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桥边的老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knock out 摧毁 2.get out of control 摆脱控制 3.as far as we know 据我们所知 4.break down ①分解 5.vice versa 反之亦然 6.bring ……back to life 使 …… 复活 as far as sb./sth.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初稿:吴 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审稿:吴淑艳(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海明威.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What to do? 任务一(1):请你在“愤怒的小鸟”这个文档中插入“红色小鸟”的图片。 要求:1、自学课本45-47页“做一做”的内容,找到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后,就动手试一试吧。 哪一小组最先完成,会加平时成绩10分噢,加油吧!
10.2 立方根.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被动语态 (The Passive Voice)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M5U1 He is playing the suona ,but the phone rings.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以ISI平台为例,为您演示一下如何在Endnote文献中查看该文献的References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 贵港市东津镇中和小学 李云金.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欢迎大家来到 科学课堂 广东省河源市 北大附属德爱国际学校 赖小毛.
小学语文总复习.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语文园地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EBNF与操作语义 请用扩展的 BNF 描述 javascript语言里语句的结构;并用操作语义的方法描述对应的语义规则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用计算器开方.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Harvard ManageMentor®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第4课时 绝对值.
Period 1 Unit 1 My school bag Luoyang Primary School Zhu Yiqian
8小鹰学飞.
荷叶圆圆.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Minion So as you can imagine, if your skin gets burned it can be very serious. (Line 4 in Para.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乘法的初步认识.
找 因 数.
路旁的橡树.
钟表 认识.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8、9的认识 一年级组 李 晶.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4、3、2加几 练习课 北京小学 杨 燕.
种一片 太阳花.
快乐学习, 天天进步!.
小狮子爱尔莎 授课者: 鲁邱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单元 桥边的老人

﹒ ﹒ ﹒ ﹒ ﹒ ﹒ ﹒ ﹒ ﹒ 一、读准字音 1.给下列单音字注音 骡车( ) 蹒跚( ) 脚踝( ) 骡车(  ) 蹒跚(  ) 脚踝(  ) 踯躅(  ) 撑起(  ) 侦察(  ) 疲惫(  ) 眺望(  ) 岔路(  ) 答案:luó pán huái / zhú chēnɡ zhēn / bèi tiào chà ﹒ ﹒ ﹒ ﹒ ﹒ ﹒ ﹒ ﹒ ﹒

2.给下面多音字注音 撇   强   挨 炮 累 落 答案:piē/piě qiǎnɡ/qiánɡ/jiànɡ ái/āi pào/bāo/páo lèi/léi/lěi luò/luō/là/lào 勉强( ) 强横( ) 倔强( ) 挨得过( ) 挨着( ) 撇下( ) 撇嘴( ) 稀稀落落( ) 大大落落( ) 丢三落四( ) 落枕( ) 大炮( ) 炮羊肉( ) 炮制( ) 劳累( ) 累赘( ) 牵累( )

二、写准字形 chǒu( )着 不kān( ) 铁qiāo( ) kān( )探 jiū( )住 精zhàn( ) 大ɡài( ) ráo( )恕 慷kǎi( ) 围rào( ) 灌ɡài( ) 妖ráo( ) 答案:瞅/锹/揪 堪/勘/湛 概/慨/溉 饶/绕/娆

三、用对词语 1.爆发·暴发 同: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有时可通用,如极力控制感情的爆发(暴发)。 异:“爆发”着重于“爆”,迅猛突然地发生。运用范围比较广,可用于火山、起义、事变、炮声、欢呼声、掌声等。 “暴发”着重于“暴”,突然而猛烈,常用于洪水,还指用不正当手段突然发财或得势。

2.侦察·侦查 同:二者都是动词,都有就某事进行观察和调查的意思。 异:①“侦察”是军事术语,而“侦查”为法律术语;②“侦察”秘密性更强;③“侦察”的涉及范围广,而“侦查”则具有特定的对象;④“侦察”所得材料不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而“侦查”可以。 3.神秘莫测:指非常神秘,难以推测。常用来形容一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或现象,或使人摸不透,高深得无法揣测。

﹒ ﹒ 【一试身手】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在括号中打上“√”或 “×”。 1.2014年5月12日《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科学家于南极西面 冰川下发现一处新的活火山正在逐渐形成,一旦暴发,全球海平 面将上升3米多。 (  ) 2.中国发明首台飞行吸附两栖机器人,可助长时侦查。 (  ) 答案:1.×。句中的表述主体是火山,故应该用“爆发”。 2.×。此句中的“机器人”属于监测设备,故应该用“侦察”。 ﹒ ﹒

﹒ ﹒ 3.2014年解放军空天部队再添杀器,在电影中屡屡出现的UFO造 型已成为现实,其功能令人感到神秘莫测。 ( ) 型已成为现实,其功能令人感到神秘莫测。 (  ) 答案:√。“神秘莫测”常用来形容一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或现 象,或使人捉摸不透,高深得无法揣测。这里用来形容杀器UFO, 符合语境。 ﹒ ﹒

一、作者名片 “硬汉”性格的自我塑造者——海明威 简介: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郊区的一个医生家庭。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 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 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 的一生。

成就: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常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评价:美国现代作家。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厄纳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二、背景探寻 谴责战争,珍视生命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桥边的老人》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它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风格流派 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源自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一句题词,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幻想的破灭让他们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相关知识 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辞藻。

1.阅读全文,思考小说所描绘的“桥边的老人”的形象。 【明确】

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通人的人性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对比。

2.小说中老人多次唠叨自己撇下的小动物,作者反复描写这样一个细节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老人的唠叨让我们体会到,在他孤独的垂暮之年,只有几只动物与他相伴,晚景十分凄凉。   小说通过反复描写这样一个细节,控诉了战争的残忍及罪恶,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由“我”来说这个故事都有哪些好处? 【明确】(1)由“我”来讲述故事,给读者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 (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个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这就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

4.阅读全文,想一想本文是从什么角度进行叙述的,请分析说明这种叙述角度在本文中的表现特征和作用。 【明确】本文开始的场面描写具有全知视角的特点,进入第二段以后便把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并且采用了第一人称,有了人物“我”的参与。但与一般的第一人称视角不同的是,本文的“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不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只是客观地将人与事呈现出来,而不做任何判断。 这种独特的叙述,有利于读者发挥想象,推测人物的心理,让读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断,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内容。

【备选要点】 1.阅读最后一段,讨论结尾的表达作用。 【明确】(1)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 (2)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3)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2.本文基本上是以人物对话展开的,试分析其特点。 【明确】(1)文中对话富含张力,“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从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老人难以动身的原因:一是体力不支,二是留恋家乡。在生命临近终点时,老人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2)对话成为推动叙述的主要力量。这篇小说的人物几乎原地不动,除了对话没有其他动作;小说的情节也非常简单,它的展开主要借助人物对话,如老人的自身状况是通过对话一一表现出来的。

3.文章的主题是要表现战争的罪恶,为何仅写“桥边的老人”一人的遭遇? 【明确】(1)作者运用以点带面的写法,老人是饱受战争苦难的典型代表,老人的遭遇非常具有典型性。他热爱家乡,被迫逃离家园。为了逃避战火,他流离失所,疲惫不堪,这也正是所有人民遭受战火荼毒的普遍表现。“桥边的老人”一人的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全体人民的遭遇;老人的愿望,也正是全体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2)写作的切入点小,写作过程更容易驾驭。以极为简洁的笔墨,反映出一个大的主题,这也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

4.试分析本文丰富的描写方法。 【明确】本文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形象。 描写方法 举 例 作 用 外貌描写 老人戴副“钢丝边眼镜” 说明视力不好,突出逃难过程艰难 “衣服上尽是尘土” 表现了旅途的劳顿与艰辛

描写方法 举 例 作 用 神态描写 提到故乡,“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真挚的热爱之情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后来又“木然地说” 说明战争给老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无奈 语言描写 “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表现了老人对那几只动物的担忧和牵挂,说明老人有一颗仁爱之心

【归纳提升】   一、结构图解

二、主旨归纳   《桥边的老人》实在是一篇小品: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的以战争为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但《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神态描写三注意   《桥边的老人》描写了老人“疲惫不堪”“茫然”“木然”的神态,表现了战争给老人带来的极大的痛苦和无奈。 神态描写恰到好处地展示了人物的心理,给读者带来如临其境的阅读体验。写作中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注意点一: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嘴笑”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我们平时要重视对人物神态作细致的观察,同时还可以从课文中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和方法。 如《祝福》中祥林嫂在捐门槛之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祭祖时,“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而当四婶不让她参与祭祀时,她便“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失神的站着”。

注意点二: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如《桥边的老人》,描写老人神态的目的就是反映战争对人们的伤害。 注意点三:要同动作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动作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桥边的老人》将神态描写与人物的语言、动作融合到一起写,表现力极强。

【知识延伸】 神态描写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面部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面部表情中显示出来。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面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那么你知道人物神态描写的注意事项吗?

一个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突出的女同学在高考中却意外地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她在听到这个消息时该是怎样的一副高兴的神态 一个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突出的女同学在高考中却意外地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她在听到这个消息时该是怎样的一副高兴的神态?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表现她的这种神态。 答:     

答案(示例):听到这个消息,她先是怔了一下,继而皱起了眉头似乎在思索什么,转瞬睁大了双眼,张大了嘴,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惊呼一声“我成功了”,便连人带着小马尾辫都跳了起来,奔跑着冲向走廊,向每个她遇见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大声说着:“我成功了,我真的成功了!”唯恐别人听不见。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打乱了她以往的镇静,她似乎已全然不顾别人怎么看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