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儿科常见疾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泌尿道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一般知识 一般知识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膀胱炎( cystiti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腹泻病儿的护理 ( infantile diarrhea ) 常见儿科疾病病儿的护理. 概述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系由多种病原、多 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 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护理系 隋瑾.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陈永红.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上课了 请安静.
第八章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复习上一次课内容 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意义? 小儿原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
午餐中的数学问题 东高地二小 燕云红.
第五章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感染性腹泻 北京诺亚同舟 马 风.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不易耐药的第三代药物受到普遍关注。 特点: 主要用于需氧G+、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或耐药患者的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肖延风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上课了 请安静.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腹 泻 病 Diarrhea.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Welcome.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护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隋瑾.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系统疾病 Disease of respiratory system
腹泻病 Diarrheal diseases.
教学目标: ★ 掌握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 熟悉肺炎的病因、辅助检查、治 疗要点及护理诊断。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VitD缺乏性佝偻病 重庆医科大学 儿科学院  黎 海 芪.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七节 维生素 一、概述 (一)共同特点 (二)分类: 1. 脂溶性维生素:VA、VD、VE、 VK。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胃肠炎(Gastro-enteritis)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平衡膳食好处多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保健室.
     
甲状腺激素.
轮状病毒性肠炎 诊疗新进展.
儿 科 学 (Pediatrics) 第十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八节 肺炎 儿科教研室.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小儿腹泻 潍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刘长云.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佝偻病.
佝 偻 病.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谢轶 实验医学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七、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血生化检测 骨骼X线检查 25(OH)D3 ,1、25(OH)2D3早期下降 可靠的诊断指标*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支气管肺炎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童医学中心 陈路军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儿科学 安庆市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临床医学系儿科教研组.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六章 儿科常见疾病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用药 2.理解常见儿科疾病的产生原 3.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预防

生长: 是指体格的增长和器官形态的增大,发育是指细胞组织结构的成熟和生理功能的完善,生长与发育两者关系密切,不能截然分开,故一般统称为生长发育。

新生儿期 婴儿期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其意义 幼儿期 胎儿期 学龄期 学龄前期 年龄分期

1~3月可添加菜汤、水果汁、鱼肝油,以补充纤维素A、B、C、D和铁、钙、磷等,4~6月可添加米糊、奶糕、稀粥、蛋黄、鱼泥、菜泥等以补充热能,锻炼小儿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食物,7~9个月可添烂粥、面条、碎菜、蛋、肝泥、肉末、豆付、饼干、镘头片、熟土豆等以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类等,并由半流质过渡到固体食物,10~12个月即可吃软饭、挂面、带馅食品,碎肉等直至断奶。

婴儿喂养 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混合喂养

添加辅食

第二节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

病因 大肠杆菌 羊水吸入 病原体 环境因素 内在因素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临床表现 2.重型肺炎 (1)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表浅、鼻翼煽动,有三凹征,发绀,两肺可闻细湿啰音。 2.重型肺炎   (1)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表浅、鼻翼煽动,有三凹征,发绀,两肺可闻细湿啰音。  (2)循环系统症状 婴儿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   (3)神经系统症状 ①烦躁、嗜睡、凝视、斜视、眼球上窜。②昏睡,甚至昏迷、惊厥。③球结膜水肿。④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⑤呼吸节律不整。⑥前囟门膨胀,有脑膜刺激征。  (4)消化系统症状 患儿食欲下降、呕吐、腹泻、腹胀,严重者呕吐物为咖啡色或便血,肠鸣音消失,中毒性肠麻痹以及中毒性肝炎。  (5)酸中毒 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等,也可出现混合性酸中毒。 1.轻型肺炎 (1)发热   (2)咳嗽 (3)呼吸道症状 呼吸表浅增快,鼻翼煽动,部分患儿口周、指甲轻度发绀。 (4)全身症状 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 

1.白细胞检查 细胞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增高,约为15~20×109/L, 【辅助检查】 【诊断】 1.白细胞检查 细胞性肺炎时,白细胞总数增高,约为15~20×109/L, 2.C反应蛋白试验 在细菌性感染,败血症等此值上升,升高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病毒及支原体感染时不增高。 3.血液中性粒 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此法对鉴别病毒性与细菌性肺炎有参考意义。 4.X线检查 早期肺纹理增强,以后可见两肺中下野有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或融合成片状阴影,亦可伴有肺气肿或肺不张。 根据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在20℃左右为宜,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常拍背以利痰液排出。 1.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在20℃左右为宜,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常拍背以利痰液排出。 2.抗感染治疗 按不同病原体选择药物。 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若效果不佳或过敏者,可用林可霉素、头孢噻肟(凯福隆)。轻者可口服抗生素如羟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弗莱莫星(羟氨苄青霉素);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用红霉素(首选)或阿奇霉素;病毒性肺炎可用抗病毒制剂,如利巴韦林或无环鸟苷等。

3.对症处理 (1)吸氧 有发绀者予吸氧。 (2)镇咳 非那根口服或肌注。 (3)化痰 糜蛋白酶雾化吸入

第三节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 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

2.非感染因素 1.感染因素 (1)消化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1)饮食因素 ①喂养不当可引起腹泻。②过敏性腹泻;③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醇(主要为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 (2)气候因素 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发生。 (1)消化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2)消化道外的器官、组织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泻,常见于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 (3)肠道菌群紊乱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婴儿腹泻可根据病程进行临床分期,在2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为慢性腹泻。

【治疗】 治疗原则为: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 1.饮食疗法 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婴儿继续哺乳,暂停辅食;由米汤、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有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最好饮糖盐水)。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1)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盐可用腹胀的患儿。 3.药物治疗(1)控制感染庆大霉素、黄连素、头孢霉素类、诺氟沙星等。 (2)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又叫骨软化症即骨矿化不足,为新形成的骨基质钙化障碍,是以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的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维生素D是维持高等动物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它是钙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之一。 维生素D不足导致的佝偻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发病缓慢,影响生长发育。多发生于3个月~2岁的小儿。

VITAMIN D 的代谢和调节 VITAMIN D3 [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 低血磷 (+) 肝脏 25(OH)酶(-) 高血磷 25 (OH)-D3 甲状旁腺素 ( — ) 降钙素 肾脏1,25(OH)酶(—) (+) 1,25(OH)-D3 (+) [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 高血钙 VITAMIN D代谢的调节

日光照射 饮食摄入 25 (OH)-D3 1,25 (OH)-D3

发病机制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主要为骨骼的改变、肌肉松弛、以及非特异性的精神神经症状。 重症佝偻病患者可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免疫系统,同时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影响。 在临床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初期、激期和恢复期,统称为活动期。

Harrison’s Groove 郝氏沟

漏斗胸

枕秃

Rachitic Rosary 串 珠

Widening of the metaphysis 手 镯

Pre and Post Rx 治疗后 治疗前

A. 佝偻病活动期手臂尺桡骨的表现 B. 治疗12天的变化 C. 治疗18天的变化 D. 治疗29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