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目的与要求 了解病原学、发病机制与病理 熟悉流行病学、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 掌握临床表现、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概 述 是指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终年散发,冬春季可引起流行
病原学 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流行致病菌株主要为A、B、C三群 对理化因素均敏感,在体外极易自溶死亡
流行病学 传染源—流脑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流行特征—冬春季多发
发病机制与病理 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数量、毒力强弱和机体防御功能 脑膜炎球菌致病作用主要是内毒素
脑膜和脊髓膜充血、水肿、出血、通透性增加,引起化脓性脑膜炎、颅内压升高 发病机制与病理(普通型) 脑膜炎球菌 脑膜和脊髓膜充血、水肿、出血、通透性增加,引起化脓性脑膜炎、颅内压升高 进入鼻咽部 前驱期 (上感症状) 炎性介质作用 败血症期 (释放内毒素) 脑膜炎期 侵袭小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局部出血、坏死、栓塞 皮肤瘀点(斑)、内脏出血
发病机制与病理(暴发休克型) 脑膜炎球菌 释放内毒素 DIC 全身小血管痉挛 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障碍、出血、休克 休克、酸中毒 进入血循环 释放内毒素 DIC 激活凝血系统 加重 全身小血管痉挛 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障碍、出血、休克 休克、酸中毒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3天 根据病情特点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性型
临床表现 普通型(最常见) 前驱期 多数无症状,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临床表现 普通型(最常见) 前驱期 败血症期 突发寒战、高热,伴毒血症症状,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婴幼儿发作不典型。
临床表现 普通型(最常见) 前驱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除败血症期症状、体征持续外,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流脑典型的出血性皮疹
流脑的瘀点瘀斑
临床表现 普通型(最常见) 前驱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期 恢复期 症状、体征好转。
临床表现 暴发型(儿童多见) 休克型 循环衰竭是本型主要临床特点,脑脊液检查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
临床表现 暴发型 休克型 脑膜脑炎型 除有高热、瘀斑外,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临床表现 暴发型 休克型 脑膜脑炎型 混合型 兼有上述两型临床表现,最严重的类型,病死率高 。
临床表现 轻型 见于流行后期 成年多见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皮肤黏膜瘀点 咽部培养可见脑膜炎球菌
临床表现 慢性型 少见
临床表现 两种特殊类型流脑 婴幼儿流脑 表现不典型,除高热、拒食、吐奶、烦躁和尖声哭叫外,惊厥、腹泻和咳嗽较成人多见,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前囟门未闭者大多突出,少数可见下陷。
临床表现 两种特殊类型流脑 婴幼儿流脑 老年人流脑 暴发型发病率高,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病程长。意识障碍明显,瘀点、瘀斑发生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
外观浑浊、白细胞增多、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减少 组织液、血或脑脊液培养见脑膜炎球菌可明确诊断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白细胞总数升高 血常规 脑脊液检查 细菌学检查 外观浑浊、白细胞增多、蛋白升高、糖及氯化物减少 组织液、血或脑脊液培养见脑膜炎球菌可明确诊断
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细菌学检查 –瘀斑组织液、血或脑脊液涂片或培养见脑膜炎球菌可确诊 –冬春季节流行,以2~6岁婴幼儿发病多见 –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 –瘀斑组织液、血或脑脊液涂片或培养见脑膜炎球菌可确诊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细菌学检查
常见护理问题 体温过高 组织灌注量改变 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有受伤的危险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采取呼吸道隔离 绝对卧床休息 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出入量、皮肤黏膜改变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药物护理 常用抗菌、抗休克等药物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药物护理 对症护理 皮肤护理 高热护理 安全护理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药物护理 对症护理 并发症护理 病情观察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 用药护理
健康指导 对患者的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 – 管理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径 – 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