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cott的 客體關係發展觀 報告同學:陳靜如 蔡順良教授 指導/2011.04.11 採用黃昕寧、許晨韋、林詩敏、雷爾伶 之報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03 學年度縣內介聘申請說明會 南郭國小 教務主任張妙芬.  重要作業日程 : 1 、 5/1( 四 ) 前超額學校 ( 含移撥超額 ) 備文函報縣府教 育處輔導介聘教師名單 2 、 5/7( 三 ) 超額教師積分審查( 9 : : 00 、 13 : : 00 )。 3.
Advertisements

103 學年度社工系生涯規劃課程 國考秘笈分享及學職涯多元開展 講座活動記錄. 活動日期: 102 年 11 月 25 日 活動地點:慈濟大學 2C108 主辦單位:慈濟大學 講師 : 刑志彬 花蓮縣社會處社工師 參與人數: 53 人.
大學甄選申請入學 〃備審資料 〃面試. 確認你的追求對象 學校環境概況 系別特質 有無交換學生 未來出路 性質相似的科系要清楚之間的差別 ex: 社會福利學系,社會工作學系, 社會學系.
人文行動考察 羅東聖母醫院 老人醫療大樓 吳采凌 黃玨宸 劉映姍 陳嫚萱.
焦點 1 陸域生態系. 臺灣的陸域生態系 臺灣四面環海 黑潮通過  高溫, 雨量充沛 熱帶, 亞熱帶氣候.
D5 組織員額管理系統 ─ 填報說明 103 年 5 月 19 日. 大綱 現有員額 預算員額 編制員額 每月一次 每年一次 最初 & 修編後.
99 級鄭郁立 教甄分享 桃園縣霄裡國小資源班教師. 我想當老師 !!!  從小的志願  教會別人的成就感  穩定的工作 ~ 金飯碗 ( 以現在的景氣來說 …)  早下班有很多自己的時間 (3:40 或 4:00)  寒暑假 ( 偶爾要到學校 )  待遇不錯  有很多優惠 ?!( 我目前並沒有感受到.
景美樣品房工程變更 / 追加請款 / 說明 102/08/09 樣品房停工 102/10/10 樣品房完工 102/09/26 向工務部提出 追加工程估價單 102/10/25 經工務部審核 轉送採發部門 102/09/03 工地會議 確認後續施工方式 102/11/ /11/ /12/09.
統計之迷思問題 保險 4B 張君翌. 迷思問題及教學者之對策 常見迷思概念教學者之對策 解題的過程重於答案 例 : 全班有 50 位同學,英文不及格的有 15 人,數學不及格的有 19 人,英文與 數學都及格的有 21 人。請問英文與數 學都不及格的有幾人? 老師常使用畫圖來解決這樣的問題,英文和.
時間:2015/11/07 會議地點:中興大學化學系館107 比賽時間:2015/11/28-11/29
社團法人台南市癲癇之友協會 講師:王乃央老師
寓言 何謂寓言? 寓言中的主角選擇 以動物為主角,形象分析—以成語及諺語中來歸納動物形象 以人為主角,形象分析
*客體關係理論*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從閱讀擺渡到寫作 高雄女中 楊子霈.
報告者: 黃春惠、劉姮戀、劉瓊珊、林玉平、穆磊 、許恩婷、潘宣露 參考PPT: 101學期報告同學 授課教師: 蔡順良 教師
物理治療師之僱傭關係 九十二年四月十二日.
一、亞洲位置 北極海 北亞 歐洲 太平洋 黑海 中亞 地中海 東亞 東北亞 西亞 南亞 非洲 東南亞 印度洋 圖2-5-1亞洲分區圖.
二、開港前的經濟發展 (一)土地開墾和農業發展 1.漢人移民的遷徙與拓墾 (1)遷徙 A.居住區 a.泉州人最多:沿海
設計新銳能量輔導 實習期中感想 實習生:賴美廷 部落格:TO13004.
日本的〈地獄劇〉 與 中國的〈目連戲〉.
第十一章 文獻資料分析法 M99E0202 吳孟樺.
授課教師:羅雅柔 博士 學員:吳沛臻/邱美如/張維庭/黃茹巧
客體關係和依附:理論、研究與應用 指導老師:蔡順良 老師 資料參考:吳玫瑩、楊麗英、雒怡寧的投影片
民主政治的運作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103學年度課程說明 103年9月2日.
公務人員 育嬰留職停薪權益.
第三課 政府的組織、功能與權限 一、內閣制 壹、民主國家的政府體制 二、總統制 三、混合制 四、小結 一、前言 貳、我國的中央政府體制
第三章 精神分析治療理論與技術 指導教授 林美蓉老師 組員: 吳伶玫 簡家燕 林雨潔 蕭淳方 侯洽守.
校园信息管理系统 河北科技大学网络中心 2000/4/10.
公會組織糾紛 指導老師:柯伶玫 組員 495B0065 劉致維 495B0072 廖怡塵 495B0097 范家皓.
學校:臺中市立大業國民中學 領域: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 作者:林瑩貞
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 第八組 王湘婷 邱淑婷 全 彥 洪英博
單元一:自我、社會與文化 主講人:梁蕙蓉.
志願服務倫理  高雄餐旅學院師資培育中心     馮莉雅 副教授.
第七章 大学生人格特质 本章重点: 基本人格理论 影响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测验 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 宋怡.
台中區會領導幹部研討會 財報解析&財務管理 報告人:王仁宏.
字如其人 心手相通 ——笔迹分析技术 理解和描述人类的人格有两个基本的假设,一是个人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二是这些特点可以被评估和测量。由此,人格测验可以分为投射测验和客观测验两大类。
徵收苗栗市福全段147、1588及文心段10、11地號等4筆土地之
社評分享 簡報者:洪健耀.
行政作用法 行政命令.
福山國小 100學年度 新生家長始業輔導.
讲 义 大家好!根据局领导的指示,在局会计科和各业务科室的安排下,我给各位简要介绍支付中心的工作职能和集中支付的业务流程。这样使我们之间沟通更融洽,便于我们为预算单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下面我主要从三方面介绍集中支付业务,一是网上支付系统,二是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及规定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四条:“一支笔” “一支笔”--仅指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对本 单位的经费进行审核审批。
休閒心理學 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協助學生明瞭休閒心理學的意義,藉此進入瞭解體驗經濟之內涵,以期衍生創意、規劃、行銷休閒產品之專業能力。
台首大幼教系104(上)教學大綱 學科名稱:教育心理學 授課教師:曾火城.
運用網路資源趣味化 「每日飲食指南份量」教學
成人發展與適應-參訪門諾醫院長期照護部:居家照服工作、日間照顧中心、 護理之家
幼兒環境學習規畫 期末報告 指導老師:蔡其蓁 老師
1001倫理學讀書會 關於道德 報告人:謝孟釗.
高雄中學家長讀書會 遇見未知的自己 高雄中學輔導中心艾韻華老師 99年1月7日上午9:30 作者:張德芬 出版社:方智.
能量買賣訊號 ◎波段賣訊:下列四項出現三項以上(含三項) 1、空方能量升至整波上漲之最高水準,且空方能量>多方 能量30%以上。
財政部臺灣省北區國稅局中壢稽徵所 各類所得扣繳暨免扣繳法令.
「103年寒假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營隊」 校外補助計畫申請說明會.
壹、自我的成長 貳、通過儀式與成年禮 參、對成為成年公民的期待
教育人員退休新法說明會 106年12月14日 ★資料來源:參考銓敘部及高雄市教育局人事室簡報檔.
社會學(一) 空中大學花蓮中心 鍾燕菁
國文(一) 1.第一單元---青春印記 (學習篇、愛情篇) 2.第二單元---生活美學 3.第三單元---優遊家園.
Psychodynamics in Art Therapy
報告者:徐伊萱 劉又綾 指導老師:蔡順良老師 Ppt參考自:林智圓、游淑婉、黃宜靜
青少年常見犯法行為.
微信商城系统操作说明 色卡会智能门店.
報告人:蕭韻文、洪怡菁、陳湘芸、廖子慧 ppt資料參考來源:申慧君、簡秀芳、吳艾霓、呂筱薇
蔡順良 國立台灣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退休/兼任副教授
理想與現實 空談與貼地 可二:1-12.
勞工保險年金制度 簡報人:吳宏翔.
OTTO F. KERNBERG 的客體關係理論 資料整理:廖悅婷 林煜智 陳宣融 徐葦芸
法律的解釋 楊智傑.
大綱 一.受試者之禮券/禮品所得稅規範 二.範例介紹 三.自主管理 四.財務室提醒.
第貳章 幼兒的社會化 陳薏如 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Winnicott的 客體關係發展觀 報告同學:陳靜如 蔡順良教授 指導/2011.04.11 採用黃昕寧、許晨韋、林詩敏、雷爾伶 之報告

生平簡介 姐姐一 姐姐二

生平簡介 D.W.Winnicott( 1896-1971 享年74歲) 家庭背景:英格蘭的中產階級商人家 么兒、獨子,上有兩個姊姊〈都沒結婚〉。父親由商從政,忙碌,較為權威 在以女性為主的環境中長大,「母親們」 家庭氣氛:溫馨、自由、開放不僵化 人格特質:好玩、充滿自發性、散發著光芒又具有深度同理感 婚姻:2度婚姻關係,膝下無子,卻善於與孩童打成ㄧ片 「哦!主!願我死時是生氣勃勃的。」 備受家庭中女性的關注疼愛:媽媽、姊姊、嬸嬸、保母、女性家庭教師 家庭氣氛:W曾描述父母都是宗教信仰虔誠卻又不僵化的人 婚姻(第一段維持25年,第二任妻子是精神科社工) 常參與政治辯論、演講及談話性節目,推廣親職教育,並運用分析於其他職場上—熱切傳遞其思想讓每個人了解。 喜愛閱讀,音樂、畫畫,喜歡「玩」,一生忙碌,過世後一生的工作成果才陸續出版。 3

學經歷程 立志當醫生 接受分析 成為分析師,接受督導 走向中間派 戰後,在英國分析協會的活動中扮演核心角色 劍橋大學耶穌學院 1923年開始小兒科及兒童精神科醫生 接受分析 1923-1933接受James Strachey的分析(Freudian) 1933-38年由Joan Riviere分析(Kleinian) 成為分析師,接受督導 1934取得成人分析的資格 1935取得兒童分析師的認證 1935-41接受克萊恩的督導,曾為克萊恩親點的克萊恩學派訓練分析師 走向中間派 1945英國分析協會對爭議的解決辦法 被要求忠誠V.S.獨立的精神 認同中間學派的分析師,最後成為獨立學派的重要成員。 戰後,在英國分析協會的活動中扮演核心角色 在鎖骨骨折時第一次想要成為一位醫生,因為不想一輩子都依賴醫生。 擔心令父親失望因為父親希望他繼承家業 從醫四十年。在1930年代間進行精神分析而受了克萊茵的影響,當時她是位督導主治醫師 他繁忙的小兒科兼精神分析師生涯中,照顧了成千上萬的母親和她們的孩子 中庸---驅力vs關係 4

理論基礎與源起 在Winnicott理論形成過程中,分別受到達爾文、佛洛伊德、克萊茵很大的影響: 達爾文:物競天擇 Freud:本能 Klein:幻想→全能的幻想 達爾文:物競天擇 1.強調環境及適應環境的重要性: 提供嬰兒促長環境 V.S. Klein的本能、內在經驗理論 2.不必害怕知識和理解上的隔閡:「重要的是我不瞭解她尚未能給我線索的東西。只有她知道答案;等她能領悟恐懼的意涵時,就會讓我有可能也理解。」(The Piggle) 5 5

理論關鍵 關注兒童發展─強調自體形成時發展環境的重要性 對於主體、客體的看法: 「沒有所謂某一個嬰兒這樣一件事〈Winnicott,1952〉 →環境與本能、促進發展的環境,人類是屬於社會性的 PS小提醒:Winnicott並未反對Freud本能與內在動力的觀點! 所關注重點轉移到照顧環境(母親)與嬰兒的互動上 成熟是社會性的(以關係的角度來界定)而不僅只是本能性的 其結果是把對年幼孩童的情緒發展的理解幾乎完全是以孩童和母親間的關係而非以本能的角度來看待。 -----此一和環境間互相關聯性及其重要性的強調和弗洛依德強調本能的發展是一個很明顯的背離。 沒有所謂某一個嬰兒這樣一件事-----人類是屬於絕對社會性的 同時採用Freud與Klein的語言但意義卻不太一樣 Ex ego=人 6

環境與本能 無論適合或不適合的環境,都影響嬰兒的發展,而環境中的決定性影響因素即為母親的照顧。 環境夠好時,會促進嬰兒的成熟過程 環境:嬰兒的母親〈或主要照顧者〉 夠好的環境: good enough mother所營造的holding environment 嬰兒本能性的依賴環境所帶來的糧食 母親的責任:對嬰兒的需求做調適並適應他們 好的環境〈母親〉則會針對嬰兒不同的需求自行調適---attuement。 「最初,母親本身就是這個促進發展的環境」 嬰兒則是在受輔助下去適應母親之外較大的環境 →強調親職環境對自我形成的重要性,夠好的照顧環境,有助於嬰兒的成長與成熟。 7 7

促進發展的環境- holding environment 是good enough mother的重要條件 感覺到自己被愛、被接納的環境 呈現方式: 早期給予嬰兒全部的關注與需要〈handling〉、包容嬰兒的全部→全能感 隨著嬰兒成熟給予適度的挫折→挫折容忍力以及包容好與不好的能力 嬰兒依賴環境的供給,當環境能主動適應嬰兒變化的需求時,就能幫助嬰兒逐漸從完全的依賴走向成熟、獨立。 Holding—每個人都需要---身、心(接納) 相當於rogers無條件接納 上帝無條件的愛 諮商當中---創造一個環境 使其退化讓真我呈現 予以矯正性經驗 絕對依賴、全能錯覺、未來創造力的來源→相對依賴、中間帶、過渡空間 →朝向獨立 8

孩童的發展歷程

孩童的發展歷程 ˙Winnicott對發展的界定:是以孩童和環境-即父母-客體間關係的角度來看,對他而言父母其主要為母親為主。 ˙孩童對母親的依賴程度: 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 邁向獨立

孩童的發展歷程(續) 發展第一階段:絕對依賴 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 邁向獨立 ˙母親是促進發展的環境(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處於原初母姓專注狀態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 例如:提供食物、測試洗澡水溫度…等,提供嬰兒它需要的環境 母親給與可預測的環境(可控制),促進孩子對環境的信任感 ˙兒童發展全能感 omnipotence

孩童的發展歷程(續) 發展第二階段:相對依賴 (約6個月到一歲) ˙母親逐漸回復到做她自己being herself 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 邁向獨立 發展第二階段:相對依賴 (約6個月到一歲) ˙母親逐漸回復到做她自己being herself ˙孩童開始察覺它對母親的依賴,進而產生焦慮 ˙協助兒童發展現實感︰適當的挫折(需求滿足的延宕)是邁向獨立的關鍵 (80%滿足;20%挫折)

孩童的發展歷程(續) 發展第三階段:邁向獨立 ˙嬰兒發展出無需實際照顧的方法做事情 ˙在社會生活世界中,孩童發展出ㄧ種真正的獨立 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 邁向獨立 發展第三階段:邁向獨立 ˙嬰兒發展出無需實際照顧的方法做事情 ˙在社會生活世界中,孩童發展出ㄧ種真正的獨立 ex:學步車的辛苦掙扎;歷經青少年必經之階段…等

依孩子的發展(需求)有彈性的提供孩子滋養與協助,逐漸的將世界(用holding&handling)帶給孩子讓孩子逐漸的有自己的能力面對世界 Good enough mother 依孩子的發展(需求)有彈性的提供孩子滋養與協助,逐漸的將世界(用holding&handling)帶給孩子讓孩子逐漸的有自己的能力面對世界

理論要點

全能的幻覺 全能的幻覺在嬰兒的主體性之發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是未來成長健康自尊的來源。 Winnicott認為一位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能提供嬰兒一個促進發展的環境(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賦予初生的嬰兒和母親合而為一,全能的幻覺。 透過親職照顧方式: holding, handling, object presenting來促進嬰兒的成熟

Holding Environment 涵容的環境、護持的環境、扶持的環境 意義:提供一個保護的、幾乎所有需求可以立即被滿足,使嬰兒產生十足安全感的環境、氛圍,是嬰兒全能感的主要來源。 無條件的包容,「我的壞也會被你接納,不會遭到報復。」 把嬰兒無法處理的衝擊,使得存在感受到威脅、造成「幻滅」感受的環境因素減少到最低限度,創造嬰兒內在真實且存在的感受。 意義:例如能夠創造嬰兒安全感的餵食方式,懷抱方式,和嬰兒說話,以及回應嬰兒需求,事先制止震動,突來的聲響等 這個幻滅的感受,根據Winnicott的說法,是一種崩解粉碎,墜落不起,和身體毫無關聯,沒有方向感的,完全的孤立感的感受, 帶給嬰兒極大的焦慮,威脅到嬰兒的存在感,被稱作原始苦惱. 17

Handling(掌理) 隨嬰兒成長漸漸讓他喪失全能幻覺,認知到自己並不是全能的,必須依賴外在客體才能存活,而能產生現實感。 當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ing):隨孩童成長根據不同需求做調整給予回應,照顧是協同一致的(attunement)。 不當全好的母親,適度挫折,延宕滿足,培養現實感,幫助邁向獨立。(80/20法則) 掌理 Attunement(例如泡牛奶的量,睡覺時間變少) 18

Object Presenting(客體臨在)1-1 母親把外在世界帶給嬰兒的方式,形塑嬰兒如何與外在客體相處。 讓嬰兒「主動」去發現乳房或奶瓶得到餵食,容許、等待嬰兒去探索、發現,不急著滿足嬰兒,或讓他等待超過自己可以承受的時間。 心中的想像的客體在現實世界成真,給予創造世界的錯覺,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滿足需求也能賦予全能感。 嬰兒肚子餓時,會有一個想像的乳頭在心中出現,經過主動尋找後發現現實世界的乳頭後滿足自身的需求,就好像他憑 自己的想像創造出外在的世界,發展出信任 19

Object Presenting(客體臨在)1-2 延遲接觸到客體使之感受到自己和客體的分離性,發展出個體分離化,脫離融合狀態;需求能夠得到滿足使之感受到自己和客體是有連結性的,世界是可信任的。 不滿足會引起攻擊,有助於客體的外化、自體和客體的分離,教育孩童一個非我世界的存在。

Object Presenting(客體臨在)1-3 焦慮的母親會妨礙嬰兒的自主探索,嬰兒較難發展出現實感,覺得自己不需要努力,世界應該滿足他的需求. 憂鬱煩惱,自我專注的母親的回應性不足,嬰兒難發展出對世界的信任和自信. 產生孤立無援,無法溝通的原始苦惱,無法和外界連結,不信任,無用,寂寞感.

定義 功能 匱乏後果 Holding 包括身體和情緒。 夠好的母親藉由對孩子的同理共感來處理嬰兒的感受與衝動。回應其需求 使真我(自發性存在經驗)發展出連貫性和連續性 促進統合 (holding未整合,開放狀態,結合不同經驗) 以自身對抗存在所帶來的威脅,導致經驗無法整合。 以假我掩護真我。 不真實感、非本真、對支離破碎的害怕 Handling 母親對嬰兒身體的碰觸與有回應的照顧,使他能在某種整合的方式下,經驗到身體與情緒上的滿足 幫助嬰兒把感官和情緒結合,建立穩定統合的心智與身體。 體驗精神、情緒與身體的容納能力在真我的生命中是連結且屬於個人的。 試著認同心智而非身體 日後可能造成自我感消失、感受不到真實 沒有方向感:和世界(包括身體)沒有特定的連結感 Object-presenting 母親如何把外在世界帶給嬰兒的方式 影響嬰兒與人、與自己的連結能力 也影響人的信任、價值與寂寞感。 全能感、 兩人統合 發展出萬物合一及信任世界的意識感 對人有連結感,也有其個別分離性 難以發展出合乎現實的自信;不信任、無用和寂寞感。期待世界同意其需求,而自己不需做任何努力 不會期待別人的了解與同理 以假我去和世界產生關聯

發展階段 特 徵(成熟的過程特徵) 親職關係/照顧形式 絕對依賴 嬰兒無法獨立存在透過母親的扶持(護持)holding使嬰兒的真我發展出連貫性和連續性,以對抗生存的威脅與幻滅的經驗(統合) 母親給予全神貫注的配合;扶持/護持(holding) 相對依賴 (6個月~1歲多) 從母親身上引導孩子認識外在現實,對嬰兒的適應給予一些小失敗,嬰兒開始知道自己依賴,也經驗母親不在的焦慮,能區分內在與外在、是我和非我,嬰兒要放棄絕對依賴、與母親的共生關係及全能感,了解失去,而得以適應外在現實(人格化) 母親與嬰兒一起生活,掌理(handling) 邁向獨立 母親如何對嬰兒呈現客體也型塑著嬰兒如何與外在現實、外在客體產生關連;健康的人與環境有正向的適應關係且相互依賴,個體也發展出獨處的能力。(客體關係化) 母親、嬰兒與父親一起生活 客體呈現/客體臨在 (object presenting)

真我與假我1-1 當嬰兒喪失全能的幻覺,發現了環境以及那“非我的”(not-me)世界,而建立了“我”(me) ,也才能開始發展客體關係。 在夠好的母職中,讓嬰兒保持全能的幻覺,真我即萌芽於這段時期。若沒有夠好的母職或母親讓嬰兒體會到足夠的全能感和安全感,嬰兒為了生存會以屈服順從環境來回應,不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真我),發展出所謂「假我」。

真我與假我1-2 真我的特質:(自發的存在經驗) 對現實和環境的認知能力較佳,能安然相處於其中;思想、行為較自然率真;較獨立自主、喜歡獨處;不介意展現內心孩童的那一面;需要玩耍並享受有趣的事物。 假我的特質: 覺得自己不真實;戴著面具生活,順從,迎合,依賴,不真誠,表達真實需求困難,自我犧牲,投射自己需求到別人身上;過分在意別人的感受;疏離感;條件式的愛人;避免玩耍或有趣的事物;總是想做正確的事,

真我與假我1-3 每個人都有真我和假我,真我就像內心的小孩,是內在需求的呈現;假我是社會化的部分.健康的人格是真我假我的動態平衡,適當的在關係中呈現. 真我過度發展=>自我中心 假我過度發展=>小大人,過分投射自己的需要在別人身上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外遇 26

過渡性客體 transitional object 爺爺一定有辦法

過渡性客體1 TO是兒童「幾乎無法切割的一部份」 。常被用來代表過渡性客體的物品包括一條毯子、一件舊衣服、柔軟的玩偶或是呀呀兒語、不斷重複的動作等 。 約6個月到兩歲 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 邁向獨立

過渡性客體2 Q:什麼樣的條件可以成為TO ? 1.愛的感覺—象徵的母親 過渡性客體的重要是它既代表母親又同時不是母親。此客體是充 滿愛的感覺,卻也同時具有被毀壞的感覺,幼兒與此過渡性客體 是矛盾的關係。幼兒對過渡性客體是愛與恨並存的。藉由想像的 能力,幼兒可以在想像的遊戲中處理“壞客體“,透過過渡性客 體處理生氣,而不必在現實中處理。 2.具有柔軟的特質 3.孩童自己創造的 最早出現在孩童的玩耍中,它不是母親所給予的,因為過渡性客 體是兒童自己發現或創造的。此客體從不改變,除非幼兒自己改 變它是介於主觀性客體和真正客體關係之間的一個中間性的經驗 領域。

過渡性客體3 Winnicott指的客體關係,是指與外在客體分離存在的關係,是在個體主觀全能幻想與控制下的外在存在,當個體逐漸成熟時,他就能真正與客體產生連結,與現實世界產生接觸。 過渡現象是介於孩童早期和母親的融合錯覺,與剛開始體認到個別分離性,兩者之間創造出一個停留的空間,是在絕對依賴與相對依賴之過渡領域中。在此過渡地帶,嬰兒發現他可以使用某一特別的客體、聲音、儀式行為等,作為處理其害怕分離或獨處的方式。 ˙過渡性客體是第一個 “ 非我 ” 所有物(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當嬰兒喪失 全能的幻覺,發現週遭有 「 非我 」 ( not-me )等客體,它開始建立 「 我 」( me ),也才能開始發展客體關係。

過渡性客體4 對嬰兒而言,此客體有令她感到舒適安慰的作用,能對抗焦慮、寂寞,且能幫助她安然入睡。 Q1:是否要特別幫孩童戒除過渡性客體? 如果有那是病態嗎?

心理疾病的形成

Winnicott觀點看心理疾病 ˙環境缺陷所造成的疾病 ˙早期關係上產生災難性的失衡 匱乏privation與精神病 ˙自我形成最早期階段(絕對依賴)在照顧上的欠缺所造成,嬰兒在當時所受的傷害非他所能反應的外在缺陷,而形成一種創傷、瓦解,充斥整個主觀感受。 ˙這些經驗在日後會成為精神病或邊緣狀態的焦慮所浮現出來的恐懼,而其中似乎正是人的存在被威脅著 剝奪deprivation與非行(反社會或行為不良) ˙反社會傾向:源自相對依賴階段的剝奪與失落所致) ˙早期關係中未經歷穩定持續的關照,難以建立完整連貫的自我意識感,也沒有機會去整合愛與恨. 使得他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連結產生停滯(剝奪)無法發展出對人的關懷包容能力

心理疾病—反社會人格 Q:為什麼反社會人格常表現出破壞行為?愛的教育沒有用? ˙透過破壞來表達內心的憤怒、失落,期待得到更多的親職照顧行為和包容。(表達希望) ˙他的破壞行為是其內在世界的外化,需要他人來涵容他的絕望破壞性的演出。 ˙是一種負向投射認同,不斷測試(挑戰)與應證

反社會傾向的處理與治療 破壞行為所表達的不只是憤怒,也是祈求某位不帶恨意或報復之心而且能涵容及管控孩童的成人身上,得到更強的親職照顧行為。(案例:受虐兒童) 在面對來自某位關愛成人的堅定回應時,孩童再次有能力相信世界是在護持(holiding)他:他不再必須於緊張焦慮中,護持他自己。 35

反社會傾向的處理與治療 回應孩子的需要,需要回到他對世界的信任受到威脅之前的時光,以「補償」孩童所曾經歷的困境。 同時需要給孩子堅定的設限,不讓孩子的破壞在其控制之外,因而使他得以放鬆。「我會保護你,不會讓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摧毀衝動被引發時,修復本能同時被勾起) 36

反社會傾向的處理與治療 4-3 管理和治療加以區分 管理:是環境結構化,用來取代反社會人 們所欠缺的內在控制 管理:是環境結構化,用來取代反社會人 們所欠缺的內在控制 僵化的、斯巴達式的訓練,對於極端反社會的行為偏差者有效(教養機構)。 不同意 Bowlby:寄養家庭,和自己父母住在一起。 37

治療實務的應用 治療對象:嬰兒與母親、幼童與青少年,退化的病患。 治療特色: --壓舌板遊戲 --塗鴉遊戲 --作為患者的過渡性客體 --與父母一起工作 38

治療實務的應用 治療目標:藉由提供一早期自戀或全能的成功經驗使早期情緒上之失常得以解凍 控制性的退化—重現依賴性 矯正性的經驗—提供夠好的環境,讓病人在依賴的關係中自我療癒。 「夠好的」母親:對個案需求的回應,就像夠好的母親對嬰兒需求給予的回應(responsive mother),對他的壞也真正的包容(holding)。 39 39

親職教育的應用

結論

評論 透過豐富的兒童實務經驗,並具創造性的概念,提供兒童發展之原創性觀點。 Marilyn Senf(1995):溫尼可的工作是女性(特質)在精神分析中的一種成長,帶來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 對親職照顧環境的強調具有全面性的影響;但也因此被批評過於強調母職的重要性,使母親的角色過於理想而絕對。 Winnicott富想像力、創意和獨創的治療技法,提供一個好的典範,讓我們重視關係、珍惜自己的直覺、信任自己。 42 42

Winnicott與Freud不同處 Winnicott Freud 取向/人格理論 關係取向(不排斥本能說,但把本能的發展放在一個社會互動的脈絡下)。絕對依賴→相對依賴→朝向獨立 本能論 Id ,ego, superego 自我(ego) 1. ego前沒有id 2. 描述人格成長的部分, 在適當的環境下,會傾向統合唯一完整unit 從id浮現出來 死亡本能的拒斥 攻擊是原始愛的一部分,不被視為破壞,而被視為充滿活力的主張。 精神疾患 強調在環境的匱乏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