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行为医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心理学研究所 潘芳
五、吸烟行为 中国15岁以上及成年人的吸烟率是60.1%。 每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者为39.75% 吸烟是我国最主要的不良行为。 美国(1989)的调查,30%的成年人吸烟,男性是女性的2倍。
吸烟的危害 WHO的报告:每年至少有100万人因吸烟导致死亡。(肺癌及其它疾病) 吸烟可导致肺癌、口腔癌或食道癌,膀胱癌;也可导致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高血压。 被动吸烟孕妇小胎龄儿、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被动吸烟孕妇。被动吸烟导致出生婴儿平均体重比正常婴儿体重低107g,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新生儿致畸。 儿童因被动吸烟而患哮喘病的风险增高2倍,患白血病和淋巴瘤的人数是不吸烟者子女的2倍,患脑瘤的比例一般高出40%,损害儿童智力,导致行为问题。 不吸烟妇女因被动吸烟而患肺癌的死亡率比丈夫不吸烟的妇女高,而且,丈夫吸烟量越大,倍数越高。被动吸烟者也易出现血管硬化及患上心脏病。 结论:吸烟对健康有害
吸烟成瘾的机制 香烟中的尼古丁发挥的作用: 尼古丁随血液流入中枢神经系统,和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代偿性地产生更多的结合尼古丁的乙酰胆碱受体。一旦体内尼古丁含量降低,使脑内的乙酰胆碱受体无法与尼古丁结合,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并产生强烈的吸烟渴求,即烟瘾发作。
吸烟者和不吸烟者对烟的观念 对烟的认识 吸烟(%) 不吸烟(%) 烟对健康有害 51.7 69.1 是不良习惯 67.6 75.2 对烟的认识 吸烟(%) 不吸烟(%) 烟对健康有害 51.7 69.1 是不良习惯 67.6 75.2 吸烟有助交际 67.8 44.2 可以解除疲劳 58.3 20.2 消遣 64.7 30.4 有助脑力活动 42.1 16.0
吸烟年龄与维持吸烟动机比较 <19岁开始吸烟 >20岁开始吸烟 (N=315,%) (N=323,%) 成瘾 34.3 19.5 <19岁开始吸烟 >20岁开始吸烟 (N=315,%) (N=323,%) 成瘾 34.3 19.5 提神 63.3 57.6 消遣 70.5 47.1 镇静 61.3 52.6 消除疲劳 47.9 33.1 享受 27.0 32.8 交际 78.1 73.4 模仿 30.2 21.4 习惯 26.7 28.2
吸烟对躯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躯体健康的影响: 煤焦油:致癌物:亚硝基胺、多环芳香烃等 烟燃烧释放:一氧化碳、尼古丁:刺激平滑肌、损伤血管内皮等。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成瘾
六、酗酒行为 酒的性质、作用: 乙醇分子量很小,易于穿透细胞膜,对器官造成损伤。 对细胞有毒性:如在肝脏中代谢,消耗酶,会产生脂肪肝;抑制脑细胞;损伤心肌细胞。 心理作用;抑制大脑皮层(镇静,抗焦虑,兴奋)
成瘾(酒精依赖) 1、发病率:1998年患病率3.43%,急性酒精中毒的半年患病率2.64%。酒依赖的危险因素(按作用强度):大量饮酒, 男性,年龄较大,体力劳动,受教育年限和吸烟者。 2、不良影响: (1)躯体损害:肝、脑、生殖细胞。 脂肪肝、肝癌。NMDA受体拮抗剂,导致神经细胞兴奋-凋亡(对发育期大脑的损害严重)。孕妇酗酒导致胎儿发育迟缓。
成瘾(酒精依赖) 2、不良影响 (2)心理改变:人格损害,责任感,义务感,自杀行为等。 (3)社会损害:交通事故,性犯罪,虐待。 因酒依赖导致的经济损失, 美国:1995年 1665亿美元。
酒依赖的原因与机制 生物学因素: 乙醇代谢基因的影响: 乙醇脱氢酶(ADH)活性,与遗传因素相关: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 心理社会文化因素: 压力、获得性学习、期待效应和人格因素是重要的心理因素。 心理依赖学说认为,个体在饮酒后可体验到欣快感、缓解焦虑、轻松感等诸多阳性强化因素,奖励个体不断地饮酒,一旦个体中止饮酒行为,血液中酒精含量下降,导致个体产生一系列不快的生理和心理体验,出现戒断症状,这种负性强化促使个体继续饮酒。
酒依赖的原因与机制 社会学说: 酗酒与家庭环境因素、同辈影响和榜样示范作用等因素有关。2006年爱荷华州大学医学院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心库伯曼认为儿童时期的心理阴影、学业上的不成功、业余生活的单调以及对于生活满意度的下降等是酗酒的危险因素。 相关的研究
酗酒的预防和治疗 早期干预是针对潜在的酗酒易感人群进行有关饮酒方面的健康教育,包括适量饮酒的概念及安全饮酒量。 制订严格的饮酒法律,控制青少年饮酒。美国《青少年饮酒法》规定,未成年人没有权利饮酒,向未成年人出售含酒精饮料者要负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中的第十五条规定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精饮料。 治疗措施: 精神科:以生物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补充营养,抗精神药物。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戒酒小组。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指慢性或周期性的对网络的着迷状态,不可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渴望与冲动,上网后欣快,下网后出现戒断反应,出现生理或心理的依赖现象,最早由美国纽约市心理学家Goldberg(1985)提出。 根据网络成瘾的内容,分为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交易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游戏成瘾。 美国心理学会调查了近二万名网络使用者,发现其中6%的被调查者有成瘾现象,主要是青少年和从事专业技术的人群。国内10.6%大学生和17%的青少年存在成瘾问题。
网络成瘾诊断标准 美国心理学年会确定的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包括: ①耐受性增强; ②成瘾症状; ③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 ④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⑤花费大量时间在和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 ⑥上网使病人的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⑦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标准规定,如果网络用户在12个月中的任何时期有多于所列的三种症状出现,即为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的原因 成瘾的精神运动刺激理论 Wise和Bozarth提出成瘾行为均有精神激动剂的作用,能激活一种共同的奖赏机制,这种内部的奖赏机制比任何环境刺激更有力地影响和控制着成瘾。 2. 成瘾的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基于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而提出的,认为成瘾行为的强化机制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前者把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正强化物,能给成瘾者奖励并产生愉悦,成瘾行为的主要动机即是寻求成瘾行为满足所致的欣快感觉,后者是指网络成瘾可减轻或暂时免除个体的痛苦和不快,使其产生重复的成瘾行为。 3. 成瘾人格 成瘾人格的探索大约有40多年的历史。他们发现网络成瘾者像其他的药物滥用者一样会形成一种生活风格,而这种风格会微妙地影响个体的人格。成瘾者常常逃避广泛性的社会关系,而与其他沉溺于相似成瘾行为的人群发生联系。很多网络成瘾者以前是或同时是酗酒者和其他物质的上瘾者。
对心理与社会的不良影响 心身障碍 成瘾者睡眠节律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症、抑郁症等。也可导致视力下降等眼疾,腰背肌肉劳损,脊柱疼痛变形。 人格障碍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人平等,成瘾者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需要直接面对他人,不用担心会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惩罚,而且观点越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这样成瘾者容易自我表现,自我主导权增加,满足了其心理需要。然而,成瘾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遨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就越来越远,甚至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心理适应能力也会越来越差,反过来更趋向网络逃避,最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人格偏差或人格障碍。 社会功能损害 一部分成瘾者最初上网是为了逃避某些社会问题,如:寂寞、婚姻问题、工作压力、无聊沮丧的心情等,或者由于生活压力大,拒绝承担责任和义务,从过去的研究结果可得知,网络成瘾者在当前的实际社会生活中正经历着较大的困难,而网络似乎是他们一个发泄的出口。网络成瘾反过来导致成瘾者社会功能的进一步缺损。成瘾者现实生活中多有社会功能失调和个人生活的破坏,包括人际障碍、生活适应不良、学习适应不良、家庭适应不良等,严重时会出现违法乱纪等反社会行为。
预防和治疗 网络成瘾治疗的根本宗旨是预防为主。 心理治疗采用警示卡、团体治疗和家庭治疗。采用药物+心理治疗+行为规范+家庭治疗的综合疗法帮助患者戒除网瘾。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行为 精神活性物质的定义:阿片类或称阿片类药物是指任何天然的或合成的、对机体产生类似吗啡效应的一类药物。是精神活性物质的一种。临床上使用的阿片类化学物质有20余种,在中国因非治疗目的使用而导致大量问题出现的药物主要是阿片和海洛因。
患病情况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药物滥用者达4,800万,约占世界人口的1%(该数字不包括酒精和烟草等社会性成瘾物质的滥用)。美国的研究显示,在高中生中,超过一半的人饮酒或滥用大麻,超过25%的人吸烟,大约10%-15%的人吸食可卡因、安非他明或者挥发性溶剂。
患病情况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宣布有少部分人染上吸毒嗜好。1992年,吸毒者人数上升为24万,1997年,吸毒者人数达54万。吸毒者90%以上是30岁以下的青壮年。吸毒者男女比例大致为4:1。根据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等6家单位在1993年组织的对的《全国五个高发地区非法成瘾物质使用的流行学调查》(五个高发地区为贵州的安顺、云南的文山、兰州、广州和西安)结果,这些地区人群中非法成瘾物质一生中曾用率在0.69%-1.60%之间,平均为1.08%。目前还有蔓延的趋势。
发病原因 1、阿片类物质滥用不能用单一的模式来解释,与社会环境、心理特点和生物学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三者之间交互影响、互为因果。 2、研究表明,滥用物质可增加鼠脑边缘系统细胞外液中多巴胺的浓度。多巴胺是一种与愉快情绪有关的神经递质,可让人产生强烈而短暂的刺激高峰,大脑的“奖赏”中枢发出愉悦的信号,使吸食者产生某种愉快和欣快感。研究表明,脑的“奖赏”系统的作用是产生精神依赖及觅药行为的根本动因。 3、遗传性因素:不同种系的老鼠及其后代之间对吗啡依赖的形成具有显著差异。
Dopamine reward system 1. Dopaminergic neurons (与动机性行为有关) 2.locomotion system controls behavior motivated(运动系统控制动机性行为). 3.mesolimbis system(中脑边缘系统)
阿片类毒品依赖与戒断 对药物的体验:初尝者,许多人有恶心、呕吐、头昏等不适症状。但随着重复用药,不适感会逐渐消失,快感会逐渐显露。也有人第一次用药就有强烈的快感而无不适感。 耐受性:随着持续反复用药,机体对原有剂量药物变得不敏感,滥用者为了追求快感不得不增加药量。阿片类药物对机体有广泛作用,长期用药后机体会产生耐受性。
阿片类毒品依赖与戒断 躯体依赖与戒断综合征:阿片类药物的长期使用使神经细胞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这些改变与药物一起保持机能状态。当体内药物突然撤除或减少时,使神经细胞的代偿被破坏,出现戒断综合征。
阿片类毒品依赖与戒断 戒断综合征的发生表示躯体依赖性的形成,它取决于药物种类(海洛因最重)、每日剂量、每日用药次数、用药持续时间和用药者的健康状况等,一般会在停药后8-12小时出现,最初表现为哈欠、流泪、流涕、出汗等似感冒的症状,之后表现出思睡,情绪恶劣,焦虑,随后陆续出现瞳孔扩大、打喷嚏、寒战、厌食腹泻、全身骨和肌肉酸痛,有时肌肉抽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狂躁攻击或抑郁。 以上症状伴有强烈的心理渴求。戒断综合征通常在36-72小时之间达到高峰。在戒断综合征的任何阶段,只要恢复用药,症状便会戏剧化的消失。坚持不用药,症状也会在7-10日后平息,但在2-6个月时间内仍会有各种不适症状,这些症状是导致重新用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阿片类毒品依赖与戒断 精神依赖性:表现为对药物的强烈心理渴求。这种渴求是由满足依赖者心理需要的欣快感和松弛宁静感的正强化和引起其戒断反应的负强化引起的。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行为的危害 吸毒的危害:耗资,传染疾病,犯罪。
谢谢!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