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銀髮族產業經營 第一節 銀髮族產業的發展 熟年商機  銀髮族發展產業 醫療保健 保健食品市場逼近三百億元 熟年人最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追求健康 是他們共同的願望,包括保健食品、養生 餐飲、健康器材、運動健身、抗衰老等都 是值得開發的市場。
Advertisements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 ,晴.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晴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溫士凱 至臺東旅遊的美 好經歷、心情 緊扣主題,前 後呼應 ★文意: 我:人(記敘立場:第一人稱) 臺東:地 晴:一語雙關,同時指天氣與心情。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第十二課 吃冰的滋味. 第十二課 吃冰的滋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古蒙仁 回憶童年 時代吃冰 的生活環 境與趣味 先肯定夏日吃冰是人 生一大享受,再分段 記敘童年吃冰的各種 情況,以回應首段 ★題目含義:關於吃冰的滋味的主旨,古蒙仁曾 說:「吃冰的滋味已不單純是一種口感或味覺 ,而是對逝去的時光的一份嚮往和追求。它是.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第四課 夏 夜. 第四課 夏 夜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楊喚 新詩 ( 童詩 ) 寫夏夜的寧 靜、溫馨 以擬人手法 描寫夏夜的 景致 季節+時間 寫夏夜的美麗 與豐富。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沈復 回憶孩童時代 由觀察、想像 所得到的物外 之趣 先總寫「物外之 趣」,再就不同 事物,分段記敘 ,以回應首段 ★文意:主旨在記敘作者兒時所獲得的物 外之趣。
第二課 月光餅. 第二課 月光餅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琦君 回憶童年時與表姑爭 吵、和好的往事,並 抒發思鄉之情 先寫物,接 著敘事,然 後抒情 ★文意: *月光餅: ⒈原指中秋應景食物 月餅,轉為作者「鄉愁 」的寄託。 ⒉思物、思人、思鄉、憶舊的寄託物。 *物:月光餅/事:與表姑的童年往事/情:思鄉.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洪醒夫 回憶童年 、懷念母 愛 從一般人的記憶,談到 自己童年的「紙船印象 」,最後以期望作結 ★補注: *印象:記憶中留下的痕跡。 ★文意: *紙船:象徵偉大的母愛,代表母親對子女 的疼愛之情。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第四課 Dialogue I: Talking about Hobbies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新课标语文A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晏子使楚 参赛单位:衡阳市都司街小学 参赛教师:陈琼丽.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春曉》.
最苦與最樂 梁啟超.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樣本空間與事件 餘事件:不在A中的樣本所構成的事件,即A′.
填字遊戲 腳 〈 〉踏〈 〉地 取 〈 〉地〈 〉材 牽 〈 〉腸〈 〉肚 散 〈 〉頭〈 〉髮
南一版二上第三課 小種子.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十 曲式──二段體、三段體.
在NS-2上模擬多個FTP連線,觀察頻寬的變化
Chapter 2 – Chapter 4 Chang Chi-Chung
101北一女中 資訊選手培訓營 圖論基礎 Nan.
經文:出埃及記 3:7-12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
第 一 單 元 不定積分.
認識反義詞.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Lesson 8 天氣的用法.
小六專題研習 種水晶(紫色).
學習單元:N6 數的性質 學習單位:N6-3 用短除法求H.C.F. 和 L.C.M. 學習重點 : 1. 複習因數分解法求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設計理念與教學步驟 本簡報可配合翰林英語第五冊第七課或康軒英語第六冊第二課的文法句型使用。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Prepositional Phrases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諸葛亮巧佈空城計. 諸葛亮巧佈空城計 司馬懿得知自己 , 懊悔不已。 司馬懿得知自己 , 懊悔不已。 結果 結局 地點 時代 時間 事情 三國 西城 諸葛亮、司馬懿 人物 諸葛亮率兵攻打,敗 走 。 諸葛亮率兵攻打,敗 走 。 開始 起因 諸葛亮兵力薄弱,下令 ,士兵扮成 灑掃街 道,自己在城樓上.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英 文 報 告 第三組 姓名 財金二A 傅佳文 財金二A 彭雅安 財金二C 許倩蓉
分辨詞性
嘉義縣立溪口國民中學辦理97年度資訊教育細部計畫
五感寫作 青衣長發市場.
智慧型手機程式設計 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 饒瑞佶 2011年(992).
北一女中 資訊選手培訓營 圖論基礎 By Nan( ).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主詞動詞一致性 黃勇仁.
象形圖 製作者:周子傑老師.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動畫演示 Node規範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像是增加節點、刪除節點、讓節點做一些事、取得第n個節點等等
106年度成果發表競賽辦法 組別 團體組 個人組 人數 2人以上,最多6人 同一實習公司,或同一產業得併組參賽 1人為限 格式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Parasitics Extraction (PEX) 與 postsimulation(posim)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Quiz1 繳交期限: 9/28(四).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衛道神學研究院 釋經法.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文 體 介 紹 記 敍 文.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閱讀文章的流程 從篇名或首兩段推測文體類別 運用選取中心句、刪減資料及/或構思概括句等技巧 幫助理解段落的表層意思 運用合適的視覺組織圖(理解圖)整合文章內容 運用自設問題的技巧幫助推斷文章的深層意思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1.從篇名或首兩段推測文體類別 有文體標誌 記/傳/自述 評/論/談 沒有文體標誌 有作者立場 有關事物的 問題或道理 看篇名 有文體標誌 記/傳/自述 記敍文 評/論/談 議論文 沒有文體標誌 有作者立場 有關事物的 問題或道理 說明文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記敍文 說明文 議論文 特徵 事物/道理的問題 說明事物/道理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首兩段/尾段) 看內容 有「時」、「地」、 「人」、「事」等 元素 記敍文 特徵 說明事物/道理的 事物/道理的問題 說明文 有作者立場或看法 議論文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根據篇名《晏子使楚》 ,我們未能推測文體。 從篇名《晏子使楚》推測文體 篇名有文體標誌(例:「論」、「談」、 「評」、 「說」) 嗎? 篇名是否有作者的立場? 篇名是否說明事物的性質、現象或一個道理? 沒有 否 否 根據篇名《晏子使楚》 ,我們未能推測文體。 1.老師引導學生逐一思考回答推測文體的三條問題 2.從篇名未能推測文體,老師引導學生嘗試第二種方法:從內容推測文體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推測文體 推測為記敍文 從文章的第一、二段找尋文體的元素 時: 地: 春秋末期 人: 事: 楚國 齊王、楚王和晏子 晏子出使楚國 ①春秋末期,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有一回,齊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 ②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便仗着自己國勢強盛,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想乘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 從文章的第一、二段找尋文體的元素 時: 地: 人: 事: 春秋末期 楚國 齊王、楚王和晏子 1. 老師提示學生切勿閱讀整篇文章,只需從文章的首兩段及尾段尋找文體的元素便可。 晏子出使楚國 推測為記敍文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推測文體 從腦海中提取記敍文的視覺組織圖(理解圖)(記敍文的八個結構 元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反應、經過、結果及感想) 老師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中提取記敍文的視覺組織圖及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起因、反應、經過、結果及感想) (註:人物反應是指事件中人物因事件的起因而產生的反應) * 反應:主角對於事情發展所引發出的想法和感受 感想:主角對於整件事情的情緒及感受 主旨: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所帶出的道理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劃分場景 段與段之間,以時間、地點的改變而劃分 第一段是故事的背景資料 時間: 地點: 場景一(第二段) : 晏子出使楚國前 楚國 場景二(第三段至四段): 記敍文中常見由多個自然段落去記述同一重點件的事情 劃分場景的方法可以方便學生組合同一意思的段落 這篇文章的記述的幾件事情發生時間和地點都不同,劃分場景時老師可提示學生特別留意時間和地點的轉換 晏子來到楚國城門前的時候 楚國城門前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劃分場景 段與段之間,以時間、地點的改變而劃分 場景三(第五至六段): 時間: 晏子來到楚國大殿時 地點: 楚國大殿 場景四(第七段至九段): 時間: 地點: 當天晚上 楚王設宴的地方 記敍文中常見由多個自然段落去記述同一重點件的事情 劃分場景的方法可以方便學生組合同一意思的段落 這篇文章的記述的幾件事情發生時間和地點都不同,劃分場景時老師可提示學生特別留意時間和地點的轉換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2.理解段落的表層意思 找出段落中心意思的方法 (一)選取中心句: 1. 留意段落中首一、二句 2. 留意段落中尾句 3. 留意有標示語(如總的來說、 總之……)後面的句子 (二)刪減資料: 刪減修飾成分,如名詞/動詞前的形容詞、動詞/形容詞前的副詞、象聲詞及感歎詞 刪減段落中提問、反問的句子 找出及刪減段落解說、例子、引申中意思相近或意思重複的句子等等 如仍未能在段落中直接找中心句便逐句看 (三)構思概括句: 找出關鍵詞 如重複出現的詞語、同/近/反義詞、類屬詞等 歸納重要訊息 從出現最多的關鍵詞中找出重要訊息 撮寫成句子 根據已找出的重要訊息編寫段意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2.理解段落的表層意思 找出每一場景的時、地、人 撮寫每一場景的事情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記敍文的結構段按場景劃分 找出每一場景的時、地、人、事,就能找到段旨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2.理解每個場景的表層意思 晏子出使楚國前 時間: 地點: 楚國 人物: 楚王、人(侍衛) 找出時、地、人 場景一(第二段) ②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便仗着自己國勢強盛,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想乘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 晏子出使楚國前 時間: 地點: 人物: 楚國 楚王、人(侍衛)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2.理解每個場景的表層意思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洞,想侮辱晏子。 撮寫事情:刪減資料(修飾語、補充資料) 場景一(第二段) ②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便仗着自己國勢強盛,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想乘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洞,想侮辱晏子。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2.理解每個場景的表層意思 找出時、地、人 場景二(第三段至四段) ③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叫人把城門關了,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④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話傳給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時間: 人物: 晏子來到楚國城門前的時候 地點: 楚國城門前 楚王、接待的人(守城侍衛)、晏子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2.理解每個場景的表層意思 撮寫事情:刪減資料(修飾語、補充資料) 場景二(第三段至四段) ③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叫人把城門關了,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④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話傳給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晏子來到楚國,楚王讓晏子從洞進去。晏子說︰「這是個狗洞,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接待的人把話傳給楚王。楚王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2.理解每個場景的表層意思 找出時、地、人 場景三(第五段至六段) ⑤晏子來到大殿,見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腳尖碰着腳跟。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⑥楚王再問晏子︰「既然齊國有這麼多人,為什麼要打發你來呢?」晏子裝着很為難的樣子,說︰「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個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楚王說︰「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晏子拱了拱手,說︰「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說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時間: 人物: 晏子來到楚國大殿時 地點: 楚國大殿 楚王、晏子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2.理解每個場景的表層意思 撮寫事情:刪減資料(修飾語、補充資料) 場景三(第五段至六段) ⑤晏子來到大殿,見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腳尖碰着腳跟。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2.理解每個場景的表層意思 撮寫事情:刪減資料(修飾語、補充資料) 場景三(第五段至六段) ⑥楚王再問晏子︰「既然齊國有這麼多人,為什麼要打發你來呢?」晏子裝着很為難的樣子,說︰「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個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楚王說︰「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晏子拱了拱手,說︰「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說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晏子來到大殿,見了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答︰「臨淄住滿了人。」楚王再問︰「齊國有這麼多人,為什麼要打發你來呢?」晏子說︰「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楚王只好陪着笑。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2.理解每個場景的表層意思 找出時、地、人 場景四(第七段至九段) 時間: 人物: 當天晚上 地點: 楚王設宴的地方 ⑦當天晚上,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當他們吃得高興的時候,有兩個武士押着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楚王看見了,問他們︰「那個囚犯犯的什麼罪﹖他是哪裏人?」武士回答說︰「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 ⑧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幹這種事兒?」楚國的大臣們聽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來,以為這一下可讓晏子丟盡臉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麼不知道呢?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果了,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⑨楚王聽了,只好賠不是,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從這以後,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時間: 人物: 當天晚上 地點: 楚王設宴的地方 楚王、晏子、武士、囚犯、楚國的大臣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2.理解每個場景的表層意思 場景四(第七段至九段) 撮寫事情:刪減資料(修飾語、補充資料) 場景四(第七段至九段) ⑦當天晚上,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當他們吃得高興的時候,有兩個武士押着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楚王看見了,問他們︰「那個囚犯犯的什麼罪?他是哪裏人?」武士回答說︰「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 ⑧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幹這種事兒?」楚國的大臣們聽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來,以為這一下可讓晏子丟盡臉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麼不知道呢?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果了,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2.理解每個場景的表層意思 撮寫事情:刪減資料(修飾語、補充資料) 場景四(第七段至九段) ⑨楚王聽了,只好賠不是,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從這以後,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當天晚上,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有武士押着囚犯走過。楚王問︰「囚犯犯什麼罪?是哪裏人?」武士說︰「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楚王說︰「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大臣們聽了都笑起來,晏子說︰「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楚王賠不是,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3. 整合文章內容 從「推測文體」策略,經驗證後我們知道這篇文章是一篇記敍文 我們可以運用以下圖表整合文章的內容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老師運用視覺組織圖,引導學生整理全文的結構。 * 反應:主角對於事情發展所引發出的想法和感受 感想:主角對於整件事情的情緒及感受 主旨: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所帶出的道理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你能將《晏子使楚》的內容用下圖整合出來嗎? 時間: 地點: 人物: 場景一 場景二 場景三 場景四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 起因 反應 經過 結果 感想 主旨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你能將《晏子使楚》的內容用下圖整合出來嗎? 時間: 地點: 人物: 楚王、人(侍衛)、接待的人(守城侍衛)、晏子、武士、囚犯、楚國的大臣 春秋末期 楚國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你能將《晏子使楚》的內容用下圖整合出來嗎?   場景一 場景二 場景三 場景四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 起因 反應 經過 結果 感想 晏子出使 楚國前 晏子來到楚國城門前的時候 晏子來到楚國大殿時 當天晚上 楚國 楚國城門前 楚國大殿 楚王設宴的地方 楚王、接待的人(守城侍衛)、晏子 楚王、人 (侍衛) 楚王、晏子、武士、囚犯、楚國的大臣 楚王、晏子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 楚王讓晏子從洞進去 --- --- 想侮辱晏子 --- --- --- --- 晏子說︰「這 是個狗洞,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 接待的人把話傳給楚王 晏子來到大殿,見了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答︰「臨淄住滿了人。」 楚王再問︰「齊國有這麼多人,為什麼要打發你來呢﹖」晏子說︰「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 有武士押着囚犯走過 楚王問︰「囚犯犯什麼罪﹖是哪裏人﹖」武士回答︰「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 楚王說︰「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大臣們聽了都笑起來 晏子說︰「齊國人在齊國能安居樂業,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 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洞 楚王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楚王賠不是,楚王不敢不尊重 晏子了。 楚王只好陪着笑。 --- --- --- --- 主旨 身材矮小的人不代表才智平庸,我們不應以貌取人。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有些記敍文的表面意思不一定代表文章想表達的所有意思 4. 理解深層意義 有些記敍文的表面意思不一定代表文章想表達的所有意思 讀者需要從文章所提供的資訊,配合已有知識,推斷文章想帶出的真正意思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如:事情發展的轉變、與已有知識上的差異等 閱讀文章 遇到難以理解的地方 聯繫個人已有經驗 根據上文下理作推理 找出文章中出現矛盾的地方 如:事情發展的轉變、與已有知識上的差異等 自設問題 (例如:為什麼?) 推理遺留部份的意思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4. 理解深層意義 起初 結果 1. 找出文章出現矛盾的地方或改變點 楚王想侮辱晏子 不敢不尊重晏子  根據內容整合的結果,你認為整個故事中,人物的計劃和動機上有什麼改變?  起初 結果 楚王想侮辱晏子       不敢不尊重晏子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4. 理解深層意義 例如:為什麼楚王想侮辱晏子呢? 例如:為什麼楚王最後不敢不尊重晏子呢? 2. 自設問題 試就本文的改變點用「為什麼」來作問題,然後推理遺留部份的意思 例如:為什麼楚王想侮辱晏子呢? 例如:為什麼楚王最後不敢不尊重晏子呢? 老師可先派「深層意義工作紙」給學生,鼓勵學生按課文的改變點自設一條「為什麼」的問題。 如學生有困難,老師可運用下面的投影片協助學生以自設問題的方法進行推理。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4. 理解深層意義 3. 推測自設問題的答案    例如: 楚王認為身材矮小的人才智定必平庸,容易欺負。 預測答案 運用已有知識/ 上文下理驗證 猜對 猜錯 楚王認為身材矮小的人才智定必平庸,容易欺負。 文中的晏子雖然身材矮小,但卻才智過人。  為什麼楚王想侮辱晏子呢? 楚王和晏子有積怨。 文中沒有提及。  此策略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作多角度的思考及掌握驗證答案的方法,因此教師可提供多個答案,刺激學生的思維。 晏子是齊國的來使,侮辱晏子等同侮辱了齊國。 文中提及齊王派大夫晏子出使 楚國,使者是代表國家而來, 有重要的地位(已有知識), 侮辱晏子等同侮辱了齊國。 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4. 理解深層意義 3. 推測自設問題的答案(續)    例如: 自設問題 預測答案 運用已有知識/ 上文下理驗證 猜對 猜錯 因為晏子機智過人,令楚王不敢不尊重他。 文中提到楚王多次設計侮辱晏子,都被他機智地一一破解,楚王反自取其辱,最後只好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 為什麼楚王最後不敢不尊重晏子呢? 因為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 文中沒有提及。  此策略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作多角度的思考及掌握驗證答案的方法,因此教師可提供多個答案,刺激學生的思維。 晏子是齊國的來使。 文中沒有提及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是因為晏子是齊國的來使。 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 教育局 言語及聽覺服務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