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 cerebral hemorrhage 病人的护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37 、 38 章 尿石症、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 三、肾积水. 泌尿系统梗阻:发生自肾至尿道口任何部位的 梗阻都将影响尿液的排出,称为泌尿系统梗阻, 又称尿路梗阻。 概 念.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急性 盆腔炎症 de 护理 de 护理 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杨阳. 目录 ♫盆腔炎的定义 ♫引起盆腔炎症的两个主要病原体 ♫盆腔炎症的常见类型 ♫盆腔炎的分类和关系 ♫急性盆腔炎症 ♪急性盆腔炎症的病因 ♪急性盆腔炎症的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 ♪举实例证明急性盆腔炎症 并提出护理要点 总结总结.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appendicitis 护理学院 沈燕. 教学目标 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病理 了解其他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熟悉急性阑尾炎的处理原则 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护理要点.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病因或危险因素  1 ) 体重超重和肥胖 肥胖是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体重 ( kg )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中国成人正常正常值为 19 ~ 24 , 体重指数 ≥24 为超重, ≥28 为为肥胖。 体重指数 ≥24k 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 3 ~
病患,男, 55 岁。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多年。一周前 左手发麻、无力发作两次,自愈。 3 小时前左下肢突感 乏力,继之逐渐出现左侧上下肢偏瘫,说话不清,并逐 渐加重,但神志尚清,送急诊。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清,说话不清,颈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 -) , 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压 165/100.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影像教研室 张 莹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六节 脑血管疾病 《医学影像诊断学》
Case1 患者,男, 57 岁,以 “ 反复咳嗽、痰中带血 3 月余 ” 为主诉入院。缘于入院前 3 月 余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呈阵发性,伴有痰中带血,量不多,偶有胸闷、 气促感,活动后加剧,休息后缓解,无畏寒、发热,无盗汗,无消瘦,午后低 热,无胸痛、心悸,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等不适,未予重视,未行诊.
1.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形态 1.1 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1.2 个人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3 不合作 ( 特定的 ) 1.4 家庭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5 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1.6 保护能力改变 1.7 寻求健康行为 ( 特定的 ) 1.8 有感染的 危险 1.9 有受伤的危险 1.10.
脑梗死 脑 梗 死脑 梗 死 Cerebral Infarction C I. 脑梗死 脑梗死定义 缺血性脑卒中(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CIS ),是由于脑部血液供 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灶性 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肠 梗 阻. 定 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 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 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 常有下列三种原因.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脑血管疾病与脑血管意外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射科.
急腹症 acute abdomen.
Tuberculous Meningitis 夏晓玲
Tuberculous Meningitis
老年脑血管疾病预防.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 彭 海 第一节概述 1.定义 2.脑血管病特点.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Cerebravascular Disease ,CVD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僵、麻、晕、瘫、流口水,首先脑塞通丸 脑血管疾病典型病例介绍及常见问题解答 编写:李旭勇等 编审:韩勤学.
眩 晕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李瑞红.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 神 经 外 科 韩鹏勃.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年级专业 06护理 实习护士 梁素华 临床指导教师 区敏珊 专业负责人 胡宪法.
颅内肿瘤.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脑血管疾病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急性脑血管病.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 神 经 外 科 韩鹏勃.
(cerebral infarction CI)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苏 全 喜.
脑 梗 死 急性意识障碍.
脑中风 (Cerebral Stroke) 开大顺主任 主讲.
脑内出血的治疗进展 中国卒中培训中心 赵性泉.
病例分享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
呕 血 与 便 血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颅内压增高.
第 五 节 脑 血 管 疾 病 李 春.
脑出血    cerebral hemorrhage.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脑梗死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厦门市第二医院神经科 林淑惠.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 (一)周围神经系统
脑梗塞的诊治 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内科 胡永强
汪某某,女性,60岁 主诉:突然头痛、神志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小时。
第三节 老年人脑出血 湘南学院 颜建辉.
蛛网膜下腔出血 吉大二院 神经内科 闫伟.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 病人的护理
脊柱结核.
危重症脑血 管病的救治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 罗艳春.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脑血管病变的MRI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 代 荣.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脑 出 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一) 邬海博 Diagnostic Radiology of Central Nerve System
血流域解剖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脑出血 cerebral hemorrhage 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危险因素。 熟悉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与治疗要点。 掌握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目的 掌握脑出血的病因与发病 危险因素。 熟悉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与治疗要点。 掌握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目的 能够按规范护理程序对脑出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类 复习 脑 血 管 病 慢性脑血管病 脑动脉硬化症 血管性痴呆 TIA 栓塞性梗塞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栓性梗塞 脑梗死 腔隙性梗塞 急性脑血管病 分水岭梗塞 出血性梗塞 脑出血 多发性梗塞 出血性脑 血管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病 因 病因  高血压伴颅内小动脉硬化(最常见);  先天性动脉瘤;  颅内动-静脉畸形;  脑动脉炎及血液病。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发病机制  高血压→脑内A硬化→微血管瘤―→ 破裂 出血                        高血压→血管痉挛― ― →坏死、破裂 BP↑ 缺血缺氧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 70%脑出血发生于基底节区 的壳核及内囊区。 出血→血肿→颅内容积↑ ↓ ↓ ↓ 脑疝→脑干→死亡  70%脑出血发生于基底节区  的壳核及内囊区。 出血→血肿→颅内容积↑     ↓ ↓ ↓ 脑疝→脑干→死亡 脑组织水肿―→颅内压↑ 压迫

脑 出 血

四、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多见于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者; 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急性起病,迅速进展; 有明显的全脑症状; 血压明显升高 神经系统的局灶体征 可有脑膜刺激征

四、临床表现 基底节区(内囊)出血 壳核出血量 < 30ml或丘脑数毫升出血 三偏征,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轻型 双眼向病灶侧凝视 失语     三偏征,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轻型 双眼向病灶侧凝视     失语     系豆纹动脉尤其是外侧支破裂所致

四、临床表现 基底节区(内囊)出血 三偏征、去脑强直 重型 高热、昏迷、瞳孔改变(出血侧大) 呕吐咖啡色样物(应激性溃疡)     壳核出血达30-160ml或丘脑较大量出血     三偏征、去脑强直  重型 高热、昏迷、瞳孔改变(出血侧大)     呕吐咖啡色样物(应激性溃疡)     丘脑膝状动脉和穿通动脉破裂所致

四、临床表现 脑桥出血 脑干出血最常见部位。 立即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呕吐  脑干出血最常见部位。  立即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呕吐  咖啡色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衰竭、四肢弛缓性瘫痪。  多于48小时内死亡。

四、临床表现 小脑出血 轻者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疼痛和平 衡障碍(病变侧共济失调)但无肢体瘫痪(常见临床特点)。  轻者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疼痛和平  衡障碍(病变侧共济失调)但无肢体瘫痪(常见临床特点)。  重者发病时或发病后12-24小时内出现颅  内压迅速增高、昏迷、枕骨大孔疝形成而  死亡(血肿压迫脑干之故)。

四、临床表现 脑室出血 轻者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多无意识障碍及局灶症状。  轻者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多无意识障碍及局灶症状。  重者立即昏迷、频繁呕吐、瞳孔极度缩小、两眼分离斜视或眼球浮动,高热、深大呼吸鼾声明显、四肢弛缓性瘫痪,面部充血多汗,多迅速死亡。

四、临床表现 脑叶出血 顶叶出血最常见。 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  顶叶出血最常见。  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局灶症状和体征(出血脑叶的局灶定位症状)。

并发症(Syndrome) 感染 褥疮 应激性溃疡 稀释性低钠血症 痫性发作 下肢深静脉血栓

五、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增高。 尿常规  蛋白尿及尿糖阳性。 血生化  血尿素氮、血糖、血脂增高等。 

五、辅助检查 头颅CT或MRI(首选检查项目)  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像。

各部位出血的CT表现 右壳核出血 右脑叶出血

各部位出血的CT表现 左丘脑出血 右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

各部位出血的CT表现 右小脑出血

五、辅助检查 脑脊液(非常规检查) 外观呈血性(血液破入脑室)、压力增高。 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可诱发脑疝)。 脑血管造影  外观呈血性(血液破入脑室)、压力增高。  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可诱发脑疝)。 脑血管造影  动脉瘤、血管畸形征像。

六、诊断要点 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 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 迅速出现局灶定位症状和全脑症状 头颅CT或MRI呈现高密度影像

七、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  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维持机体功能;防止并发症。

七、治疗要点 控制血压 随颅内压下降血压亦降低。 血压高于220/120mmHg时行降压处理。 常用硫酸镁、速尿等(作用缓和)。  随颅内压下降血压亦降低。  血压高于220/120mmHg时行降压处理。  常用硫酸镁、速尿等(作用缓和)。 应将血压控制于较平时略高水平 急性期血压骤然下降提示病情危重!

七、治疗要点 控制脑水肿   20%甘露醇、速尿、10%复方甘油、地塞米松、10%白蛋白。   注意甘露醇的致肾衰作用和激素的的致应激性溃疡作用。

七、治疗要点 应用止血和凝血药物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无效,凝血障碍性疾病所致必须应用。 6-氨基己酸、安络血等。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无效,凝血障碍性疾病所致必须应用。  6-氨基己酸、安络血等。  H2-RA、冰盐水内加去甲肾上腺素等。 手术治疗  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 等。

八、护理评估 病史  高危因素、诱因、局灶和全脑症状、CT所见。 身体评估  肢体肌力、肌张力、血压、瞳孔、神志。 辅助检查  头颅CT或MRI。

九、常用护理诊断 意识障碍  与脑出血有关。 潜在并发症  脑疝、上消化道出血;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十、护理目标 意识障碍  未进一步加重且神志渐恢复正常。 潜在并发症  住院期间未发生脑疝或消化道出血或出现时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处理。

十一、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并减少各种刺激,尽量不搬动头部; 体位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降低脑代谢的措施

十一、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重者72h内禁食,病情稳定后放置胃管,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饮食;防治便秘和上消化道出血等 遵医嘱用药并加强护理。 加强安全护理:防窒息等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肢体和语言训练

十二、护理评价 病人意识障碍无加重且神志渐清晰 未发生脑疝和消化道出血或发生时被及        时发现并得到有效处理

十三、其他护理诊断 生活自理缺陷 与肢体瘫痪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致长期卧床有关。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肢体瘫痪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致长期卧床有关。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意识和运动障碍及长期卧床有关。

十四、保健指导 病人及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饮食习惯和个人嗜好对疾病的影响 遵医嘱用药的意义 定期复诊和及时就诊的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