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6-9课) 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纲要 政治 近代化 文化 近代化 经济 近代化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命题透析1 本单元的重点是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考查的各种题型都可能出现,复习本单元应注意: 1、洋务运动 洋务派的代表、口号、创办的主要企业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 2、戊戌变法
命题透析2 3、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及其人物图像。 1911年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重点) 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主要代表人物与 主阵地、两面大旗。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运动中的地位 和作用(重点)
什么是洋务运动? 19世纪 60年代至 90年代这几十年中,清政府一些洋务派官僚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及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中央 奕 清末洋务派首领。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1851年(咸丰元年)到恭亲王。
地方 左宗棠 张之洞 曾国藩 李鸿章
自强 洋务运动的内容 江南制造局枪厂 北洋机器局-林明敦滚轮式一号步枪 军事工业
自强 洋务运动的内容 南洋水师的南琛号军舰 创建海军 停泊在威海卫港的北洋舰队
洋务运动的内容 京师同文馆 詹天佑等30名赴美留学儿童 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的影响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 ——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①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 ②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③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洋务派 奕、张之洞、左宗棠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朝统治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④材料二中奏准开办什么洋务企业?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路? ⑤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 开平煤矿。通过创办民用工业就说“富强之基,从此开始”,这有点言过其实。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它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应该肯定的。 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材料一:山东牛庄土纱150公斤售价87两(白银),而洋纱150公斤售价仅57两(白银),“价廉物美”的洋纱充斥了山东。到19世纪80年代,山东土纱织布停顿了。 —— 1887年《海关报告》 材料二: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 ——《中国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①你能说出洋纱比土纱价廉的原因吗? ②山东牛庄只是逐个的一地,事实上,那时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像牛庄那样被外国商品充斥着,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外国工业水平高,技术先进,洋纱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他们从殖民地掠夺低廉的棉花,原料成本低,运到中国时,关税也很低,因此,洋纱比土纱价廉。 中国的手工业产品和其他商品受到外国商品的冲击,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④有人认为洋纱洋布“价廉物美”,应该大量进口,有人认为要大办中国的织布工业。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③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④有人认为洋纱洋布“价廉物美”,应该大量进口,有人认为要大办中国的织布工业。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洋务运动中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进口外国商品要以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为前提,学习外国的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为我所用,发展我们自己的民族经济。大量进口洋货充斥国内市场,会使民族工业萎缩;盲目排斥洋货,只发展民族工业又会使我们与世隔绝,逐渐落伍,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可取的。
1.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 的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洋务运动发展的大致时间是: A 19世纪60-90年代 B. 19世纪70-80年代 B 19世纪60-80年代 D. 19世纪70-90年代
3.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奕 D.张之洞 4.洋务运动前期发展的重点部门是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采矿业 D.纺织业
5.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福州船政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湖北织布局 ⑤汉阳铁厂 ⑥开平煤矿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6.下列活动中,由洋务派筹划进行的是: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③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④开办民用工业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7.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向西方学习 B.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C.没有建立强大的军队 D.缺乏经济基础 8.系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封建统治者为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 B.创办了大量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C.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D.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 了促进作用
9. 与科举制度下的教育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办新学堂的特点在于: A.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B.毕业生不在清政府中任职 C.不由清政府派官员管理 D.不再讲授“四书五经” 10.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的性质: (它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刺激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瓜分狂潮开始 民族危机加深 继续救亡 变法失败 三次上书 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
康有为像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像
想一想,当时社会上哪些人赞成维新变法?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造成什么后果? 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因此,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类别 颁布的新法 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注意戊戌政变与戊戌变法的区别 为什么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 变法法令的颁布,从1898年6月到9月,前后只经历了103天就被顽固派扼杀了,所以叫“百日维新”。实际上,维新变法运动从1895年“公车上书”就开始了
袁世凯像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 清政府中阻挠维新变法的顽固派 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 实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他愿意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品格高尚
1 拥护和支持戊戌变法的有: ① 民族资产阶级 ② 开明地主 ③ 洋务派 ④ 爱国知识分子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 戊戌变法法令内容中,属于政治方面的是: A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B 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C 奖励科学著作 D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3 题诗“我自横刀向天笑”,为变法而牺牲的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袁世凯 4 “百日维新”持续了: A 100天 B 103天 C 130天 D 150天 5.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主张的是: 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杨深秀
6.维新变法的失败最能说明的是 A.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C.顽固派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因素 D.光绪皇帝没有实权
7.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包括 ①皇帝没有实权 ②顽固派的反对 ③康有为、梁启超的逃走 ④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类别 颁布的新法 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①判断材料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著名变法?领导这次变法的人物是哪两位? ②根据材料中颁布的新法分析这次变法的历史意义。 ③这次变法的结果如何?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失败;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袁世凯的告密,维新派力量弱小,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9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 )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的实质当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正确答案是C。
例.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C、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例: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 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A、C两项是戊戌变法的目的之一,谈不上是结果,因为在挽救、发展两词后难以加上一个“了”字,故可以排除。
B项推动政治改革,不符合史实。因为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证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代之而起的不是新的政治改革,而是暴风骤雨的政治革命,如辛亥革命,因而也可以排除。只有D项成立。因为戊戌变法本身虽然失败,但维新思想的传播,特别是维新与守旧的论战,确实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正确答案为D。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也失败了,但是,一些从维新派转化而成的革命派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
兴起:孙中山创建兴中会 发展:创建同盟会、开展武装起义 高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孙中山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受其大哥孙眉资助到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毕业后成为一个高明的医生,但后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孙中山思想的转变是从上书李鸿章失败开始的。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 孙中山最早提出了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张。
孙中山亲自起草的兴中会成立宣言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
陈天华及其所著《猛回头》《警世钟》 章炳麟 (1869--1936) 邹容及其所著的《革命军》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画)
中国同盟会总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同盟会机关报— 《民报》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改错题: 1915年中国同盟会在上海成立,决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节制资本”为革命宗旨,并出版机关报《民报》,宣传革命。在《民报》的发刊词里,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主三个主义。经过《民报》的阐明,三民主义的纲领初步形成。这个纲领是一个旧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1907年7月,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安徽安庆发动起义,失败被捕,壮烈牺牲。 1907年7月,光复会会员秋瑾准备在浙江绍兴发动起义,不幸事泄被捕,于15日在绍兴就义。图为秋瑾在日本时的留影。
七十二烈士墓
共进会会长 孙 武 文学社社长 蒋 翊 武
武昌起义
湖北军政府旧址 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址。革命党人熊秉坤等 人在这里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辛亥革命 (1911)
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的关系 ①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政治纲领的制定、历次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权,辛亥革命结束。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同时又把孙中山领导的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广义的称为辛亥革命。
②两者的联系: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推出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又使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达到高潮。武昌起义成功了,它达到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目的。辛亥革命却失败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都没有发生变化。中国还需要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 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可以从革命的目标和直接结果进行分析) A.革命目标: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直接结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却让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因此,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重点)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积极性: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1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的是 A 兴中会的成立 B 华兴会的成立 C 光复会的成立 D 同盟会的成立 2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 A 民主 B 民生 C 民权 D 民族
20.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社会主义 19.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一次是指 A.辛亥革俞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21.辛亥革命最早爆发于: A.武昌 B.汉阳 C.汉口 D.南京 2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是在 A.武昌 B.南京 C.广州 D.北京 23.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A.孙中山 B.黎元洪 C.袁世凯 D.黄兴
30.近代中国以中华民国纪年开始于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31.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 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我同盟会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 -孙中山1912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要建立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的国家?为建立这样的国家孙中山在1894年和1905年成立的革命团体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资产阶级民共和国。兴中会 同盟会。 民族主义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 缺少明确的反帝内容
孙中山的论述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民族民权已达到”,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3、 材料三的论述有哪些不符合当时的实际 孙中山的论述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民族民权已达到”,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4、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建立起“至完美的国家”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当时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要维护其统治,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本身又软弱、妥协,不敢彻底地反帝反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2.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吗? 提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成功了。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相同: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与社会实践的异同,指出他们留给后人的历史教训。 相同: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1、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 2、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 3、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派别 代表 主张 实践 洋务派 奕曾左李张 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 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 黄兴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教训:上述三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况。(1分)
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为什么还说它的任务没有完成?(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人民仍然处于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之下。) 这些运动和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怕失败,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同当时的反动思潮展开激烈斗争,率领一批青年掀起了生气勃勃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 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为什么会指向孔教?
A.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些思想观念对于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知识分子所产生的震撼力特别巨大。 B.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国内外反动势力,妄图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借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掀起了一股反动的文化逆流,新思潮的斗争锋芒自然而然地指向了孔教。 C.进步知识分子奋起抗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朝着“独裁专制、迷信盲从、旧道德、旧文学”发起勇猛冲击,掀起了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 (1879--1942)安徽怀宁人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胡适 (1891--1962)安徽绩溪人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青春》是李大钊发表著名文章。他号召青年为创造一个青春的国家而奋斗。
蔡元培 (1868--1940浙江绍兴人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同学们可以简要分析一下这八个字的含义。
鲁迅(1881--1936) 浙江绍兴人 返回
早期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四提倡 四反对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独裁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你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重点) (要坚持运用“两分法”) A.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B.缺陷:运动中对于中西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了后来。
3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肯定或 绝对否定的偏向
33.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毛泽东 1.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运动 D.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从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民主”和“科学” B、“民主”和“道德” C、“进步”和“科学” D、“道德”和“文学”
34.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共同主张是: ①创办新式学堂 ②鼓励建厂开矿 ③实行君主立宪 ④建设海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这一论述属于( ) A、洋务派的观点 B、维新派的观点 C、顽固派的观点 D、立宪派的观点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①.你认为文中“本志”是指《 _________》(杂志)。它的创刊,标志着_________的开始,其矛头直指___________。 ②.文中“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 ③.上文的作者应该是_____________。