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致密化不全 N V M 心内科 马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病毒性心肌炎 viral myocarditis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病.  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 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  掌握病毒性心肌炎常用护理诊断、措施  了解心肌病的病因、发病机理  掌握扩张型、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现、诊治要点、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 心肌梗死康复 ] 康复目的 康复内容 心肌梗死康复的分期 住院期 (1 期 ) 中间期 ( Ⅱ期 ) 维持期 ( Ⅲ期 )
赵世华 放射科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无创性影像诊断在 ACS 中的应用. 亚秒完成扫描 剂量降低 80% 克服心律不齐 扩大应用范围 MRI 空间分辨率提高 64 排容积 CT 平台 44ms 时间分辨率 4 扇区重建 MDCT MRI 冠状动脉 心脏结构与功能 CT 和 MRI.
第三十四章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血管外科 龚仁蓉 讲师 Telephone:
妊娠合并心脏病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梁新国.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心脏移植 治疗终末期缺血性心脏病 陈 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
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粘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 、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和关闭不全。
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和处理 浙江省人民医院 吴立萱.
心脏瓣膜病 内儿科教研室 刘文慧.
心肌病的诊治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彭绍杰.
心律失常.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心肌病诊断治疗10年进展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广镰.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心脏解剖模式图. 心脏解剖模式图 心脏瓣膜听诊区 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 强点,即心尖部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 肋间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 肋间;胸骨左缘第3肋间 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左缘, 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M P P A A T M T ① M—A—P—T ② M—P—A—T.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九章 心瓣膜病 (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
房颤抗凝治疗危险分层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黄晓红.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心脏瓣膜病 中山二院心内科 杨 莉.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六章 心肌疾病 内科教研室 贺鹏辉.
心脏瓣膜病 中山二院心内科 杨 莉.
汪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协和医院心内科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冠心病及高危者诊断评价重点.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解读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工作组 阜外医院急诊科 袁贤奇.
主动脉瓣狭窄 aortic stenosis
(Valvular Heart Disease)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心.
心血管系统 第十一章 脉管系统 第一节 总 论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包 六、心的血管
心血管系统 脉管系统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包 六、心的血管 七、心的神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严晓伟.
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治进展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轼.
颈肩腰腿痛疾病的预防 汕头市中医院 林创坚.
Welcome.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心脏瓣膜病病人的的护理   临床教研室罗惠媛.
圖為宜蘭縣五結鄉的冬山河親水公園,以「水」為主題,提供居民一個休閒的良好去處,是臺灣良好的親水遊憩典範。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二十章 胚胎学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腰椎間盤突出症.
viral myocarditis and cardiomyopathy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1概念 2临床表现 3治疗 4护理措施 心内科 包德美.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十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IE)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 浙江大学医学院 陈莹莹 病理生理学
心瓣膜病 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
第二节 冠状动脉AS及冠心病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1. 病变分布特点: 左侧>右侧,大支>小支,近端>远端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已填完.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心肌致密化不全 N V M 心内科 马莉

一、( NVM)概念 临床上比较少见,但不罕见。是一种含有非单一遗传背景的心肌病。目前研究发现它的病变基因点位于 Xq28 联结区域内,有家族发病的倾向。文献报道最高的家族发病倾向达到 44% 。

一、概念 心肌致密化可分为二类 孤立性心肌致密不全:无合并其它心脏畸形的心肌致密化不全。 “海绵样心肌”或“持续性血窦” 合并先天性左或右室流出道梗阻的心肌致密不全。

一、概念 1995 年之前,心肌病的分类中没有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确切类型,因此将其归为未定型心肌病。有些学者认为不存在这种独立类型的心肌病,有些认为这种类型的心肌病难以诊断。

一、概念 在 2006 年 AHA 的专家共识中,非常明确地把心肌致密化不全归类为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即遗传性心肌病。这就将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分类位置明确了,并提示这种疾病有别于其他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等。

一、概念 以往可能有些学者会把心肌致密化不全误认为扩张型心肌病,或者认为这两者是同一种疾病。现在按照 2006 年的专家共识,心肌致密化不全不同于扩张型心肌病,而是原发性心肌病中遗传性心肌病的单独一种类型。

二、发病机制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发病主要是由于 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

二、发病机制 正常的胚胎发育过程,心肌的发育是在胚胎一个月以前开始,此时胎儿的心肌都是由海绵状心肌组成,心腔内的血液通过隐窝来供应心肌,也就是心脏收缩的时候,通过隐窝直接将血液输送到心肌,因为当时它的冠脉系统还没有形成。而一个月之后,海绵状心肌就逐渐致密化。

二、发病机制 心肌致密化是从心外膜到心内膜、从基底部到心尖部逐步进行的。最后,隐窝可能压缩,形成毛细血管,即微循环系统。到胎儿发育成熟时,心肌致密化基本上全部完成。

二、发病机制: 心肌致密化不全就是心肌致密化过程的异常表现,如流产导致心肌致密化不全等。心肌的致密化由于流产等因素而中断或失败,造成部分心肌没有致密化

二、发病机制: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病理生理改变主 要是心衰、心律失常和血栓形成。

二、发病机制: 由于心肌致密化不全,有效收缩心肌减少,因此易于发生心力衰竭;而心肌肌束不规则的分支和连接、室壁张力增加、组织损伤和激动延迟会造成心律失常;而隐窝中血流缓慢以及心律失常时的房颤会引起血栓形成。

三、病理表现 : 观察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心脏,大体解剖示心外膜表面的冠状动脉、大血管都正常,致密化心肌变薄,非致密化心肌增厚。连续切片发现从心尖到心底的室壁逐渐增厚,心肌的肌小梁和隐窝可达心肌的外三分之一。

三、病理表现 组织病理示心内膜有增厚的纤维组织;内层心肌细胞肥大、交错,有核异型;外层心肌走行和形态基本正常;非致密化心肌肌束粗大,紊乱交错。

三:病理表现: 高倍镜下观察发现致密化心肌与非致密化心肌有明显区别,致密化心肌的细胞走行规律,排列整齐,细胞核形态正常;而非致密化心肌细胞走行紊乱、粗大,细胞核异型改变。

 四、临床表现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心 衰、心律失常和血栓形成。

 四、临床表现 它是一种先天性的心肌病变,因此症状的首发年龄差别较大,一般来说,疾病早期都没有症状,青中年发病居多。这主要是因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衰,它是一种渐进性的心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可能并没有表现,直到疾病进展出现心衰表现,才到医院就诊。

 四、临床表现 临床上,心肌致密化不全常伴有系统性血栓形成,血栓主要形成于左室内,血栓脱落可造成体循环栓塞。部分患者还伴有心律失常和其他的先天性畸形等。

  五、辅助检查 1 、超声心动图。 2、磁共振( MRI )和铊- 201 心肌显像。 3、心室造影。

1 、超声心动图  心肌致密化不全可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来明确诊断。 根据超声心动图的表现,可把心肌致密化不全分为左室型、右室型和双室型。左室型即心肌致密化不全所累及的心肌主要以左室壁心肌为主。

1 、超声心动图 1)心腔内粗大而丰富的肌小梁,其间可见呈网状的交错管道; 2)主要累及心尖部,可波及室壁的中段,基底部一般不累及。游离壁较常见,很少见室间隔病变; 3)病变区外层致密心肌菲薄,运动幅度减低;

1 、超声心动图 4)可伴有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 5)乳头肌受累时可伴有二尖瓣关闭不 全; 5)乳头肌受累时可伴有二尖瓣关闭不 全; 6)晚期多出现心功能衰竭,包括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扩大等。

1 、超声心动图 临床上以左室型最为多见。病变累及的节段,往往是越靠近心尖部,致密化不全越明显;它还可累及到室壁中段;一般不累及基底段。同时,心内膜的心肌比靠近心外膜的心肌非致密化更明显。

磁共振( MRI ) MRI 主要表现为非致密化心肌增厚,致密化心肌变薄,心尖区高强度显影,病变区域室壁运动减低。

铊- 201 心肌显像 铊- 201 心肌显像,部分患者会 出现相关区域的低灌注状态

左室造影 左室造影可见鹅毛征。

左室造影 隆突的肌小梁和深陷的隐窝,造影剂都充填到隐窝中,肌小梁没有造影剂就像羽毛一样,因此称为鹅毛征。

不共同点:扩心病:超声检查下室壁多均匀变薄内膜光滑;  六、鉴别诊断 扩张型心肌病相鉴别 共同点:两者超声表现往往有心腔扩大、二尖瓣返流、左室内附壁血栓形成和弥漫性心肌运动障碍。 不共同点:扩心病:超声检查下室壁多均匀变薄内膜光滑; 心肌致密化不全:致密化心肌变薄,非 致密化心肌增厚,内膜不光滑 隐窝特别明显,心内膜呈网状 结构。

六、鉴别诊断: 肥厚型心肌病 鉴别: 超声检查可有粗大的肌小梁,但缺乏深陷的隐窝

六、鉴别诊断: 左室腔内血栓鉴别 。

六、鉴别诊断: 高负荷心脏病: 超声检查可发现肌小梁增粗,同时致 密心肌也增厚;

六、鉴别诊断: 缺血性心肌病 其冠脉造影异常。

七、并发症: 瓣膜脱垂 : 如果非致密化心肌累及到乳头肌,会使乳头肌功能障碍,造成瓣膜脱垂,导致返流,甚至重度返流。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地进行瓣膜修复术或瓣膜置换术,效果常常不好。因为外科可能只关注到瓣膜的返流,却没有更多地关注到心肌的状态,导致术后心脏顽固的低心排,患者心功能较差,最后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所以,临床上要谨慎对待。

八、治疗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治疗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心功能不全者予以利尿、扩血管、强心等抗心衰治疗。

八、治疗 晚期药物无法改善的心力衰竭可心脏移植; 心律失常者可予以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有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植入除颤器;

八、治疗 预防栓塞也是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 不管是否发现心脏内血栓,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宜行长期的抗凝治疗。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