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chasing Power Parity-1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Advertisements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 上海杉达学院.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第9章 开放的经济.
关于汇率计算.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9 国际经济联系与国际收支.
西方汇率理论介绍.
第七章 国际金融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外汇 汇率决定.
第12章 外汇与汇率.
《国际金融》 主讲人:范钛 联系电话:
第32章:跨国公司财务 32.1专业术语 32.2外汇市场利率 32.3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说 32.4利率和汇率:利率评价说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教師晨會經驗分享 小學雙語實驗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陳金粧校長、馮思義副校長 指導顧問:陳惠邦教授、鄧奮忠主任、呂慧芬組長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主要汇率理论的产生背景、内容及其局限性;重点掌握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汇率决定的货币模型与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各种汇率理论的分析方法;能利用上述汇率决定理论分析和预测当前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势。
金 融 学 第三讲 汇率与汇率制度.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走势分析.
US Dollar Index 聚金财富金融研究中心 研究员:罗晨.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课题 I. 复习 II. 购买力平价假说(PPP) III. 汇率 IV. 国际收支帐 V. 危机管理.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三章、汇率决定与汇率预测 §1 国际企业汇率预测必要性 §2 汇率决定理论 §3 汇率预测.
騎乘單車如何配速 桃園縣攝影藝術協會 鐵馬車隊 鄭育宏 製作 1/12.
                                                                                                                                                                
最低稅負制之商機 報告人:全國通訊處 王碧雪 中華民國 94 年 12 月 13 日.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色彩 · 对比.
第四章 汇率理论 第一节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第二节 汇率决定的商品市场分析:购买力平价理论
第十章 方差分析.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第三章 外汇与汇率.
线段的有关计算.
顺序表的删除.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第20章 外汇市场.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初稿:吴 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⑴当∠MBN绕点B旋转到AE=CF时(如图1),比较A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淘气的猴子.
第四章 汇率理论 第一节 西方汇率理论概述 第二节 金属本位制时期的汇率理论 第三节 购买力平价说 第四节 利率平价说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汇率决定问题概述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第3章 汇率理论 教学要点: 汇率决定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是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
第14章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14.1 铸币平价理论 14.2 购买力平价理论 14.3 利率平价理论.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XX大学XX学院 多色复古论文答辩PPT模板 X124-2 蓝梦 学号.
线性规划 Linear Programming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urchasing Power Parity-1 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 卡塞尔(G. Casse1)于1916年提出了“购买力平价论”这一主张,又于1922年在其著作《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After 1914)中系统地加以阐述。由于卡塞尔连续发表论文,所以把购买力平价理论同卡塞尔的名字相联系,仍是恰当的。

据统计,卡塞尔在世时,在购买力平价理论方面,曾先后至少发表了15篇论文、8本著作和2篇特约稿,这是其他任何经济学家所没有的。他清晰而强有力地阐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对此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极力将其付诸政策运用。在他的大力传播下,购买力平价理论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成为二十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汇率理论。

Purchasing Power Parity-2 卡塞尔认为,人们之所以要外国的货币,是因为这种货币在该外国国内也具有购买力。另一方面,当人们提供一定量的本国货币时,实际上也就是(对外国人)提供了在本国国内的购买力。

因此,人们对本国与外国货币的相对评价,主要取决于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家里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购买力平价”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3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时点上,“两国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商”。在卡塞尔看来,汇率应根据购买力的对比关系而走,而购买力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从两国物价水平之商中,可得出两国的汇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它们的名义汇率,等于其过去的汇率乘以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 纸币作为金的符号代表一定的价值,它表现为纸币具有一定的购买力。

Purchasing Power Parity-4 在给定商品价值的情况下,纸币购买力的国际差异,实际就是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差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比较纸币的购买力,可以得出两国货币的交换比例。卡塞尔并没有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但他正确地看到了事物之间的一些联系,并由此得出了以纸币购买力来决定汇率的结论,

这一点应该说有合理之处。其次,就购买力平价论的相对形式而言,它实际上谈的是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变动之后,两国之间的汇率又是怎样决定的。卡塞尔认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国货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从而汇率应按这时的购买力来确定,而“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它们的名义汇率,等于其过去的汇率乘以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

Purchasing Power Parity-5 购买力平价论的重大缺陷在于如下。首先,它只是从事物的表面联系出发,而未能看到它的本质,这是它的根本不足。卡塞尔的一贯经济思想是“价值无用论”。

他认为,研究经济现象只须从价格出发即可。购买力平价论的研究,正是在这种基本思想支配下进行的。卡塞尔认为,两国纸币的交换,决定于纸币的购买力,因为人们是根据纸币的购买力来对纸币作出评价的。这实际上是把纸币所代表的价值看成是决定于纸币的购买力,这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是完全错误的。

Purchasing Power Parity-6 因为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纸币的购买力。纸币并不是因为有了购买力,才具有价值。相反,纸币的购买力却是取决于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卡塞尔把现象当成了本质。

两国纸币之所以能交换,不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购买力,而是因为它们都代表了一定的价值量。纸币购买力则是其表现形式。因此,购买力平价论正确地看到了事物之间的一定联系,但它对这种联系的解释却是错误的。

Purchasing Power Parity-7 其次,虽然在形式上,通过比较两国纸币的购买力来比较两国的汇率有合理之处,但这种形式的本身是不完善的。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论,把“一般物价水平”作为比较两国汇率的基础。

但是在两国商品价值量不同的情况下,两国间一般物价水平从而纸币购买力的差异,可以是由于两国同种同量商品的价值量不同而引起的,因此它不能反映两国纸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量的不同,从而不能简单地用来计算两国的汇率。实际上,用两国纸币对贸易商品的购买力来进行比较,才能切实可行地得出两国的汇率。

Purchasing Power Parity-8 购买力平价假定存在一价定律,不论贸易商品还是非贸易商品,按购买力平价折算,其在世界各地的价格都一样。假如贸易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形成,从而使各国贸易商品价格中存在一价定律,这有一定的说服力。

然而,各国非贸易商品价格,虽通过贸易商品的价格而相互有一定的联系,但其价格形成的基础是在各国国内市场,而不是在国际市场。绝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商品在其各自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于非贸易商品所占的比重,因此,包括贸易商品和非贸易商品价格在内的一般物价水平便不可能保持一致。

Purchasing Power Parity-9 所以说,一价定律不可能在所有的商品价格中存在。再次,在卡塞尔的理论中,还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比如相对购买力平价中所用的“通货膨胀率”按什么来衡量,不清楚。卡塞尔对通货膨胀的解释,也有货币数量论的倾向。

卡塞尔提出的一些假设,如“不存在人为的贸易障碍”、“没有运输成本”等等,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因为卡塞尔一贯是否认“价值”的,因此他把“价格”直接当做“价值”,并提出上述假设来避免国际价格偏离“均衡水平”的情形。

Purchasing Power Parity-10 而实际上,价格在国际范围内也可以同价值背离,但不能长久;它始终是以国际价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所以,通过比较两国纸币的贸易商品的价格来比较两国的汇率,从长期趋势来讲,既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尽管购买力平价说存在许多缺陷,但它是估计均衡汇率的最简便的方法。从统计验证来看,相对购买力平价非常接近均衡汇率,特别是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因此,它至今仍被许多经济学家所接受,并继续对西方国家的外汇理论和政策产生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