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37 、 38 章 尿石症、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 三、肾积水. 泌尿系统梗阻:发生自肾至尿道口任何部位的 梗阻都将影响尿液的排出,称为泌尿系统梗阻, 又称尿路梗阻。 概 念.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病历:患者 男 12 岁,学生,因突起发热头痛、呕 吐 2 天入院。 2 天前患者出现畏寒,发热,体温 39 0 C , 头疼,呕吐 2 次,为胃内容物。次日头疼加剧,呕吐 频繁,精神差,晚上到医院急诊。血常规 WSC18.4×109/L , N86% 。 PE:BP95/65mmHg,P114 次.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第三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appendicitis 护理学院 沈燕. 教学目标 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病理 了解其他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熟悉急性阑尾炎的处理原则 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护理要点.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流行性感冒 ( influenza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 赖 菁.  由流感病毒引起 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潜伏期短,传染性强  临床表现特点:急起高热、全身症 状重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思考 1 、你生活中有无患感冒的经历? 有何表现?病程多长? 2 、患感冒的病因有哪些?
病理教研室 赵亮 神经系统疾病. 病理特殊规律 1 、特有的定位表现、功能障碍; 2 、相同的病变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症状 3 、不同的病变导致相同的后果.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 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特征:突起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 吐,皮肤粘膜瘀点、瘀癍及脑 膜刺激征。 本病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概 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 Japanese encephalitis ), 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 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发生于夏秋季, 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 衰竭、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传染科. 一.概念  由志贺菌属细菌 (genus shigellae ,又称痢疾杆菌) 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 (shigellosis) 。  夏秋季常见  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和溃疡为主要病理表现  临床表现.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1.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形态 1.1 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1.2 个人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3 不合作 ( 特定的 ) 1.4 家庭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5 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1.6 保护能力改变 1.7 寻求健康行为 ( 特定的 ) 1.8 有感染的 危险 1.9 有受伤的危险 1.10.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预防猪流感.
支气管扩张.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霍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 赵志新.
Tuberculous Meningitis 夏晓玲
Tuberculous Meningitis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第七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病 人的护理 第三节 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烟台市传染病医院 王承儒.
急性肾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 医学院护理学院 朱秀丽.
传染病学总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谢冬英 2008年03月.
第五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十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内科教研室 周毅.
非典型肺炎的常见问题解答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局 报告人:朱 蕾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感染病学教研室 袁 喆
第五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 内科教研室 周毅.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十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神木职教中心医学系.
骨科病人的 护理.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张佳.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阿拉善电大医学教研室 柳彩霞 副主任医师/高级实验师 电话: QQ号: 大山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第五节 流行性腮腺炎.
肺结核.
炎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神经病学教研室.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秋季传染病的预防 青岛市市南区北京路小学.
内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340 水痘.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五讲 授课老师:许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九、治疗.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目的与要求 了解病原学、发病机制与病理 熟悉流行病学、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 掌握临床表现、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概 述 是指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终年散发,冬春季可引起流行

病原学 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流行致病菌株主要为A、B、C三群 对理化因素均敏感,在体外极易自溶死亡

流行病学 传染源—流脑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流行特征—冬春季多发

发病机制与病理 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数量、毒力强弱和机体防御功能 脑膜炎球菌致病作用主要是内毒素

脑膜和脊髓膜充血、水肿、出血、通透性增加,引起化脓性脑膜炎、颅内压升高 发病机制与病理(普通型) 脑膜炎球菌 脑膜和脊髓膜充血、水肿、出血、通透性增加,引起化脓性脑膜炎、颅内压升高 进入鼻咽部 前驱期 (上感症状) 炎性介质作用 败血症期 (释放内毒素) 脑膜炎期 侵袭小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局部出血、坏死、栓塞 皮肤瘀点(斑)、内脏出血

发病机制与病理(暴发休克型) 脑膜炎球菌 释放内毒素 DIC 全身小血管痉挛 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障碍、出血、休克 休克、酸中毒 进入血循环 释放内毒素 DIC 激活凝血系统 加重 全身小血管痉挛 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障碍、出血、休克 休克、酸中毒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3天 根据病情特点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性型

临床表现 普通型(最常见) 前驱期 多数无症状,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临床表现 普通型(最常见) 前驱期 败血症期 突发寒战、高热,伴毒血症症状,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婴幼儿发作不典型。

临床表现 普通型(最常见) 前驱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除败血症期症状、体征持续外,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流脑典型的出血性皮疹

流脑的瘀点瘀斑

临床表现 普通型(最常见) 前驱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症状、体征好转。

临床表现 暴发型(儿童多见) 休克型 循环衰竭是本型主要临床特点,脑脊液检查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

临床表现 暴发型 休克型 脑膜脑炎型 除有高热、瘀斑外,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临床表现 暴发型 休克型 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 兼有上述两型临床表现,最严重的类型,病死率高 。

临床表现 轻型 见于流行后期 成年多见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皮肤黏膜瘀点 咽部培养可见脑膜炎球菌

临床表现 慢性型 少见

临床表现 两种特殊类型流脑 婴幼儿流脑 表现不典型,除高热、拒食、吐奶、烦躁和尖声哭叫外,惊厥、腹泻和咳嗽较成人多见,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前囟门未闭者大多突出,少数可见下陷。

临床表现 两种特殊类型流脑 婴幼儿流脑 老年人流脑 暴发型发病率高,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病程长。意识障碍明显,瘀点、瘀斑发生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

外观浑浊、白细胞增多、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减少 组织液、血或脑脊液培养见脑膜炎球菌可明确诊断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白细胞总数升高 血常规 脑脊液检查 细菌学检查 外观浑浊、白细胞增多、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减少 组织液、血或脑脊液培养见脑膜炎球菌可明确诊断

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细菌学检查 –瘀斑组织液、血或脑脊液涂片或培养见脑膜炎球菌可确诊 –冬春季节流行,以2~6岁婴幼儿发病多见 –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 –瘀斑组织液、血或脑脊液涂片或培养见脑膜炎球菌可确诊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细菌学检查

常见护理问题 体温过高 组织灌注量改变 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有受伤的危险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采取呼吸道隔离 绝对卧床休息 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出入量、皮肤黏膜改变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药物护理 常用抗菌、抗休克等药物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药物护理 对症护理 皮肤护理 高热护理 安全护理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药物护理 对症护理 并发症护理 病情观察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 用药护理

健康指导 对患者的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 – 管理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径 – 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