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你我同参与,防治糖尿病 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2000 年全球不同性别及年龄糖尿病患者比例.
Advertisements

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功能不全 一、概念 指由多种病因导致肾功能急剧下降所引起的 一组临床综合征。 表现:少尿、无尿 诊断:血测肌肝、尿素氮 二、病因及分类: 1. 肾前性急性肾衰:肾灌流减少 2. 肾性急性肾衰:急性肾实质损伤(肾小管坏 死) 3. 肾后性急性肾衰:尿路阻塞.
第十六章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1 急性肾功能衰竭 2 慢性肾功能衰竭 3 尿毒症 4 目 录.
什么是慢性肾病. 肾脏位于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形似蚕豆 人体的 “ 废水处理车间 ” 体内多余的水分 钠、钾等电解质 代谢产生的废物 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 重要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 “制”成尿液排出体外 肾脏的功能.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 Urinary System Diseases ) 张明.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1-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学习要求 1. 掌握肾脏的生理功能 ;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2. 熟悉机体的排泄途径 ; 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 3. 其余均为了解内容 ; 相关中医内容结合其他课程自学。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 主讲:黄志秋.
早期肾损伤的生化诊断 一、肾小球性微量蛋白 二、尿低分子量蛋白 三、尿酶的检测
肝脏功能检测常用的实验室检测 检验系生化检验室 董雷鸣.
华山论剑.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基础医学院 医学概论教研室 主讲: 于智泉.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第十章 肾功能不全 病理教研室 高洁.
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概述 ★肾功能检查的目的 ★临床常用的肾功能试验 ★肾功能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第二节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检查.
肾 功 能 衰 竭 (renal failure).
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 医学院护理学院 朱秀丽.
Chapter 16 Renal insufficiency.
泌尿系统疾病 内科学教研室 陈卫东 2007年5月. 泌尿系统疾病 内科学教研室 陈卫东 2007年5月.
第九章 第二节 尿 液 检 验 陆 敏 敏.
肾脏功能检查 一、肾小球功能试验 (一)血清尿素氮(BUN)测定 (二)血肌酐(SCr)测定 (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卫生部“十一五” 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高 血 压 肾 病 金哲淑.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艾 清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肾功能衰竭 Renal Failure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急性肾功能衰竭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ICU 王勇强.
尿 液 检 查.
P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蚌埠医学院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肾 功 能 检 查.
肾功能实验室检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检验系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倪培华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 Renal function tests
第十六章 肾功能不全 刘 靖 生理病生教研室.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肾功能不全 Renal Insufficiency.
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 蚌埠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
肾功能检查 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 诊断学科.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水 肿.
肾功能不全.
尿液检测 南昌大学一附院检验教研室 万腊根 (330006).
肾功能检查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实验诊断课件教学.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第十八章 肾功能不全.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放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三个基本的环节。 肾脏的主要功能: (1)泌尿功能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Renal Tubular Acidosis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急性肾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尿生成的调节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高渗尿=尿浓缩 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缺水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低渗尿=尿稀释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实验诊断学——肾脏功能 RENAL FUNCTION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检验系 刘湘帆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肾 功 能 检 查 第一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科.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 诊断意义 病因诊断 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 功能诊断 指导治疗 评估预后

肾脏的结构

肾单位结构及功能 肾小球 滤过功能 肾小体 肾球囊 重吸收:2/3 水 电介质 小分子蛋白 葡萄糖 氨基酸 排泌:蛋白、尿酶 肾单位 曲部 近端小管 直部 肾小管 髓襻 细段 远端肾单位 直部 远端小管 逆流倍增:尿液浓缩 重吸收:少量水、钠 调节体液和酸碱平衡 曲部 集合管

肾脏的生理功能 生成尿液 水、代谢产物、废物 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调节细胞外液量 调节细胞外液渗透浓度 调节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分泌激素 :肾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 统 前列腺素族 红细胞生成素 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 作为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重吸收、排泌

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肾小球 肾小管 肾血管 滤过血浆,生成原尿 重吸收:氨基酸、蛋白、碳酸氢根、钠、钾、水、葡萄糖等 排泌:氢、钾、氨、药物、毒物等 浓缩稀释功能 肾血管 充分的血流量,保证肾脏的正常功能

肾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 特殊生化检查 (蛋白、酶学) 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管功能检查 肾血流量测定 肾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肾脏内分泌功能检查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前列腺素 1,25-二羟胆骨化醇

肾功能检查法 功能定位 标准检查法 临床常用检查法 肾小球滤过功能 菊粉清除率 近端肾小管功能 肾小管最大葡萄糖重吸收量(TmG)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放射性核素GFR测定 血尿素氮、血肌酐 血2微球蛋白(2-MG)浓度 近端肾小管功能 肾小管最大葡萄糖重吸收量(TmG) 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泌量(TmPAH) 尿NAG、 2-MG、1-M、溶菌酶、钠、氨基酸、糖、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 远端肾单位功能 浓缩稀释试验、禁饮尿渗量、一次性尿渗量(少尿)、晨尿比重 肾血流量 对氨马尿酸盐清除率 碘锐特清除率 131I-邻碘马尿酸钠检查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 肾小管性酸中毒诊断试验 氯化铵负荷试验 碱负荷试验

肾功能检查的意义 判断肾脏损害的程度 判断预后 评价治疗效果 指导调整药物用量

常用的肾脏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管功能检查 肾血流量测定

肾小球滤过率(GFR) - 评价滤过功能最重要的参数 -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 GFR=Ux ×V / Px 120-160ml/min 肾血浆清除率(clearance) - 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全部清除 (Cx) ( ml/min 或L/24h) - 如果某物质在肾小管内不被重吸收也不排泌, 只由肾小球滤过,则滤过率与清除率相同 GFR=Cx =Ux × V / Px

各种物质经肾排泄的方式 试剂 肾小球滤出 肾小管吸收 肾小管排泌 评价 菊粉 全部 不 GFR的理想试剂 肌酐 很少 基本代表GFR 葡萄糖 肾小管最大吸收率测定 对氨马尿酸 碘锐特 大部分(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肾血流量测定试剂

“标准”物质: 菊粉 临床常用: 肌酐清除率 血肌酐 尿素氮 99锝-DTPA 血β2微球蛋白 血尿酸

肾小球滤过功能 菊粉清除率(Cin)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血尿素氮、血肌酐 放射性核素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血2微球蛋白(2-MG)浓度 血尿酸

原理: 从植物块茎中提取得果糖聚合物,只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或排泌,体内既不能合成也不能分解,肾脏是人体清除菊粉(inulin)的唯一器官。 方法: 清晨空腹平卧 静脉滴注10%菊粉溶液,同时放置导尿管 测定血浆菊粉浓度稳定在10mg/L(Pin) 同时每分钟尿量稳定(V) 测定尿中菊粉浓度(Uin)

计算:Cin=Uin × V /Pin=GFR 正常参考值 男:127ml/min,女:118ml/min 80-120ml/min 优点:准确反应GFR 目前是测定GFR的金指标 缺点 操作复杂,昂贵 需时长,临床应用少,主要应用于科研

肾小球滤过功能 菊粉清除率(Cin)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血尿素氮、血肌酐 放射性核素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血2微球蛋白(2-MG)浓度 血尿酸

原理: 外源性肌酐:食物-肌酐(生成受食物影响) 内生性肌酐:肌酸-磷酸肌酸- 肌酐(生成稳定) 肌酐通过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泌量很少。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生性肌酐全部清除出去 严格控制饮食和肌肉活动量相对稳定

标本留取方法: 素食(低蛋白)、禁大量肉食、避免剧烈运动 3 天 收集24小时尿(甲苯防腐),测定尿肌酐浓度(Ucr) 同时取 2ml 抗凝血测血肌酐(Scr)

计算: Ccr (ml/min) =Ucr(umol/L)×U(ml/min) Pcr(umol/L) 纠正Ccr=Ccr×1.73/体表面积 *可用4h留尿法代替24h留尿法 正常值:80-120 ml/min

Cockcroft公式: [140  年龄(岁)] 体重(kg) 男性:Ccr= ———————————— 血肌酐浓度(mg/dL)72 [140  年龄(岁)]体重(kg) 女性:Ccr= ———————————— 血肌酐浓度(mg/dL)85 --不适用于老年、儿童、肥胖者

较早地反映肾小球功能受损(GFR低于50%, Ccr<50ml/min,Cr、 BUN正常) 评估肾小球功能受损程度 指导治疗 影响因素 血肌酐水平高,肾小管排泌增多,导致Ccr高于GFR 肌酐的肾外清除,约0.026mL.kg-1.min-1 药物:甲氰咪胍 抑制肾小管排泌,肌酐. 临床意义 较早地反映肾小球功能受损(GFR低于50%, Ccr<50ml/min,Cr、 BUN正常) 评估肾小球功能受损程度 指导治疗

肾小球滤过功能 菊粉清除率(Cin)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血尿素氮 放射性核素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血2微球蛋白(2-MG)浓度 血尿酸

肾小球滤过功能-血肌酐( Scr) 原理:肌酐只从肾小球滤过,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肌酐上升。 留取血标本要求与测Ccr一样 正常值:全血肌酐 88.4-176.8 umol/L 血清或血浆肌酐 53-106 umol/L(男性) 44-97 umol/L (女性)

根据 Scr 估算 Ccr: Ccr(ml/min)= 缺点:GFR下降到正常的1/3时, Scr才开始上升 性别、肌肉容积和代谢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140-年龄) ×体重(kg) 72 × 血肌酐浓度(mg/ml) (男性) (140-年龄)× 体重(kg) 85 × 血肌酐浓度(mg/ml) (女性)

临床意义 一定程度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情况 Scr的倒数预测肾功能进展 鉴别肾前性和肾性氮质血症 肾前性: Scr200mol/L;BUN/ Cr> 10:1(mg/dl) 肾性: Scr>200mol/L;BUN/Cr  10:1

肾小球滤过功能-血尿素氮(BUN) 原理:人体蛋白质代谢终产物 可全部从肾小球滤过,30-40%被肾小管重吸收 正常值: 3.2-7.1 mmol/L(9mg/dl-20mg/dl) 临床意义: 肾功能损害程度评估(GFR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BUN才开始上升,不作为早期指标) 注意其他因素影响:饮食蛋白质量、消化道出血、高分解代谢如发热等、肾前性因素如血容量不足、心功能衰竭等

肾功能不全分期 Ccr Scr BUN (ml/min) (umol/L) (mmol/L) 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80-51 <177 正常 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50-20 178-445 >9 (氮质血症期) 肾衰竭期 19-10 445-707 20-28.6 尿毒症期(肾衰竭晚期) <10 >707 >28.6

Ccr、Scr、BUN的比较 判断肾功能损害时Ccr较Scr、BUN更敏感 BUN/Scr 10:1 器质性肾衰竭 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

肾小球滤过功能 菊粉清除率(Cin)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放射性核素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同位素 血尿素氮、血肌酐 血2微球蛋白(2-MG)浓度 血尿酸

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 正常参考值:男12515mL.min-1,女11515 mL.min-1 临床意义:同Ccr、Cin 优点:非创伤性、简便、安全、灵敏 缺点: 机体器官将接受一定的辐射剂量 仪器设备要求较高,价格昂贵 尚缺乏与Cin比较的资料

肾小球滤过功能 菊粉清除率(Cin)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血尿素氮、血肌酐 放射性核素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血2微球蛋白(2-MG)浓度 血尿酸

原理:体内有核细胞产生的小分子球蛋白,自由通过肾小球,几乎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 正常参考值:1.5mg/L 临床意义 与BUN、Scr一样,血2-MG升高,提示GFR降低 优点: 不受年龄、性别、肌肉容积、饮食蛋白质量等影响 缺点:炎症、肿瘤等可影响血β2微球蛋白的浓度(增高)、肾小管功能障碍也影响。

肾小球滤过功能 菊粉清除率(Cin)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血尿素氮、血肌酐 放射性核素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血2微球蛋白(2-MG)浓度 血尿酸

原理: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终产物,大部分 从肾小球滤过,98-100%在肾小管重吸收。 缺点:所有影响尿酸代谢的因素都会影响血尿酸水平 意义: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血肌酐>2.5)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血肌酐<2.5) 肾功能不全 肿瘤、使用利尿剂、长期禁食和糖尿病导致血酮体增加、子痫等

尿微量白蛋白 成人尿液中可有微量白蛋白排出,蛋白尿出现原因是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障碍 所致,而 MA的检出,是肾小球高选择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膜通透性增高所致 。 参考值 小于20mg/L

1.早期肾损伤的指标  与IgG,TRF,α1-M,β2-M一起检测可确定蛋白尿的来源并判定肾受损部位和程度 2.早期发现亚临床型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可引起肾损害,是致命的并发症,以蛋白尿,高血压,进行性肾功能衰竭并伴有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为损害的Ⅰ型糖尿病死亡主要原因,特别是MA持续排泄增加,所以早期诊断很重要,特别是发现亚临床型糖尿病肾病,一旦肾损害发生,很难逆转

3.药物毒性监测和肾脏疾病体检的指标 4.其他:MA增加还见于妊辰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风湿热和并发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肾功能损害

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诊断意义 指导治疗 评估预后 功能诊断:主要 定位诊断:肾小球或肾小管、肾血管性损害 定性诊断:肾性、肾前性 病因诊断: 指导治疗 估计肾功能,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确定治疗方案 指导用药剂量、时间间隔 评估预后 严重程度(Ccr) 发展速度:血肌酐倒数

常用的肾脏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管功能检查 肾血流量测定 肾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肾小管功能检查 近端小管功能测定 远端小管功能测定 尿酸化功能测定 肾小管性酸中毒诊断试验

近端小管功能测定 (一)对小分子蛋白的重吸收功能测定 (二) 尿氨基酸测定 (三)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试验 (四)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泄量试验

对小分子蛋白的重吸收功能测定 尿β2-MG升高的意义: ( <370g/24h) ①可见于范可尼综合征等 ②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其它化学药物对肾小管的毒性 ③上尿路感染 ④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

2. 尿酶的测定 尿溶菌酶:正常尿中<2g/ml,而在肾小管损伤的病人可大大增加。因此常用于肾小管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标志。常见于:铅等重金属中毒累及肾小管、肾毒性药物所致肾损害、肾移植排异反应等。 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18.5U/L 升高的意义:①监测药物肾毒性;②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③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等。

尿氨基酸测定 尿中氨基酸排出的增多提示近端小管重吸收障碍 见于 Fanconi 综合征等

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试验 原理: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达到极限后不能够在吸收,此时可出现糖尿。 临床意义: 肾性糖尿:肾小管损伤时,近端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功能减退。 (血糖正常、OGTT正常) 缺点:繁琐,临床少用。

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泄量试验 原理:对氨马尿酸从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排泌,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当血中对氨马尿酸浓度足够高时,肾小管排泌出现最高峰。 临床意义:近端小管损伤时其最大排泌量下降。 缺点:繁琐,临床少用。

肾小管功能检查 近端小管功能测定 远端小管功能测定 尿酸化功能测定 肾小管性酸中毒诊断试验

浓缩和稀释功能试验-昼夜尿比重试验 (Mosenthal test) 原理:一般条件下观察尿量、尿比重 试验条件:正常进食 每餐含水500-600 ml 上午8时排尿,弃去 以后每2小时留尿一次,至晚8时 次日上午8时在留尿一次。 分别测定每次尿的量和比重

结果: 正常尿量1000-2000 ml,夜尿量<750 ml 日尿量:夜尿量=3-4:1 尿比重最高>1.020 比重最高-最低>0.009 临床意义: 少尿+高比重尿: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 多尿(2500 ml/d)+低比重尿+夜尿 比重固定1.010 肾小管浓缩功能差,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急肾衰多尿期、 老年等

尿渗透压(Uosm)测定 原理:尿中全部溶质微粒总数 可减少蛋白质、葡萄糖等对尿比重测定的影响。 方法:晚餐后禁饮8小时以上 次日留尿,并采血取血清, 分别测定尿、血渗透压。 少尿时:一次性尿渗透压

结果:尿渗透压:600-1000 mOsm/kgH2O 血渗透压:275-305 mOsm/kgH2O 尿/血=3-4.5 : 1 等渗尿: 300 mOsm/kgH2O左右 低渗尿:<300 mOsm/kgH2O 临床意义: 判断肾浓缩功能:肾浓缩功能障碍: 等渗尿或低渗尿或禁饮尿渗透压< 600+尿/血=<1 见于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慢性肾功能不全晚期 鉴别肾前、肾性少尿

急性少尿实验室鉴别指标 尿渗量mOsm/kgH2O 尿比重 尿钠mmol/L FeNa BUN/Cr 肾前性 >500 >1.016 <20 >1 >10:1 肾性 <350 <1.014 >40 <1 10:1

肾小管功能检查 近端小管功能测定 远端小管功能测定 尿酸化功能测定 肾小管性酸中毒诊断试验

肾小管功能检查-尿酸化功能测定 近端小管:分泌H+ 重吸收HCO3- 分泌NH4+ 形成可滴定酸(TA) 髓襻: 重吸收HCO3-

TA > 10 mmol/L NH4+ > 20 mmol/L 结果:尿HCO3 - <30 mmol/L 临床意义: 尿酸化功能异常:小管间质损害 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 RTA) 全身因素

肾小管功能检查 近端小管功能测定 远端小管功能测定 尿酸化功能测定 肾小管性酸中毒诊断试验

酸负荷试验-氯化铵试验 氯化铵-酸血症-远端小管排泌H+ -NH4+-尿PH 意义:协助诊断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碱负荷试验-碳酸氢离子重吸收 排泄试验 NaHCO3 -近端小管重吸收 HCO3 -排泄率= 碱负荷试验-碳酸氢离子重吸收 排泄试验 NaHCO3 -近端小管重吸收 HCO3 -排泄率= 意义:HCO3 -排泄率>15%, 提示近端 小管性酸中毒。 尿HCO3 - × Scr Ucr × 血HCO3 - ×100%

肾小管功能检查-肾小管性酸中毒(RTA) 类型 病理 血钾 尿PH 尿糖/氨基酸 碱负荷 酸负荷 2型RTA 近端小管重 <6.0 + >15% PH<6.0 吸收HCO3 – 1型RTA 远端小管排 >6.0 - <5% PH>5.5 泌H+障碍 3型RTA 1,2 型RTA 混合 4型RTA 醛固酮作用 肾功能不 NH3 产生 正常 全性

常用的肾脏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管功能检查 肾血流量测定 肾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肾血流量测定-原理 尿中的量=流入的量-流出的量 U×V = P×血浆流速-P1×血浆流速 设:P1=0 则:血浆流速(RPF)=U×V/P

对氨马尿酸盐( PAH )清除试验 原理:20%经肾小球滤过 80%经肾小管排泄 测定: RPF= 临床意义:升高:急性肾炎 代谢增高 降低:慢性肾炎 高血压 心衰 休克 移植肾急性排异 尿PAH浓度×尿量 血 PAH浓度 × 100%

肾功能检查 尿液检查 肾小球滤过功能 菊粉清除率 Ccr Scr BUN 肾小管功能检查 近端肾小管功能测定 远端肾小管功能测定 尿酸化功能 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血流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