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TDDS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靶向抗癌药物 李秋珵 08 化基班 抗癌药物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寻找治疗淋巴瘤 的药物时,想到了那个充满罪恶感的芥子气。 大胆的假设 —— 如果用它来治疗淋巴瘤是否有 效果? 科学的验证 —— 催生了人类第一个现代抗癌药 物:氮芥( HN2 ) 二氯二乙硫醚,简称硫芥,
“ 你不仅要关心自己的盘子装的是什么食物,而 且更要关心每种食物的最佳进食时间! ” 这是英 国剑桥大学营养专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饮食法则! 这是因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钟 ” , 只有遵 从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条!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会怎么做呢?先吃鱼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后喝汤、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药 物 化 学 第十七章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化學期末報告–人體的酸鹼平衡 工作分配: 組別:第5組 班級:自控一甲 組長:4A012134羅振元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六章 药剂学 Pharmaceutics 边可君 绍兴文理学院.
第十二章 靶向制剂 Target-oriented Preparations
硝酸盐.
第十三章 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第十三章 抗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天府欧城“星光儿童乐园” ---项目计划书 此为机密文件。 天府欧城.
药 剂 学.
靶 向 制 剂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
第十四章 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概述.
课程名称: 药 剂 学 主讲教师: 于 莲.
肝癌的靶向性介入治疗 武汉协和医院 冯敢生 郑传胜.
靶向制剂.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口服定时给药系统.
第五节 靶向制剂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1.掌握靶向制剂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基础 2.学习靶向制剂的分类
智能纳米凝胶的合成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制作者:许传飞.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药剂学概念 药物剂型(dosage form): 适合于临床应用的最佳给药 形式。
靶向制剂 Target-oriented Preparations
肿瘤靶向 药物控释 基于大分子的 Polymeric Tumor-Targeting Drug Controlled Release
資料取材: 鄺靄慧(瑪麗醫院乳腺外科主任)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数据取材:邝霭慧(玛丽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第十七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2017年3月21日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四).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 PD) 也称震颤麻痹。
Chapter 16 抗帕金森病药 Antiparkinsonism Drugs
何从饮食的角度如预防感冒 印 虹.
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前言 大量使用能源雖提升人類的物質文明,卻也造成了始料未及的禍害---酸雨。 右圖所見是亞洲地區的酸雨量, 可想而知全世界的酸雨量是多麼的嚴重,所以我們希望藉著這份報告,加強人們保護地球的意識,藉此減少酸雨的危害,令人們不會再被酸雨威脅。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 退行性疾病药.
第十七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第17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 退行性疾病药 Chapter 17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disease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物理学专业 光学实验绪论 主讲人:路莹 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09年3月.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十四章 靶向制剂 主讲教师:易丹丹. 第十四章 靶向制剂 主讲教师:易丹丹 14.1 概述.
國立豐原高級中學 104學年度家長代表大會 主持人:張健家會長 時間:104年10月3日(星期六)上午10時0分 地點:行政樓二樓會議室.
试乘试驾团购执行方案(模板) 单 位:经销商名称 时 间: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药物的跨膜转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13章 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药 主讲教师:裘军.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The Refinement of Anti-influenza Drug Tamiflu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TDDS ) 第二十章 靶向制剂 (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TDDS ) 第一节 概述 靶向制剂(靶向药物输送系统)能选择性地将药物定位或富集在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药物载体系统。 理想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制释放、载体无毒并可生物降解。

第二节靶向制剂的体内作用机制和分类 一、根据靶向制剂在体内作用的靶标不同分类 1.一级靶向制剂 以特定器官和组织为靶标 2.二级靶向制剂 以特定细胞为靶标。肝细胞:肝实质细胞、肝肿瘤细胞、肝库佛氏细胞 3.三级靶向制剂 以细胞内特定部位或细胞器为靶标,如线粒体

第二节靶向制剂的体内作用机制和分类 二、按靶向制剂的作用机制分类 1.被动靶向制剂(自然靶向制剂):由于载体的粒径、表面性质等特殊性使药物在体内特定靶点或部位富集的制剂。典型例子是静注的纳米粒载体,在系统循环中如与补体或调理素等相互作用,则很容易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所捕捉并清除。载药微粒通过正常生理过程运送至具有吞噬功能的肝、脾、肺、骨髓等部位,若要求达到其它靶部位有困难。

被动靶向制剂: 粒径: 2.5~10μm 其中: <7μm,一般被肝、脾中的吞噬细胞摄取 200~400nm富集于肝后迅速被清除 <10nm则积聚于骨髓 >7μm被肺单核白细胞摄取

2.主动靶向制剂:药物载体能对靶组织产生分子 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制剂。药物载体能像“导弹” 一样,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靶区浓集并发挥药效。 ⑴载药微粒表面PEG修饰,不易被吞噬细胞识别; ⑵表面连接靶组织标记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或特定的配体,可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⑶酶响应型载体系统,通过分子间特异性酶切作用,诱导药物释放和载体再分布。 ⑷制成前体药物在特定靶区被激活后发挥作用。

3.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亦称物理或化学条件响应 型制剂,即通过设计特定的载体材料和结构,有 体外控制型和体内感应型。 ⑴磁导向制剂:体外磁场引导下,通过血液循环定位于靶区; ⑵pH敏感载体制剂; ⑶温度敏感制剂:热疗机局部作用; ⑷栓塞制剂:阻断靶区血供和营养,起栓塞和靶向治疗的双重作用。

第三节 靶向制剂的结构与分类 靶向载体结构: 1.药物大分子共价结合物 将药物及各种功能分子与高分子载体(蛋白)共价结合的化合物。又称高分子靶向系统。药物与聚合物、抗体、配体以共价键结合成分子复合物,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主要用于肿瘤靶向研究。肿瘤的血管不同于正常组织,生长迅速,外膜细胞缺失,对大分子渗透性增加,蓄积性增加。所采用的复合物有右旋糖苷、PEG、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分子量>2万。

2.颗粒型靶向载体系统:药物与载体及各种功能分子以非共价结合自组装形成的载体结构。1000nm甚至100nm以下,也称纳米靶向载体系统(脂质体、靶向胶束) 3.前体药物:将活性药物经化学修饰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惰性结构,其本身无药理活性,在体内特定的靶组织中经化学反应或酶降解,再生为活性的母体药物而发挥其治疗作用(仍为小分子)。如酯化、羟甲基化等,

如抗癌药前体药物: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含较高浓度的磷酸酯酶和酰胺酶,抗癌药制成磷酸酯或酰胺类前体药物可增加在癌细胞的定位富集。 脑部靶向前体药物:强脂溶性药方可通过血脑屏障,但对其它组织分配系数也很高,从而引起明显的毒副作用。多巴胺治疗帕金森病很有效,但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制成前药左旋多巴(具细胞毒性),在脑组织中可被芳香左旋-氨基酸脱羧酶转化为多巴胺。但吸收入血的左旋多巴约98%被外周脱羧酶转变成多巴胺,只有1%进入中枢,为降低外周多巴胺的不良反应,临床常合用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苄丝肼)。

第四节靶向制剂的优化 1. 靶向功能优化 载体上装载“靶头”如药物- 抗体复合物,针对靶标表面受体。T-DM1针对 HER2受体(乳腺癌细胞上高表达,而在正常细胞 表达很低),靶标分子选择,起决定性作用。 2.载药与释药功能优化 颗粒型靶向载体的包封 率与稳定性是制剂研究中最受重视的内容。释药 机制。在循环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被血清中各种 酶降解),而到达靶组织后又能全部释放药物,这 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于控制,是靶向制剂在体内应 用的瓶颈问题之一。

第五节 靶向制剂的评价 1.相对摄取率: re=(AUCi)p/(AUCi)s AUCi :第i个组织/细胞/细胞器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P:靶向药物制剂 S:对照的普通溶液制剂 2.靶向效率: te=(AUCi)靶/(AUCi)非靶 3. 峰浓度比 :Ce =(Cmax)p/(Cmax)s re>1有靶向性 re≤1无靶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