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學習目標 了解臺灣戰略地位及開港通商後的涉外事件 知道臺灣國際貿易的發展及開港通商後的影響 明白臺灣的近代教育及醫療的傳入
十九世紀歐美對臺虎視眈眈之因 一、臺灣戰略地位: 1.外國船隻航行於臺灣海域常遇船難,且有燃料補給的需求。 2.擁有優越航路位置。 二、臺灣物產豐富: 1.有豐富的米糖物產。 2.基隆附近蘊藏煤礦。
英國對臺灣的覬覦—鴉片戰爭 一、窺伺鹿耳門:道光20年(1840 年)中英鴉片戰爭時,英艦曾至臺南鹿耳門外窺伺,被鎮守的臺灣兵備道姚瑩及嘉義出身的水師名將王得祿驅離。 二、進犯基隆:翌年英船「納爾不達號」進犯雞籠,砲擊二沙灣砲臺,因駐臺守軍還擊而逃。英軍數日後再攻擊三沙灣砲臺,清軍嚴陣以待,英軍敗退。 三、結果:清廷與英國簽訂戰敗賠款條約,不但無力追究英軍對臺騷擾,甚至將護土有功的姚瑩革職查辦。
帝國入侵—臺灣開港通商過程 一、原因:咸豐10年(1860年)英法聯軍。 二、開港通商:將雞籠、淡水、臺灣(安平)、打狗列為通商口岸。 三、影響: 1.經貿型態轉變:原以中國大陸為對象的國內貿易轉變為以世界為對象的國際貿易。 2.各國陸續在通商口岸設立領事館與海關。 3.設立洋行:外國洋商紛紛設立「洋行」作為貿易之所,如臺灣(安平)、打狗、大稻埕等地的怡和洋行、德記洋行與和記洋行等。
開港後涉外事件—羅妹號事件 一、起因:同治6年(1867 年)3 月,一艘名為「羅妹號」的美國船隻在臺灣屏東一帶發生船難,船長偕其妻子、水手等人登岸,不幸為當地原住民殺害。 二、協商: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來臺,希望能與原住民頭目會面,商談航行安全之策,並請臺灣官員提供協助,然臺灣官員卻告知「番」地不歸管轄。 三、結果:同年六月,美軍來臺攻打原住民部落失敗。 四、協議:清恐事件擴大,李仙得亦施加壓力,雙方協議往後若有外國船隻在臺灣南部海域失事,當地原住民應妥為救護照顧。
開港後涉外事件—牡丹社事件 一、起因: 1.同治10年(1871)琉球船「山原號」遭颶風漂流至臺灣南部,誤闖原住民部落的琉球人多數遭殺害。 2.日本出兵:清認為「生番」乃化外之地,政教不及,遂予日本出兵藉口。 二、經過:同治13年(1874年),日本派兵攻臺。 三、結果: 1. 激戰數月,原住民投降。臺灣南部氣候溼熱,瘧疾等傳染病,日軍水土不服,傷亡不少。 2.日本無大規模對外征戰能力,財政亦不充裕。 3.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調停,清支付五十萬銀兩,終使日軍撤臺。
開港後涉外事件—清法戰爭 一、起因:光緒10年(1884),清與法國為爭奪越南宗主權發生戰爭。 二、經過:清在陸戰頗有斬獲,法軍將戰場擴及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由艦隊司令孤拔率軍進犯基隆、淡水二地。翌年,法軍再度攻擊基隆,並轉戰澎湖媽宮。 三、結果: 1.清擔心失去臺灣,遂與法簽訂和約。 2.清派劉銘傳來臺督辦軍務。 3.臺中霧峰林家的林朝棟率臺勇共同擊退法軍。 4. 清廷更加注意臺灣地位的重要,而有此後將臺灣單獨設省之舉。
國際貿易的發展—茶葉 一、引進:臺灣北部的茶是由英國人德約翰(John Dodd)從福建安溪引進。 二、種植:臺北盆地周邊山地和桃園、新竹台地。 二、加工出口:集中在大稻埕加工,再由淡水港出口。 三、種類: 1.烏龍茶:主銷美國。 2.包種茶:主銷南洋。 四、出口量:二者合計占臺灣出口商品54%,在國際市場上,還領先大陸原鄉的安溪茶 。
國際貿易的發展—糖業 一、荷據時期:便是重要出口商品。 二、清末:被茶葉取代,居出口商品第二位,占出口總值36 % 。 三、出口種類: 1.紅糖:由傳統「糖廍」生產,生產過程是把甘蔗放進牛拖的石磨中榨出蔗汁,之後再送進煮糖室分餾結晶,所得便是含糖蜜較高的紅糖。 2.白糖:由紅糖再次加工後產生。 三、甘蔗園:主要分布在臺灣南部。 四、出口港:多由臺灣(安平)或打狗集結出口。 五、外銷地:除中國大陸外,亦遍及日本、澳洲、香港、美國、加拿大等地 。
國際貿易的發展—樟腦 一、重要性: 1.樟腦雖只占清末出口貿易值的4%,卻供應全世界70%以上的樟腦需求。 2.樟腦王國:19世紀末賽璐珞工業建立後,樟腦市場大增。在人工樟腦尚未取代天然樟腦前,臺灣是名副其實的樟腦王國。 三、製造方式:將樟樹切為碎片,再蒸煮出樟腦氣,冷卻結晶的固體即為樟腦。 三、產區:樟樹多半生長在中北部山區。 四、出口:製成品多由北部的淡水港出口。
臺灣1870~1895茶、糖、樟腦出口值比較 圖源出處
國際貿易的發展 一、背景:臺灣開港通商後重新進入國際貿易體系。 二、三大出口物:茶、糖、樟腦。 三、輸入品:以鴉片和紡織品為最大宗。 1.鴉片: A.開港後至日本治臺前,均是進口產品的首位。 B.品種有印度、土耳其、波斯、中國產等類。 C.雖有害國計民生,清卻用鴉片進口稅收與厘金,作為晚清臺灣海防軍費和近代化建設資金。 2.紡織品: A.多來自英國,以製茶袋及穿著的布料為主。 B.臺灣是當時中國衣著最進步之地,連農人、礦工、苦力都有歐洲生產的衣服可穿,由此可反應臺灣與國際貿易的關係。
開港通商的影響(一)--貿易快速成長 一、製茶與樟腦業的成長: 1.集散、轉運中心更為繁榮:如大稻埕、宜蘭、新竹等地。 2.產地繁榮:臺灣中北部山區聚落快速發展,如深坑、大溪、南投等地。 二、舒緩人口壓力:由於就業機會、財富增加,不但扶養臺灣本身自然增加的人口,也扶養陸續湧入的大陸移民。 三、利益均霑,籍貫別械鬥消失:閩南籍的漳州、泉州和廣東籍的客家人也攜手合作,故於同治7年(1868)後,臺灣不再有籍貫別的械鬥產生。
開港通的影響(二)--社會階層變動 一、背景:開港通商後國際貿易取代大陸貿易。 二、變動情況: 開港前--郊商和地主 開港後--買辦 代 表 板橋林家 霧峰林家 臺北李春生 高雄陳中和 原 因 由於茶葉主要栽植於丘陵,樟腦主要產於山區,為防禦原住民,需有武力為後盾,非龐大家族無以為之 藉著語文、經驗與能力,且受僱於外商,轉而自己經營致富
開港通的影響(三)—南北地位的升降 開港前--南部 開港後--北部 政 經 重 心 1.臺灣北部人口仍少 2.商業經營不甚發達 3.米、糖等出口大宗商品仍多產於中南部 4.政治經濟重心以南部為主 1.國際市場對臺灣茶葉與樟腦商品需求激增,且產地多於臺灣北部 2.光緒元年(1875)增設臺北府,臺灣北部人口與商業更興,近代化設施亦多集於此,漸而取代南部地位 3.光緒7年(1881)後,北部貿易額超越南部且加大差距,是以南北貿易地位逆轉,臺灣的政治、經濟重心由南部轉移至北部
開港通的影響(四)—移民的社會地位 開港前 開港後 粵 籍 移 民 1.原本居住於桃園、新竹、苗栗山區 2.居住地經濟價值較低 1.由於茶葉和樟腦多產於中北部丘陵與山區,山區聚落遂扮演重要角色,產業大興,財富大量積累 2.拉近與閩籍移民的貧富差距 社會 地位 不如沿海閩籍移民 相對提升
開港通商的影響(五)--原漢關係緊張 情況 開港後漢原關係更加緊張 地區 北部地區 南部地區 原因 1.入侵原住民地界:由於茶葉與樟腦的需求,漢人為此開發丘陵山區常侵入原住民地界 2.清廷:為取得財源,也常有侵擾原住民的行為 3.借貸、交易:漢人改採借貸或給予銀兩、實物交易的方式,藉此換取原住民的土地 1.甘蔗糖作,雖以平原、低丘為主 2.但因漢人的墾耕,也迫使當地平埔族人集體東移。
近代教育與醫療的傳入 一、背景:開港通商後,外國教士來臺傳教。 二、衝突情形: 1.與漢人信仰與價值觀牴觸,引漢人反感:如要求信徒捨棄偶像、廢祀祖先等差異、男女同居一室做禮拜等。 2.各地有破壞教堂,襲擊、殺害教會神職人員之舉。 三、結果:長老教會的傳教士仍致力教化與醫療工作。
臺灣近代教會的發展—英國長老教會 一、傳教區域:臺灣南部。 二、代表傳教士--馬雅各: 1.來臺:清同治4年(1865)到臺南、高雄傳教。 2.行醫傳道:開辦了「看西街醫館」(即今臺南新樓醫院前身),藉此行醫傳道。 三、設立教育機構:用以訓練漢人從事傳教工作。 1.光緒2年(1876)設立臺南「福音書院」(今日的「臺南神學院」)。 2.光緒11年(1885)及光緒13年(1887)設立中學(今日的「長榮中學」與「長榮女中」)。 四、讀經方法:利用閩南語羅馬拼音教導民眾讀經,至今在臺灣各教會中仍廣為流傳 。
臺灣近代教會的發展—加拿大長老教會 一、傳教區域:臺灣北部。 二、傳教士代表--馬偕: 1.來臺:清同治11年(1872)來臺,以淡水為根據地向外發展傳教事業。 2.醫療服務:首先創立「偕醫館」。 3.創辦教育機構: A.目的:創辦各種學校培訓本地傳教士。 B.代表:光緒8年(1882)於淡水成立的牛津學堂又稱理學堂大書院)(為今日的「臺灣神學院」、「淡水中學」及「真理大學」)。
臺灣近代教會的發展—道明會 一、傳教區域:以臺灣南部為中心,陸續向屏東原住民部落及臺灣中北部傳教。 二、傳教士代表--郭德剛與洪保祿。 三、設立醫館:在各教區設立醫館,透過施藥治病的醫療服務,博取民眾認同而擴大宣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