的具体演奏。乐谱是相同的,而每个人的具体演奏是不同的。也有人把语言比喻为打字机的字盘,言语则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字盘里的铅字有一定的数目,排列也有一定的规则,面对同一盘铅字,不同的人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打出许多具体的各不相同的句子来。正因为如此,言语具有开放性,它按照语法规则利用数量有限的语言材料可以造出所需要的任何句子,其数量是无限的;而语言的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及其规则是有限的。
三、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指人们口头说的话,即人们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书面语指用文字写下来的话,即书面交际使用的语言。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运用的两种形式。口语用声音表达,书面语用文字表达。 口语和书面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是书面语的源泉和基础,对书面语起决定作用。反之,书面语也不断给口语以影响,推动了口语的发展,促使口语更加丰富,更加纯洁,更趋于规范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书面语来源于口语,依存于口语,但书面语一旦产生以后,便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离开口语。书面语的产生还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形成。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即规范化了的书面语。文学语言主要用于书面形式,用于公文、报刊、科学著作,但也有口头形式。文学语言的口头形式与口语不同。它还包括了文学作品的朗读,如电台的广播,大会的讲话,电影戏剧的台词等等。因此文学作品的规范不仅指语法规则和词语使用的规范,还包括读音即音素的发音、语调等规范问题。 返回
第二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二、现代汉语方言概况 (一)北方方言 (二)吴方言 (三)湘方言 (四)赣方言 第二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北方方言 (二)吴方言 (三)湘方言 (四)赣方言 (五)客家方言 (六)闽方言 (七)粤方言 三、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 (一)语音方面(二)词汇方面(三)语法方面 四、现代汉语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节 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第二节 现代汉语概述 汉语,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其地方变体、社会变体、功能变体、个人变体等。参见王希杰《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什么?》,《汉语学习》1988年第2期。我们这里介绍的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在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共同语和方言、书面语和口语的分歧;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克服分歧、渐趋统一的复杂过程。
二、现代汉语方言概况 除了普通话这一全民族的共同语之外,汉语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是某一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像一切语言中的方言一样,汉语的这些方言也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它们同民族共同语之间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由于语音上对应规律很整齐,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也大体相同,因而只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或地方变体),并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各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目前方言调查的初步结果看,现代汉语方言大体上可分为七大区。
(一)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的镇江到九江以东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除外)、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和湖南省的西北部,以及广西北部一带。北方方言区内部又可分为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等四个次方言。“次方言”是指地域方言内次一级的方言。汉族有70%以上的人使用北方方言。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广西、四川、云南等自治区和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的汉人中,也通行北方方言。
(二)吴方言 以苏州话为代表。有人认为,从现在的影响来看,上海话应作为吴方言的代表。分布在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镇江不在内)地区和浙江的大部分。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4%左右。 (三)湘方言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西北角除外)。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四)赣方言 (五)客家方言 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东北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湖北东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24%左右。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西部,此外,湖南、四川也有一些客家方言点。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话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算太大。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六)闽方言 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华侨和华裔中有很多人是说闽方言的。闽方言使用人数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2%。闽方言内部分歧较大,有人主张可以分成五个次方言:1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东部闽江下游。2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南部、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及浙江南部。南洋华侨有很多是说闽南话的。3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分布在闽江上游武夷山一带。4闽中方言以永安话为代表,通行于福建中部永安、三明、沙县。5莆仙方言以莆田话为代表,通行于莆田、仙游一带。 (七)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的东部、南部。海外华侨很多是说粤方言的。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把在使用汉语的地区内推广汉民族共同语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政策。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也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推行普通话并不意味着人为地消灭方言,只是逐步地缩小方言的使用范围,这是符合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的。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推广普通话在新时代、新世纪、在“四化”建设中的意义,自觉地促进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努力缩小方言的影响,尽快地在全国推广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 (一)语音方面 1音节整齐,界限分明,没有复辅音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是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和其他语言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与联合国其他通用语言比较,现代汉语在结构上有许多显著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节整齐,界限分明,没有复辅音 现代汉语的音节一般可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同时又没有复辅音,像英语disk(圆盘)bliss(极乐),俄语текст(课文)Встреча(会晤)那样的辅音连缀现象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声母在前,韵母在后,音节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界线比较分明,易于分辨。
2韵多声少,响亮悦耳,元音占优势 3声调抑扬,优美动听,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现代汉语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就汉语音节的组合情况看,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但决不能没有韵母。除hm、hng(哼)m(呒)n(嗯)等少数音节由辅音构成外,辅音一般不能单独构成音节。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乐音成分比例大,听起来响亮悦耳。 3声调抑扬,优美动听,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声调是汉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仅有辨别词义的作用,而且声调的抑扬顿挫,使音节分明洪亮,加以双音词又有双声、叠韵、叠音等语音形式,使得现代汉语具有独特的音乐美。
(二)词汇方面 1语素单音节化 2词的结构双音节化 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它在汉语语素中占绝对优势,这是汉语语素的一个特点。 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词的结构的主要倾向。上古汉语里就有一些双音节词,中古汉语里,双音节词逐渐增多,到现代汉语里,词的双音节化就成为一个明显的特点了。首先是大量古代单音节词发展成为双音节词,如:悦→喜欢、禾→庄稼、父→父亲、净→干净、谋→谋求、怜→可怜、怜悯。其次是一些多音节的短语又简缩成双音节词,有些多音节的音译词也逐渐为意译的双音节词所代替,如外交部长→外长、科学技术→科技、赛因斯→科学、德谟克拉西→民主。多音节词的双音化,既显示了音节节奏整齐化的美,又符合语言实际要求经济的原则和汉民族人民的审美心理。
3构词手段多样,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现代汉语造词方法灵活,词源雄厚,这是汉语词汇丰富的重要条件。其造词方法可以是“词根+词根”的,也可以是“词根+词缀”或“词缀+词根”“词缀+词根+词缀”的,可以是模拟自然声音的,也可以是变化语音的(如轻声、儿化),对外来词语可以是音译的,也可以是意译或音义结合的,而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最为普遍(如“火箭”“电脑”等,其中“火”“箭”“电”“脑”分别都是词根)。 4词义精细形象 现代汉语不仅词汇丰富,而且词义的区分非常精细、形象。比如用手表示的动作,在现代汉语里就有二百来个不同的词。此外,有些词虽然同指一物,但还有语体之分,雅俗之别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赋有某种比喻意义。这样,就为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精细地表达思想,提供了有利条件。
5熟语丰富多彩 汉语的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熟语是非常丰富的。这些语言的现成材料不仅言简意赅,而且生动形象,幽默诙谐。 词汇无比丰富和词义区分精细,使得汉语表义严密准确,能够表达任何复杂的思想和细致的感情 (三)语法方面 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语序和虚词是两个重要的语法手段。
1语序的变化 在汉语中,同样的成分组合,语序有所不同往往会改变结构关系并改变意义。例如: ·我为人人(“人人”是宾语) 人人为我(“人人”是主语) ·语法研究(偏正关系) 研究语法(动宾关系) 2虚词的运用 汉语里,同样的组合成分中,用不用虚词或用不同的虚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 ·他读了(完成态)他读过(经历态)他读着(持续态) ·工厂和学校(非选择关系的并列) 工厂或学校(选择关系的并列)工厂的学校(偏正关系) ·买书(动宾关系)买的书(偏正关系)买书的(特殊的偏正关系,“的”字短语)
四、现代汉语的地位和影响 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无论过去或现在,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返回 目前,汉语不仅是汉族人民与兄弟民族交际的工具,也是兄弟民族人民经常使用的交际工具,说汉语的人占全国总人数的90%以上,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对我国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对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国际上,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差不多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说汉语的,汉语的传播已遍及五大洲。海外华侨1300多万,他们走到哪里,汉语就传到哪里。在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为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它对东南亚各民族的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朝鲜在15世纪40年代谚文产生以前,曾借用汉语的字、词;日本自古以来就和我国有交往,大约在三国时代就正式派使节来我国。随着外交往来,汉字东渐,汉语对日语产生了重大影响;越南从秦代起,就接触了中国的文化。18世纪以前越南的书面语言用的多数是汉字。朝鲜、日本、越南等的语言中不仅有大量的汉语借词,而且把这种借词作为他们构造新词的基础。现在日语中使用的常用汉字还有1945个。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威望越来越高,因而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不仅在许多国家中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汉语已经成为联合国法定的六种通用语言之一(另五种是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在国际交往中,汉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返回
第三节现代汉语规范化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一)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二)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 (三)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三、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 (一)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 (二)研究和 整理现行汉字 (三)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 (四)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第三节现代汉语规范化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发展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树立明确的、一致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汉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汉语规范化首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是当今时代的需要。 其次,现代汉语规范化也是语言自身发展的需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规范化只是把语言里没有用处的东西和混乱的现象淘汰掉。
(三)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要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语音、词汇、词法方面有一个明文规定的、明确一致的标准。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化学术会议明确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一)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二)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 (三)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四)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三、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 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将国家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上升为法律,用法律形式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有利于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一)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 (二)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 (三)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 (四)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返回
第四节现代汉语课的性质、任务、内容及其学习方法 现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以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门课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绪论 二、语音 三、文字 四、词汇 五、语法 六、修辞
怎样学好现代汉语呢? 第一,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观点,解释现代汉语的语言现象,揭示和掌握现代汉语的内部规律。 第二,,必须明确学习目的。 第三,在注意现代汉语科学性、系统性,牢牢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培养自己对现代汉语实际情况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第四,学习现代汉语必须勤学苦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