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37 、 38 章 尿石症、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 三、肾积水. 泌尿系统梗阻:发生自肾至尿道口任何部位的 梗阻都将影响尿液的排出,称为泌尿系统梗阻, 又称尿路梗阻。 概 念.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泌尿道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一般知识 一般知识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膀胱炎( cystitis)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appendicitis 护理学院 沈燕. 教学目标 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病理 了解其他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熟悉急性阑尾炎的处理原则 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护理要点.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脊柱结核概论 王栋 医师 脊柱结核概论 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 骨科. 脊柱结核概论 4 概论 病灶形成与发展 临床表现 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治疗.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病人的护理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臧渝梨. 化脓性骨髓炎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组织炎症 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组织炎症 致病菌 致病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乙型链球菌次之;  其他:嗜血属流感杆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杆菌、
二、关节基本病变 X 线征象 1 、关节肿胀( swelling of joint ):关节 囊、周围软组织肿胀。炎症、积液、出血、肿 瘤侵犯。间隙会增宽。 2 、关节破坏( destruction of joint ):关 节软骨、骨性关节面破坏。间隙会变窄。 3 、关节退行性变( degeneration.
第四十八章 骨与关节感染 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识记: 说出化脓性骨髓炎的感染途径、急性血源性 化脓性骨髓炎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描述化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第五节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刘伟道.
第六十九章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Suppurative Arthritis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主 讲 李霏霰.
化脓性骨性髓炎 甘肃中医学院 张华.
第七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病 人的护理 第三节 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髋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Hip)
Tuberculosis of Hip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 孟春庆.
关节脱位.
第四十九章: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 理 第一节化脓性骨髓炎 是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及骨髓受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髋关节结核.
第二十八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二、特殊人群、慢性阑尾炎.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关节脱位 xx xx医院 xxxx年x月xx日.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第三节 骨关节疾病(1) 目的和要求 掌握骨折与关节脱位的X线征象,认识骨折对位对线的意义 掌握急性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典型的X线表现.
骨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学教研室 柯维旭.
骨科病人的 护理.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乳 腺 癌.
肺结核.
病例讨论 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科 侯秀英.
骨 骼 系 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张建华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建国.
骨与关节结核 Tuber culosis of the Bone and Joint
膝关节常见滑膜炎的诊断和 鉴别诊断 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
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浅表淋巴结检查.
案例分析 女,7岁,肘关节游离骨块,保守治疗后消失 治疗前X片 治疗后X片.
骨与关节结核 外科学教研室.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第43、44、45章 骨科一般护理、骨折、关节脱位病人护理
腕舟骨骨折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放射科 余刚.
骨与关节结核 骨外科 张文波
膝关节常见病MRI诊断 2017/9/1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影像学部.
胆 道 疾 病 肝胆 外科 张炳远 主任医师.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骨与关节结核.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保存活髓与保存患牙 (二)无痛与无菌 (三)引流与制洞 (四)清创与避免手术损伤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三章 眼睑病 disease of the eyelid
骨骼肌肉系统.
医学影像学复习.
( distal radius fracture )
实验 4, 炎症 (Inflammation) 总菜单 切片: 1, 纤维素性心包炎(Fibrinous pericarditis)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Acute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红旗医院 梁爽 影像科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Fracture of the Patella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 1.定义: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和骨髓受到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 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 1.定义: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和骨髓受到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 2.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中的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称为血源性骨髓炎。 3.最常见于3~15岁的儿童和少年。 男:女=3-4:1。好发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

4.感染途径 (1) 血源性: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病灶。 (2)创伤性:创伤后发生感染。 (3)外来性 :相邻软组织感染蔓延至骨骼。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原发化脓病灶 一、病因 致病菌:最常见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原发灶处理不当 菌栓停滞于干骺端的血管襻 机体抵抗力下降 儿童骨骼干骺端毛细血管弯曲为血管襻,血流缓慢

二 病 理 菌栓阻塞毛细血管 骨坏死 局限性骨脓肿 骨膜下脓肿 哈佛管 骨密质外层 缺血坏死 破坏骨髓组织、骨松质、内层骨密质的血供,形成死骨。 慢性骨髓炎 穿破骨膜 —— 深部脓肿 穿破皮肤 —— 窦道 病灶周围骨膜产生新骨,形成骨性感染死腔。骨性包壳 二 病 理

急性骨髓炎的转归 (1)经早期药物和支持疗法,及时适当的局部治疗而痊愈。  (2)急性期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因病菌毒力大,发生严重的脓毒症而危及生命。  (3)转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T>39℃)。患肢疼痛呈持续、进行性加重。可休克。 2.体征:患肢剧痛,肢体抗拒活动。局部红、肿、热,干骺处深压痛当脓肿穿破至皮下时,疼痛减轻,但局部症状更明显,有波动感。脓肿穿破皮肤后,形成窦道。1-2周后有病理性骨折的可能。

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细菌培养阳性。 2.*局部分层穿刺:脓液涂片检查、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3.影像学检查: (1)X线:发病2周后出现干骺区虫蚀样骨破坏。 (2)CT:较早发现骨膜下脓肿,CT用于急性骨髓炎可比常规X线照片提前发现病灶。 (3)核素骨显像:发病48小时后,可呈阳性。核素检查与CT相结合的方法,对早期确诊骨髓炎极有价值。 (4)MRI:早期观察病灶范围、有无脓肿形成。

骨髓炎常见的并发症 a.化脓性关节炎 b.病理性骨折; c.肢体生长障碍; d.关节挛缩及强直。

五、处理原则 早期诊断、治疗。中断向慢性期的演变。 (一)非手术治疗 1.抗生素:可先用针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再酌情调整。体温正常后继续应用3~6周。 2.全身辅助治疗:降温、补液、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必要时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3.局部辅助治疗:患肢持续性皮肤牵引或石膏固定于功能位。

(二)手术治疗 在给予大剂量抗生素2~3日后仍不能控制症状,诊断性穿刺抽出脓液时,即应在压痛最明显处行骨皮质开窗引流术,露出髓腔感染部分,充分减压,彻底冲洗,行闭式滴注引流。

二、慢性骨髓炎 (一) 病因 1、在急性期未能及时和适当的治疗,病情发展的结果; 2、低毒性细菌感染,发病时即表现为慢性骨髓炎。

(二) 病理 1.包壳形成    2. 窦道形成  

二、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一)症状和体征: 1、症状:全身症状不明显,只有急性发作时,方有明显症状。 2、体征: (1)患肢局部增粗变形,可见局部溃疡及瘢痕。 (2)肌挛缩—邻近关节畸形;窦道口皮肤癌变。儿童骨骺破坏—肢体短缩畸形。

(二)影像学检查 1、普通X线片:骨质增生、增厚、骨髓腔不规则,有大小不等的死骨。 2、窦道造影:窦道的深度、径路、分布范围及其与死腔的关系。 3、CT:用于因骨质浓白难以显示死骨者。

三、处理原则 以手术为主,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死腔。 (一)病灶清除术 1、在骨壳上开洞,清除脓液、炎性肉芽组织、死骨,切除窦道+填塞、灌洗 2、非重要部位可整段切除病骨。 3、癌变或长期不愈者可行截肢术。

(二)消灭死腔 1.碟形手术 2.肌瓣填塞:用于死腔较大的病例。 3. 闭式灌注 4、庆大霉素-骨水泥珠链填塞 

(三)伤口的闭合 1、一期缝合,留置负压吸引管,术后2-3日内,吸引量逐渐减少可拔除引流管。 2、 Orr疗法:周围软组织缺少无法缝合时,任其敞开,骨腔内填充凡士林或碘仿纱条,包管型石膏,开洞换药,等待肉芽组织生长充填伤口,达到二期愈合,称为Orr疗法。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骨髓化脓性感染有关。 2、疼痛:与炎症和骨髓腔内压力增加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与患肢疼痛和制动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炎症引起的溃疡、窦道有关。 5、焦虑:与病程漫长、担心功能障碍有关。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降温:4小时测体温、脉搏1次;降温;补液;常规护理。 2、控制感染:液体现配现用、注意配伍禁忌、按计划输入、观察毒副作用。 3、缓解疼痛 (1)制动:皮牵引护理,石膏固定护理。 (2)抬高患肢:静脉回流以减轻肿胀或疼痛。 (3)保护患肢:避免病理性骨折。 (4)安置护架:避免棉被压迫患处,加重疼痛。

二、术后护理 1、引流管的护理 2、促进皮肤愈合:敷料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协助更换敷料。 3、预防肢体畸形:主动活动-肌肉等长收缩。被动活动-按摩、关节活动。 4、心理支持:除去脓性引流液的恶臭味。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出院后继续服用抗生素,并解释长期彻底治疗的必要性。 2、指导病人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3、指导病人有计划地功能锻炼,生活中避免病理性骨折和外伤。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 小儿多见,好发于髋、膝关节,男性多于女性。 一、病因(血源性化脓性关节炎)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 小儿多见,好发于髋、膝关节,男性多于女性。 一、病因(血源性化脓性关节炎) 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的细菌,经血液循环或直接蔓延至关节腔。

二、病理 1、浆液性渗出期 2、浆液纤维素性渗出期 3、脓性渗出期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起病急,寒战高热。(T>39℃),小儿可惊厥。病变关节剧烈疼痛。 (二)体征:病变关节功能障碍。 1、膝关节 红肿热痛,关节半屈曲,浮髌试验阳性; 2、髋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位。病人拒绝检查。

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关节腔穿刺液,镜下可见脓细胞,寒战时抽出液细菌培养阳性。 2、X线检查: 早期关节间隙增宽,继而骨质疏松;后期关节间隙变窄、消失,关节面毛糙。

诊断 1、主要根据全身与局部症状和体征。 2、X线改变出现太晚,不能作诊断依据。 3、关节穿刺和关节液检查对早期诊断很有价值。

五、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1)抗生素:早期、足量 (2)支持治疗: (3)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每日1次,至关节积液消失、体温正常。 (4)关节腔灌洗: 经关节镜灌洗;关节腔持续性灌洗。 2、手术治疗 (1)关节切开引流 (2)关节矫形术:关节融合术或截骨术。

六、护理要点 1、卧床休息 2、功能锻炼:局部治疗后可用肢体功能锻炼器作24小时持续性被动运动,3周后可做肢体主动运动。 3、注意牵引或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骨与关节结核 一、脊柱结核 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约占50%。 第三节 骨与关节结核 一、脊柱结核 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最高,约占50%。 在脊柱结核中,以椎体结核占约99%。其中以腰椎的发病率最高,胸椎次之,颈椎较少,骶、尾椎最少。

病理 (1)中心型椎体结核 (2)边缘型椎体结核

病理改变 1、椎间盘破裂、突出 2、椎体病理性骨折与脱位

3、脓肿的蔓延途径: ①颈椎结核—咽后壁脓肿—锁骨上窝; ②胸椎结核—肋间—背部; ③胸腰段结核—椎旁脓肿和腰大肌脓肿; ④腰椎结核—髂腰肌—腹股沟、股骨小转子、大腿外侧; ⑤腰骶段结核—腰大肌脓肿、骶前脓肿。

临床表现和诊断 (1)全身症状 全身中毒反应。 (2)局部症状 ① 疼痛 拾物试验阳性。 ②脊柱畸形 (1)全身症状 全身中毒反应。 (2)局部症状 ① 疼痛 拾物试验阳性。 ②脊柱畸形 ③寒性脓肿 应在脓肿的好发部位仔细寻找有无脓肿存在。 ④截瘫:早期表现为肢体无力等运动障碍,晚期可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

影象学检查 X线片可显示不规则的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塌陷、空洞、死骨和寒性脓肿阴影等征象。 CT、检查能显示病椎的破坏程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MRI:观察脊髓有无受压和变性。

处理原则 (一)非手术治疗 1.局部制动、固定:缓解疼痛,防止增加畸形、避免病变扩散。 2.卧床休息:硬板床 3.加强营养:增加热量、蛋白质、维生素。 4.应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乙胺丁醇、丁氨卡那霉素。2-3种联合应用2年。

(二)手术治疗 1.目的:治愈病灶,缩短疗程和恢复机体功能。 2.方法:根据病情选用脊柱融合、病灶清除、脓肿切除或刮除、窦道切除等手术。 (1)有明显椎体破坏、有大块死骨及脓肿,采用病灶清除术。 (2)如病灶局限,骨质破坏少,椎体病变已静止,采用脊柱融合术(前、后路植骨融合术)。

3.合并截瘫的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约有10%。绝对卧床休息,进行抗结核治疗,改善全身情况,尽快手术解除脊髓压迫,彻底清除病灶。待截瘫恢复,一般情况好转后,再做脊椎融合术稳定脊柱。

二、髋关节结核 (一)全身症状:结核中毒症状。 (二)局部症状和体征 (1)疼痛 早期症状为髋部和膝部疼痛,儿童患者主诉常为膝部疼痛。活动时加重。要防止误诊为膝关节病变(髋关节前部和外侧有明显压痛。虽感膝关节疼痛,但膝关节检查无异常。)。托马斯征(Thomas)和“4”字试验阳性。

(2) 肌痉挛  (3)畸形  (4)窦道形成 

(三)影像学检查 早期X线检查:进行性关节间隙变窄,边缘性骨破坏病灶。 CT、MRI:可见关节积液和微小病灶,可早期诊断。

处理原则 (一)对髋关节结核的治疗,首先要着重全身治疗,改善全身情况,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二)在结核病灶活动期和手术前、后,应用抗结核药物。 (三)牵引与固定 

(四)手术治疗

三、膝关节结核 1、症状: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跛行,甚至不能走路。 2、体征:关节呈梭形肿大。晚期膝关节屈曲挛缩、半脱位、膝外翻畸形。骨骺破坏者可见患肢短缩畸形。局部压痛、皮温升高。浮髌试验(+)。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加快。(ESR↑) X线: CT、MRI: 关节镜

三、处理原则 (一)单纯滑膜结核 (二)单纯骨结核 (三)全关节结核

护理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全身:结核症状。小儿有无急躁或夜啼。 局部:疼痛、肿胀情况,有无局部溃疡或窦道。脊柱畸形、活动度,肢体屈曲、强直和短缩畸形,下肢跛行情况。拾物试验、“4”字试验和托马斯征是否阳性。有无脊髓受压引起的截瘫。

辅助检查:红细胞沉降率是否增快,关节穿刺和关节镜、X线、CT检查有无异常。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病人的焦虑、恐惧、悲观等情绪。

术后评估 1、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经过。 2、身体情况: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有无改善,术后肢体的感觉、运动和功能是否恢复。术后固定是否妥当。有无并发症,能否按要求进行功能锻炼。 3、心理和认知状况:病人和家属是否掌握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长期消耗有关。 2、疼痛:与炎症反应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骨和关节破坏及功能障碍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寒性脓肿形成窦道有关。 5、潜在并发症:截瘫、病理性脱位、病理性骨折。 6、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治疗与康复的知识。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改善营养状况: 2、缓解疼痛:局部固定、制动;卧床休息;放松疗法。 3、有效控制感染: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

术后护理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肢体温度、皮肤弹性、色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 (2)观察呼吸:胸椎结核术后(气胸)。 (3)抗结核治疗:术后继续3-6个月。 (4)并发症的预防 1)截瘫:颈椎结核术后应告知病人不可随意摆动头部,以防加重截瘫。 2)压疮

(3)肺部感染: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地咳嗽;护士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拍背。 (4)泌尿系感染:有无尿路刺激征。 (5)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合并截瘫或脊柱不稳者应鼓励其抬头、扩胸、深呼吸、咳嗽和上肢活动。同时可给予按摩。

健康教育 1.教育病人坚持药物治疗,并观察毒副作用 2.加强营养。 3.每3月随访1次。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