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 第7课 大 革的时代 铁农具、牛耕 都江堰 商鞅变法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 耿桂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3 、口答 ( 1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 7 ,十位上是 6 , 这个数是( )。 ( 2 )一个数,百位上是 1 ,十位、个位上都 是 0 ,这个数是( )。 1 、读数: 43 、 55 、 67 、 100 、 91 2 、写数:五十二、八十九、四十、七十三、一百.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100 以内数的认识 10 个一是十 10 个十是一百 10 个一是十 10 个十是一百 数一数 从 35 数到 42 从 88 数到 100.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选修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基础落实 一、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花园.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乘法 四 乘法(第二课时).
6.9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加减消元法 上虹中学 陶家骏.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商鞅变法.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省教学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第 2 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 商 西周 春秋 东 周 奴隶社会 战国 封建社会.
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Part 1 (约170万年前~1840年 鸦片战争前).
商鞅变法.
嬴政(前259—前210).
商鞅变法 (复习课).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农之根本在于土地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在农业国家,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三十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政治 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经济 军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两晋与南朝.
10.2 立方根.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二单元.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猜一猜 有个好朋友, 没有腿却会跑, 没有嘴却会响。 它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睡觉。 请你猜猜看, 好朋友是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历史选修一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2课 “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法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接近顾客的技巧Ⅱ.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本节我们结合AD5724驱动时序给大家介绍一下状态机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译林小学英语 三(上)系列课件 Unit 3 My Friends 第1课时 Story time.
用计算器开方.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上海洪水.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小学新课程标准数学第一册(人教课标版) 加减混合运算 授课人: 孙东霞
西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 下册第七单元 不!是乐谱错了.
五、话题写作 基础写作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端午节。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找 因 数.
3.4 角的比较.
钟表 认识.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 上册 简便算法 高效课堂编写组 王合立.
8、9的认识 一年级组 李 晶.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 、7 、6加几 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冉 梅.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4、3、2加几 练习课 北京小学 杨 燕.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校园之路.
9.3多项式乘多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变 第7课 大 革的时代 铁农具、牛耕 都江堰 商鞅变法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 耿桂美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 2.了解都江堰构造和作用。 3.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社会 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 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改革是时代的需要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史料一 ——《管子》记载 请问:铁农具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 产的最早记载。。。。。。。。 ——《管子》记载 请问:铁农具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鹿角锄

劳动工具的革新: 原始社会中期 磨制石器 原始社会晚期 出现青铜器 原始社会早期 打制石器 奴隶社会(春秋)时期 出现铁农具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 青铜器发展达到鼎盛

动脑筋 战国时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 规模较大的冶铁场,工匠多 达数百处。 ——《山海经》 你能说出, 铁农具为什么 能较快推广吗?

积累卡 “铁氏三兄弟“的区别 生铁、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 金,堪称铁氏三兄弟。钢比生铁更为 锐利、坚韧。

史料二 请说出: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材料1:吕氏春秋上有一个故事,说: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 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 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 材料2:孔子有个弟子叫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叫 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个大夫姓牛,字子耕。 请说出: 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考考你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春 秋 战 国 铁农具 牛 耕 开始出现 使用范围扩大 末期出现 进一步推广

想一想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民言 你能说出李太守是谁吗? 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有什么贡献?

分析材料:阅读下列材料,请你把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结合起来,谈谈这个考古发现说明什么问题?

纪念李冰父子治水的庙宇 四川人民就尊称李冰为“川主”, 每年举行祭赛活动怀念 他。 二王庙,背靠青山,面临大江,与古堰相望,在苍郁参天的 古柏、劲松、香楠、银杏衬托下,构思巧妙的亭台殿宇, 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这庙里怀着炽热的心情写下了《神君歌》,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通过梦境,讴歌李冰这位“神君”。 诗人还在这里写下了《视筑堤》,描写当年岁修的情景。

相关链接 活动 假如你是导游,请你用简明的文字为参观者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历史及现状。 今天的都江堰

讲故事 商鞅立木为信 舌战守旧群臣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漂流

合作探究 商鞅变法是在什么背景下 进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封建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封建剥削方式出现 变法 封建制度确立 生产力 提高 私田出现

信息追踪 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确立封建制度 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奖励生产 经济发展(国富) 奖励耕战 奖励军功 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 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动脑筋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司马迁《史记》 请大家议一议,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意思是: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 之后,实行严刑法治,不择手段,非常 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恶名。

思考与探究 你怎样评价商鞅这个人? 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 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封建制确立 回眸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 牛耕 堵江堰 商鞅变法 背景 作用 内容

二牛抬杠 试一试,你肯定能行!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标 志的是 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 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 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3.下列对春秋以来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得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变为奴 隶主的私田 B.奴隶主和奴隶身份的变化 C.守旧贵族势力的积极推动 D.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 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4.通过变法,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是 A.秦 B.齐 C.楚 D.燕 5.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A.商周 B.春秋时 C.战国时期 D.秦朝

8.都江堰属于 A.防洪工程 B.灌溉工程 C.水利航运工程 D.防洪灌溉工程 9.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迅速推广的原因是 ①材料较易得到 ②冶铁场规模较大 ③铁农具锋利、坚硬,远远胜过 木、 石、铜工具 ④各国政府大力推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 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 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D.商鞅向秦国国君立下的保证 1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免除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的徭役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2.下列是一个描写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故事,你认为哪 个是不可能的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 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了所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为 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二、材料解析题 13.阅读材料: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 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 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内容?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 (2)材料中最能反映出这次变法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所学知识,说明这次变法为什么 能够成功? 三、问答题 试分析李冰至今仍受到人们怀念和敬仰的原因。

谈感受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或者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商量?

敬请各位指导 Good-Bay 再见 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6课 lwgengg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