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Anatom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cyclic system.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血壓中醫保健 高血壓中醫保健 什麼叫血壓? 血壓就是血管裡的壓力,就像水管裡有水 壓一樣 …… 血壓就是血管裡的壓力,就像水管裡有水 壓一樣 …… 血壓就像股價,會上下震盪,偶有波動 血壓就像股價,會上下震盪,偶有波動 – 睡覺平靜時︰低一點 – 運動、走路、生氣時︰高一點 – 天氣冷︰高一點.
Advertisements

柴胡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 湖南省湘乡市邓志强中医内科诊所 邓志强. 柴胡体质: 是柴胡证及柴胡类方证出现频度比较高的体质类 型。由于柴胡类方证比较复杂,患者的主诉繁多, 体质类型的辨别能够较快的抓住疾病的本质。 外观特征: 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白色,缺乏 光泽,精神抑郁或紧张,皮肤比较干燥,肌肉比.
病案导入 病人李某,女, 38 岁,持续高热一周,体温持 续在 39.0~40.0 ℃,以发热待查于上午 8 时入院。入 院时体温 40 ℃,脉搏 110 次 / 分钟,呼吸 28 次 / 分钟, 血压 120/80 mmHg, 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 食欲不振。 请问:根据病人情况需做哪些护理措施?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说出妊娠、分娩、产褥对心脏病的影响。 2. 简要说出心脏病心功能分级和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 3. 简要说出心脏病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4. 详述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的重点评估内容、常见的护理问题、护理 措施。 二、技能目标 5. 能对模拟病人实施评估、提出具体的护理问题及实施护理。
第 2 节 血液循环 ( 第 5 课时 ). 教学目标 :  知识目标 描述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 能力目标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第三节 血管生理 Physiology of blood vessel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猜谜语 胸中有个大雪梨,拳头大小差不离。劳逸结合巧安排,任劳任怨干到底。.
第十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第五章 血液循环.
实验八、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第4节 血压的评估 及 护理 陈荣芝.
高血压健康宣教 神经内科.
原发性高血压.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Vital Signs
旧知回顾:心脏结构 1.心脏内部有个 腔,分别是: 2.心脏的内部只有 侧相通。 3.心室与 脉相连,心房与 脉相连。 4.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 ,其作用是: 5.在心脏处,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四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同 动 静 瓣膜.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願 神賜福給所有教育工作者、家長和學生,使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屬神的平安。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汪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协和医院心内科
项目九 汽车维修服务核心流程.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二、生命体征测量技术 血压的测量技术与照护.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循环系统.
左右心功能同步检测分析仪 心功能参数的临床应用 杭州高联康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复习.
心血管系统 第十一章 脉管系统 第一节 总 论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包 六、心的血管
心血管系统 脉管系统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包 六、心的血管 七、心的神经
实验20 鱼类的循环系统 讲授:陈明茹 肖佳媚 谢雯瑜.
脑血栓的前兆与预防.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课时) 血液循环 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工作任务23 冷却系结构 工作任务24 发动机防冻液相关知识 工作任务25 冷却系的检修
晕 厥 ( 昏 厥 ) 赵永辉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第四章 循环系统(三) 新课导入 正常血压是多少?.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二十章 胚胎学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描述体温调节过程.
  心脏与大血管X线诊断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付和睦.
血 液 循 环 第二节 血管生理.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四课时).
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 儿科学教研室.
器官的切取.保存与修整 Organ procurement preservation and recovery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兴奋性(excitability) 自律性(autorhythmicity) 传导性(conductivity)
循环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 影像圆 gcy88gcy.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第三节 心房与心室肥大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冠状动脉解剖 李秀梅.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脉管系统不仅是体内的运输管道系统,而且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如心肌细胞能分泌血管紧张素、抗心律失常肽,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第二节 心 heart.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几个容易误解的 土力学问题 河海大学 殷宗泽.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Anatom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cyclic system

目录 Contents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The embryonic cardiac development 二、心脏解剖特点 The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art 三、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改变 Change in fetal circulation and after birth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1.原始的心脏形成,开始于胚胎第2周; 2.形成共腔的房室,起循环作用于胚胎第4周; 3.形成四腔心于胚胎第8周. 因此:妊娠第2至第8周是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也 是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时期.

二、心脏解剖生理特点 1.心脏的重量 2.房室增长速度 3.心腔容积 4.心脏的位置与形态 5.血管特点

1. 小儿心脏重量的特点 (1)小儿心脏相对比成人的重; (2)年龄增加,心脏重量增加; (3)同龄之间,性别不同,心脏重量不同。

1. 小儿心脏重量的特点 新生儿:心脏重量约20~25克,占体重的 0.8%,而成人只占0.5%。 1-2岁:心脏60克,相当于新生儿的2倍, 5岁: 为新生儿的4倍, 9岁: 为新生儿的6倍, 青春后期增至新生儿的12~14倍,达到成人水平。 除青春早期外,各年龄男孩的心脏均比女孩重。

2.房室增长速度 (1)生后第1年心房增长速度比心室快, (2)第2年二者增长速度相接近, (3)10岁之后心室生长超过心房。左 (4)右心室增长也不平衡。

2.房室增长速度 (1)胎儿期右室负荷大,左室负荷小而右心 占优势。 (2)新生儿期左、右室壁厚度为1:1,约为5mm。 (3)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循环的量日趋扩大,左室 负荷明显增加,左室壁厚度较右侧增长为快。 (4)6岁时,左室壁厚达10mm,右室则为6mm,即 1.6:1(成人2.6:1)。 (5)15岁时左室壁 厚度增长到初生时2.5倍,但右室仅增长原来 厚度的1/3。

3.心脏位置与形态 (1)小儿心脏的位置年龄增长而发 生变化。 (2)2岁以下幼儿心脏多呈横位, (3)2岁以后随着少儿的起立行走、 肺及胸部的发育和横膈的下降 等,心脏由横位逐渐转为斜位。

3.心脏位置与形态 (1)小儿心脏的形状, (2)婴幼儿期为球形、圆锥形 或椭圆形; (3)6岁后跟成人心脏的形状相 接近,为长椭圆形。

4.血管特点 (1)小儿的动脉比成人相对粗, (2)新生儿的动、静脉内径之比为 1:1,成人为1:2; (3)大血管方面,10~12岁前肺动脉 比主动脉粗,之后则相反。

4.血管特点 血充分。 (5)婴儿期肺、肾、肠及皮肤的微血管 口径较成人粗大,故对以上器官的 血液供给比成人佳。 (4)冠状动脉也相对比成人粗,心肌供 血充分。 (5)婴儿期肺、肾、肠及皮肤的微血管 口径较成人粗大,故对以上器官的 血液供给比成人佳。

二、心脏解剖生理特点 1.心率 2.动脉血压 3.静脉压

1.心率 (1)年龄愈少,心率愈速。 原因: a 心率较快的原因是小儿新陈代谢旺盛, b.身体组织需要更多的血液供给,但心脏每 次搏出量有限,只有增加搏动次数来补偿不足。 c.婴幼儿迷走神经未发育完臻, d.中枢紧张度较低,对心脏收缩频率和强度的抑制 作用较弱, e.交感神经占优势,故易有心率加速。

1.心率 (2)少儿心率的正常值随年龄而异,次数不稳定, (3)测心率时,应在小儿安静时测定心率才为准确。 (4)一般体温每增高1℃,心率每分钟增加约15次。 (5)睡眠时心率每分钟可减少20次左右。

2.动脉血压 (1)取决于心搏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 (2)小儿年龄愈小,动脉压力愈低。 (3)新生儿血压较低,不易测定, (4) 采用触诊法或皮肤转红法也只测到 收缩压的近似值。 (5) 新生儿收缩压在53~71mmHg (7.05~9.44kPa)之间, 平均为65mmHg(8.65kPa)。

2.动脉血压 (6)不同年龄的血压不同,(参阅附表2)。 (7)小儿上肢血压正常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岁以上收缩压=80+(2×年龄)mmHg, 相当于104+(0.26×年龄)kPa, 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8)高于此标准20mmHg(2.6kPa)以上考虑为高血压,

2.动脉血压 (9)低于此标准20mmHg(2.6kPa)以上可考虑 为低血压。 (10)正常下肢比上肢血压约高20-40mmHg (2.6~5.2kPa)。 (11)脉压为收缩与舒张压之差, 正常为30~40mmHg(4.0~5.2kPa) (12)小儿血压受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哭叫,体位变动,情绪紧张皆可使血 压暂时升高。故应在绝对安静时测量血压。

3.静脉压 (1)高低与心搏出量,血管功能及循环血容量有关。 (2)上、下腔静脉血返回右心室受阻也影响静脉压。 (3)静脉压 3~5岁时为40~50mmH2O(0.39~0.49kPa),5-10岁约为50~60mmH2O(0.49~0.58kPa)。

3.静脉压 (4)正常小儿坐位或立位时看不到饱满 的颈静脉,感到则提示静脉压高。 (5)在右心衰竭,心包积液、缩窄性心 包炎时,或小儿哭叫、体力活动、 变换体位时,可以看到颈静脉饱满 的体征,即提示有病理性的或暂时 性的静脉压升高。

三、正常胎儿血液循环 入门静脉 胎儿肝脏 脑 心 双上肢 胎盘 卵园孔 入下腔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升主动脉 右心房 静脉导管 胎儿肺 脑 心 双上肢 胎盘 卵园孔 入下腔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升主动脉 右心房 静脉导管 胎儿肺 右心室 肺动脉 腹腔 及 下肢 降主动脉 动脉导管 上腔静脉 脐动脉(2支)

三、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胎儿营养及气体代谢是通过脐血管、胎盘进行交换的; 胎儿时期左、右心脏都向全身供血,肺无呼吸,无有效的肺循环

三、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3 静脉导管、卵圆孔、动脉导管是胎儿循环的特殊通道。 3 静脉导管、卵圆孔、动脉导管是胎儿循环的特殊通道。 4 胎儿体内大多是混合血,肝脏血含氧最丰富,心、脑和上肢次之,腹腔、下肢血含氧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